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 ”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或骨赘等原因压迫颈椎神经根,引起的神经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一种颈椎病类型。
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颈部、肩部、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和无力,伴有感觉异常或肌肉萎缩。
主要特点:
1.病因:神经根受压迫是由颈椎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如椎间盘突出、骨赘
形成或韧带肥厚,导致神经根在通过椎间孔时受到压迫。
2.症状:
o疼痛:典型症状是放射性疼痛,从颈部延伸至肩部、手臂,甚至手指,通常为一侧疼痛。
o麻木与无力:受压神经支配的区域可能出现感觉麻木,手臂或手指出现肌肉无力或握力下降。
o颈部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僵硬,活动时加重疼痛。
3.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确诊,以明确
神经根受压的位置和程度。
4.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如消炎镇痛药、神
经痛药)、颈部牵引等。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
要进行手术减压。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变类型,中医诊断标准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归类。
一般而言,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病名:一般称为颈椎病,也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寒湿型颈椎病、痹阻型颈椎病等。
2. 证型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颈部疼痛、肩背痛、手臂麻木、肢体无力等,结合舌脉等中医诊断方法,进行证型分析。
常见的证型包括风寒湿困、痹阻不利等。
3. 辨证依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的性质、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等,结合舌脉等中医辨证方法,确定具体的辨证依据。
常见的辨证依据有阳寒内阻、气血不足等。
4. 治疗原则:根据辨证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一般来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原则为祛风湿、活血止痛,温阳通络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诊断标准是通过综合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进行判断的,因此诊断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主观性。
此外,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在颈椎病的诊断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最终的诊断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神经根型颈椎病分级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分级标准通常根据症状和体征的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以下是具体的分级标准:
1.0级:无症状。
这一级表示患者没有出现任何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
2.Ⅰ级:轻度症状。
这一级的患者出现轻度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3.Ⅱ级:中度症状。
这一级的患者出现中度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并且可能伴有颈部、肩部或上肢的疼痛、麻木或无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Ⅲ级:重度症状。
这一级的患者出现严重的颈椎疼痛或麻木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并且可能伴有明显的颈部、肩部或上肢的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肌肉萎缩和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除了以上四个等级外,还可以根据颈椎病的具体类型、压迫部位、影像学表现等因素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和评估。
在治疗上,根据分级标准的不同,可以采用颈椎牵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必要的选择之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特殊评定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变形式,其特点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致使神经根受损。
在临床上,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评定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针对性的治疗。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评定中,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了解。
包括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症状出现的诱因和加重因素。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情况,例如是否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评定还需要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颈椎活动度,观察是否存在颈椎僵硬、肌肉萎缩或痉挛等症状。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肢体力量、感觉异常和反射等方面的检查。
在特殊评定方法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片、CT扫描和MRI。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颈椎的病变情况,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
此外,MRI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神经根的受压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除了影像学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评定还可以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这项检查可以评估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包括传导速度和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通过测量神经根的电信号,可以判断神经根是否受到压迫或损伤,并确定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评定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些评估工具,如颈椎疼痛指数(Neck Pain Index)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生活功能受限程度,并为治疗提供参考。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评定中,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殊评定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了解、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和疼痛及生活质量评估。
通过综合这些评定方法,医生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神经根受压引起
的颈部疼痛、肩部疼痛、上肢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患者往往感到十分苦恼,因为疼痛和不适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保守治疗是首选。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镇痛药和消炎药来减轻疼痛和炎症,以及肌松药物来缓解肌肉痉挛。
物理疗法包括理疗、针灸、推拿等,可以有效缓解颈部和上肢的疼痛。
康复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加强颈部和上肢的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减少症状的发作。
其次,对于一些症状较为严重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颈椎间盘切除术、颈椎椎弓根减压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有效减轻颈椎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和麻木,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最后,除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自我保
健方法。
比如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减轻颈部的压力;适当参加一些颈部和上肢的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在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和睡姿,避免颈部受到过度挤压。
总之,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保守治疗是首选,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自我保健方法,以帮助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更好地应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困扰。
神经根型颈椎病名词解释嘿,朋友!你知道神经根型颈椎病吗?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毛病啊!神经根型颈椎病呢,就好比是你的颈椎那里的神经根被一些捣乱分子给缠上啦!(就像你走路好好的,突然被几个调皮鬼拉住了腿一样。
)颈椎,那可是咱身体里很重要的部位呀!它就像一个交通枢纽,各种神经呀、血管呀都从这里经过。
(想象一下十字路口,车水马龙的,多重要啊!)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呢,就是这个交通枢纽出问题啦!那些神经根受到了压迫或者刺激。
比如说吧,你可能会突然觉得脖子疼、肩膀疼,哎呀,那疼起来可真要命!(就像有人拿小锤子在敲你一样。
)有时候手也会麻,甚至没力气,拿个东西都费劲。
(这感觉就像手不是自己的了,不听使唤啦!)我有个朋友,他就得过神经根型颈椎病。
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他突然就说脖子疼得厉害,手也麻了。
我当时还吓了一跳呢!(哎呀,那场面,我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他去看医生,医生说就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惹的祸。
这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不是一下子就来的呀,很多时候都是咱平时不注意造成的。
像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看电脑,或者坐姿不正确,这些都可能是导火索呢!(这不就像你总吃垃圾食品,时间长了身体肯定会出问题嘛。
)那咱可得小心啦!平时要多注意保护颈椎,时不时活动活动脖子。
(就像汽车要经常保养一样。
)别总是保持一个姿势太久。
要是感觉脖子不舒服了,赶紧重视起来,别不当回事儿呀!(难道你想等疼得受不了了才后悔吗?)我觉得神经根型颈椎病真的不能小瞧,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颈椎的健康,别让它出问题啦!。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查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进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查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等。
一、病例介绍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病例。
患者老张,56 岁,因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 1 个月入院。
患者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经常低头看电脑。
经过检查,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二、护理评估1. 身体状况- 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是否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 检查患者的颈部活动度,是否有受限。
- 观察患者的上肢感觉、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2. 心理状况-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
- 评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便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3. 生活习惯- 询问患者的工作性质、日常姿势,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低头、弯腰等。
- 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是否有高枕睡眠等不良习惯。
三、护理问题1. 疼痛:与神经根受压有关。
2. 上肢麻木:与神经根受压导致神经传导异常有关。
3. 活动受限:与颈肩部疼痛有关。
4. 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四、护理措施1. 疼痛护理-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或伸展。
- 给予患者颈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缓解疼痛。
- 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 上肢麻木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上肢的功能锻炼,如握拳、伸指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麻木症状。
- 给予患者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 活动受限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颈部的功能锻炼,如米字操等,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改善颈部活动度。
-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等,避免过度劳累。
4.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它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退变引起的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间盘突出,进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肩背部放射痛、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在临床上,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
首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来确定。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的部位、程度和放射情况等,并进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
患者通常会有颈部疼痛、肩背部放射痛、上肢麻木无力等表现。
其次,医生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CT扫描和MRI等。
X线片可以观察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和颈椎间盘的突出情况,但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不够清晰。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颈椎骨质和间盘突出情况,但对于软组织的显示仍然不够明确。
MRI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非常有帮助。
除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
例如,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神经根的功能状态,确定是否存在神经根受压。
此外,骨密度检查可以评估骨质情况,排除其他骨质疾病引起的颈椎病。
在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时,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颈椎退行性改变和间盘突出也可以引起其他类型的颈椎病,如颈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等。
因此,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总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医生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进行鉴别,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及早发现和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帮助患者尽早获得合理治疗,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X光片上是能看见第5,7椎骨质增生。
神经根型“颈椎病”文发布者:张静文来源: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
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
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
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临床表现:
1.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
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
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
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
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
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4.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
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
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诊断标准:
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神经根被压所产生的上腰麻痛症状为主的病症,在临床上我治疗这个病用的是颈腰骨康丸,如果血压不高,一般二至三个疗程就能完全治愈,现我回放一例给你供参考:
崔某某,男52岁,国干部。
2002年12月3日患者以两上肢疼痛月余为主诉来院求诊,疼痛向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放射,中指麻痛感最重。
MRI(片号:1321)报告:颈4--6椎椎间盘向后方突出,颈椎管狭窄,2--7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神经根受压,脊髓信号异常。
脉沉弦,舌质淡,苔薄白,舌尖红。
中医诊断:风寒痹症;西医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
治以温经散热,活血祛风除痹。
内服颈腰骨康丸(服法同前)。
局部外贴,《椎间消痛膏》,由于患者疼痛严重,近45天未能入睡,外加中药汤剂、方用如下:葛根、桂枝、白芍、赤芍、灵仙、地龙、乳香、没药、全虫、制川龟、(另包)草乌(另包)先煎40分钟,再加余药。
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
16日二诊,服上药疼痛减轻,每晚能睡3小时。
效不跟方,三剂,服法同前。
19日三诊:上肢活动时有轻度疼感,手部仍有麻痛感,守方加黄芪、当归。
12月26日四诊:上肢活动仍有轻度疼感,停服中药汤剂与外贴药膏,仅服颈腰骨康丸。
共三个疗程、其病若失
怎样早期治疗颈椎病
文发布者:张静文来源: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老年人和长期伏案工作人员易发生此病。
本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甚为重要,发病初期治疗十分明显。
早期治疗可采取按摩,牵引、针灸、理疗、服中药和练功。
这里给读者介绍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练功方法。
准备:两脚分开站立,距离与肩同宽。
身体力求放松,双手掌心放置于头颈后,手掌用力磨擦颈部以使有温热、舒适感。
往后观瞧:站立位。
头颈向右后转,眼看右后方,然后还原;头颈向左后转,眼看左后方。
前伸探海:站立位。
头颈前伸并侧转向右前下方面,眼看前下方似向海底窥探一样;回复原位后头颈前伸前侧转向左前下方面,眼看前下方。
颈项侧弯:站立位。
头颈向左侧弯,还原;头颈向右侧弯,还原。
回头望月:站立位。
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眼看右后上方,似向天空望月亮一样;然后头颈转向左后上方做同样的动作。
缩颈耸肩:站立位。
双手叉腰,下颌后收下沉,双肩逐渐向前上收拢,上提耸肩,此时双肩及肩胛部有明显酸胀感。
肩上耸到最高点时,吸气到最大程度,然后用口缓缓吐气。
同时,头逐渐后抑,下颌上升,双肩由上向后下扩展并使肩尽力下沉,此时胸部及肩部有牵紧及酸胀感。
以上各式应反复进行10-20次。
每日二三次。
此练功方法,对颈椎病的预防亦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