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板图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7.72 MB
- 文档页数:21
地理“三板”教学是一门学科艺术地理三板教学即板书、板图、板画教学,是趣味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宋济平教授研究创办的,是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业务素质。
一个地理教师如果不具备地理三板基本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一堂地理课如果不充满地理三板艺术,这堂地理课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一个学生如果不能接受或没有机会接受地理三板教学,就难以调动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地理课堂上实施三板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在地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板书(一)作用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文字、图示、手势等活动来完成的,其中设计合理的板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合理的板书,讲授时边讲边展示,能够提纲携领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以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和内在联系,教学要点十分明确。
1、教学进程清楚。
每堂课的板书都不是一气写成的,而是教师将设计的板书形式和内容按讲课的进度边讲边写,进程十分清楚,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板书递进的顺序听讲、理解、记忆。
2、教学内容具体。
合理的板书既不是课文黑体字的重复,也不是课文内容的摘录,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知识特点与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告度的概括,既不缺不漏有简明扼要,既不啰嗦又累赘又能体现知识骨架,使学生感到问题清楚、内容具体、要点明确。
3、教学效果明显。
合理的板书是在熟悉大纲要求、掌握知识结构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出来的,既简明扼要又全面具体,既重点难点突出又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所以必定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做笔记,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
4、有助于复习。
课文内容往往繁杂长,而合理的板书可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有助于学生独立的理解、记忆、复习、巩固。
“三板”教学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板图、板画和板书,统称为地理“三板”教学艺术。
所谓板图,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依靠自己的熟练技巧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简略地图。
板画是教师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等用各色粉笔描绘出的黑板画。
板图与板画统称为“地理图像教学艺术”,有时与板书合称为“三板”教学艺术。
“三板”教学艺术是以黑板作为地理教学图像、文字、符号等信息的载体,具有容量大、连续性强、反应迅速、适应课题广、可更新和远视效果好等优点。
黑板和粉笔目前仍是教学的常规得力助手。
因此,地理“三板”教学艺术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同地理语言教学艺术相配合,形成边讲边画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识记、记忆、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成为公认的一种地理教学基本功。
例如,在讲授《意大利》这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画出意大利轮廓图,并指出意大利的领土形似一只漂亮的长筒靴。
这只“靴子”是欧洲的一个大半岛——亚平宁半岛(也叫意大利半岛)从北向南伸入了地中海中部。
接下来讲解构成这只“靴子”的骨架山脉。
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南部的东北——西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组成一个“丁”字型的骨架山脉,它们都是阿尔卑斯山系的分支。
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的足球赛十分精彩,这只长筒靴在踢出两个足球:一块是三角形的西西里岛;一块是长方形的撒丁岛,这就如同看一场球赛。
在上述空间概念建立后,用彩色粉笔边填主要城市、矿产资源与物产的分布。
这样学生从远处看去,这幅由不同色彩绘出的图似乎是一节美术课,将地理教学于美育之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爱上地理。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图像化,类似的图形还有很多,如中国山脉的走向为“TX”型,法国的轮廓似六边形的几何图形,等等。
因此,“三板”教学艺术和讲画同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反映了地理教学的特点运用讲画同步教学法,强调先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图像,再把图像信息储存于各图,可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多样而丰富的地理表象。
地图故事40 信息化测绘◎ 徐永清/文、图海因里希·恺撒·贝兰(Heinrich Caesar Berann,1915—1999年),是奥地利蒂罗尔山区的著名艺术家和制图大师。
他将古老的欧洲绘画传统与现代地图学相结合,制作出独特的全景地图,享誉全球。
在数十年的制图生涯中,贝兰留下了568张令人惊叹的全景地图艺术作品。
1915年3月31日,贝兰出生在奥地利蒂罗尔州因斯布鲁克的一个著名画家和雕塑家家庭。
尽管如此,他最初在绘画方面的艺术努力,并未得到父亲支持,他只好独自反复练习作画,自学成才。
1930—1933年间,贝兰就读于因斯布鲁克的艺术与设计学校。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他无法以作画为生,不得不以独立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身份工作。
1934年,他在奥地利“格罗斯洛克纳霍哈尔彭斯特拉斯”山口公路全景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决定了他的未来职业走向。
贝兰用艺术传承和技术创新,发明了一种新颖的为旅游服务的风景绘画。
在接下来几年里,他改进这项技术,创造了现代全景地图,展示了他在景观可视化方面的天赋,并因属于自己特有的这类地图而闻名于世。
贝兰的艺术风格及他发明的全景地图发展方向,都受到他1942年在挪威和芬兰北部服役期间所得到的持久印象的影响。
最突出的例子是他标志性的云的图形。
另一个深刻的影响是1941年他与路德米拉·赫罗德结婚,以及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和安吉拉的出生。
图,那是他全景地图创作的另一个里程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订单接踵而至,贝兰创作了数百幅欧洲各地的全景地图。
贝兰作为全景地图画家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这给他带来了为好几届奥运会绘制地图的合同:1956年意大利科蒂纳佩丹佐举行的第7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60年罗马举行的第17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64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的第9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76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的第1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98年日本长野举行的第18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培养读图析图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图例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学科知识独有的一种语言。
它以图象、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事物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读图析图教学中能力的培养1.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
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2.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
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3.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像,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
“地理图像教学艺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地理图像教学艺术”是地理板图与板画的统称。
地理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恰当地使用板图板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阐述了地理图像教学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运用的要求。
【关键字】地理图像教学艺术;作用;运用要求地理板图与板画统称为“地理图像教学艺术”。
其中,地理板图是指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在对原图进行取舍简化的基础上,以明快简略的线条迅速勾绘在黑板上的一种图形。
地理板图只求神似,重在突出特点,不计较细节。
按照地理板图的形状可以分为:几何略图、折线略图、取现略图、模拟形象略图等类型。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依靠自己的熟练技巧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简略地图。
而地理板画则是教师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等用各色粉笔描绘出的黑板画。
地理课堂板画大多用图解式获写意的方式绘成,主要分为:形态画、剖面画、过程画、动态画和因果画等形式。
一、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地理板图、板画只取神似,不计细节,旨在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说明地理问题。
因此,板图、板画可以使较抽象的问题得到更为直观的表现,具有:深入浅出,突破难点;疏经通络,突出重点;系统精要,形成网络等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它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板图、板画虽然具有许多科学性问题,但是在地理教学上有很大的作用。
1.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在地理课堂上,随着教学进程,教师采用简易的笔法进行板图板画,配合口头讲述,比起单单的口头讲述,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师板图板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动手在笔记本上随着老师绘图。
这样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一边动手还一边跟着老师的思维思考,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动觉都充分地调动起来。
学生的大脑得到了积极的活动,同时还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2.具有直观性,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往往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最花心思的部分。
总第245期2013年6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45June2013(B)摘要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本文通过阐述教师引导学生在地理教材中发现美、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教学形式体现艺术美和教学手段应用体现艺术美的一般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享受地理课堂,在课堂中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地理教育美学艺术美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Curriculum of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Zhang RuihanAbstract To infiltr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geography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humanistic spirit, 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geography,expand their spiri-tual world,and culture their mind a,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This paper expounds common approaches and method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geography education. Key words geography education;aesthetics;artistic beauty1引言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
土地资源地理课后反思7篇土地资源地理课后反思【篇1】伴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进行,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在面向21世纪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
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各有千秋,过于追求形式或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因素的影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走入走入一些教学的误区,给新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有的老师甚至已经有了困惑,课改到底在改什么?课改是不是失败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通过几位专家的讲课,和对课标的解读和教材的阅读,以及学友们的聊天,略有收获。
一、课标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总目标。
新基础教育强调从培养21世纪现代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启度来确立教学思想,诚心诚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
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十分明确。
因此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
但是得注意不要盲目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因为为了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精神,许多教师会自然的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在不需合作的时候来个同学间的“合作”,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在听课者看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活动也许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种“做秀”,完全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了一种新的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
在崔准老师给我们播放的案例中,我们就找不到“作秀”的味道。
因为新课改并不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也不是多上几节活动课。
地理教学基本功——板图艺术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王守民一、从教学现状看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1、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①、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②、与现实生活相脱离③、学习效率偏低④、初高中衔接脱节⑤、学生仍然习惯于死记硬背文字的方法,图文脱节。
费时多、效率低、图文分家、地物搬家、稍纵即逝。
头脑中没有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观念模糊不清,因而学习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2、原因分析:①、教材本身的问题②、教师的问题: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水平;教师的亲和力;课堂驾驭能力;语言艺术;教学手段运用技能、、、、(.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于地理教学实践的能力;分析和组织地理教材的能力;进行地理教学研究的能力;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运用和选择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的能力;.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直观教具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优选和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③、领导重视的程度,学生自身不重视。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学内容图像化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因为几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图像方能表述完整。
怎样充分有效地发挥图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呢?第一,要认真研究教学媒体的综合利用问题。
要在充分运用好“三板”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电教手段,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板”教学艺术与电化教学媒介相辅相成,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中学。
第二,在深入研究教材文字系列与图像系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文字内容图像化,图像内容简化。
具体作法有:①变死图为活图,即让死图说话。
如利用“地球公转演示仪”或自制活动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公转运动。
②化繁因为简图。
如将世界轮廓图简化为几何图形。
②变文字为图像。
五种地形的异同点可用图展示。
二、传统地理板图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劣分析1、传统地理板图的优势特点:易、快、好、省。
地理简图(含示意图、模式图、联系图等)是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内容简明扼要,图面清晰醒目的一种教学图像。
这类图按教学目的设计,紧扣教材,只取其精华,不计细节,增删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旨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教师易画易用,随用随现,是化文为图,变抽象为具体的快速反应工具。
它既能充分发挥地图的教学功能,又能弥补教学挂图、地图册、插图等的不足,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理想方法之一。
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地理简图的特殊作用。
2、现代化教学手段特点: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实现“虚拟现实”尤其在模拟动态过程是传统教学手段是无法比拟的。
但投入过大,使用不当反而弄巧成拙。
3、由此可见,传统地理板图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存在性能互补关系,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扬长避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地理板图的实用价值:地图是由感知达于概念的桥粱,地图的综合性手法,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创造了广阔天地。
而板图手法不仅兼有地图的优点,而且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边讲边画。
由筒到繁。
由单因素描绘到多因素叠加,灵活机动,变化无穷.且层次分明,是优化教学过程得力工具,更加之形式新颖,目的性明朗。
既具引力,又易于领悟。
因此板图技术便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1.板图有利于心理地图的形成,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凭借板图进行形象思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2.板图有利于提高地理记忆效率。
如果在脑海里储存起清晰完整的中国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图,就可将中国地形、气候、河流、人口以及工农业的分布、世界地形、气候、河流的分布等内容,比较轻松自如地落实到图上,记忆有了依托,记忆就深刻持久,效率高,难度减少。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地理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地图知识扎实,心理地图比较丰富,地理成绩较差同学,往往忽视了心理地理的逐渐形成,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丧失信心。
所以心理地图的形成与积累,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前提。
3.心理地理的形成有利于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
当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准确的地图形象时,就会感到地理越学越易学、越学越爱学。
学生不但依托心理储存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信息,而且能够将报纸杂志、电视、网上等多种渠道的信息,依托心理地图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整理并储存起来。
学生心理地图有否形成。
是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每一节课的讲述都落实到地图上,通过地图来获得地理知识。
如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知识,从地图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用地图进行归纳、概括、浓缩。
这样,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示范作用,强化了学生的地图意识,又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熟知地理要素分布的方法。
4.地图练习,从无到有。
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补绘、改绘等练习形式。
从无到有是指模仿、头脑中空白到徒手绘、头脑中有清晰图像。
使学习过程中心到、手到、眼到、耳听、多种感官积极参与。
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铁路线、行政区,学生对这些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关系,海岸线状况,区域间的相对位置就有了深刻记忆。
经常地进行地图练习,使大脑皮层刺激的力度加大,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痕迹。
如对我国铁路线分布的多次勾绘,使我国铁路线分布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表象,当地图册合起来后,铁路线分布图形象仍跃然脑中。
亲自动手描绘,对准确记忆形成心理地图有极大的裨益。
补绘、改绘的练习,使头脑中的地图辨析能力加强,地图形象更加准确。
多种形式练习使清晰、准确的心理地图逐渐形成,而且不断丰富并积累起来,使用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四、地理板图作图准备及要领(一)、基本训练画直线的要领:眼睛平视,臂平端。
两脚分叉,身自然。
横竖直线,眼盯线。
跨度长时,腕勿弯。
直线过长,身随前。
练习画直线,要先练短,后练长,并要从不同角度与方向进行运笔练习,待其熟之后,也就自然地会运笔自如了。
画短线一般是以腕为轴,长线是以肘为轴。
(二):绘制板图要领{1):抓住整体,象形分析必须养成整体地观察原图。
整体地理解。
描绘原图的绘图习惯,对原图进行形象分析,如中国轮廓象一只雄鸡,南美洲近似—个等腰三角形,山东象一头卧下的骆驼……抓住典型特征,抓大体形,基本形。
(2):精略得当:善于取舍,筒化细节地图,剖面图,原理图,图表,景观图,都可以大大筒化。
(3):进步要领:①、多画:量变到质变,没有量的积累便没有质的飞跃,记牢特征②、多思:常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
总结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不断完善。
③、多看:多看别人画的图,分析特点,技巧,博见多闻,下笔练达……④、多学:画善于从别人长处中借鉴,短处中警戒,学无常师,只要好的就学.就拿来.⑤、多搜集勤积累:平时在书刊,画册上,杂志上多收集一些有用的地图和景观图,积累起来,而后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形声对教学有帮助地理板图和板画。
㈡:作图方法:(1);几何图法:有些地图象单一的几何图形,有些象复合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
抓住轮廓特点:有利于分析比较,记忆,应用。
如;七大洲四大洋分布(三角形组合)非洲梯形与三角形组合南美洲(等腰三角形)法国(六边形)这种画图方法,简便。
迅速,但,只适于简单的位置描绘反映内容较为复杂知识,有局限性。
如:朝鲜(立起的兔子) 南极洲(形如?号)采用这种画法比几何甲形法准确,能抓住区域的轮廓特征,在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可在此图上叠加一些地理有关知识。
如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3):曲线法:曲线法是地理板图最常用的画法,在教学中比较实用,但要求一定的绘画能力,不仅要求画的快,画得好,同时要求在区域轮廓图上进一步描绘各种地理事物,符号,注记都要画的大小适宜准确醒目,尽量使用彩色粉笔,对不同的地理事物采用不同颜色,以期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日本,美国(见图示)(4)点弧法㈢教学中的应用(1):边讲边画,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边讲边画使死图变活)运用板田配合教学。
教师并不限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分布知识,而更重要地是启发学生思维。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
由具体到抽象.由形象思维到抽众思维,通过有形读图,无形读图,再现图。
分析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联系,学习时善于用各种图象,加强对文字的理解,对板图和文字内容进行相互知识迁移,从而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巩固到图又从图-仁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2)突出量点,.更新原图突出重点加深记忆:(辅助原图化解难点)运用板图进行地理教学,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
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运用.一定要重点突出,筒明扼要,避兔胡子眉毛一把抓,以免造成喧宾夺主。
注意画图过程中,内容程序的安排。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画图的顺序。
(3).化文为图变抽象为具体化文为图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地理事物的规律具体化形象化。
(4).运用简图巩固知识在复习地理知识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绘画简图,以图为线把各部分知识串联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克服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如复习“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一节用下图:总之,地理简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是很大的,地理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简图来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读图析图绘图用图的习惯。
这对减轻学生负担、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利用板图加深学生的记忆,将所要记忆的知识“寄托”于图象之中,人的大脑对形象的记忆效果要远远高于对概念的记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结合地图进行记忆会使学生记忆得更快些更牢固些。
“讲画同步”是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迅速在黑板上画出与内容有关的简图。
“讲画同步”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讲画同步”体现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具体图像结合的特点,突出了地理教学内容、空间、地域分布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教法中地理知识与图像脱离的弊端。
“讲画同步”教学法中的板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现各举一些事例介绍如下:1.自然地理景观图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板画自然景观图要求教师能抓住典型、抓住特征,以显示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例如:当讲到长江三峡时,可迅速画出三峡简图,这样,三峡的陡峭险峻和秀丽风光,瞬间便展现在学生面前。
2.人文地理景观图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延伸和发展,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我国的地理教材正在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逐步向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的方向发展。
因此,画好人文景观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取人文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