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质量评价表
- 格式:docx
- 大小:10.81 KB
- 文档页数:2
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2021-2021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2021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测验题命题计划与试卷分析一、考试目的:1、考查学生在第二章里的学习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2、检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第二章光现象的学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命题依据:《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里的要求:①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总传播的特点。
②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③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④认识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和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⑤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三、考试目标:(见表3-1)认知行为目标学习内容了解1、什么是光源、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光速c=3.0×108m/s、2、光的反射现象、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的形成、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对光的作用、4、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5、太阳光谱、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6、什么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性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简单应用光沿直线传播、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红外线有紫外线的应用综合应用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表3-1四、试题形式:(见表4-1)表4-1五、考试内容:√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六、编题计划:(见表6-1)表6-1七、试卷:附录1: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班别: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A、月亮B、没有点燃的蜡烛C、反光的黑板D、正在放映的电视机屏幕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上的书,是因为()A、书本会发光B、书本发生漫反射C、书本发生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光射到书本上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日环食B、手影游戏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4、平行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也都相等B、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不一定相等C、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一定相等D、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也不一定相等5、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6、如图,是我们看到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7、小刚从平面镜看到他身后墙上的时钟的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该时钟实际指的时刻是()A、2时40分B、8时13分C、4时47分D、9时20分8、潜入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木,他看到的是()A、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B、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C、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D、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9、当一个人逐渐走近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10、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几种基本色光是()A、红、黄、绿B、红、青、黄C、蓝、红、绿D、蓝、红、黄11、下列物品中,主要应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C、手电筒D、无绳12、对于紫外线,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陈述的观点如下:甲:我们学校的食堂里有一盏紫外线灯,它能发出淡蓝色的光,因此,我认为紫外线是可以看得见的淡蓝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