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定位及行政区划
- 格式:ppt
- 大小:5.99 MB
- 文档页数:77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45’之间,南北跨度大约为3,900公里,东西跨度大约为5,500公里。
它地跨东经170度,西接阿尔泰山,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北毗邻蒙古、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的疆域很大,是亚洲甚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为9,596,961平方千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3个省(包括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及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又被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地区或州)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辖区、区、旗)。
最高层次是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由各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
每个省都由省主席领导,也被称为省长。
当地的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自治区主席或市长领导。
有些省份,如山东省、湖南省等是由多个地级行政单位组成的。
而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则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下分辖若干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这也是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土所在。
中国南部的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纬度上相当于北部的沙漠地区,因此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
由于中国的地理疆域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天气条件各不相同。
这种多样性的地域分布导致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大致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和海岸等七种。
高原和山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其余三种地形类型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和人口的居住比重最高,其中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由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人口众多,一直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例如洪水、地震、滑坡和污染等。
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了许多抵御灾害的经验和方法。
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社会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国家,位于东亚大陆的东部边缘,南海、东海和黄海环绕其南部和东部海岸线。
社会中国由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行政区划系统。
一、行政区划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五个主要地理区域。
每个地理区域下又有若干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1.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外贸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2. 中部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和江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旅游潜力。
4.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发源地之一。
5.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处中国的边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地理位置社会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濒太平洋,西邻欧亚大陆,南界印度洋。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亚地区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亚洲与其他大洲的桥梁。
社会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繁荣和稳定。
社会中国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稀土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也对社会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具有多样性和重要性。
各个行政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这也为社会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挑战。
只有合理充分发挥好各个行政区域的优势,才能实现社会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小学三年级社会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它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是小学三年级社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吧!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达960万多平方千米。
它的东部、南部、东南部与辽阔的海洋相连,西部、北部则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接壤。
中国的地理位置不仅给它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使得它在国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国家之一,中国拥有多样的地形和气候。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分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目前,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1. 省级行政区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23个省,每个省都有一个省会城市。
例如,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直辖市,其下辖16个区。
上海、天津和重庆也是直辖市,分别下辖16、13和38个区县。
2. 自治区中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这些自治区拥有更高的自治权力,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权益。
3.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拥有独特的行政体制和高度自治权力。
这两个地区在行政、经济、教育等方面与中国其他地区有一些不同。
4. 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下一级,包括市辖区、县、县级市和自治县。
它们是各省级行政区下属的行政区域,有自己的政府和行政管理机构。
总结:通过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政治组织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拥有广袤的领土和悠久的历史,它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使得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一、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一一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一一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N 附近);最东端一一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
E多);最西端一一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南北跨纬度近50 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二、我国的临海: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的太平洋。
三、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这种南北跨度较大的纬度位置,使我国拥有丰富的热量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我国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这种海陆兼备的位置,使东部沿海地区多优良海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东部辽阔的海域,不仅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而且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四、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甘、陕、云、贵、川五个省区。
五、我国部分省区之最:六、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特征,应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方面的特征。
其中,绝对位置即为经纬度位置,以及由此确定的半球位置、五帯位置、气压带风带位置等;相对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如海陆位置、傍依的山河或所处地形区部位、板块位置等)、经济地理位置(交通位置、所处经济区、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政治地理位置(相邻的行政区)等。
高中地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知识点【地理位置】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国家)。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Ⅱ.疆域领土四至点: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3度)最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纬4度)南北跨度近50度,相距5500千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东经135度)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国土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国。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海域300万KM2。
Ⅰ.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28万多千米①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丹,缅、老、越。
②隔海相望国家(6个):东-韩、日/东南-菲/南-马、印尼、文莱。
Ⅱ.海岸线和岛屿: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
优势:海岸地势平坦,多优良港湾,且大部分为终年不冻港。
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6500多个岛屿。
其中最大为台湾岛(面积3.6万KM2);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4万KM2。
位于台湾岛东北海面上的钓鱼岛、赤尾屿,是中国最东的岛屿。
(散布在南海上的岛屿、礁、滩总称南海诸岛,为中国最南的岛屿群,依照位置不同称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Ⅲ.总体评价:领土广大,地理位置优越。
表现在:①领土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资源开发可取长补短,进行内部调节;②东西经度跨度大,使东部受海洋影响显著,降水较多,为主要农业区;西部距海甚远,气候干旱,沙漠草原广阔,畜牧业发达。
中国的地理区划与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和实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划分为多个地理区划和行政区划。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的地理区划和行政区划,并分析其发展和特点。
一、中国的地理区划中国的地理区划是根据国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条件进行的划分,主要包括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高原、西北干旱区和台湾地区等。
这些地理区划不仅根据地理特点划分,也与人口分布、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关。
1.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
这些地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也是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的重要门户。
2.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地区,横跨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农业的重要产区。
同时,这里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如首都北京就位于华北平原。
3.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
这里地势低平,气候寒冷,农业资源丰富。
东北平原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自然气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4. 西南高原西南高原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地形复杂多样,山岳起伏,是中国的重要山地地区。
这里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区域。
5. 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等省份。
由于气候干燥,缺乏水资源,这里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然而,西北干旱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6. 台湾地区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
台湾地区经济发达,工商业和旅游业发达,也是中国与东南亚的重要交流窗口。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根据政府的管理需要和行政任务划分的,主要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这些行政区划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设立的。
第一讲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2)疆域 北: 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 跨纬度近50度南:南沙群岛的 (4°N )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 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135°E ) 跨经度60多度,相差5 西:新疆 高原 (73°E ) 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 、 ,居世界第三位。
北回归线穿过 四省区纬度位置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 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北→南:太平洋领海:海岸基线至 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 内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 影响,有利 生产,沿海便于发展 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 、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东:北: 西北: 西: 西南: 南: 东: 东南: 南:附1:我国邻国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 朝鲜俄国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 印尼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学生自己填写)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大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大区黑 东 北 区 湘 中 南 区吉 鄂 辽 粤 晋 华 北 区桂 内蒙古琼 京 豫津 川或蜀 西 南 区冀 云或滇 沪 华 东 区贵或黔 苏 藏 浙 渝赣 陕或秦 西 北 区鲁 甘或陇 皖 宁 闽 青 台 台北 新 港 香港澳澳门取用全称中的一个或几个字: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 用本省的历史名称: 一个省有两个简称: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两河山;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6.中国内海:渤海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中,小聚居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3、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阿山以南为河套平原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2、对河流的影响: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崔,影响流域范围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晚形成峡谷急流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高愿地区经济滞后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愿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中(活)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4、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疙瘩高愿外,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愿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中国地理中的地理分区与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特点,人们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分区和行政区划。
地理分区通常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地貌来划分的,而行政区划则是为了行政管理和统一制度而设立的。
本文将介绍中国地理中的地理分区和行政区划,并讨论其对中国的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性。
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分区主要基于自然地理特征和地貌的差异。
根据地理分区,中国可以被划分为七大地理区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台湾地区。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个区域地广人稀,气候寒冷,主要由平原、山脉和河流组成。
东北地区的主要特点是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些资源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中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气候较为干燥,土地肥沃。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重要的行政机构。
华东地区是中国最富裕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理环境多样,既有平原、丘陵,又有河流和海岸线。
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中心,对于国内外的贸易和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
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
这个地区气候湿热,多雨,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和水资源。
华南地区经济发达,是中国的重要制造业和出口基地。
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势险峻,气候多样,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特征。
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对中国的旅游业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市。
这个地区地理条件恶劣,主要由戈壁沙漠和高原构成。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粮食和能源基地,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台湾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海域,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