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角度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十几把刀的刀锋角度有哪些选择?一、刀锋角度的重要性刀锋角度是影响刀具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刀锋角度适用于不同的刀具和工作材料,正确选择刀锋角度有助于提高切削效率和刀具寿命。
二、常见的刀锋角度选择1. 锋角小的刀锋角度刀锋角度小于30度的刀具适用于切削硬度较高的工作材料,如金属和硬塑料。
小锋角能够集中切削力,减少切削阻力,提高切削效率。
同时,由于刀具的切削压力集中在小的刀锋区域,刀具磨损也相对较小,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2. 锋角大的刀锋角度刀锋角度大于30度的刀具适用于切削软性材料,如木材和软塑料。
大锋角能够扩散切削力,减少切削压力,避免材料的过度压缩和变形。
此外,大锋角还能够提供更好的切削质量,减少切削表面的毛刺和破损。
3. 锋角中等的刀锋角度对于一些切削难度适中的工作材料,如一些常见的金属合金和工程塑料,中等大小的刀锋角度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这种刀锋角度可以在保证切削力集中的同时,减少切削阻力和切削热量,并提高切削质量和刀具寿命。
4. 不同材料常用的刀锋角度除了刀具设计和加工要求外,不同工作材料的特性也会影响刀锋角度的选择。
例如,钻削金属时,常用的刀锋角度大约为118度;而钻削木材时,则常用的刀锋角度为90度,这是因为木材的纤维结构不同于金属。
5. 刀锋角度与切削力和切削质量的关系正确选择刀锋角度不仅能够降低切削力,提高切削效率,还能够改善切削质量。
合适的刀锋角度可以减少切削表面的毛刺和破损,提高切削精度和表面质量,适用于精密加工和高精度要求的工作。
总结:刀锋角度的选择是影响刀具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刀具和工作材料,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锋角大小的刀锋角度。
锋角小的刀锋角度适用于切削硬度较高的工作材料,锋角大的刀锋角度适用于切削软性材料,而中等大小的刀锋角度适用于一些切削难度适中的工作材料。
在选择刀锋角度时,我们也要考虑材料的特性以及刀具的设计和加工要求。
正确选择刀锋角度不仅能够提高切削效率和刀具寿命,还能够改善切削质量,满足精密加工和高精度要求的工作。
金属切削刀具是制造业中常用的工具,正确的切削角度对切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五个切削角度包括:刀尖倒角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和后角。
一、刀尖倒角角度刀尖倒角角度是指刀具前端倒角的角度,它的大小会影响切削的刀尖强度和耐磨性。
一般来说,刀尖倒角角度越小,刀尖强度越高,耐磨性也越好。
常见的刀尖倒角角度为15度至45度不等,选用合适的刀尖倒角角度能够减小切屑厚度、改进切削刚度和提高刀具寿命。
二、主偏角主偏角又称前角,是指切削刃与工件表面的夹角。
主偏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刀具的切削力和切屑的形态。
通常情况下,主偏角越小,切削力越小,切削刚度越大。
然而,主偏角过小也容易导致刀具容易断裂和刀尖易磨损。
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件材料和加工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主偏角。
三、副偏角副偏角又称侧倾角,是指刀具刃部与切削面的夹角。
副偏角的大小影响着切屑的流动和刀具的耐磨性。
一般情况下,副偏角越小,切屑流动越顺畅,切屑的形态也更好。
但过小的副偏角容易导致刀具刃部的磨损加剧。
在选择副偏角时需要兼顾切屑形态和刀具的耐磨性。
四、前角前角是刀具刃部与工件表面接触时形成的角度,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切削时的切削力和切屑的形态。
一般情况下,前角越大,切削力越小,切屑流动也更加顺畅。
然而,过大的前角容易导致刀具刃部的磨损加快。
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和加工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前角。
五、后角后角是刀具刃部背面与工件表面形成的角度,它的大小影响着刀具刃部的强度和切削力。
一般情况下,后角越大,刀具刃部强度越高,切削力也相对较小。
然而,过大的后角会导致刃部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增大,从而影响切削质量。
在选择后角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总结:金属切削刀具的切削角度对切削质量和刀具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选择刀尖倒角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和后角,可以有效地改善切削过程中的刀具性能,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在实际加工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加工条件来合理选择切削角度,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刀具角度认识和测量—、目的与要求1.热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平面、参考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2. 了解量角器和量角台的结构,学会使用量角器和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3.绘制车刀标注角度图,并标注出测量得到的各标注角度数值。
二,测量原理与实验方法车刀标注角度可以用角度样板,万能量角器、重力量角器以及各种车刀量角台等进行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在刀刃的选定点,用量角器的尺面或量角台的指针平面(或侧面、或底面),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把要测量的角度测量出来。
由于量角器和量角台的结构不同,其测量方法也不同。
(一)量角器和量角台的结构1.万能量角器万能量角器是一种通用的角度测量工具,如图1-1所示。
直角尺8或直尺12根据需要,用定位螺钉5或11、卡块 6 或 9 、制动螺钉7 或 10 装在尺座 4上,松开动螺钉7 或10,直角尺 8或直尺 12可以在卡块 6或 9内平行移动,当将直角尺 8 或直尺12 调整到适当的位置时,再用制动螺钉7或10将其锁紧。
测量角度时,松开制动头3,尺体1 连同基尺13可以沿尺座4上的半圆形圆轨把基尺13与构成被测角度平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然后将制动头3锁紧,从游标尺2的刻度线上,便可以读出所要测的角度值。
图1-1 万能量角器图1-2 车刀量角台1-尺体 2-游标尺 3-制动头 4-尺座 5,11-定位螺钉 1-支脚 2-底盘 3-导条 4-定位块 5-工作台 6-工作台指针6,9-卡块 7,10-制动螺钉 8-直角尺 12-直尺 13-基尺 7-小轴 8-螺钉轴 9-大指针 10-销轴 11-螺钉 12-大刻度盘 13-滑体 14-小指针 15-小刻度盘 16-小锣钉 17-旋钮18-弯板 19-大螺帽 20-立柱2.车刀量角台车刀量角台是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专用量角仪,它有很多型式,其中即能测量车刀主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又能测量车刀法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的一种车刀量角台,如1—2所示.圆形底盘2的周边,刻有从0º起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100º的刻度,其上的工作台5可以绕小轴7转动,转动的角度,由固连于工作台5上的工作台指针6指示出来.工作台5上的定位块4和导条3固定在一起,能在工作台5的滑槽内平行滑动.立拄20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它是一根矩形螺纹丝杠,旋转丝杠上的大螺帽19,可以使滑体13沿立拄(丝杠)20的键槽上,下滑动,滑体13上的小螺钉16固定装上一个小刻度盘15,在小刻度盘15的外面,用旋钮17将弯板18的一端固定在滑体13上.当松开旋钮17时,弯板18以旋钮17为轴,可以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其转动的角度用固连于弯板18上的小指针14在小刻度盘15上指示出来.在弯板18的另一端用两个螺钉11固定装上一个扇形大刻度盘12,其上用特制的螺钉轴8装上一个大指针9.大指针9可以绕螺钉轴8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并在大刻度盘12上指示出转动的角度,两个销轴10可以限制大指针9的极限位置.当工作台指针6,大指针9和小指针14都处在0º时,大指针9的前面a和侧面b垂直于工作台5的平面,而大指针9的底面c平行于工作台5的平面.测量车刀角度时,就是根据被测角度的需要,转动工作台5,同时调整放在工作台5上的车刀位置,再旋转大螺帽19,使滑体13带动大指针9上升或下降而处于适当的位置,然后用大指针9的前面a(或侧面b,或底面c),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和线紧密贴合,从大刻度盘12上读出大指针9指示的被测角的数值.(二) 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方法以外圆车刀为例,说明用万能量角器,摆针式重力量角器及测量台和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标注角度的方法.1.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标注角度(1)主偏角Kr的测量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图1—3所示的样子,使车刀的左侧面(主刀刃一侧)紧密地贴合在直尺(或换成直角尺)的尺面上,让基尺和主刀刃在基面上的投影相平行,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主偏角Kr的数值.图1-3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主偏角图1-4 用万能量角器测量车刀副偏角(2)副偏角Kr'的测量测完主偏角Kr 之后,保持车刀和直尺的相对位置,让基尺和副刀刃在表面上的投影相平行,则游标尺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副偏角 Kr'的数值(见图1—4).(3)刃倾角λs的测量将万能量角器装成如图1--5所示的样子,把车刀底面紧密贴合在直尺尺面上,调整车刀位置,使基尺处在切削平面(Ps )内,并和主刀刃紧密贴合,则游标尺零线所指示的角度数值,就是刃倾角λs的数值。
测量刀具角度实验报告测量刀具角度实验报告一、引言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刀具角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刀具角度的准确测量对于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刀具角度的实验,探究刀具角度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刀具角度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刀具角度的测量方法;3. 分析和讨论刀具角度的测量结果。
三、实验原理刀具角度是指刀具刃口与刀具轴线之间的夹角。
常见的刀具角度有前角、后角、侧角等。
刀具角度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切削性能和切削力的分布。
四、实验装置与材料1. 实验装置:刀具角度测量仪、显微镜、光源等;2. 实验材料:刀具样品。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刀具样品固定在刀具角度测量仪上;2. 调整显微镜:使用显微镜观察刀具刃口,并调整焦距和对焦;3. 测量刀具角度:通过显微镜观察刀具刃口的倾斜角度,记录测量结果;4. 重复测量:对同一刀具样品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测量的准确性;5. 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究刀具角度的测量准确性和影响因素。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多个刀具样品进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刀具角度的测量结果。
在分析和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刀具角度的测量结果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刀具刃口的磨损程度:刀具刃口的磨损会导致刀具角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 测量仪器的精度:刀具角度测量仪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操作者的经验和技巧:操作者的经验和技巧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刀具角度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刀具角度的测量准确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刀具刃口的磨损程度、测量仪器的精度以及操作者的经验和技巧。
为了提高刀具角度测量的准确性,我们应该注意刀具刃口的维护和保养,并选择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实验时间星期二实验地点实验南楼202实验一、刀具认识及刀具角度三维测量一、实验目的1. 熟悉外圆车刀刀头部分的构造,掌握刀具参考系及参考平面的确定方法;2. 了解万能角度尺的结构,并掌握其使用方法;3. 一般了解生产中常用各种金属切削刀具的形状、结构、切削加工原理及用途。
二、实验设备外圆车刀、外圆车刀模型、万能角度尺;生产中常用的各种金属切削刀具实物。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㈠ 一般了解生产中常用各种金属切削刀具由实验指导教师向学生展示生产中常用各种金属切削刀具,并讲授刀具的形状、结构、切削加工原理及用途。
㈡ 外圆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1. 测量原理根据刀具几何角度的定义利用量具进行测量。
2.测量方法将量具的测量平面置于刀具代测角度所在的平面上,调整量具的测量边,使其与相应平面重合,读数即可。
(用万能角度尺测量外圆车刀的具体方法见附录二)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预习)复习有关刀具参考系、参考平面的知识:掌握刀具角度的标注方法;熟悉刀具基本角度(γ0、α0、λs 、κr 、κr ’)的定义;阅读本实验指导书,重点了解万能角度尺的使用方法及刀具角度的测量方法。
2.实验①测量刀具角度并作记录;②认真考察各种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外形、刀具结构和切削原理,了解各类刀具的生产用途。
3.完成实验报告五、思考题1、主剖面参考系中,参考平面:基面、切削平面和主剖面的定义是什么?2、车刀的刃倾角在哪个参考平面中测量?刃倾角在切削中起什么作用?3、车刀的前刀面的型面有哪几种?各起何种作用?4、拉刀的刀齿结构有何特点?粗切齿、过渡齿、精切齿和校正齿各起何作用?附录一万能角度尺的使用方法万能角度尺是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角度测量量具,其测量范围0~320°,测量精度为2′。
它由基尺、直尺、直角尺及夹持件组成,见图1-2所示。
在基尺上,游尺可绕原点转动。
游尺上的“0”线所对主尺上的刻度,就是基面与测量边之间的夹角。
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相似。
六、数控刀具标准点击上面相关内容观看一、车刀的各种角度常识车刀的主要角度前角γo在主剖面P0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前角表示前刀面的倾斜程度,有正、负和零值之分,其符号规定如图所示。
后角αo 在主剖面P0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后角表示主后刀面的倾斜程度,一般为正值。
主偏角κr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
主偏角一般为正值。
副偏角κr'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副偏角一般为正值。
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当主切削刃呈水平时,λs=0;刀尖为主切削刃最低点时,λs<0;刀尖为主切削刃上最高点是,λs>0,如图示。
点击回到页首二、新型陶瓷刀具简介新型陶瓷刀具的出现,是人类首次通过运用陶瓷材料改革机械切削加工的一场技术革命的成果。
早在20世纪初,德国与英国已经开始寻求采用陶瓷刀具取代传统的碳素工具钢刀具。
陶瓷材料因其高硬度与耐高温特性成为新一代的刀具材料,但陶瓷也由于其人所共知的脆性受到局限,于是如何克服陶瓷刀具材料的脆性,提高它的韧性,成为近百年来陶瓷刀具研究的主要课题。
陶瓷的应用范围亦日益扩大。
工程技术界努力研制与推广陶瓷刀具的主要原因,(一)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由于构成高速钢与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枯竭所决定。
20世纪80年代初估计,全世界已探明的钨资源仅够使用50年时间。
钨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但其在切削刀具材料中的消耗却很大,从而导致钨矿价格不断攀升,几十年中上涨好多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陶瓷刀具研制与推广,陶瓷刀具材料的研制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到目前为止,用作陶瓷刀具的材料已形成氧化铝陶瓷,氧化铝—金属系陶瓷、氧化铝—碳化物陶瓷、氧化铝—碳化物金属陶瓷、氧化铝—氮化物金属陶瓷及最新研究成功的氮化硼陶瓷刀具。
就世界范围讲,德国陶瓷刀具已不仅用于普通机床,且已将其作为一种高效、稳定可靠的刀具用于数控机床加工及自动化生产线。
相贯线切割机刀具角度怎么来计算?1. 背景相贯线切割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切割设备,其刀具角度的准确计算对于保证切割质量和效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相贯线切割机刀具角度的计算方法。
2. 刀具角度定义刀具角度是指刀具切入物体的角度,通常用正切函数来表示,计算角度的基本公式为:刀具角度 = arctan(切割线长度 / 刀具高度)其中,切割线长度是指刀具在物体上切割的真实长度,刀具高度是指刀具的有效切割高度。
3. 刀具角度计算步骤以下是计算相贯线切割机刀具角度的步骤:1. 确定切割线长度:根据需要切割的形状和尺寸,在物体上标出切割的线段长度。
2. 测量刀具高度: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刀具的有效切割高度,确保准确可靠。
3. 使用计算器或计算软件,输入切割线长度和刀具高度。
4. 应用刀具角度计算公式:使用公式 `刀具角度 = arctan(切割线长度 / 刀具高度)` 计算刀具角度。
5. 获取刀具角度结果: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刀具角度的数值。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相贯线切割机刀具角度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定切割线长度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切割形状来确定,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切割质量下降或无法完成。
- 测量刀具高度时,应采用准确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 在计算刀具角度时,使用计算器或计算软件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5.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相贯线切割机刀具角度。
合理的刀具角度的选择和准确的计算,可以提高切割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工作效果。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相贯线切割机刀具角度的计算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刀具角度刀尖刀具刀具工作角度是刀具在工作参考系中定义的一组角度。
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刀具安装位置和进给因素的影响,使刀具在工作角度(即刀具的实际切削角度)不同于其在静止参考系中的角度。
表2-4列出了各种不同影响因素下,车到工作角度的修正计算。
刀具几何角度与刃部参数的选择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对切削过程中的金属变形、切削力、切削温度、工件的加工质量都有显著影响。
选择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就是要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和刀具经济耐用度的前提下,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影响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及类型、切削用量、工艺系统钢度以及机床功率等。
图2-3 外圆车刀刀具角度刀具(1)定义刀具角度的参考系:为了定义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需选定适当组合的基准坐标平面作为参考系。
其中用于规定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时几何参数的参考系称为刀具静止参考系,如图2-2所示。
规定刀具进行切削加工时几何参数的参考系称为刀具工作参考系。
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各平面名称、表示符号及定义见表2-1。
图2-2 刀具静止参考系(2)刀具角度的定义:刀具角度是刀具在静止参考系中的一组角度,其名称,表示符号及定义见表2-2。
外圆车刀刀具角度见图2-3。
表2-2 刀具角度定义角加一撇“′”以示区别,例如车刀副偏为k′r,副后角为a′o。
(3)刀具角度的换算:制造或刃磨刀具时常需在不同坐标平面间进行刀具角度换算。
各坐标平面间刀具角度的换算关系见表2 -3表2-3 刀具角度的换算关系刀具图2-1 车刀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可以看作是各类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形态。
图2-1所示是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其结构要素及其定义如下:1)前刀面Ay—切下的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
2)主后刀面Aa—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3)副后刀面A'a—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的表面。
4)主切削刀S—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承担主要切削工作。
一、车刀的组成如图1所示,车刀由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刀杆)两大部分组成。
刀头承担切削工作,由各种刀具材料制作;刀杆用于将车刀夹持在车床刀架上,常用普通碳钢(45)、球墨铸铁制成。
车刀的切削部分由三个表面、两条刀刃和一个刀尖组成。
1.前刀面直接与切屑接触的表面,用γA表示。
2.主后刀面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着的表面,用αA表示。
3.副后刀面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着的图1 车刀的组成表面,用αA'表示。
4.主切削刃前面与后面的交线。
承担主要切削工作,用S表示。
5.副切削刃前面与副后面的交线。
其靠刀尖处起微量切削作用,具有修光性质。
用S'表示。
6.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交点。
通常以圆弧或短直线形成出现,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不同类型的刀具,其刀面、切削刃的数量不完全相同,如切断刀就有两个副后面,两个副切削刃和两个刀尖。
二、刀具的几何角度(一)刀具角度的参考系切削能否顺利进行,刀具的几何角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在设计、绘图、刃磨、测量中正确表示这些角度,须确定一参考坐标平面作为基准。
下面介绍刀具静止参考系中常用的正交平面参考系。
如图2所示。
图2 正交平面参考系1.基面过主切削刃上的一点,垂直于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
用r P表示。
2.切削平面过主切削刃上的一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用s P表示。
3.正交平面垂直于主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的平面,又称主剖面,用o P表示。
切削平面、基面、正交平面(主剖面)在空间相互垂直,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平面。
(二)车刀的基本角度(图3)图3 车刀的几何角度1.在正交平面(主剖面)中测量、标注的角度⑴前角前刀面(γA)与基面(r P)的夹角,用oγ表示。
当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小于90°时,oγ为正值;大于90°时,oγ为负值。
⑵后角后刀面αA与切削平面s P间的夹角,用oα表示。
当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小于90°时,oα为正值;大于90°时,oα为负值。
刀具角度的基本概念:1、前角:基面和前刀面的夹角.是刀具的锋利程度.我们把铁屑流经过的面成为前刀面.2、后角:切削平面和后刀面的夹角.主要影响摩擦和刀具强度.3、主偏角:主切削刃和刀具进给方向的夹角.影响刀具的强度,和影响背向力,主偏角减小,背向力越大,机床的消耗率也越大,并且主偏角还会影响表面粗糙度.4、副偏角、副切削刃与进给方向的反方向的夹角即为副偏角.同样影响强度,摩擦,以及表面粗糙度.5、刃倾角:是控制流屑的方向.主切削刃和基面的夹角.。
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第二节金属切削刀具1.2.1 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刀具结构及其几何形状刀具分类:按工种:车刀、铣刀、刨刀、滚刀等按功能:车刀、切断刀、螺纹刀、偏刀、尖刀、镗孔刀、成形刀等刀具的形式:整体式、焊接式、机械安装式(压板压紧)切削部分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刀具虽然种类繁多,形状各不相间,但它们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与要素总是以普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为基本形态。
无论刀具结构如何复杂,都是由普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演变或组合而成的。
(1)前刀面(Aγ),直接作用于被切金属层,并控制切屑经过时流出方向的刃面,简称前面。
(2)主后刀面(Aα)同工件的加工表面相互作用和相对着的刀面,简称后面,(3)副后刀面(Aα′)同工件已加工表面相互作用和相对着的刀面,简称副后面,(4)主切削刃(S)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简称主刃。
它担负着主要切削工作。
(5)副切削刃(S′)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简称副刃。
它配合主刃完成切削工作,并最终形成已加工表面。
(6)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联接部位,或者是切削刃(刃段)之间转折的尖角过渡部分。
它是切削负荷最重、条件最恶劣的地方。
为了增加刀尖的强度与耐磨性,多数刀具都在刀尖处磨出直线或圆孤形过渡刃。
*刀具的静止参考系( Pr — Ps — Po 系—正交平面参照系)(1)静止参照系的假设条件:假定运动条件:进给量 f=0假定安装条件:刀尖与工件回转中心等高;刀杆方向与进给方向垂直。
(2)辅助平面:切削平面 Ps :过切削刃上一点,与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基面 Pr :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
正交平面 Po (主剖面):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平面和基面相垂直的平面。
辅助平面*刀具标角度的定义: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刀具角度。
(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1. 刀具标注前角γ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刀具角度[目录][上一层]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概念] [刀具角度] [刀具的种类、材料与选用](一)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见P6)外圆车刀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切削刀具,其切削部分(又称刀头)由前刀面、主刀后面、副刀后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所组成。
其定义分别为:(1)前刀面刀具上与切屑接触并相互作用的表面(即切屑流过的表面)。
(2)主刀后面刀具上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并相互作用的表面。
(3)副刀后面刀具上与已加工表面相对并相互作用的表面。
(4)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它完成主要的切削工作。
(5)副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它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切削工作,并最终形成已加工表面。
(6)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连接处的一段刀刃。
它可以是小的直线段或圆弧。
具体参见切削运动与切削表面图和车刀的组成图。
其它各类刀具,如刨刀、钻头、铣刀等,都可以看作是车刀的演变和组合。
刀具角(二)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见P8)1、假定运动条件:用刀具主运动向量v c近似代替合成运动向量v e,然后再用平行或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坐标平面构成参考系。
2、假定安装条件:假定刀具的安装位置恰好使其底面或轴线与参考系的平面平行或垂直。
3、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诸平面:(见上右图)1)基面p r:通过切削刃某一点,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见P7图1.6。
2)切削平面p s:通过切削刃某一点,与工件加工表面(或与主切削刃)相切的平面。
切削平面p s与基面p r垂直。
3)主剖面P0:通过切削刃某一点,同时垂直于切削平面p s与基面p r的平面。
见P8图1.8。
4)法剖面P n:通过切削刃某一点,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
见P8图1.8。
5)进给剖面P f:通过切削刃某一点,平行于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p r的平面。
6)背平面P p:通过切削刃某一点,同时垂直于进给剖面P f与基面p r的平面。
(三)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上述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在定义基面时,都只考虑主运动,不考虑进给运动,即在假定运动条件确定的参考系。
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图2 硬质合金外园车刀
(1) 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2) 主后刀面刀具上与工件上的加工表面相对着并且相互作用的表面,称为主后刀面。
(3) 副后刀面刀具上与工件上的已加工表面相对着并且相互作用的表面,称为副后刀面。
(4) 主切削刃刀具上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称为主切削刃。
(5) 副切削刃刀具上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称为副切削刃。
(6)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交点称为刀尖。
刀尖实际是一小段曲线或直线,称修圆刀尖和倒角刀尖。
2.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角度
(1)测量车刀切削角度的辅助平面
图3 测量车刀的辅助平面
为了确定和测量车刀的几何角度,需要选取三个辅助平面作为基准,这三个辅助平面是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如图3所示。
1)切削平面Ps 切削平面是切于主切削刃某一选定点并垂直于刀杆底平面的平面。
2)基面P r基面是过主切削刃某一选定点并平行于刀杆底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P0主剖面是垂直于切削平面又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可见这三个坐标平面相互垂直,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图4 车刀的主要角度
(2) 车刀的主要几何及其选择
1)前角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前角的正负方向按图示规定表示,即刀具前刀面在基面之下时为正前角,刀具前刀面在基面之上时为负前角。
前角一般在-5°~25°之间选取。
前角选择的原则:前角的大小主要解决刀头的坚固性与锋利性的矛盾。
因此首先要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来选择前角。
加工材料的硬度高,前角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其次要根据加工性质来考虑前角的大小,粗加工时前角要取小值,精加工时前角应取大值。
2)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后角不能为零度或负值,一般在6°~12°之间选取。
后角选择的原则:首先考虑加工性质。
精加工时,后角取大值,粗加工时,后角取小值。
其次考虑加工材料的硬度,加工材料硬度高,主后角取小值,以增强刀头的坚固性;反之,后角应取小值。
3)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
主偏角一般在30°~90°之间选取。
主偏角的选用原则:首先考虑车床、夹具和刀具组成的车工工艺系统的刚性,如车工工艺系统刚性好,主偏角应取小值,这样有利于提高车刀使用寿命和改善散热条件及表面粗造度。
其次要考虑加工工件的几何形状,当加工台阶时,主偏角应取90°,加工中间切入的工件,主偏角一般取60
倾角的符号
4)副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副偏角一般为正值。
副偏角的选择原则:首先考虑车刀、工件和夹具有足够的刚性,才能减小副偏角;反之,应取大值;其次,考虑加工性质,粗加工时,副偏角可取10°~15°,粗加工时,副偏角可取5°左右。
5)刃倾角λs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当主切削刃呈水平时,λs =0°;刀尖为主切刃上最高点时,λs>0°;刀尖为主切削刃上最低点时,λs<0°(如图5所示)。
刃倾角一般在-10°~5°之间选取。
刃倾角的选择原则:主要看加工性质,粗加工时,工件对车刀冲击大,λs≥0°,精加工时,工件对车刀冲击力小,λs≤0°,一般取λs =0°。
车刀切削部分由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组成(如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