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A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讲基础概念一、创造1. 创造基本概念概括地认为:创造就是首创或改进的形形色色的事物。
所谓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及其变化的现象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都可称为事物。
首创或改进的事物就是创造,例如星云的收缩创造了星球,地壳的运动创造了山脉湖泊……这些属于自然的创造。
再如,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人类在探寻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自然科学,在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社会科学……这些属于人类的创造。
所谓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有关专家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
“首创”就属于“第一创造性”。
它是指人类历史中出现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瓦特的蒸汽机等。
第一创造性是为少数人所拥有的活动。
“改进”是属于第二创造性。
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把握某些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加以吸收和溶解,再创造出大量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
第二创造性是较为广泛的社会性活动。
2. 创造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能动性,任何创造性活动者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从事创造活动。
像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如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机构重组等。
(2)新颖性创造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的新颖性。
新颖性、主要表现在创造活动的结果上。
有些是全新的结果,如电灯的发明,有些是局部的革新,或对原有产品的重新设计等。
(3)否定性“新”的事物总是对“旧”的事物一定程度的否定,创造活动是新事物的产生活动,必然包含对过去或现在事物的否定,即使是全盘接受旧事物而增加某些特性也是对旧事物没有增加的特性所产生结果的否定,这才导致增加新特性。
步行——自行车——汽车——飞机。
(4)过程性尽管有些创造活动很短暂甚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详细步骤,但是任何创造活动都是一个在时间甚至于空间有一定持续性并且有资源消耗的过程。
创造学试卷A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智力激励法2、准备期、孕育期、验证期3、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4、接近5、创造欲望、创造思维、创造方法6、设问法(组合、“加一加”三个答案均对)7、知识因素、能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8、6个人一组、每个人写下3个设想、时间为5分钟内9、20、10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creatology、brain storming、innovation、invention、creative problem solving(每个1分)2、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谁去做(Who)、何时做(When)、何处做(Where)(3分)怎么做(How to)、做多少(How much)(5分)3、希望点列举法:了解人们的需求心理——列举、收集希望点——希望点的分析与鉴别(2.5分)缺点列举法:首先要具有一定的“不满心理”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对那些爱挑毛病的人一定要多加关注,留意他们的牢骚。
——通过征集用户信息、对比同类产品以及召开缺点列举会等方法获取有关缺点信息。
——分析、整理缺点信息,确定创新目标。
——针对主要缺点进行改进或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将其缺点用于他处,变废为宝,化有害为有利。
(5分)4、创造学的第一条基本原理——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
(2分)创造学的第二条基本原理——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的。
(5分)5 、创造力可以分为狭义创造力,即创造潜力(简称创造力)和广义创造力(又称创造能力)。
(2分)创造潜力即狭义创造力,是指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
创造力实质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伴随大脑的进化而形成的自然结果,是大脑的一种先天的自然属性。
创造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创造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创新B. 模仿C. 保守D. 跟随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创造学中的常见思维技巧?A. 逆向思维B. 联想思维C. 线性思维D. 扩散思维答案:C3. 创造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鼓励尝试B. 避免失败C. 接受多样性D. 鼓励质疑答案:B4. 创造学认为,创新的起点是什么?A. 问题B. 答案C. 理论D. 经验答案:A5. 在创造学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创新的障碍?A. 思维定势B. 知识匮乏C. 环境压力D. 积极态度答案:D6. 创造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创新思维的特点?A. 独创性B. 灵活性C. 保守性D. 多角度性答案:C7. 创造学认为,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A. 多角度思考B. 跨学科学习C. 单一思维模式D. 鼓励想象力答案:C8. 创造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创新的动机?A. 个人兴趣B. 社会需求C. 金钱利益D. 学术追求答案:C9. 在创造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创新过程中的常见步骤?A. 问题识别B. 信息收集C. 立即决策D. 解决方案生成答案:C10. 创造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创新成果的评估标准?A. 创新性B. 实用性C. 风险性D. 可持续性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创造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创造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2. 描述创造学中的“头脑风暴”方法,并说明其在团队创新中的作用。
答案: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创意生成的方法,要求参与者自由地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多么离奇或不切实际。
在团队创新中,头脑风暴可以激发成员的创造力,促进信息交流,增加团队的创新产出。
3. 举例说明创造学中的“逆向思维”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创造学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创造学的核心概念是:A. 创新思维B. 问题解决C. 知识积累D. 技能掌握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创造学中的常用思维技巧?A. 逆向思维B. 类比思维C. 线性思维D. 联想思维答案:C3. 创造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个人创造力B.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创造学中,_________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重新组合,产生新观点或新方法的过程。
答案:创新思维5. 创造学认为,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结合。
答案:实践;理论三、判断题6. 创造学只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
()答案:错误7. 创造学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答案: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
9. 阐述创造学中的“头脑风暴”方法。
答案: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创意生成的方法,它鼓励参与者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不论这些想法是否实际或可行。
这种方法通过集体智慧的汇聚,可以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有助于解决复杂问题或开发新产品。
五、论述题10. 论述创造学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创造学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掌握创造学可以帮助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其次,创造学培养的跨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个人在多变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最后,创造学鼓励终身学习,有助于个人不断更新知识,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六、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创造学在其中的应用。
案例:某公司面临产品创新的挑战,决定采用创造学的方法来激发团队的创新思维。
所掌握的创造学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技法
创造学包含两个基本原理:
1. 创造性都是可以被学习和培养的:人们可以通过创新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2. 创造性的本质是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它们:创造活动是面向未来的,目的是解决未知的问题或预测未来的趋势。
创造性的过程需要涉及领域知识、经验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创新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包括但不限于:
1. 多元思维: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合各种不同的资料、信息和思想,来引发新的关联和想法。
2. 归纳思维:通过从事实和观察数据中归纳总结,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然后以此来解决问题。
3. 逆向思维:采用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来寻求创新、开拓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反脆弱思维:通过寻找风险、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机会,从中学习和增强自我能力。
5. 创造技法:使用包括侧面思考、随机指定、想象练习在内的创造性技巧来推动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