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药都 中药之魂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一、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四大药都之一。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该“中心”座落在国家级历史名城——安徽省亳州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内。
京九铁路、105国道、311国道从旁边交叉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该“中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已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铺面房:32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安置了6000多个摊位进声经营;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办公主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中华药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机构、大屏幕报价系统、交易大厅电视监控系统、中华药都信息中心、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部、中药材种苗检测中心、中药材饮片精品超市等。
交易中心自开业以来,交易鼎盛,热闹非凡。
目前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约5-6万人,中药材年成交额约100亿元。
1995年元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为亳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把亳州命名为“中华药都”并题词鼓励:“弘扬华佗精神,办好亳州药都”。
目前亳州市农村约有60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50万人从事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经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
同时,以交易中心为龙头,促进了亳州市交通、旅游、通讯、信息业和市政建设的迅勐发展。
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交易中心的龙头作用,增强交易中心的辐射力,占地180亩的交易中心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项目包括铺面房、大型仓储、大型停车场、学校、医院和中华药都大酒店。
中华药都投资股份公司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二期工程的开发、建设、从而使交易中心形成交易规管理科学、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二、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十七家定点药市之一,四大药都之一。
药都”安国市古称祁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
中国四大药都介绍安徽——亳州(药都之首)河北——安国河南——禹州江西——樟树1.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全名为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创建于1995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该“中心”占地387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店面。
3.2万平米的交易大厅有6000多个摊位;办公主楼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内设中华药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机构、大屏幕报价系统、交易大厅电视监控系统、中华药都信息中心、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部、中药材种苗检测中心、中药材饮片精品超市等。
目前,交易中心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中药材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药材分布为:一楼是普通的中药材,二楼是名贵精细的中药材,一楼东厅是中药材初加工产区(即饮片区)。
周围概况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市场管理者为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中央为中心广场,上面有三个建筑物,第一个是江泽民题词纪念碑: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第二个是:财源滚滚球;第三个是:神医华佗像。
在神医华佗的左手拿的就是亳州的市花—芍药,华佗像上“华佗”两字为郭沫若所提。
在中心广场的前方是交易大厅,交易大厅入口左侧为康美(亳州)世纪国药信息服务中心,内设市场日常服务及康美中药网药材信息服务点[2]。
交易大厅门头牌匾刻字为“货真价实”,为赵丽蓉老师所题。
交易大厅他的建筑面积是3.2万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东西两厅,里面有固定摊位号3500个,每天上市的药品种类有2600多种,每天的客流量是3~5万人。
在中心广场和交易大厅周围是700多套集商住为一体的复面式楼层。
该市场自2010年4月由康美药业收购以后,经过重组,整合市场,规模已得到较大的提升,客商云集,品种丰富,交易额日渐攀升。
现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为实现中药产业的全国性战略布局,努力向中药物流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把中国亳州中药材市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药材集散地。
谓“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的种源,在特定的区域,用特定的加工方法所生产出的疗效良好的优质药材,是传统的中医中药学中控制中药材质量的一项独特的综合判别标准。
“道地药材:作为专有名词始见于明朝太医院院判刘文泰所著《本草品汇精要》(1505)一书,该书在很多药材的产地项下都标明了道地产区。
如附录子载“道地梓州蜀中”;千金子载“道地广州”等。
说明“道地药材”一词在明朝就已流传和使用。
经过500多年的发展,“道地药材”至今仍是货真质优,药效独特的药材专用词。
现代“道地药材“的概念正式解释为: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出来的中药材。
现代的“道地”要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使其更具鲜明的标准性和可控性,使“道地”标准接写的划分更明确,更直观,更具科学性。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我国地域广阔,土地面积占世界的第三位,地跨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受第四纪冰川侵蚀较轻,天然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使我国高山、森林、草原、荒漠、耕地、果园、湖泊以次大陆架等都成了中药材生长的温床,而不同地域的地形、土壤、水份、气温和光照等诸方面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不同产区“道地药材”优良品质。
如川黄连、怀地黄、浙贝母、云三七等,这些“道地药材”如果离开了它原有的生长环境,即使能够生长,长成后其外形虽然没有多大明显变化,但其内在的有效含量即特有药效要比原来大大降低。
因此,“道地药材”离不开其特有的生态环境。
二、悠久历史和科学种植技术中药中许多“道地药材”都是由野生变家种(家养)后形成的,这种“道地“性的形成与产区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是分不开的。
在综合利用当地生态条件的同时长驱药农经过多年的栽培种植技术的推广,使药材的品种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高,使其“道地”优质逐渐形成。
我国的四大药都,众说不一。
有的资料讲到,我国的四大药都是: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辉县和河北安国,还有说,成都荷花池中药专业市场也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
经济作物——中药材产业状况河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仅次于甘肃,居全国第二,据统计,河南省08年草本药材种植面积有400万亩,种植品种达170多个。
河南四季分明,降水适中,适宜大部分跟用药材的种植;河南的温度条件适宜很多花用药材的生长,目前,国内的花用药材主要来自河南。
河南中药材种植业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是缺少龙头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比较弱;第二是老百姓的栽植缺乏管理,种植技术不规范,滥用农药、化学除草剂;第三是盲目跟风种植。
种植面积及分布地区南阳·西峡县:山茱萸为西峡县地道药材,山茱萸种植面积为22万亩,年产量1600吨;南阳·方城县:方城县是我国裕丹参种植基地,种植面积5万亩;南阳·南召县:南召是辛夷种植基地,全县种植面积10万亩;焦作(武陟、温县、孟州)种植有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四大怀药,种植面积达24.2万亩。
济源市:济源是冬凌草种植基地,种植面积为2.1万亩;许昌·禹州:禹州是禹南星、杭白菊生产基地,素有“药都”之称,种植面积30万亩;新乡·封丘县:封丘县是金银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30万亩;三门峡·卢氏:卢氏县是连翘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亩;洛阳·汝阳:汝阳是杜仲种植基地,全县杜仲种植面积达17.8万亩;洛阳·嵩县:嵩县是柴胡种植基地,全县柴胡种植面积3万余亩。
中药材在河南省各个市都有种植。
南阳除了西峡、方城、南召这些知名的单品中药材外,还种植有其它种类的中药材,南阳其它县镇也有中药材种植。
产品特点信息需求点第一,因为老百姓的栽植缺乏管理,种植技术不规范,滥用农药、化学除草剂,所以科学的施肥技术、种植技巧都是对农户有帮助的,能够帮助用户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价格;第二,老百姓现在处于跟风种植,市场上哪种药材价格高就种哪种,往往取不到好的收益。
专家指导,市场价格行情都是老百姓需要的信息。
第三,政策法规类的信息,河南目前缺少中药材的龙头企业,应该鼓励各地生产基地,把产品做好做大,致富类的信息可以起到好的鼓励作用。
1996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前4位为中国四大药都,这其中也包括国内规模最大的十大药市。
其中有3个药市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药材交流交易会,参加人数多达三万。
另外七个药市是在固定地点,每天都有药材交易。
01、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四大药都之一,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芍花路附近02、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有中华药城美誉、国家级定点药材市场)地址:河南许昌市禹州药城路禹州中华药城03、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四大药都之一,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宝严片区聚霞路1号成都国际商贸城04、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四大药都之一,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环城路附近东方药城05、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四大药都之一)地址: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樟树城区府桥路大世界药材市场06、广州市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首批8个重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广州市惟一合法的中药商品交易场所)地址:广州荔湾区荔湾街623路清平路与六二三路交界处07、山东鄄城县舜王城药材市场(山东省唯一的药材专业市场、中国绿色药都)地址: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沿海路彭楼镇舜王城中药材市场08、重庆市解放路药材专业市场(全国首批八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88号、北邻全市最繁华的商业闹市区解放碑1公里09、哈尔滨三棵树药材专业市场(我国北方中药材经营的集散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唯一的中药材市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部太平区南直路485号三棵树火车站附近10、兰州市黄河中药材专业市场(甘、宁、青、新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1号11、西安万寿路中药材专业市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万寿路药材市场北路311号12、湖北省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地址: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时珍路95号13、湖南岳阳花板桥中药材市场(全国八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湖南省内两个经国家审批设立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琵琶王路附近14、湖南邵东县廉侨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大型药材市场之一、江南药都)地址: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廉桥镇15、广西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地址:广西省玉林市城区东南面玉州区中秀路附近、距离玉林火车站800米16、广东省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全国八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粤东地区中药村集散地)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长春路17、昆明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云南省唯有一家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东郊路174号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
我爱我的家乡禹州作文禹州,这两个字一从嘴里蹦出来,我的心就像被一根温暖的线扯了一下,瞬间满满的都是亲切和欢喜。
禹州啊,那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
且听我跟您唠唠我在禹州经历的那些细碎又美好的事儿。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跟着爷爷去禹州的老街闲逛。
老街的青石板路,经过岁月的打磨,光滑得像面镜子。
街边的铺子一家挨着一家,有卖糖葫芦的,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糖浆裹得厚厚的,一口咬下去,咯嘣脆,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嘴里瞬间炸开,那叫一个美!还有卖糖人的,老师傅手艺娴熟得很,一勺糖汁在他手里三两下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猪八戒,眼睛都看直了!再往前走,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草药香,那准是到了中药铺。
禹州可是有名的“药都”,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在这儿都能找着。
铺子里的伙计拿着小秤,仔细地称着药材,嘴里还念念有词,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手里称的不是药材,而是宝贝疙瘩。
禹州的美食也是一绝!早上起来,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浓稠的汤汁里有木耳、黄花菜、牛肉丁,再配上刚出锅的油馍头,把油馍头泡进胡辣汤里,吸饱了汤汁后放进嘴里,那滋味,别提多带劲了!中午的时候,烩面是首选。
宽厚的面条筋道有嚼劲,羊肉汤鲜美醇厚,再加上几块炖得软烂的羊肉,撒上一把香菜和葱花,光是闻着味儿,口水就止不住地流。
到了晚上,约上三五好友,去夜市摊上吃烧烤。
羊肉串在炭火上烤得滋滋冒油,撒上孜然和辣椒面,咬上一口,外焦里嫩,香得让人直跺脚。
还有烤鸡翅、烤韭菜、烤茄子……再配上几瓶冰镇啤酒,边吃边聊,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除了吃的玩的,禹州的风景也美得让人陶醉。
禹州的山,虽然没有华山那么险峻,没有黄山那么奇秀,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大鸿寨的秋天,漫山遍野的红叶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还有那颍河,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鱼儿在水底欢快地游来游去。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像铺了一层金子。
河岸边,有洗衣服的妇女,有嬉戏玩耍的孩子,还有悠闲垂钓的老人,构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许昌民间文化及传说管筹管筹形似笛和箫,但吹奏方法以及音色、音区上均有明显区别。
《道德经》中的“天地之间,其状橐乎”便是指管筹。
北魏时期修造的巩县石窟中的画像石《仪服图》的画面,就有吹筹艺人演奏的生动形象。
另据考古发掘,筹与舞阳贾湖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骨笛在形制上有一定渊源。
筹与笛、箫共同组成民族管乐体系,音色与音域搭配完美无缺。
可以说,管筹演奏艺术的发掘对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意义。
但随岁月流转,筹逐渐失传,仅在寺庙音乐中有所保留,适用范围及地域较小,中国音乐史和乐器史均无确切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其他地区也曾发现有人掌握管筹演奏技艺,后都逐渐湮灭。
许昌市鄢陵县管筹的唯一传人张富生是一名道士,年已八十六岁,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专家认为,他或许是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精通筹吹奏技法的传人了。
抱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工作态度,在筹这种堪称“活化石”的民间艺术的抢救中,许昌市与时间展开了一场赛跑。
鄢陵县文联连续三次到偏远乡村调查管筹表演艺术,采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筹演奏的曲谱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目前,许昌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委员会及许昌电视台正在组织筹拍一部大型专题纪录片,完整记录筹的历史、传承、演奏以及张富生先生的传奇人生。
中央电视台也将进行拍摄播出。
禹州刺绣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刺绣业始于宋代民间传统手工工艺,至明朝繁荣时期,仅镇区就有数十家丝货行、染坊,数百家机户、上千架织机,数千名织工、绣工。
“绿丝红绸银飘带,如林绣女飞针忙”堪称当时丝织刺绣产业兴盛的生动写照。
至康熙年间,沿许洛故道,刺绣作坊、店铺绵延五、六华里,到乾隆年间丝织刺绣业达到鼎盛,镇区西北部由70余家商号捐建的山西会馆,便是历史的明证。
顺店镇已发展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丝绣品产地和刺绣产品交易市场,素有“中原刺绣之乡”的美誉。
河南省禹州市顺店镇刺绣产品主要为古装戏衣、秧歌衣和工艺饰品,布料色彩绚丽,图案设计新颖,产品工艺精湛。
以戏剧服装为例:其质料有大缎(硬料)和绉缎(软料)两种。
药都禹州中药之魂
禹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称夏邑、阳翟、钧州。
悠久的历史地位和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璀璨的历史文化,因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在这里诞生,享有“华夏第一都”之誉,并以黄帝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钧瓷文化和画圣文化而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其中中医药文化就是这些璀璨明珠中的一朵奇葩。
禹州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中成药生产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从轩辕黄帝长期在禹修炼、以草为药教民治百病开始,禹州就与中医药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
药王孙思邈曾在此行医采药,“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经禹州不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禹州中药业的赞誉。
禹州药市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禹州人为纪念唐代药王孙思邈云集祠庙,隆重祭奠,由供奉活动逐而形成药材交易市场。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曾诏令药商汇集禹州,正式成为官办药市,是当时全国四大药都之一。
至清乾隆年间,药市达到鼎盛时期,形成了春、秋、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内而二十二省,外越西洋、南洋,东极高丽,北际库伦,皆舟车节转而至”,当时禹州有大小药商2000余家,药行、药棚林立,药庄、药铺环伺,出现了“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的繁荣景象,每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大为壮观。
长期的药材交易逐渐产生了以经营特点划分的经营门类(细分市场),形成了药棚帮、丸散帮、甘草帮、怀药帮、祁州帮、亳州帮等18个帮会组织,并且捐建庙堂,联盟结社。
现存于禹州西北隅的“山西会馆”、“十三帮会馆”、“江西会馆”、“怀帮会馆”以其宏伟的建筑艺术及行帮组织的经
营盛况,成为禹州作为中华药都的重要标志。
由于中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制论》源于雷公和雷公封地禹州方山,经过世代传承、创新,形成了因药制宜、技术独特、制作精细,自成一体的中药炮制体系。
禹州独特的中药炮制理论和加工技艺,以“遵古炮制、加工精良”著称于世,在“浸、泡、煅、煨、炒、灸、蒸、煮”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并成为禹州药商必不可少的技艺和“前店后作”的传统经营特点。
2008年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被河南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山药业创始人朱青山获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殊荣。
步入新世纪的禹州,沐浴着时代的春风,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6年9月,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被国家一部两局批准为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199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第二次升级改造,建成了占地四百余亩,街道三纵十三横,商住楼2000余间的现代化中药材专业市场。
市场已有固定药商650余家,上市品种2600余种,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中医药物流企业30余家,其中投资近4亿的大型物流中心两家,全市从事中医药产业人员达到20余万,基本形成了具有药业文化、营销网络、中药资源、产业基础四大优势的大药业格局。
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动中药经济健康发展,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八届以“文化、和谐、共赢、发展”为主题的中医药交易会,充分展示了“华夏古都,药材之乡”的风采。
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1多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
体系逐步健全。
初步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药用植物园。
2005年禹州道地药材禹白芷、禹白附、禹南星、豫西丹参被国家批准为原产地地域保护品种。
2008年“禹州药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中医药产业已成为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
2009年,禹州市规划了面积1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定位为中医药食品和机械装备业。
我们将充分利用传统优势,依靠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名商、大商投资药业,兴办实体,尽快形成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科研含量高的企业集团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做大做强药业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原药谷”。
禹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我们真诚欢迎国内外药界同仁、名商大企来禹入驻置业,共创辉煌,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