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区域地理位置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17
区域地理南美洲(一)引言概述:南美洲是地球上面积第四大的洲,也是人口第五多的洲。
它位于西半球,东经35度30分至80度30分,北纬12度至55度。
南美洲地理区域广阔多样,包括丛林、高山、河流和湖泊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南美洲的地理特征。
正文:1.地理位置- 南美洲位于赤道以南,毗邻北美洲、大西洋和太平洋。
它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分别与大西洋和太平洋相接。
- 南美洲的长轴呈南北走向,从哥伦比亚北部延伸至阿根廷南部,跨越7个纬度带。
2.地形地势- 高山地形主要由安第斯山脉组成,是南美洲最显著的地形特征。
安第斯山脉是全球最长的山脉,其中包括一些最高峰,如阿空加瓜、奥霍斯德尔萨拉多等。
- 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东北部和东南部,例如巴西高原和亚马逊平原。
3.气候条件- 南美洲的气候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气候等。
其中,亚马逊雨林地区气候潮湿炎热,年平均降水量超过3000毫米。
- 安第斯山脉产生了明显的气候分界线,东海岸和西海岸气候截然不同。
4.河流和湖泊- 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全长约7000多公里,流经多个国家。
亚马逊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
- 拉普拉塔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流经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
5.自然环境和资源- 南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铁矿石等。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大量石油和矿产资源。
- 南美洲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
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保护其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总结:南美洲地理区域广阔多样,包括丰富的地形地势、多样的气候条件、壮丽的河流和湖泊、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掌握南美洲的地理特征,对于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步骤及内容1.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特征的基本要素,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区域与周边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例如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
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地形特征的类型、高度差和倾斜度等,例如山脉、高原、河谷等-气候特征的类型、季节性和变化幅度等,例如热带、温带、极地气候等-水文特征的类型、水系发育状况和水文循环等,例如河流、湖泊、地下水资源等-植被特征的类型、分布和繁茂程度等,例如森林、草原、沙漠等-土壤特征的类型、肥力和适宜农作物等,例如黏土、沙土、黑土等3.人文地理特征分析: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化等要素。
可以通过以下内容进行分析:-人口特征的数量、分布和人口密度等,例如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等-文化特征的内容、传统和现代化程度等,例如宗教、语言、节日等-经济特征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例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政治特征的政权形式、区域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程度等,例如国家、地区、自治区等-城市化的程度、城市规模和城市功能等,例如大城市、中心城市、边缘城市等4.区域发展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特征是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等,例如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等-区域社会发展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例如教育水平、卫生条件、社会福利等-区域环境发展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例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修复等-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等,例如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扶贫政策等通过以上分析步骤和内容,可以深入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自然和人文要素,揭示不同区域的差异和变化,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区域地理分析方法一.自然地理特征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1.位置海陆位置:大陆﹑半岛﹑岛屿东西两岸,大洋﹑河海两岸。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相对位置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分析。
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2.地形描述。
地势特征:常用两种语言描述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
二是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3.气候: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温﹑降水﹑光照﹑风等)主要方面分析,即要考虑大区域气候的分布和特点,又要考虑局部要素对气候的影响。
如迎风坡﹑背风坡。
4.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行分析。
(1)水系特征: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流弯曲系数河床深浅)﹑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等。
(2)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流量﹑流速﹑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资源。
(3)水资源开发:河流上游: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开发水能资源。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5.植被﹑土壤:指植被类型﹑土壤类型﹑肥力。
6.资源:从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布情况去描述。
二.人文地理特征.1.经济发展特点: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
2.农业: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结构﹑主要农作物﹑区位条件﹑作物熟制等方面分析。
3.工业:从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等方面分析。
4.人口:从人种﹑人口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5.城市: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分布﹑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的方面分析。
6.交通:主要从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1、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六个方面等。
⑴位置特征: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等)⑵地形特征: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分布、起伏大小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⑶气候特征: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⑷河流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等。
②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上游:地面起伏大、落差大、水流急,河流流量大,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主要发展内河航运。
2、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
⑴人口:人种、人口数量及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分析。
⑵农业:农业结构、地域类型、区位条件、农业生产特点等分析⑶工业: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⑷城市: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⑸交通:交通运输线、枢纽、运输网的密度、影响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⑹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②生态破坏:资源(土生水矿)破坏与浪费环境恶化(沙化、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破坏)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北方地区一、概况(自然地理)1、位置: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宁的东南和苏、徽两省北部3、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区域地理----西北地区
1、地理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经纬度大致范围:东经73-东经120,北纬35以北地区
3、地形:高原山地地形为主
(1)山脉(自西向东):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阴山山脉
(2)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北)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
附:吐鲁番盆地海拔最低处为-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典型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4、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区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季寒冷夏季炎
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附: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体内糖分积累,阳光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新疆南部是我国三大棉花产地之一。
干旱气候特征的成因:深居内陆地区,并有山岭阻挡,水汽难以输送,降水量少。
5、植被: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自西向东)
(1)典型植被:芨芨草,骆驼刺,胡杨林
6、河流:本区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河水补给多为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塔里
木河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7、土壤类型: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
9、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石油、煤炭、稀土储量很大。
(1)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的超大型油田。
内蒙古正在建设成为我国又一个煤
炭工业基地。
(2)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的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
(3)包头是全国重点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4)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在全国的石油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10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