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精神行为障碍(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陈仰昆博士)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5
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陈敬毅
【期刊名称】《工企医刊》
【年(卷),期】2014(027)003
【摘要】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按照到院时间段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以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50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后HAMD、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AMD、NIHSS 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较好,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791-792)
【作者】陈敬毅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内3科 5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
【相关文献】
1.心理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2.补肾疏肝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3.帕罗西汀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观察和炎症因子的影响4.高频r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5.中药组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近期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日益成为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临床关注的重点。
PSCI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本文旨在通过专家共识的形式,总结国内外关于PSCI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管理策略。
共识内容涵盖了PSCI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诊断评估方法、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旨在为PSCI患者的全面管理和康复提供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发布,能够促进PSCI领域的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医师对PSCI的认识和管理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我们也期待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交流,不断完善和优化PSCI的管理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指卒中后出现的各种认知功能损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
PSCI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其发生率在卒中后患者中相当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在流行病学方面,PSCI的确切发生率因研究方法和诊断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大约有一半的卒中患者会出现某种形式的认知障碍。
PSCI的发生率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表现方面,PSCI的症状多样,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常见的认知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语言障碍和视空间障碍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和职业能力,还可能导致其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改变。
因此,对于卒中后患者,及时评估其认知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专业的认知评估工具,可以及早发现PSCI,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0年 第46卷 第12期763•会议纪要,“第二十三届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峰 论坛• 2020"会议纪要甘章平* *李立询doi: 10.3969/j .issn. 1002-0152.2020.12.014*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广州510080)® 通信作者(E-mail : zgsjjs@foxmail .com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中国神经精神疾 病杂志》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十三届国际神经病学中山高 峰论坛・2020”于2020年11月27-29日在广州召开。
为了 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模 式,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主题演讲,线下参会注册人数 586人,线上注册人数4254人,会议期间直播访问6.69万 人次,参会代表来自广东、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湖南、河 南、重庆、河北、贵州、黑龙江等多个地区。
开幕式上,首先 由本次论坛主席曾进胜教授致开幕词。
会议由卒中急救地 图发布、项目启动与专家会、专题讲座、Neuroscience • Day 青年科研人员优秀论文评选四部分组成。
1广东省和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发布在广东省和广州市卫健委领导下,广东省各地市均积 极启动急救地图的建设工作,每个地市由一家高级卒中中 心牵头,联合区域内高级卒中中心、卒中防治中心和具有 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并达到要求的医院作为地图医院成 员,现共有186家医院参与急救地图的建设。
广东省神经 内科(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曾进胜教授主持广 东省卒中急救地图及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发布仪式。
曾进 胜教授指出,广东省卒中急救地图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广东省神经内科(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为地图 管理单位;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由广州市神经内科医疗质 量控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地图管理单 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地图指导单位。
目前,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
卒中除偏瘫、失语等常见表现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卒中后焦虑、抑郁、认知下降以及睡眠障碍。
卒中后睡眠障碍不仅增加了卒中死亡及复发风险,而且对卒中的康复与预后造成了不利影响。
规范预防和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不仅可以减少卒中复发,还可促进神经康复和改善卒中整体预后。
因此加强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评估与管理,对于提高卒中诊疗质量、改善卒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那么,如何识别处理卒中后睡眠障碍,是临床经常面对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这里就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
睡眠障碍和脑卒中的关系就本质而言,睡眠障碍和脑卒中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存在睡眠障碍,则会较普通人更容易患上脑卒中。
经研究发现,长时间存在失眠问题的人较普通人脑卒中发生风险高出54%左右,有半数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都存在睡眠障碍问题。
而在得了脑卒中之后,如果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不仅会增加卒中复发率,还会加重原有基础病情。
另外,一些既往没有睡眠障碍疾病史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也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影响患者的预后。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卒中后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日间思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睡眠中周期性肢体运动、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睡眠障碍: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塌陷、阻塞,可引起通气不足,造成间歇性缺氧、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姻胡悦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神经内科)医诊通慢病26复发等并发症。
2.失眠卒中后失眠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或入睡后难以维持睡眠等,从而使患者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白天出现诸多不适,比如疲劳、无力、烦躁、易怒、精神不能集中等。
3.睡眠过度睡眠过度一般是指绝对睡眠时间病理性的增加,患者的睡眠时间可能会延长很多,出现睡眠过多或者是深睡过多的情况。
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摘要:睡眠障碍是诱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发生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严重的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不仅影响患者认知、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而且还会增加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增加脑卒中死亡率。
因此需重视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改善病情。
本文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影响因素;护理进展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脑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组织梗死,伴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它是现代社会导致死亡和残疾的最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事件[1]。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近年来,中风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死因,也是中国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2]。
睡眠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这类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在此期间可能有异常行为[3]。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这可能导致疾病复发[4]。
相关数据显示,95%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存在睡眠结构问题,这与神经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因素密切相关[5]。
本文就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疾病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1.卒中后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质量或时间的紊乱,包括失眠、睡眠过度和睡眠异常。
良好的睡眠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也是维持生活能力的必要来源[6]。
然而,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很高,约为80%~95%[7]。
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精神症状。
诊断标准是至少存在以下四种症状之一:睡眠困难、持续性睡眠困难、早醒和非恢复性睡眠。
其发病率为20%~56%,发病率随卒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急性期发病率较高,与卒中类型相关性不大[8]。
老年人和妇女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失眠可降低脑血管反应性,增加首次中风患者的死亡率。
中风后失眠的机制尚未明确,这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作者:黄晓芸付文金陈建军林菡黄益洪余映丽官少兵梅志忠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1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类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2014年8月-2015年6月入住东莞市厚街医院神经内科并确诊为首发脑卒中的患者101例的人口学资料。
根据简易智能筛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所有患者分为PSCI组和非PSCI。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脂和血糖生化指标、血清炎症指标(hs-CRP、TNF-a、IL-6及Lp-PLA2)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SCI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体重指数、收缩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TC、HDL-C、hs-CRP、IL-6、TNF-α、Lp-PLA2、MMSE、MoCA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重指数、高血清hs-CRP、IL-6、TNF-α和Lp-PLA2水平均是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影响卒中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炎症因子卒中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ost-stroke Patients/HUANG Xiaoyun, FU Wenjin, CHEN Jianjun, LIN Han, HUANG Yihong, YU Yingli, GUAN Shaobing, MEI Zhizho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30): -150[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ost-stroke patient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se patients. Method: The demographic data of 101 patients with first strok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June 2015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imple intelligent screening scale (MMSE) and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they were divided into PSCI group and non-PSCI group. General information, blood lipid and blood glucos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serum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hs-CRP, TNF-α, IL-6 and Lp-PLA2)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PSCI related risk factors. Resul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mi,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moking, diabetes, hyperlipidemia, TC, HDL-C, hs-CRP, IL-6,TNF-α, Lp-PLA2, MMSE and MoC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body mass index, high serum hs-CRP, IL-6, TNF-α and Lp-PLA2 level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stroke (P<0.05). 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stroke,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Key words] 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 Inflammatory factors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Risk factorsFirst-aut hor’s address: Houjie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 Dongguan 523945,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30.035社會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一大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导致机体器官功能的退化诱发一系列疾病。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硬化相关性分析李庆军;袁伟杰;肖卫民;马荣;唐桂华;莫锦有;陈影华;江雪琴【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09(012)011【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2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血脂、血糖、颈部血管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男性等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常见病因(P<0.05),脑卒中后血脂达标检出率极低.结论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和男性等因素是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主要病因,脑卒中后血脂达标任务艰巨.【总页数】4页(P17-20)【作者】李庆军;袁伟杰;肖卫民;马荣;唐桂华;莫锦有;陈影华;江雪琴【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广东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莞,523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中青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颈动脉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J], 胡玉英;刘泰;胡跃强;陈文福;陈薇;陈兴华2.高同型半胱氨酸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 [J], 张小鹏3.中青年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塞相关性分析 [J], 常凤玲;成培霞;冯俊4.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J], 董蕾;田颖;刘肆仁;陆锐;杨靓宇;李杨5.中青年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塞相关性分析 [J], 常凤玲; 成培霞; 冯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发脑卒中合并精神障碍的特征分析
肖卫民; 陈文荣; 等
【期刊名称】《《现代康复》》
【年(卷),期】2001(005)006
【摘要】目的分析首发急性脑卒中合并精神障碍的特点及机理。
方法分析不同类型脑卒中的精神障碍类型、年龄、群体、头颅CT部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治疗与预后特点。
结果首发脑卒中后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33.7%;出血性卒中达53.8%;经综合治疗后,70.1%患者精神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结论首发脑卒中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总页数】1页(P79)
【作者】肖卫民; 陈文荣; 等
【作者单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以急性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卒中30例分析 [J], 孙静
2.首发脑卒中合并精神障碍的特征分析 [J], 肖卫民; 陈文荣; 陈逢俭; 凌亚兴; 王志海
3.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卒中22例分析 [J], 靖美玲;李京;李朝;林杰
4.28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J], 徐小隆;傅锦华
5.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卒中20例 [J], 高文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继发性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韦维;陈友华;高吴阳;刘东山;熊少兵【期刊名称】《中国性科学》【年(卷),期】2017(26)10【摘要】目的:评估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前后性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影响男性勃起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并复诊160例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采取调查问卷方式,对脑卒中前后患者性生活态度、性生活情况及男性勃起功能进行分析,评估影响男性勃起的高危因素.结果:160例患者共获得62份合格问卷;51例(82.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性生活质量受损,其中43例(69.4%)患者出现性欲下降,40例(64.5%)患者出现性生活频率降低,38例(61.3%)患者出现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脑卒中前,患者早泄发生率为12.9%,对性生活满意率为95.2%;脑卒中后早泄发生率为46.8%,对性生活满意度率19.4%.影响男性勃起的高危因素主要和患者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对脑卒中复发的担忧及服用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有关(P<0.05).结论:中青年男性脑卒中患者性功能损伤严重,并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脑卒中患者吸烟、用药及心理管理,能帮助其性功能恢复.%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exual function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cerebral apoplexy male patients and analyze risk facto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Methods:16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ere collected in neurology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6.All the patients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 to obtain data regarding their sexual attitudes,sexual life and erectile function.Risk facto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62 qualified questionnaires werecollected,in which there were 51 cases (51/62,82.3%) with descent quality of sexual life,43 cases (43/62,69.4%) with decreased sexual desire,43 cases (40/62,64.5%) with decreased frequency of sexual activity,38 cases(38/62,61.3%)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Before the stroke,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ejaculation was 12.9% (8/62,12.9%)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was 95.2% (59/62,95.2%).After the stroke,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ejaculation was 46.8% and sexual satisfaction of 19.4%.Smoking history,hypertension,concern about stroke recurrence and taking adrenaline receptor blocker were major risk facto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P < 0.05).Conclusion:There is function damage in sexual function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cerebral apoplexy male patients,which are related to multiple factors.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smoking,drug use and mental statu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cerebral apoplexy male patients can help their sexual function recovery.【总页数】3页(P28-30)【作者】韦维;陈友华;高吴阳;刘东山;熊少兵【作者单位】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广西梧州543000;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宜昌443001;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宜昌443001;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宜昌443001;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宜昌44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脑外伤继发性功能障碍86例临床分析 [J], 丁兵2.脑外伤继发性功能障碍48例临床分析 [J], 徐正保;叶印生3.药物致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15例临床分析 [J], 罗章琴;肖悦;周勇;薛乾富4.脑外伤继发性功能障碍68例临床分析 [J], 黄栋堂;张鲁;吴芬培5.高海拔地区中青年男性肥胖相关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特点及影响因素 [J], 王淑琼;宋康;范晓霞;林丽君;范培云;姚勇利;刘芳;刘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新进展学习班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2(38)5
【摘要】为提高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推动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诊疗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东莞市人民医院将于2012年6月在东莞市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总页数】1页(P313-313)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痴呆;学习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临床工作者;临床技能;神经内科;诊疗工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16
【相关文献】
1.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刘霞
2.欢迎参加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新进展学习班” [J],
3.欢迎参加广东省继续教育项目“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新进展学习班” [J],
4.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新进展学习班 [J],
5.基于脑血流量探讨己酮可可碱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J], 王少颖;王莉迪;李净兵;王青青;赵璨;刘翠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