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第五章 ——类比法..
- 格式:ppt
- 大小:991.00 KB
- 文档页数:34
•••••••••••••••••类比法的妙用类比法的妙用类比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认知思维与推测的方法,是对未知或不确定的对象与已知的对象进行归类比较,进而对未知或不确定对象提出猜测。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类比法的妙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类比法是凭借类比推理的法则,证明某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思维方法或说理方法。
作为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列的推理形式,它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属性的'结论。
公元前612年,陈平国即位,为陈灵公。
此公为人轻佻怠慢,绝无威仪,贪淫好色,不理国政。
在奸臣的引诱下,与大夫夏御叔的寡妇夏姬窃玉偷香,既然粪土六宫。
他还在朝堂之上用夏姬所赠贴身汗衫向臣下炫耀,极不知耻。
夏姬之子夏征舒,时任司马,执掌兵权,引以为羞,一怒之下,射杀陈灵公于马厩之中。
楚庄王闻报,以弑君之罪讨伐夏征舒,三军将士,云卷风驰,秋毫无犯,所向披靡,大获全胜,并车裂夏征舒。
嗣后查明陈国版图,灭陈以为楚属县。
朝廷文武百官咸来朝贺,歌功颂德;南方属国,遣使诣朝,称赞不绝。
楚庄王不禁洋洋自得,以为神功薄天,无与伦比。
可是楚大臣申叔却三缄其口。
楚庄王使内侍传话责备他:“我诛杀无道之臣,扩充国家疆域,诸侯县公无不称贺,你竟然不吭一声,不置一词,难道你认为我讨陈之举错了吗?”申叔求见楚庄王,说:“这里有个‘蹊田夺牛’的案子。
有一个人牵着牛从别人的田中走过,践踏了别人的一些庄稼。
田主非常愤怒,夺人之牛以为补偿。
此案请大王明断。
”楚庄王说:“牵牛践踏庄稼,损失不多,夺人之牛就太过分了!我若断此案,薄责牵牛者,并返还其牛。
”申叔说:“大王,您为什么明于断案,而昧于断陈呢?夏征舒有罪,仅是弑君,不到亡国的程度;大王讨伐他的弑君之罪就可以了。
现在您竟然夺取人家的国家,与田主牵牛有什么不同呢?这种事又有什么值得庆贺呢?”楚庄王幡然醒悟,跺脚说:“这话说得好啊!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于是,楚庄王责令有关部门将版图交割还陈,并恢复逃亡的陈侯午的君位。
1.形态指构成事物的内外相关因素。
2.形态分析法将发明课题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找出实现每个部分功能所要求的3.若干可能的技术手段或解决方案,构成形态矩阵,然后加以排列组合得到多种整体解决方案,最后筛选出最优方案。
4.形态分析法的实施步骤:1,对问题进行抽象概括性描述2,基本要素分析,并加以编号3,形态分析4编制形分析表5,排列组合,寻求方案设想6,评价筛选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5.类比的四大类型: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6.综摄法是指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发明成果为媒介,并将它们分成若干要素,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讨论研究,综合利用激发出来的灵感,来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7.移植法的种类:原理移植、结构移植、方法移植、材料移植。
8.适用于集体创造综摄法的基本原理:变陌生为熟悉、变熟悉为陌生。
9.实施程序:1,确定小组成员:主持人、问题相关专家、若干各学科专家。
2.主持人提出问题。
3.问题相关专家分析问题。
4.净化问题:专家对多种方案评价,缩小设想的范围。
5.理解问题:明确目标。
6.类比灵活运用。
7.适应目标。
8.方案的确定和改进。
10.检核表法的基本内容:•1、能否改变能否改变现有事物的形、色、声、味等。
•2、能否增加(扩大)能否改进现有事物,其使用价值。
•3、能否减少(缩小)能否使现有事物缩小、减轻、分割。
如铁路工字型铁轨•4、能否替代(代用)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现有材料(成本,功能)。
如纸杆铅笔•泌尿科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5、有无其它用途现有事物原理、方法、功能能否移植至其他领域。
如电吹风→被褥烘干机•6、能否借用(引入)现有事物能否引入其他设想系列成果。
如火柴(防风、长效、保险等)•7、能否颠倒•8、能否组合、9.能否变换(调整)能否更改变化现有事物的程序。
如非同步化上班11.检核表法围绕一个主题,将有可能涉及的各有关方面罗列出来,设计成表格(或问题清单),逐项检查核对,并从中选择重点,深入诱发创造性设想。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笔记整理目录第一章导论1.1困惑与思考1.2创造1.3创造学1.4创造力及其构成第二章创造性思维及思维定势2.1 创造性思维概念2.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2.3 思维定势的类型2.4突破思维定势第三章方向性思维3.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3.2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第四章形象思维4.1 形象思维及特点4.2 想象思维4.3 联想思维4.4 直觉思维4.5 灵感思维第五章头脑风暴法5.1 头脑风暴法基本原则及规则5.2 头脑风暴法实施程序第六章设问法6.1奥斯本检核表法6.3 和田十二法6.2和田十二法第七章列举法7.1 列举法概述7.2 属性列举法7.3 希望点列举法7.4 缺点列举法7.5 成对列举法7.6 综合列举法第八章思维导图8.1 思维导图概述8.2 思维导图绘制第九章组合分解法9.1 组合法概述9.2 常见的组合方法9.3 形态分析法9.4 信息交合法和主体附加法9.5 分解法第十章六顶思考帽法10.1 水平思考法10.2 六顶思考帽的特征第十一章类比法11.1 类比法概述11.2 类比法的原理11.3 类比法的类型11.4 综摄法11.5 引申方法第十二章 TRIZ法12.1 TRIZ的由来12.2 TRIZ理论的体系结构12.3 TRIZ理论专利等级划分12.4 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12.5 物理矛盾及其解决原理12.6 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第一章导论1.1困惑与思考东亚人平均智商最高,但智商高不等于创造力高。
美国教育哲学:鼓励广泛的兴趣,灵活多变,善于质疑,东跑西跳,注重培养自信心;中国教育哲学:注重狭隘的专业,扎实的操练,被动接受,按部就班,常常缺乏自信心。
中国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批判和创造。
高知识不等于高创造力。
李约瑟悖论:中国有四大发明,近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未起源于中国?因为我们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形成理论,不能指导我们实践。
发明的目的不是为了探求未知世界,也不是为了人类谋求福祉,而是政治的需要。
创新技法之联想类比法
联想类比法综摄法类比法类比法就是通过对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对比,而进行创新的技法。
其特点是以大量联想为基础,以不同事物间的相同、类比为纽带。
移植法1、技术手段移植电吹风、被褥风干机2、原理移植电话、留声机3、技术功能移植驿站、电报综摄法综摄法是一种新颖独特比较完善的创新技法,由美国创造学家威廉戈登在长期研究和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它是通过隐喻、类比等心理机制调动人的潜意识功能达到创新的。
关键是变熟悉为陌生,好像弯下腰从两腿间看世界一切都倒过来了一样。
这就是要人们跳出司空见惯的思维的圈子。
隐喻:一种表达出来的或暗示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引起有意义的智力启发和感情激动。
综摄法的特性要求亲身体验,设身处地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求得对事物的新感觉或新认识。
1、程序■确定课题■把陌生的事物变为熟悉的事物■把熟悉的事物变为陌生的东西2、综摄法以集体讨论方式进行让不同特点的人在一起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大有裨益。
比如设计自动门,用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法国雷内克医生发明听诊器的故事。
射线问题(X-RAY PROBLEM)有一个病人胃部长了一个恶性肿瘤,因为位置特殊,无法手术摘除。
现在我们知道有一种射线对其有疗效。
只要这种射线达到病灶的强度足够大,肿瘤就会被消灭掉。
但麻烦的是往往这种高强度的射线在杀死肿瘤的同时也会破坏其经过的健康组织。
但如果射线强度不够的话,虽然对人体伤害小,可无法消灭肿瘤。
问题:如何既能消除肿瘤又能减轻对人体组织的伤害?攻占军事要塞的故事将军决定将它的军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以不同道路的路口为起点,所有小组沿不同道路同时向要塞发动进攻。
使用这种方法,部队最终占领了堡垒。
问题的答案Q:如何既能消除肿瘤又能减轻对人体组织的伤害?A:以肿瘤为目标,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射射线。
你答对了吗?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射线问题的?首先,发觉了故事与问题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
然后,借鉴比照故事中的做法来解决问题。
这其实就是一种通过事物间的类比来解决难题的思路。
第5讲 类比法本讲知识点类比法的定义类比法的一般操作程序类比法的四种技巧类比法的作用原理5.1 类比法的定义通过发觉或寻找与问题相似或同构的参照样本,将参照样本的属性、特点或路径迁移至该问题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类比法。
善念之利于学,犹如阳光之利于视。
类比法的关键——合适的参照样本合适的参照样本:相似或同构;有助于引导人们关注问题中更深层次的潜在关系,而不仅仅是问题或事物的表面属性。
参照样本的选择和调整:人类飞行器的发明史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调整参考样本的类比过程。
扑打着翅膀的鸟儿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1505,达·芬奇的扑打飞行器气球约瑟夫·孟戈菲1782年发明了热气球鸟儿的飞行原理1809年,英国人乔治·凯利在对不同的鸟进行大量观察之后,他发现鸟儿扑打翅膀主要是为了提供推进力和控制方向,并不能提供在空中的升力,打破了扑翼与飞行之间的错误类比。
虽然此时也是以鸟为类比对象,但是不再是简单的外形类比,而是开始深入探究鸟能飞起的原理,并以此为类比对象设计飞行器。
类比创造法(1):直接类比- -1,直接类比就是从自然界或者人为成果中直接寻找出与创意对象相类似的东西或事物,进行类比创意。
这种类比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我国战国时期墨子制造的"竹鹊"、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唐代韩志和创造的能飞行的飞行器等,都是仿生学的直接类比。
鲁班发明锯子,也是同带齿的草叶把人手划破和长有齿的蝗虫板牙能咬断青草获得直接类比实现的。
听诊器的发明,也是典型的直接类比思维的产物:拉哀纳克医生很想发明一种能够诊断胸腔里健康状况的听诊设备,一天到公园散步,看到两个小孩在玩翘翘板,一个小孩在一头轻轻地敲翘板,还有一个小孩在另一头贴耳听,虽然敲者用力轻,可是听者却听得极清晰。
他把要创造的听诊器与这一现象类比,终于获得创意设计听诊器的方案,世界上听诊器就这样诞生了。
工程师布鲁内尔为解决水下施工大伤脑筋,有一次他观察到至木虫进入木材的方法,即造一个管子作为他前进的涌道。
于是通过类比,他想出了用空心钢柱打入河底,以此为"构盾",边掘进边延伸,在构盾的保护下施工,这就是著名的"构盾施工法"。
这可以说是类比法的重大成果。
现在市场上紧俏的电瓶脚踏车,其动力系统就是通过与电瓶车的动力系统的直接类比制成的。
有趣的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创立动植物世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理论时,竟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书的浏览中获得了直接类比,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拟人类比- -2. 拟人类比就是使创意对象"拟人化",也称亲身类比、自身类比或人格类比。
这种类比就是刨意者使自己与创意对象的某种要素认同、一致,自我进入"角色",体现问题,产生共鸣,以获得创意。
拟人类比,在我国的典籍中屡见不鲜。
《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一种天人合一,万物一理的拟人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