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教学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7
第二章碱金属
课题:碱金属元素(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及其化合物。
教学难点、难点:焰色反应的应用。
教学内容和过程:
二、焰色反应
定义:多种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钾紫钠黄锂紫红钙砖红锶洋红钡黄绿铜绿
说明: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
2)焰色反应是物理性质。
实验方法:(实验2-11)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
2)检验铂丝是否清洁:将铂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若火焰呈原色为清洁,如有色可蘸盐酸清洗后再烧,
直至呈火焰原色。
3)铂丝蘸取待测药品(固体、溶液),灼烧观察。
4)清洗:盐酸、灼烧、原色。
注意事项:
1)火焰本身颜色尽可能的浅。
可用煤气灯,洒精灯芯不能被污染。
2)铂丝可用铁丝、镍丝、钨丝代替(高熔点、灼烧时无明显的焰色反应),决不能用铜丝。
3)稀HCl不能用其它试剂代替(如HNO3、H2SO4)。
4)观察钾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滤除黄光,排除Na元素的干扰。
实际应用:
1)用于Na、K的检验。
鉴别:两瓶无色溶液(KCl、NaCl)。
鉴别:四种无色溶液(Na2CO3、K2CO3、NaCl、K2SO4)。
(可用多种方案)
2)制作焰火。
·1·。
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以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的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碱金属元素递变规律的学习,体会化学的规律美。
焰色反应的学习体悟化学的现象美。
教学重点:碱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及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方法:讨论、讲解、实验相结合教学过程:[设问]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k、na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相似的。
初中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时我们就知道钠盐、钾盐是全溶的,用离子反应是不可能把钠离子和钾离子鉴别出来的。
怎么样鉴别钠盐和钾盐?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平时我们炒菜时如果不小心把盐水洒在炉火上,火焰会变成黄色。
酒精燃烧的火焰本身是淡蓝色的,但我们使用酒精灯时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实际上也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学生]可能存在一些物质改变了火焰的颜色。
[教师]这种假设合不合理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时火焰颜色的变化。
[演示]nacl、naoh、na2so4的焰色反应。
[学生归纳]有钠离子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都是黄色的。
第三节碱金属元素(第二课时)[设问]钠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是什么颜色[教师]现在,我用铂丝分别蘸取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请大家仔细观察火焰的颜色。
[演示上述实验][现象总结]Na2CO3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与钠燃烧时的火焰相同,而CuSO4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呈绿色。
[引入课题]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板书]四、焰色反应[讲解]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主要用来检验金属元素。
[教师]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实验2—11,注意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的正确操作。
[投影练习]1.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2CO3溶液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2.铂丝洗净后,需要在酒精灯上灼烧到为止,才能进行实验。
[教师]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做灼烧CaCl2与BaCl2溶液的试验,请大家注意观察他们的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并注意观察火焰颜色。
[学生演示][结论]CaCl2:砖红色BaCl2:黄绿色[教师]现在,我来做KCl的焰色反应的实验,请一个同学上来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看颜色,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
[演示上述实验][结论]不透过钴玻璃:黄色透过钴玻璃:紫色[讲解]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在钾的化合物中常混有钠元素,钠的黄色焰色遮盖了钾的焰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看时,可滤去钠引起的干扰——黄光。
因此,用焰色反应测定钾元素时,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去看。
[教师]我手里现在拿着一束细铜丝,请大家预测,其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颜色是什么[学生]绿色。
[教师验证上述实验][投影练习]3.焰色反应是( )A.单质的性质B.化合物的性质C.离子的性质D.元素的性质[讲解]节日晚上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就是碱金属,以及锶、钡等金属化合物焰色反应所呈现的各种鲜艳色彩。
[教师]综合上述内容,对于焰色反应我们应掌握:[讲解并板书]1.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与其存在状态无关;2.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3.注意操作;4.应用:检验金属元素,焰火;: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碱金属元素与焰色反应考点解读(2)特殊性(1)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一(2)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3)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1价,-显H形式存在,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一般情况下,碱金属所形成的盐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温度下,酸式盐比正盐的溶(4)。
CO的小)解度大(但NaHCO勺溶解度比等需立即放回原瓶。
、K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岀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5)Na OLi。
反应与钠不同,只生成LiO,而不生成0(6)锂与2222 2 •焰色反应1 )焰色反应的概念(属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其属于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于元素的物理性质。
)焰色反应的操作(2酒精灯蘸取用盐酸酒精灯T观察火焰颜色T待测物------ T铂丝——铂丝——无色——灼烧洗涤灼烧)常见元素的焰色(3相同);铜元素绿色。
提示:物理变化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考向分析考向一:碱金属元素性质规律的应用1【典型例题1】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B. 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氯气、氧气、氮气等发生反应C. 碳酸铯加热时不能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铯D. 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SO它不易溶于水42【答案】C【解析】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氮气直接反应;Cs与Na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NaSO易溶于水,42可得岀CsSO也易溶于水;由NaCO加热不分解,可得岀CsCO加热也不分解。
322423 方法指导:碱金属的常见设问点反应的现象;或酸)(1)碱金属单质与水(;注意碱金属的密度)(2)碱金属单质的保存(3)碱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产物的判断;(4 )碱金属对应的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比较;(5 )碱金属的碳酸盐性质的比较;(6 )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关的碱金属的应用。
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三节碱金属元素(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以焰色反应检验钠和钾及其化合物的操作技能.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碱金属元素递变规律的学习,体会化学的规律美。
焰色反应的学习体悟化学的现象美。
教学重点:碱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及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方法:讨论、讲解、实验相结合教学过程:[设问]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K、Na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相似的。
初中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时我们就知道钠盐、钾盐是全溶的,用离子反应是不可能把钠离子和钾离子鉴别出来的。
怎么样鉴别钠盐和钾盐?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平时我们炒菜时如果不小心把盐水洒在炉火上,火焰会变成黄色。
酒精燃烧的火焰本身是淡蓝色的,但我们使用酒精灯时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实际上也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学生]可能存在一些物质改变了火焰的颜色。
[教师]这种假设合不合理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时火焰颜色的变化。
[演示]NaCl、NaOH、Na2SO4的焰色反应。
[学生归纳]有钠离子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都是黄色的。
[演示] K2CO3、Cu、CuSO4、BaCl2、CaCl2的焰色反应[电脑展示]Sr、Rb的焰色反应[板书]四、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发出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实质不是化学反应,是物理变化)。
2、焰色反应的操作完成要点:先要灼烧铂丝成无色,做完一种离子的鉴别后,要用盐酸洗,再灼烧至无色,再检验第二种离子。
[思考].:为什么铂丝用稀盐酸洗涤、灼烧后才能做下一个焰色反应实验?[学生]:氯化物绝大多数都是易溶的,只有氯化银不溶,用稀盐酸洗涤灼烧可使铂丝上残留的阳离子除去。
[设问]观察钾的焰色反应,为什么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焰色反很灵敏,微量的金属都能被检验出来,一般的溶液中都有少量的钠离子,由于钾焰色反应的颜色浅,容易被钠干扰)[强调]1.钠原子与钠离子的焰色反应的颜色是一样的,书中说:"金属或金属离子"2.熟记钠,钾的焰色反应的颜色:钠黄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设问]一种溶液,若其焰色反应呈黄色,能证明它是钠盐溶液吗?(不能,能得出其中含有钠离子,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板书]3、焰色反应的用途(引导学生归纳)①离子检验②焰火材料(电脑展示节日焰火图片)[讨论] :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纯碱。
考点22 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响聚焦与凝萃1.掌握碱金属元素在构造及性质方面递变规律及特性;2.了解焰色反响概念及操作。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构造〔1〕相似性: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
〔2〕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活泼程度增强。
2、元素性质〔1〕相似性: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
〔2〕递变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3、单质性质〔1〕相似性:均具强复原性,均具轻、软、易熔特点。
〔2〕递变性:复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原因,可与卤素比照〕,硬度趋向减小。
4、化合物性质〔1〕相似性:氢氧化物均为强碱。
〔2〕递变性:氢氧化物碱性依次增强。
5、碱金属性质规律与特例〔1〕通常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氧化物,而Li 只生成Li 2O 。
〔3〕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 密度比Na 小。
〔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响,但Li 跟水反响缓慢〔LiOH 溶解度小〕。
〔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 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6〕碱金属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 2CO 3却微溶。
〔7〕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 3却比Na 2CO 3溶解度小。
〔8〕试剂瓶中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 金属Na 、K 等除外。
〔9〕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 非常活泼金属Na 、K 等除外。
如:2Na+CuSO 4+2H 2O=Cu(OH)2↓+H 2↑+Na 2SO 4。
〔10〕Fr 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二、焰色反响1.概念:某些金属或它们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颜色,这种现象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响。
2.操作铂丝 无色 待测物 观察火焰颜色铂丝 无色。
●备课资料一、关于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检验金属或金属阳离子的一种重要方法。
基于教材有关内容的限制。
许多学生对它了解不够。
譬如说:1.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其实质是电子的跃迁。
当金属或金属阳离子在火焰上灼烧时,其核外电子将从火焰上吸收一定的能量,并从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能级。
处于高能级的电子不稳定,将会自发地跃迁回低能级,与此同时,高、低能级相差的能量将会以一定波长的光的形式释放。
2.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有焰色反应.譬如说铂、铁、镍等就没有。
这也正是用铂丝、铁丝等蘸取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的原因。
但这并不是说这些金属或其阳离子在火焰上灼烧时核外电子没有跃迁,关键是它们核外电子跃迁时释放出的光基本上与原火焰相同,这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
3.焰色反应的定义是“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颜色的现象”而不是“……燃烧……”至于金属单质在火焰上灼烧的同时,有的有燃烧现象(化学变化),但金属阳离子却不能与氯气发生燃烧反应。
二、漫话焰火“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节日之夜,天空中五彩缤纷,瑰丽多姿的焰火,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焰火是靠内装的火药引燃、发射的。
例如常用的黑火药用KN03粉、硫磺粉、木炭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在引燃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3CO↑十N2↑反应中放出较大量的热,使生成的气体在高温下有限空间内产生较强的压力,将引燃的焰色本体射送出去。
焰火的五光十色是由于所用的各种化学品在点燃——爆发中产生的。
这些化学品主要为:氧化剂(KClO3或KNO3),燃料(硫磺粉、木炭粉、镁粉等)、黏合剂(淀粉或明胶等)。
火焰发色剂四类。
火焰发色剂可说是焰色的主角,常用的如硝酸锶(产生红色火焰)、硝酸钠(黄色火焰)、硝酸钡(绿色火焰)、硫酸铜(蓝色火焰)等。
镁粉、铝粉、锌粉等的燃烧则产生耀眼的白光。
焰火产生的火花是加入铝屑或铁屑在燃烧——爆炸时以散开的白色或黄色熔融粒子喷射而形成的。
1 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教社《化学》(通用类)中职第四章第三节。
1.2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之后,对学生的知识框架完整性进行补充,要求学生学会鉴别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1.3 选题价值通过焰色反应加深学生对金属元素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论联系生活事例。
如理解节日烟花绚烂,炒菜时盐溅到火上显黄色的原因等。
1.4 学生分析已学习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系统知识,初步具备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能利用非金属离子的鉴定通过知识迁移,预测金属离子鉴定能力。
会进行简单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中职学生思维活跃,不喜欢空洞的教科书式说教,逻辑推导思路在化学课上比较生疏,他们更喜欢直观的实验,色彩鲜艳的颜色刺激视觉神经,动画和视频形象的领悟内容,所以通过实验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焰色反应原理,了解几种金属元素焰色反应颜色。
2.1 掌握焰色反应实验鉴定金属离子方法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1)学会知识迁移,将其应用在生活中。
(2)学会在实验中发现不足进行改进,培养创新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5)从生活出发,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美。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焰色反应原理和几种常见金属离子焰色反应焰色。
掌握焰色反应实验鉴定金属元素的方法。
3.2 教学难点焰色反应原理、焰色反应实验操作过程。
4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5 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解答—得出结论—巩固知识。
通过节日烟火五彩缤纷引出焰色反应原理是电子跃迁,图片展示几种常见金属元素焰色动画,并进行实验演示。
最后利用典型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教学过程设计6.1 节日的天空,燃放着绚丽多彩的烟花,为节日增添了无穷的乐趣问:你可知道,烟花为何会呈现出多彩的颜色吗?答:这就是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辨色识金------焰色反应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学科内容:焰色反应在学习完金属元素相关性质之后作为一个物理性质作为补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是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重要鉴别方法。
社会价值:焰色反应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身对金属的认识,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如了解烟花绽放的原理,炒菜时溅到火焰显黄色的原因等。
通过火焰焰色的特定现象联系化学知识。
教学改进:教材中其焰色反应实验具有实验现象不明显,操作繁琐等缺点,在课堂教学中不便学生观察,因此选择用创新自配溶液以及新的反应装置进行实验改进。
(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①已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具备较完善知识体系②能利用化学性质对金属离子进行鉴别③基本的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2.能力储备①具备一定的知识联系迁移能力②能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的能力3.思维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较难系统地学习知识、整理自己的思路、整理知识。
更喜欢直观的实验现象学习知识,还未熟练将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等手段运用到化学学习中。
而各种缤纷多样的颜色更能加深同学们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通过焰色反应鉴别钠盐和钾盐及其现象②掌握常见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③了解了解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各金属元素的火焰颜色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知识结构化学习②学会知识练习生活,迁移到生活的应用当中③学会客观辩证化学实验的缺陷,学习实验改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身边的化学,认识身边的化学②客观辩证实验缺陷,养成严谨与创新的品质③感受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三、实验内容设计①教师演示钾、钠的焰色反应②教师演示利用蓝色钴玻璃区分钠钾混合溶液的焰色③学生分组实验操作锂、钙、铜的焰色反应,加强学生对焰色反应的记忆。
四、实验方法设计1.用蒸发皿和酒精作为火源,能够做到火焰焰色浅,火焰范围大,便于学生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现象。
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案精选:高中化学《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2.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及其化合物。
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教学重点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模式的训练。
●教学用具第一课时: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玻片、水、金属钠、钾、酚酞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酒精灯、装在玻棒上的铂丝,Na2CO3、CuSO4、KCl、BaCl2、CaCl2溶液蓝色钴玻璃。
●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的原子结构和碱金属的性质。
第二课时:焰色反应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为什么把它们称做碱金属?[引言]本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
[板书]第三节[讲解]人们把锂、钠、钾、铷、铯等叫做碱金属,并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这种内在的联系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它们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等来进行探讨。
[板书]一、的原子结构[教师]首先,我们来分析在原子结构上的差异。
[投影][学生分析总结][板书]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讲解]根据在原子结构上的特点,我们可进行如下分析: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该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一样,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现在,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这个推测。
[板书]二、碱金属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2—9]取Na、K同时放在石棉网上灼烧。
[演示实验2—10]Na、K分别与水反应。
杏坛中学2011届高考化学复习学案(3-2-1)2010-09-28主备人:彭文欢审核人:杜泳霖班级:姓名学号《碱金属和焰色反应》【学习目标】1、理解碱金属的结构、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2、了解焰色反应【学习内容】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共同点:原子的最外层均为个电子,都易个电子而表现性;不同点:核电荷数逐渐;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依次,得电子能力逐渐;单质还原性逐渐。
例1、(双选)下列有关碱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同种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比离子半径大C、碱金属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碱金属元素失电子能力随着电子层数目的增多减弱2.单质的物理性质(1)随碱金属元素核电荷数增加,原子结构的递变而使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从Li→Cs,除外,颜色都是且都较,密度都比较,且呈趋势,熔趋势沸点逐渐。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及递变性)由于最外层均为个电子,极易电子,因此碱金属都是剂(相似性);但随着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核对最外外层电子的引力渐,失电子能力渐,其还原性逐渐。
(递变性)例2、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 )A.碱金属比重小,熔沸点低B.碱金属在常温下易被氧化C.碱金属原子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且易失去D.碱金属原子的核电荷数比较小例3、(双选)下列关于碱金属的电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B.都是强氧化剂C.都能与O2反应生成过氧化物D.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例4、(双选)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碱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都易溶于水B.碱金属的绝大部分盐都是易溶于水的C. 碱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碱金属单质都是由人工制得的D. Na、K、Rb、Cs中,Cs的熔点最高,密度最大例5、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B.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C. CsOH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且碱性比NaOH强D.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3.焰色反应(1)概念:部分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燃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叫焰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