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1-4按课文内容填空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15.87 KB
- 文档页数:13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课文原文填空第一单元1.早晨,从上,从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2.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了,鸟儿了,蝴蝶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事,跑来了两只猴子。
3.《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的顺序描写了一所边疆的小学,这是一所、、、的学校。
4.当雷雨在天上,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荒野,在竹林中口笛。
5.树枝在林中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6.《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孙中山说:“”7.泰戈尔,享誉世界的诗人、哲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出版过《》、《》。
《花的学校》选自《》。
8.词句段运用(与身体有关的词语)8.日积月累第二单元1.默写《古诗三首》2.水泥道像了一块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道的美。
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在秋天金黄色的叶丛间,跳蹦着、歌唱着……6.描写季节的词语7.日积月累第三单元1.《卖火柴的小女孩》出自作家的《》,讲述了的故事。
我喜欢这本书中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因为。
2.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完成表格3.《那一定会很好》中的一粒种子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4.请你做一回“红头”,向大家介绍一下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过。
5.这个单元我认识了的小女孩;认识了的种子;认识了青头;认识了的蚂蚁队长。
6.比一比,组个词伸()界()棕()忆()招()教()申()介()宗()乙()召()孝()7.与吃的动作有关:与叫唤的动作有关:与声音有关:语气词:8.日积月累9.我读过写得童话故事书《》,有《》《》《》《》等故事。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因为。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文内容巩固。
1.《花钟》,作者运用大量的______手法来描写多种花________的情形。
花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种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又称园艺钟。
2.《宇宙的另一边》,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有:___________。
充分体现了“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小孩。
3.《我变成了一棵树》,起因是______________而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智的妈妈用美食引诱我流口水。
故事充满了童趣,令人感到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搭船的鸟》中,我认识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它有一张________,羽毛是_________,翅膀带着__________。
2.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早晨是_____色,中午是_____色,傍晚是____色。
3.我正想着,它一下子_____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____起来了,红色的长嘴_____着一条小鱼。
它_____船头,一口把小鱼_____了下去。
三、课文内容我会填。
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赞美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__________”这条谚语来赞美苏州和杭州的秀美。
3.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人无完人。
”4.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____和____,是我国____的历史遗产。
5.英子上台时的掌声是同学们__的掌声,英子讲完故事后的掌声是同学们__的掌声。
6.最近我看了许多书,有《____》和《______》。
四、日积月累。
1.春天的美景令诗人赞叹不已。
《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描写桃花和江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日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用换桃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文回顾。
1.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A.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
B.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C.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
D._________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上述诗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____,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是____。
(填序号)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欣赏了____、____的西沙群岛,游览了既___又____的海滨小城,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______,也是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完成相关练习。
1.“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_________,那画家的本领可真__________。
”我认为这位大画家是 _________。
2.________的春天,几支______。
几痕 ______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 _______ ,那便是____________。
多么________的一幅图呀!3.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三、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日积月累1.在《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种子经历了: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被拼成木地板。
2.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高频考点知识专项训练(含答案)(第1—4单元考前必会必背知识点)期中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高频考点知识通关一、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一切景语皆情语。
“萧萧梧叶送寒声,”寄托着叶”抒发了杜牧绍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停车坐爱枫林晚,”对秋景的赞美之情;“一年好景君须记,”饱含着苏轼对友人的劝勉。
2.小迪遇到一道难题,只好去求助他的几位好朋友,他们经过一番探讨后终于找到了解题思路,这真是“三个臭皮匠,”。
3.两个人只要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二人同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泰山移”也说明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4.小英和同桌共同努力,用了两个小时,终于将实验做成功了,她们两个高兴地说:“这真是‘,’。
”5.爸爸经常教育我:“,无理寸步难行。
不管走到哪里,做什么事情,都要讲道理才行。
”6.课堂上开展的学习讨论活动,使我们在辩论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正如俗语所说:“灯不拨不亮,。
”7.秋天是一个色彩明艳的季节。
在杜牧眼中,秋天是红色的,望着似火的枫叶,他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在苏轼眼中,秋天是彩色的,看着橙黄绿、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他写下“,”赠予好友。
8.通过学习,我认识了的孙中山,的蚂蚁队长。
课外,我还读过童话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
9.深秋时节,山上的枫叶似火,燃遍了山坡,让我不禁吟诵起这样的诗句:,。
”山下池塘里的荷叶早已枯萎,那傲霜的菊花正在怒放,让人想起苏轼《赠刘景文》中的诗句:,。
”10.见到牧童骑着牛、唱着歌的场景,你会想起诗句“,林樾”;见到儿童在捕蝉,你会想起诗句“,”。
这几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写的古诗《》。
11.我和哥哥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辩论,妈妈却以为我们在吵架,我对妈妈说: “妈妈您不懂,这叫‘,’。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写了老屋为了帮助、、而没有倒,表现了老屋的优秀品质。
13.《那一定会很好》讲述了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最后变成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