美国生鲜电商启示录:O2O+C2B
- 格式:doc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9
互联网经济时代外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启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生鲜电商也不例外。
国内外的生鲜电商在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本文将重点介绍外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模式以及对国内生鲜电商的经验启示。
一、美国生鲜电商1、发展历程美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9 年,当时全美出现了一批网络超市公司,例如WebVan、Peapod等。
然而由于当时互联网普及率不高,物流配送管理不成熟等多种原因,这些公司最终都破产或停业。
直到 2007 年,美国生鲜电商才又开始发展。
2010 年以后,Uber 启动了一项新的业务 Uber Fresh,通过其出租车网络服务,扩大了其定位为物流平台的角色,同时也为生鲜电商提供了新的机会。
2015 年,Amazon 宣布推出 Amazon Fresh 计划,进入生鲜电商市场。
2、经营模式(1)仓储与配送:美国生鲜电商主要采取经营实体店和在线商城的混合经营模式。
例如,Amazon Fresh 的配送需求非常高,所以 Amazon 投资了大量资金建立仓库和物流渠道,以确保高效的生鲜商品配送。
(2)价格策略:为了吸引消费者,美国生鲜电商常常会提供令人满意的价格优惠活动。
例如,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价格,开展“新客户优惠”等活动,以及使用促销码等手段提高销量。
(3)品牌营销:美国生鲜电商注重品牌建设,通过组织推广活动、营销战略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Amazon Fresh 联合当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商合作,推出有机美食,打造“精品良心”品牌形象,推行“一站式购齐”策略等。
3、启示(1)注重仓储与配送:保证商品库存充足的同时,也要注意物流渠道管理,以确保商品的及时配送和质量的保证。
(2)分析消费者需求并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需求是推动消费者购买的基础,因此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互联网+生鲜电商O2O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生鲜产品的购买频次很高,市场前景依旧很大。
互联网生鲜电商企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预计未来三年,生鲜电商将打开局面,逐步进入盈利时代。
关键在于把布局重心从榨取上游利润获取价值变成依托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
目前,生鲜电商有多种商业模式,根据网站运营、发展品类和线下配送等方面可以分为4 类:第一类、综合型电商:全品类发展,以淘宝、天猫、京东商城、1 号店、亚马逊为主。
这类电商目的是做全品类,必然涉及生鲜。
从事生鲜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增加消费黏性,因为生鲜短期内难以盈利。
其模式主要是吸引各个生鲜厂家入驻自己的平台,并由入驻厂家自行负责冷链配送,只负责监管,生鲜配送对其来说属于战略性亏损的品类。
这类电商存在4大优势1、供应链强大。
这些综合性电商都是大佬。
资本雄厚,她们可以采用重度垂直的模式搭建供应链体系。
比如:基地的合作、物流体系等。
2、流量巨大。
生鲜电商的流量问题不容忽略。
当今,得粉丝者的天下。
这些大佬电商平台流量足可以秒杀一切。
3、价格优势。
能帮助供应商把产品快速卖出去或者还能帮助供应商把产品卖出高价….就有议价的空间。
生鲜电商平台通过体量也获得较低的采购成本,从而可以降低产品的单价。
4、满足客户大需求。
综合型电商拥有全品类产品、满足了消费者90%的需求。
用户在此平台上不仅买到蔬菜、水果,还能买到加家电、日用品等。
第二类、垂直型电商:专门从事食品网络零售,主要包括中粮我买网、沱沱工社、优菜网、本来生活网、优果网、易果网等。
以生鲜产品为主打,并自建冷链配送体系。
这类生鲜电商主打生活品质,保证生鲜食品优质、高端。
但由于成本等各项考量,只在某一个或几个城市运营,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这类电商的优势2点1、用户聚焦。
因为垂直。
所以聚焦的都是生鲜用户。
只要在服务或产品上满足用户,用户流失类会比较大。
2、专注运营。
这些电商平台相比于综合电商平台来说,她们更擅长运营。
自马云于2016年10月在阿里云栖大会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很快得到业界的热议与认可。
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
”至此我国新零售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生鲜电商随着仓储与冷链技术的完善,搭载新零售概念,得到井喷增长。
线上电商如阿里与京东分别开设“盒马鲜生”、“7F R E S H ”等线下体验店;传统超市如腾讯永辉推出的超级物种主打“超市+餐饮+O 2O ”新零售模式;主营团购与外卖的美团经过十个月试水,于2018年5月携带“小象生鲜”正式加入生鲜新零售战局。
“线上+线下+物流”的生鲜新零售模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一、文献综述新零售、生鲜电商、O 2O属于近两年热门话题。
在生鲜电商模式研究方面,贾兆颖[1]等人在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生鲜电商行业的基础上,将我国生鲜电商发展模式分为平台型、垂直型、物流电商模式及传统线下超市模式。
程艳红[2]借鉴了美国生鲜电商O 2O模式、“C 2B +快物流”模式,提出我国生鲜电商的未来也可实现“上游+下游供应链”快速整合,通过“C 2B +O 2O ”模式强化购物体验,同时创新生鲜物流配送体系。
吴勇毅[3]认为店仓合一,生鲜配送一小时送达将开创新零售新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配送,扩大了线上服务范围,提高门店坪效,促活线下实体店。
斯日古冷[4]主要对生鲜电商配送模式进行研究,提出“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能让生鲜电商和消费者提高满意度。
王缘,陈可鑫[5]在研究生鲜电商发展模式演变中提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生鲜+超市+餐饮”是未来生鲜电商主流模式。
张思思,张永庆[6]在“研究生鲜电商O 2O发展模式分析”以盒马鲜生为例中认为,盒马鲜生采取“零售+餐饮”模式,通过体验营销快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成功为线上引流,再加上高质品控及高效物流,为盒马鲜生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盘点生鲜“O2O+C2B”模式的三大实践盘点生鲜“O2O+C2B”模式的三大实践短时间内,生鲜市场破局之道不在于技术与用户习惯问题,而在于目标用户聚焦,即“O2O+ C2B”混合模式。
生鲜产品非标准化的模式和高昂的成本都是相对的,关键在于目标用户的集中度与购买力。
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的关键在于消费市场。
最近,一股关于生鲜O2O的悲观情绪在社会上不断蔓延,但事实却是,创业者们永远走在了理论家的前面。
如果说2012年是生鲜O2O元年的话,那么2014年就是破局之年。
在过去的一年中,生鲜O2O由幕后走向前台,并逐渐发展成一片创业者厮杀的“红海”:首先,去年生鲜在大平台上由食品下属分类成为一个独立分类,为生鲜开辟了促销分会场铺平道路;其次,去年双十一期间,生鲜纷纷加入到电商大狂欢——各种蔬菜、水果、牛排、海鲜等纷纷“触电”。
以顺丰优选为例,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其销售额增长了26倍,订单量增长17倍。
华丽的数字掩盖不住生鲜O2O的模式之痛。
与巨头们的全产业布局不同,垂直性中小生鲜电商的创业故事则更能反映这个行业的生存法则。
生鲜O2O到底有多难做?生鲜品类向来被电商业内公认为“最难啃的硬骨头”。
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的统称。
由于不同于传统零售商品和3C产品,生鲜产品具有一些独特性:保质期短、保存不易、用户消费习惯多样化、对物流配送的条件要求极高且运输损耗大。
因此形成了一系列制约其迅速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难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导致生鲜O2O创业者们折戟沉沙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点:第一,最后一公里的冷链物流配送难题;第二,找不到足够大的目标人群;第三,用户习惯难以培养;第四,供应链问题难以保证;第五,标准化模式无法实现;但凡事总有两面性。
自2012年至今,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生鲜市场依旧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其说归结为冷链、物流、标准化等技术性问题,或者用户习惯等时间性问题,不如回归到目标用户群体,反思一下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
中国林业经济CHINA FORESTRY ECONOMICSNov.2021 No.l(Jan161)2021年1月第1期(总第166期)・产业经济・“互联网+”背景下生鲜电商020商业模式的发展策略胡心语,陈健(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摘要:以每日优鲜和盒马鲜生两家发展较为成功的生鲜电商020企业为例,通过3W2H模型分析它们的商业模式。
研究发现,两家企业存在产品质量难以把控、产品易损耗成本高、难以把握顾客满意度的问题,提出了应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改善储存条件及加强员工管理和技术开发、展示真实的产品图片并通过创新提升销售量的发展策略,促进“互联网+”背景下生鲜电商020商业模式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生鲜电商020;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商业模式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19(2021)01-0049-04DOI:10.13691/23-1539/£.2021.01.012Development Strategy of020Business Mode of Fresh ElectricitySupplier under the H Internet+HHU Xin-yu,CHEN Jia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ain) Abstract:Taking Missfresh and Freshhema as example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usiness model through 3W2H model.The study found that it's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product quality,products were easy to spoil and it,s difficult to control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both enterprises.In the light of these questions,it,s suggested that the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 strict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improve the storage cond让ions,and strengthen staf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how the real product pictures and increase sales through innovation to promote"Internet+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sh electricity 020business model development.Key words:fresh e-commerce020;Missfresh;Freshhema;business model1引言“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使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起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国外生鲜电商发展模式的探析与启示作者:熊玉芬来源:《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09期摘要: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为中国生鲜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的生鲜电商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生鲜电商的发展建议,主要需要实现供应链的优化、C2B+O2O模式的推广、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加强以及营销方式的拓展。
关键词:国外生鲜电商;发展模式;探析启示生鲜产品长久以来都是全球消费者市场上最重要的消费品类之一,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更是如此,根据2016年BCG《中国声线消费趋势报告——新时代生鲜市场制胜之道》可知生鲜品类的网店重复购买率较高,生鲜电商市场从2012年~2016年从40亿人名币的销售额增加到950亿人名币,城镇7%的生鲜电商消费发生在线上,现代生活以及工作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都市人群忙于工作,他们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出行购买新鲜食材上,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购物,生鲜电商满足他们对新鲜食材以及便捷购物的需求。
受制于中国消费者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物流运输、生鲜保鲜等基础设施的因素,在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竞争过程中,生鲜电商还处于劣势。
国外生鲜电商的运营模式1O2O模式生鲜电商企业Cybrid是典型的O2O电商模式,建立农场主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平台,服务于东京区的家庭。
日本Cybrid电商平台的网站不仅向消费者展示农户生产的生鲜农产品图片,而且还把农产品的产地信息、种植方式、产品的营养方案展示在公司网站上,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进而购买种类丰富的生鲜农产品。
美国的生鲜电商公司Local Harvest则构建农场、消费者以及社区三者结合的垂直电商购物平台,打造“品位自然”和“亲近自然”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在“品位自然”方面,该平台向消费者提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绿色健康食物,“亲近自然”则体现在向消费者和农场生产者提供互动平台,体验型消费者参与农产品生产地的实地考察、学习务农以及丰收节庆等农场实践活动,体验实际务农的乐趣,通过实践活动增加消费者对于农场以及农产品的了解,加深了消费者对农场及产品的信任感。
结合美国经验谈生鲜农产品电商模式发展策略作者:李京川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12期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民众收入的提高,农产品电商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普遍没有盈利,农村农民发展电商营销的意识也不够积极。
所以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有必要积极借鉴国外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本文对美国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概括分析,从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电商网站案例的分析入手,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美国生鲜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经验(一)生鲜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分析高度发达的农业信息化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国建有完备的生鲜农产品市场信息搜集和发布体系,按照美国法律规定,由农业部下设的生鲜农产品销售局负责这项工作,而且以网络渠道无偿发布生鲜农产品市场信息。
农业经营者可以从网上查阅生鲜农产品实时市场信息,并寻找交易对象和时机,使农业行业的商业运营效率大大提高。
美国政府还颁布了健全的农业信息化法规,并加强对农业信息真实性的监管,以保证其真实性、相关性和知识产权,促进信息共享的同时也保护了提供信息主体的权益(吴琳,2014)。
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生鲜农产品电商提供保障。
美国政府在农业相关的各个生产技术和生产规范中,建立了成熟、严格和完善的生鲜农产品标准体系,还建立了相关的标准监管体系。
生鲜农产品质量监督执法非常严格,以识别标志制度作为通过质量标准检测的“市场准入制度”。
可见美国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是非常严密和完善的,是有联邦和各州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高标准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自然能有效消除食品风险,并有相应的预防措施。
美国的生鲜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制度和严格的监管体系提高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网络电商的信心,降低了其对网络渠道销售生鲜农产品质量的疑虑,促进了农业网络电商的发展(李凡,2014)。
生鲜电商Webvan破产启示:二十年前就做O2O,2年烧掉12亿美金摘要:火箭发射式的创业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很多致命的缺陷。
问题的核心在于它不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成立于1996年的美国生鲜O2O企业WEBVAN在没有看到用户时,就烧掉4000万美元建了一个仓库,之后的扩张也是极大手笔,直到倒闭,他们烧掉了12亿美元——那是在2001年。
这成为美国创业史上灾难级的失败,使得风投界谈在线生鲜色变,也使得20年前就开始的美国在线生鲜现在却落后于中国。
然而,亚马逊做了同样的事,但是用了另外的方法,却成功了。
长期以来,“火箭发射式创业思维”在硅谷非常主流。
我们来想象火箭发射的场景,按下发射按钮之后会有什么后果?第一种结果是发射成功,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第二种结果是惨败,火箭在空中爆炸;第三种结果是无声无息。
事实上,火箭发射只有很小比例是无声无息的。
但在商业实践中,却有70%以上的“发射”属于第三种情况。
也就是说,按下按钮,市场没有任何回应,既没有正面的回应,也没有负面的回应。
对于创业,这是最大的浪费。
因为即使只有负面的回应,你还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经验教训。
火箭发射式创业思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陷: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缺乏持续的反馈、试错和验证,而把所有的赌注都集中在最后按下按钮的那一刻。
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如果等到按下按钮的那一刻,一切可能都太迟了。
20年前就开始做O2O,Webvan却把行业带入深渊Webvan是将“火箭发射式创业思维”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案例,也正是因为这个案例,触发了硅谷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位创业思维。
Webvan是生鲜杂货电商,细分市场是生鲜果蔬类。
这个公司起步于将近20年前,即1996年,试图切入在线的生鲜杂货。
Webvan用的是我们现在非常时髦的O2O模式,用户在线上完成一个订购的功能,而线下是一个大型仓库,围绕这个仓库有配送的队伍。
但是,Webvan在看到第一个用户之前,做了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
美国生鲜电商启示录:O2O+C2B?如果说在电商领域,还有一片蓝海的话,那肯定非“生鲜市场”莫属了。
你只需要略看一下这个圈子里的主要玩家,就会明白生鲜市场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仅在水果类生鲜市场,就有着号称“褚橙、柳桃、潘苹果”的三巨头,横跨烟草、IT、房地产三大行业。
当然,与生鲜市场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更是不能忘了分一杯羹:先是快递巨头顺丰速运的“顺丰优选”正式上线,随后外资电商大鳄亚马逊中国紧接着便开始卖生鲜;然后,京东、阿里也自然不能少,先后开通了生鲜频道。
最令人称奇的是,竟连媒体人出身的本来生活网创始人喻华峰,也强势入驻生鲜市场。
一时间,国内生鲜市场可谓是风生水起,波诡云谲。
虽然这帮试水生鲜市场的大佬们背景各异,却也殊途同归,但在有一点上他们却有着相当的共识,即关于生鲜市场的O2O玩法。
然而,看上去很美的商业模式,却在生鲜市场上始终不见奏效。
2014年,国内生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但庞大而诱人的市场背后却是整个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亏损现实。
据报道,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已达3000家,然而却几乎无一家盈利。
这并不奇怪。
你当然不能用做3C产品的标准来做水果,你也不能仅仅根据产地,就确定出一个苹果是否口味极佳,你更不能奢望一盘海鲜在经过一场长途旅途之后,依然味美如初....正如生鲜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那样,生鲜市场的未来肯定会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零售商品和3C产品的新型商业化模式:“O2O+C2B”!生鲜市场的独特性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的统称。
生鲜商品的特点是保存条件基本相同,需要保鲜、冷藏、冷冻;属于散装商品并需要用称重打条码方式售卖;保质期比较短;同时在消费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
目前生鲜商品主要有水果、蔬菜、肉品、水产、干货及日配、熟食和糕点。
由此可见,生鲜市场具有不同于传统零售商品和3C产品的独特性:保存不易、对物流配送的条件要求极高、保质期短、用户消费习惯多样化。
此外,生鲜市场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可替代性低,用户忠诚度与依赖度高。
因此,生鲜市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前期所需的巨大投入,包括对物流供应链技术的极高要求、对生鲜产品产地与质量的监控以及对用户习惯的培育等,更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零售商品和3C产品的商业模式。
据有专家预计到2025年,冷链食品的需求将会从现在的2亿吨增长到4.5亿吨。
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副总裁冯阳松表示,未来食品将成为继服装和3C这两个产品后面的第三大品类,在整个网络零售品类中的占比至少10%,未来行业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显现。
与此同时,未来10年内,我国冷藏车、冷藏库、铁路冷藏箱运输的年运量也将保持大幅增长。
然而,与巨大的需求相对应的是生鲜市场的低效: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农副产品价值总额为2.45万亿元,但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仅占1%左右,该领域的电商总体上仍然处在摸石头的阶段。
庞大的需求与低效的现状,迫切地呼唤着国内生鲜市场孕育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生鲜市场O2O的典型案例目前,国内生鲜市场的主要商业模式仍为O2O模式。
O2O模式与生鲜市场存在着先天性的契合之处: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泛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O2O强调线上支付与线下体验,尤为适合于生活服务类电商产业,尤其是对商品体验性极强的生鲜市场。
而考虑到生鲜市场的特殊性,O2O模式无疑是首选:线下生鲜产地的完美体验与质量保证、网上商城产品展示与便捷的在线支付。
特别是,2013年O2O模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日臻成熟,并开始了本地化及移动设备的整合。
但与传统的零售商品和3C产品不同,生鲜市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启动起来极其缓慢。
目前国外专注做(生鲜)食品的电商如FreshDirect、PeaPod、Ocado、AmazonFresh等,都算不上成功。
相比之下,国内各大玩家更是令人堪忧,基本都处于摸索与试错阶段。
鉴于显而易见的巨大需求缺口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生鲜市场一时间群雄逐鹿。
据统计,2013年,国内农产品市场企业达2万多家,但近十分之一的企业处在亏损状态,就连少数几家生鲜巨头玩家也一直如履薄冰。
美国生鲜电商“Farmigo”的启示Farmigo名字由farm、I和go三个单词组成,即连接农场和用户的平台。
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Farmigo被很多媒体誉为“创新在线农产品销售平台”。
从模式上判断, Farmigo是连接消费者和农场的中介。
对于农民而言,Farmigo 则是一个在线平台、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农民通过它可以管理自己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配送。
对于消费者而言,Farmigo是一个在线的市集,消费者通过它可以直接地从农民的手中购买优质新鲜农产品。
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是:Farmigo专注于高端食品市场。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鲜市场的独特性决定的。
“Farmigo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跳出了商品思维,而是以人为核心的真正的社会化电商思维。
这种思维可以总结为“私人定制”。
Farmigo创造性的打造了“食物社区”的概念,即将地理位置相近的消费者以“食物社区”为单位和当地中小农场连接起来。
”Farmigo是典型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Farmigo为会每一个社区制作专门的购物网页,然后带头人就可以把农场的产品添加到社区来。
带头人需要邀请至少20个朋友或者邻居加入食品社区,食品社区人数没有上线。
带头人每两周要发布一次食品需求征集信息,社区销售的10%会作为带头人的奖励,此外还有食物的折扣,带头人有积极性去发动周围的人加入社区。
Farmigo是真正的团购,仍属于O2O的范畴。
Farmigo商品的销售要求有一个最小单位也就是至少要达到20人消费,然后才会有折扣。
也就是,销售量是手段,折扣是结果。
这种团购的方式,解决了食品电商(专题阅读)最大的问题——物流成本和仓储费用的问题。
这也从另一方面更加说明了生鲜(专题阅读)市场对物流和供应链的巨大依赖性的高要求。
生鲜市场的未来,需要“O2O+C2B”混合式模式。
但美国Farmigo颇具C2B 雏形的O2O模式,尚不适用于国内电商。
这是由一系列复杂的主管和客观条件决定的:首先,目前国内本地农场数量少,消费意识跟不上,需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其次,中国饮食结构复杂,消费者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阶段;再次,在当前形势下,O2O模式对渠道和供应链透明度要求不高,难以解决信任问题。
由上可知,虽然O2O模式是生鲜市场的首选商业模式,但单纯地O2O模式很明显满足不了生鲜市场的需要,如:O2O模式在物流、库存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先天性不足,无法快递服务和商品体验、无法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O2O模式对线下实力的和本地化程度的极高要求、O2O模式仅强调在线支付与线下体验,对于生鲜市场的具体定位、市场需求、质量保障以及用户消费习惯和缺乏清晰概念等。
生鲜市场的未来:O2O+C2B?2014年,号称是中国O2O的爆发之年,电商大佬纷纷全面布局O2O的格局。
显然,这里存在着重要商机。
但在实际商业运行过程中,单纯地采用一种商业模式极具风险性。
尤其考虑到生鲜市场的特殊性以及O2O模式的固有缺陷,生鲜市场未来的新商业模式基本定位于“O2O+C2B”。
C2B,即消费者对企业(customer to business)。
C2B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真正的C2B 应该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
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C2B产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相同生产厂家的相同型号的产品无论通过什么终端渠道购买价格都一样,渠道不掌握定价权(消费者平等);第二,C2B产品价格组成结构合理(拒绝暴利);第三,渠道透明;第四,供应链透明。
C2B模式,正是弥补生鲜市场O2O的理想模式之一。
由此可知,C2B模式的优势在于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个性化定制,渠道与供应链透明,进而信任与质量问题迎刃而解。
目前,C2B模式已经在生活服务类产业中日渐成熟,如服装类、家具类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家具类C2B的典型代表——尚品宅配如今已经发展得日趋成熟。
然而,在实际的商业运作过程中,也许单一的O2O、B2C或C2B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需要。
恰恰是混合式的的“O2O+B2C”和“O2O+C2B”模式更适合市场需求。
英国Argos的“O2O+ B2C”混合模式英国著名超市Argos即是典型的“O2O+ B2C”混合模式成功案例。
作为英国最成功的电商,Argos覆盖2/3的英国家庭,采取了一种与传统零售商不同的经营模式,通过多种手段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方式,实现“线下目录销售+B2C+O2O”三模式整合。
这是目前国内所没有的商业模式:即混合模式。
Argos成立于1973年,是一家知名的零售连锁企业,它所经营的范围非常广泛,五金、婴儿用品、运动用品、娱乐设施,甚至包括DIY成品,共计有17000个品种。
但唯一例外的是,Argos从不销售食物,换句话说,Argos有意避开生鲜市场。
当然,这也是其采用“线下目录销售+B2C+O2O”的混合模式,并取得极大成功的原因所在。
早在2002年4月—2003年3月期间,Argos的财报就显示其销售额已经高达30亿英镑(约50亿欧元),而2012年2月财报显示,这个数值已经增长到39亿英镑。
Argos极具特色的商业策略和运营方式十分值得国内企业吸收借鉴:线下门店购物体验十分便捷。
顾客从目录选择商品、终端机查询库存、填单付款、拿号排队、叫号领取、核对商品、完成交易,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物流与供应链透明化管理。
Argos的门店经营与传统门店完全不同:用信息代替库存。
门店大堂里没有陈列商品,所有的商品都储存后台仓库。
消费者可以查看并根据实际库存情况选择消费。
如果有库存,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如果没有也可以下单,Argos会保证1-2天内到货。
这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管理和库存管理的效率,控制了库存成本。
渠道透明。
整合供应商,建立立体式供应链整合的格局,末端必须精准把脉市场需求,科学的库存策略,线上线下的信息协同并开放给顾客。
这与C2B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根据用户需求,建自有品牌,满足规模化和个性化需求。
Argos为了防止同类商品不同商家的价格战,专注于自有品牌的商品经营。
通过采用严格的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商品的代理商或产品生产厂家,要求它们按市场的需求生产和包装商品。
Argos提出生产和设计产品要求,供应商按需设计、生产,款式丰富,所以能提供多种款式的市场需求,所定价格也能让顾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