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302.74 KB
- 文档页数:2
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n=65)、b (n=62)、c(n=73)三组,b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兰索拉唑治疗方案,c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治疗方案,a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片+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方案,以上3组均7 d为一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b、c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腹肿胀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其余症状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a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a组疗效构成、总体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优于b、c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做到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基础上,b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胶囊0.5 g以及兰索拉唑片30 mg口服治疗,1次/d,7 d为一疗程;c 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20 mg、呋喃唑酮0.1 g以及阿莫西林1 g口服治疗,2次/d,7 d为一疗程;a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胶囊0.5 g、兰索拉唑片30 mg、奥美拉唑20 mg、呋喃唑酮0.1 g以及阿莫西林1 g口服治疗,1次/d,7 d为一疗程。
治疗过程中,每周检查一次肝肾功能,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治疗效果[4]。
1.3 疗效判定(1)治愈: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炎症状有明显好转,肠道异型增生症状消失;(2)显效: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炎症状有所好转,肠道异型增生症状消失或是减轻2个级度以上;(3)有效:胃镜检查患者的肠道胃炎范围缩小一半以上,肠道异型增生症状减轻1个级度;(4)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为由任何改变或是发生恶化[5]。
总有效例数=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经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临床疗效构成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平均数的比较采用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98例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 mg,胶体果胶铋220 mg,2次/d,疗程10 d;对照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1000 mg,甲硝唑400 mg,均2次/d,疗程7 d。
两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均继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共4 w。
疗程结束后4 w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
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6%(135/149)、11.4%(17/149),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2%(112/149)、21.5%(32/149),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3%(136/149)、93.8%(60/64),对照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3%(130/149)、90.0%(54/6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四联二周疗法根除H.pylori的方案与三联方案相比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标签:幽门螺杆菌;埃索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甲硝唑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不仅与已经被确认的上胃肠道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胃肠道外多系统多学科疾病[1]。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覃远【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6(032)020【摘要】目的:分析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
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10%(74/77),对照组94.81%(7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21%(71/77),对照组93.51%(72/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9%(5/77),对照组6.49%(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相当,疗效理想,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较高,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2页(P44-45)【作者】覃远【作者单位】635206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涌兴镇中心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 [J], 周青美;谢宝强2.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 [J], 刘维洁3.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对比 [J], 李建红4.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对比 [J], 李梅;毛增宇;袁秋贞5.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比较研究 [J], 杨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一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何旭东;胡阳黔;汪之沫;南丽艳【期刊名称】《临床内科杂志》【年(卷),期】2010(027)004【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1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8例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14C-UBT)和胃镜检查快速尿索酶试验均为阳性的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2次/天,加两种抗生素治疗1周,A组为呋喃唑酮100 mg,2次/天加阿莫西林1000 mg,2次/天;B组为克拉霉素500mg,2 7欠/天加阿莫西林1000 mg,2次/天,口服,治疗1周后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酶呼气试验,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 A组Hp根除率为94.2%,B组为82.6%,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组成的1周三联疗法可获得更高的Hp根除率,且安全性好,是较理想的Hp根除方案.【总页数】2页(P276-277)【作者】何旭东;胡阳黔;汪之沫;南丽艳【作者单位】442008,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内科;442008,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内科;442008,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内科;442008,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相关文献】1.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一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探讨 [J], 褚惠民;宣蓓;方德宁;阮琼;祁薇薇;余亚光;马丽丽2.洛赛克、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崇国;彭正禄3.124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短程三联疗法作为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J], 郑松柏;项平;等4.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为基础的四联、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J], 董辉5.奥美拉唑、低剂量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一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J], 褚惠民;王英;胡燕萍;宣培;余亚光;马力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埃索美拉唑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效果观察目的:对埃索美拉唑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38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笔者所在医院经常规处理后,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奥美拉唑治疗。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标签:埃索美拉唑胶囊;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需对其尽快根除。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药物较多,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较高。
埃索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是首个单一光学异构体,具有显著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作用持久显著[1]。
本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胶囊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41.8±11.5)岁;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17例;并选取同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18~72岁,平均(43.1±12.8)岁;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
两组患者均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无质子泵抑制剂禁忌证;排除食管糜烂、溃疡、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恶性肿瘤、幽门梗阻、大出血、全身感染、精神功能障碍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近期未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自愿签署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会审核通过此次研究。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张红霞【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舞阳县中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采用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治疗。
观察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为9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对照组 Hp 根除率为67.5%(27/40),治疗组 Hp 根除率为75.0%(30/40);治疗组 Hp 根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安全有效,可有效根除 H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2【总页数】2页(P328-329)【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幽门螺杆菌【作者】张红霞【作者单位】舞阳县中医院内一科河南漯河 4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高发病、常见病[1]。
该病除了受胃酸分泌过多、心理因素和胃黏膜受损等影响外,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单极、螺旋形弯曲、多鞭毛、尾端钝圆、需氧要求较低的细菌[2]。
有超过1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发生消化性溃疡[3]。
本文采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分析该方案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舞阳县中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14C呼气试验阳性,排除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溃疡或者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