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37.50 KB
- 文档页数:16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怎样护理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其常常伴有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病灶同侧舌斜、嘴斜、感觉减退、呛咳、吞咽障碍以及对侧肢体偏瘫等。
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或质量不当,很容易加重呛咳的症状,从而导致患者摄入的营养不够,轻者营养不良,重者甚至可能引发肺炎或死亡。
由此可嘉,对于脑卒中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康复,其护理工作也十分急迫,同时还需训练患者进行正确的吞咽训练,如此便可康复出院。
那么脑卒中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究竟要如何进行护理呢?一、进行舌头灵活度和感觉的训练1.舌运动用勺子把或压舌板的后部在患者舌头的左侧有里向外的划动,之后在舌头的右侧再有里向外的划动;将舌尖顶在硬腭上,在这一位置停留约5s;把嘴张开,将舌头往外伸出,上下的运动,在每个方向约停留5s;将一些饺子醋或酸奶放在压舌板上,或者可以直接用棒棒糖,让患者直接用舌尖去舔,10次为一组;用棉花棒蘸取一些柠檬水,或直接用柠檬棒,使其从患者的舌尖中间逐渐向后划动,要刺激舌尖向上。
2.舌牵拉运动舌头用干纱布包裹住,用食指、拇指用力牵拉舌头,方向为向外、向右、想做,每个方向进行3-5次,让患者最大限度的伸舌头,直到嘴角两边外侧,再用压舌板用舌头的中后部进行抵抗,使舌根抬高。
3.舌尖抵抗运动戴好手套,用压舌板或者手指压舌头,让舌头进行抵抗,要求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舌头伸出并抵抗手指,10次为一组。
4.周围运动肌群训练该训练即运动舌肌、唇肌等,其中包括伸舌、扣齿、缩唇、吹起、咳嗽、卷舌以及鼓腮等动作。
二、口唇感觉运动1.唇运动①抵抗棉棒运动:将口张开,在双唇之中放置一根棉棒,让患者将双唇紧闭,逐渐将棉棒向外拉,患者需要抵抗棉棒抽出而用力;②抵抗毛巾运动:让患者用双唇将纱布条或毛巾含住,同样抵抗纱布或毛巾的拉出而用力;③夹压舌板运动:用双唇将压舌板含住,将硬币分别放置在压舌板的两边,每次都让患者紧紧含住压舌板,数秒后再将压舌板移开。
2.唇角冷摩擦将冰块用毛巾包住,或者直接用冰冻的棉棒由患者的唇角斜下方逐渐向唇角快速的摩擦,再由唇角逐渐向面部进行摩擦,从而促进嘴角进行抬高的运动,每次运动大约进行5-6min。
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经口间歇管饲护理效果评价刘桂兰谢嘉欣发布时间:2023-06-20T02:33:00.71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刘桂兰谢嘉欣[导读] 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管饲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留置胃管鼻饲技术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经口插管管饲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营养状况、满意度、并发症情况。
结果:干预14天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家属满意度、NRS2002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中山市 528400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管饲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留置胃管鼻饲技术干预,观察组采用间歇经口插管管饲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营养状况、满意度、并发症情况。
结果:干预14天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家属满意度、NRS2002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经口间歇管饲;吞咽功能;满意度;营养评分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1],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误吸常见并发症约占40%-70%,吸入性肺炎占70%,营养不良占6.1%-62%[2];这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临床上多采取持续经鼻至胃管饲或胃造口术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但传统方法并发症多,对患者伤害较大;窦祖林教授在2017年中国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共识上指出将间歇经口管饲技术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而到目前为止此技术仍未广泛应用,本文应用间歇经口管饲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21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并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张敏(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延髓吞咽中枢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其发病率约占45%,常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重症患者也可因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或因假性延髓麻痹造成摄入不足,表现为严重的营养不良,即使程度较轻,也对饮食、发音、交流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吞咽困难多可迅速改善,仍有少数患者可导致持久性残疾和残障,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尽早改善其摄食吞咽功能。
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措施,进行系统的摄食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吞咽困难训练的目的是预防吸入性肺炎,并避免因饮食摄取不足导致的液体缺失和营养不良,以及重建吞咽功能,提高独立进食的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正常吞咽运动分为3期:第1期为口腔期,主要由口轮匝肌、咬肌参与;第2期为咽喉期,主要由舌肌、咽喉肌参与;第3期为食道期。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障碍主要出现在第2期,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的开始时间延迟及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为解决进食难题,大多采用鼻饲方法或予胃造漏管术,使得患者缺乏积极主动的吞咽功能训练。
脑急性期导致的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困难,药物治疗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4周以后,应该把该病的治疗中心放在针灸与康复训练方法结合为主要治疗手段上,采取能量、营养、水、电解质等维持疗法,同时积极进行针灸、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促进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另一方面早期训练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使患者逐步建立吞咽意识,提高与吞咽有关神经肌肉运动的协调性,使参与吞咽功能的神经肌肉逐渐恢复功能。
脑卒中护理诊断及措施简介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者在短时间内受到严重阻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者出血的疾病。
在临床中,脑卒中被认为是一种急性的、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护理和干预。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脑卒中护理诊断1. 意识障碍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意识障碍。
对于意识障碍的诊断,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包括观察患者的表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将意识障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针对不同级别的意识障碍,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轻度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增加外界刺激、提供清晰的语言指导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恢复意识。
对于中度和重度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护理干预,保障患者的安全。
2. 运动障碍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包括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肌力、协调性、平衡能力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针对肢体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主动或被动的体位调整,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对于肌张力增高和肌肉痉挛的患者,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3. 语言障碍脑卒中患者常出现语言障碍,包括表达能力受限、理解能力下降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听力、说话、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针对语言障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清晰的语言指导、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手势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如果必要,护理人员还可以配合康复治疗师进行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
4. 神经功能损害脑卒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包括感觉障碍、视觉障碍等。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针对感觉障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刺激患者的感觉系统,如触觉、视觉、听觉等,促进感觉的恢复。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综述脑卒中是脑血管的常见病,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引起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可达20%-40%。
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脱水,腹泻,电解质紊乱,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生命危险,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的心理,致使患者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疾病整个治疗过程[2]。
本文通过近年来相关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吞咽困难程度评价及康复评估的方法,护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摄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予以总结。
1 吞咽困难程度评价及康复评估的方法1.1 床旁筛查及评价量表主要包括洼田氏饮水试验,反复唾液吞咽实验,医疗床旁评估量表,Burke吞咽困难筛查实验,Smithard床旁吞咽功能评价,标准吞咽功能评分,logemann制定的28条筛查实验Daniels制定的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筛查系统,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工具等[3]。
参照洼田氏饮水试验。
让患者自己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呛咳情况;血氧变化,一级:5秒内顺利将30毫升温开水1次咽下;二级:5-10秒内分两次以上咽下,不呛咳;三级:5-10秒内能1次咽下,有呛咳;四级:5-10秒内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五级:频繁呛咳,10秒内全量不能咽下[4]。
饮水后血氧饱和度下降2%以上为阳性标准。
1-2级为轻度,3-4级为中度,5级为重度。
1.2 仪器评估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为脉冲血氧定量法,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纤维内镜吞咽检查,视频测压技术,其他有超声检查,咽下压检查,视频测压技术,吞咽动作仪评估[3]。
2 护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2.1 时间护理模式脑卒中病人吞咽困难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效药的治疗,主要依赖功能训练促进康复专业医护人员及早进行行之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可降低并发症[5]。
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促进大脑的可塑性有好处,便于脑组织内残余细胞发挥代偿作用,促进损伤区域组织重构和细胞的再生,有效的预防脑神经的萎缩,从而病人各种功能尽早恢复和改善[6]。
评估中轴病患者在护理质量控制方面的吞咽功能导言Stroke,又称脑血管事故(CVA),是全世界逝去和发病的主要原因。
它会导致各种障碍,包括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这会导致欲望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护士在评估和管理中风病人吞咽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领域的质量控制对于改善病人的结果至关重要。
吞吐功能评估的重要性评估中风病人吞咽功能很重要,原因有几个。
它有助于确定愿望的风险,并制定适当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并发症。
第二,它允许及时启动康复和有针对性的疗法,以改善吞咽功能。
长期监测吞咽功能对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对病人的护理计划作出必要调整十分重要。
质量控制指标几个关键指标可用于评价中风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质量。
其中包括吞咽评估的频率和一致性,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记录评估结论,在管理呼吸道疾病方面的跨学科协作,以及患者的结果,如愿望肺炎的发病率和吞咽功能的改善。
实例史密斯夫人是一名68岁的女性,在右半球性中风后被中风单位录取。
在初步评估中,护理团队注意到史密斯夫人咳嗽过弱,在进餐期间经常清喉,还有抱怨食物卡在喉咙里。
这些调查结果引起了对她吞咽功能的担忧,促使护理团队使用标准化工具——Modified Barium Swallow研究(MBSS)进行正式吞咽评估。
MBSS的结果表明吞咽功能受损,吞咽过程中有愿望的证据。
评估后,护理团队与语音—语言病理学团队合作,为史密斯夫人实施一个Dysphagia管理计划。
这包括修改她的饮食、在膳食时定位和吞咽练习。
定期重新评估史密斯夫人吞咽功能,护理团队记录了她在电子健康记录方面的进展。
实施了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Smith女士得到一致的循证护理。
这些会议包括定期举行跨学科会议,讨论她的进展情况,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关于呼吸道疾病管理的教育,跟踪结果,如愿望肺炎的发病率和吞咽功能的改善。
结论评估中风病人吞咽功能是护理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实施标准化评估、跨学科协作和结果监测等质量控制措施,对于确保中风患者接受高质量、循证的吞咽损伤护理至关重要。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个案》一、疾病概述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疾病。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饮水呛咳、误吸等。
吞咽障碍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进行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脑部血管病变: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神经细胞受损,影响了吞咽中枢及相关神经的功能。
2.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脑卒中后,患者的口腔、咽喉、食管等部位的肌肉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吞咽动作不协调。
3. 认知和心理因素:部分脑卒中患者可能存在认知障碍和心理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
(二)发病机制1. 吞咽中枢受损:脑卒中可导致大脑皮层、脑干等吞咽中枢受损,影响吞咽反射的启动和调节。
2. 神经传导通路障碍:脑部神经传导通路的破坏会影响吞咽相关肌肉的运动控制,导致吞咽动作异常。
3. 肌肉无力和痉挛:脑卒中后,患者的口腔、咽喉、食管等部位的肌肉可能出现无力、痉挛或麻痹,影响食物的输送和吞咽。
三、临床表现(一)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时感觉食物难以通过口腔、咽喉进入食管,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咽下食物。
严重时,患者可能完全无法吞咽固体或液体食物。
(二)饮水呛咳患者在饮水时容易发生呛咳,尤其是在快速饮水或饮用稀薄液体时更为明显。
呛咳可能导致食物或液体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三)误吸由于吞咽障碍,食物或液体可能误入气管,导致误吸。
误吸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和死亡。
(四)营养不良吞咽障碍会影响患者的食物摄入,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问题。
(五)心理问题吞咽障碍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四、治疗要点(一)康复训练1. 口腔运动训练:包括口唇、舌、下颌等部位的运动训练,如张口、闭口、伸舌、缩舌、左右摆动舌等,以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