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体设计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398.50 KB
- 文档页数:35
汽车行业车辆设计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设计作为汽车行业的核心工作之一,更是承载了无数设计师的智慧和创意。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车辆设计进行总结。
一、外观设计车辆的外观设计是消费者选择购买的首要因素之一。
一个好的外观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升品牌形象。
在外观设计中,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气势磅礴是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
同时,根据车辆类型和用途的不同,外观设计也会有所差异。
商务型车辆注重大气稳重,运动型车辆则侧重于动感和流线型外观。
二、内饰设计内饰设计是车辆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关系到乘坐舒适度,还与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密切相关。
内饰设计要注重人机工程学原理,将各项功能布局得当,并且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合理的色彩搭配,打造舒适、实用和美观的内部空间。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和便利性,如储物空间的设置和各种智能科技的应用。
三、动力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是汽车行业中的核心技术,直接关系到车辆性能和能耗问题。
传统动力系统主要依靠内燃机,而现在也逐渐涌现出电动车等新能源车型。
设计师们需要根据不同动力系统的特点来进行车辆设计,平衡动力和燃油效率的关系,保证车辆具备良好的驾驶感受和低能耗的特点。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车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在设计中融入智能化的技术,提高车辆的性能和驾乘体验。
四、安全性设计车辆的安全性设计是保障驾乘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在车辆设计中,设计师需要采用高强度材料,加强车体结构的支撑能力,以应对各种碰撞和撞击。
此外,还需要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如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等,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安全气囊、失能切割系统等配件的合理配置也是安全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可持续性设计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汽车行业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设计。
设计师们需要考虑如何减少车辆的能源消耗和排放,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轻质化的材料,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轮距、轴距L、前悬LF和后悬LR、货车车头长度、货车车箱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0(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质量系数ηm0(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ηm0=me/m0)、汽车总质量ma(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轴荷分配(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撑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等。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min,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参数、舒适性。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⑪对于乘用车来说主要是因为①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②越过障碍的能力高;③动力总成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④提高汽车的机动性;⑤散热条件好;⑥行李箱空间大;⑦容易改装;⑧供暖效率高;⑨操纵机构简单;⑩整备质量减轻,降低制造难度;⑫商用车:①较好地隔绝发动机的气味、热量、噪声和振动;②检修发动机方便;③轴荷分配合理,同时可改善车厢后部的乘坐舒适性;④车厢面积利用较好(发动机横置);⑤能够在地板下方设置体积很大的行李箱(城间客车);⑥降低地板高度(市内客车);⑦传动轴长度短。
4.什么是汽车的整车整备质量和质量系数?确定整车整备质量有几种方法?答: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质量系数ηm0是指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ηm0=me/m0。
确定整车整备质量有以下几种方法:(1)收集大量同类型汽车各总成、部件和整车的有关质量数据,结合新车设计的结构特点、工艺水平等初步估算各总成、部件的质量,再累计构成整车整备质量(2)按每人所占汽车整备质量的统计平均值估计。
目录目录 (1)摘要 (3)1 汽车的总体设计 (1)1.1汽车总体设计的一般顺序 (1)1.2布置形式 (4)1.3轴数选择 (4)1.4驱动形式的选择 (4)2 载货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5)2.1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5)2.1.1汽车载荷质量的确定 (5)2.1.2 整车整备质量的预估 (5)2.1.3 汽车总质量的确定 (5)2.1.4 汽车的轴荷分配 (5)2.2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5)2.2.1汽车的主要尺寸 (5)2.2.2 汽车的外廓尺寸 (6)2.3汽车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6)2.3.1 汽车动力性参数的确定 (6)2.3.2 汽车燃油经济性参数的确定 (6)2.3.3 汽车通过性性参数的确定 (6)3 货汽车主要部件的选择及布置 (7)3.1 发动机的选择与布置 (7)3.1.1 发动机型式的选择 (7)3.1.2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 (7)3.2轮胎的选择 (10)3.3离合器的选择 (10)3.4万向传动轴的选择 (10)3.5主减速器的选择 (10)4 总体布置的计算 (11)4.1 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计算 (11)4.1.1平静时的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 (11)4.1.2 水平路面上汽车满载行驶时各轴的最大负荷计算 (13)4.1.3 制动时各轴的最大负荷计算 (14)4.2 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 (15)4.3 变速器传动比的选择 (15)4.3.1 变速器一档传动比的选择 (15)4.3.2 变速器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15)5 汽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计算 (17)5.1 汽车动力性能的计算 (17)5.1.1驱动平衡的计算 (17)5.1.2动力特性的计算 (19)5.2功率平衡计算 (22)5.3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24)5.4 汽车不翻倒的条件计算 (25)5.4.1汽车不纵向翻倒的条件计算 (25)5.4.2 汽车不横向翻倒的条件计算 (25)5.5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25)总结 (27)参考文献 (28)摘要汽车的总体设计是汽车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对汽车的设计的质量、使用性能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汽车总体设计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使用要求出发,正确选择性能指标、质量和主要尺寸参数,提出总体设计方案,为各部件设计提供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3)对整车性能进行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实现;(4)协调好整车与总成之间的匹配关系,配合总成完成布置设计,使整车的性能、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
1.2 设计原则、目标(1)汽车的选型应根据汽车型谱、市场需求、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的产品发展规划进行。
(2)选型应在对同类型产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使用调查、生产工艺调查、样车结构分析与性能分析及全面的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3)应从已有的基础出发,对原有车型和引进的样车进行分析比较,继承优点,消除缺陷,采用已有且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与结构,开发新车型。
(4)涉及应遵守有关标准、规范、法规、法律,不得侵犯他人专利。
(5)力求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
1.3汽车设计过程(1)调查研究与初始决策:选定设计目标,并制定产品设计工作及方针原则。
(2)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及对开发目标制定的工作方针、设计原则等主导思想提出整车设想,即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或构思设计。
(3)绘制总布置草图,确定整车主要尺寸、质量参数与性能以及各总成的基本形式。
(4)车身造型设计及绘制车身布置图:绘制不同外形、不同色彩的车身外形图;制作相应的造型的1:5整车模型;从中选优后,再制作1:5或1:1的精确模型。
(5)编写设计任务书;(6)汽车总布置设计;(7)总成设计;(8)试制、试验、定型。
2.整车型式的选择根据设计原则,目标和用户的需求特点,整车设计人员要提出被开发车型的整车型式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发动机的种类和型式;(2)轴数和驱动型式;(3)车头和驾驶室的型式及与发动机、前轴(轮)的位置关系;(4)轮胎的选择。
汽车总体设计概述首先,汽车的外观设计是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优秀的外观设计能够为汽车注入个性和时尚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更重要的是,外观设计还应考虑到空气动力学和车身强度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汽车总体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汽车的整体外观形状和尺寸,包括车身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前后悬挂距离等。
其次,汽车的内部空间布局是对乘客和货物进行舒适和合理利用的关键。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前排和后排乘客的舒适度、乘坐人数、座椅布局以及存储空间等因素。
内饰设计也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汽车的内部氛围和乘坐体验。
内部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和驾驶员的操作便捷性。
底盘系统是汽车的基础部件之一,它承载着整个车身和动力系统。
底盘系统包括车架、底盘悬挂和减震系统等。
汽车的总体设计需要考虑底盘系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悬挂系统是保证汽车悬挂稳定性的关键部件。
总体设计需要考虑悬挂系统的弹性和减震性能,以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和稳定的操控性能。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安全保障之一,它决定了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刹车性能。
总体设计需要考虑制动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以确保车辆能够及时、安全地停止。
最后,汽车的整体控制系统是确保汽车正常运行和驾驶的关键。
总体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系统等,以实现对车辆的监控和控制。
总体而言,汽车总体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布局、底盘系统、动力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车身安全以及车辆控制等多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根据汽车的使用环境、车辆类型和目标市场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配置,以实现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的最佳平衡。
只有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汽车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
汽车设计总结近年来,汽车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从传统的内燃机驱动到电动车,从机械化的操作到自动驾驶,汽车设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汽车设计进行总结,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方向。
1. 外观设计汽车的外观设计是吸引消费者和标志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
随着技术的进步,设计师们有更多的自由度来创造独特且吸引人的外观。
传统的圆润线条逐渐被锐利的边缘和复杂的曲线所取代,给人一种先进感和科技感。
同时,对材料的研发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碳纤维和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进一步提升了车身的外观和性能。
2. 内饰设计随着人们对于汽车舒适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内饰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塑料控制面板和布质座椅逐渐被高级材料和精致工艺所取代。
皮革座椅、铝合金装饰和真皮包裹的方向盘成为了常见的内饰设计元素。
此外,智能科技的应用也是内饰设计的一大趋势。
触摸屏、语音控制和可调节面板等功能的应用为驾乘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便利的体验。
3. 灯光设计车灯设计在汽车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仅是为了照明,车灯还是车辆的重要外观元素,能够展现出品牌的个性和特色。
近年来,LED技术的发展使得车灯的设计更加多样化。
动感的日间行车灯、自适应转向灯和智能大灯等设计都成为了新一代汽车的亮点。
未来,随着激光头灯和可编程灯光技术的成熟,车灯设计将呈现更多的创新。
4. 空气动力学设计空气动力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趋势。
通过减少气流阻力和提高空气动力学效能,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流线型车身设计、尾翼和扰流板的应用以及底部护板的设计都是空气动力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典型案例。
随着电动车的崛起,更加注重空气动力学设计能够有效延长电池续航里程。
5. 用户体验设计汽车设计的目标之一是提供舒适和愉悦的驾乘体验。
为此,设计师们致力于提升车辆的人机交互性和座舱内的舒适度。
从仪表盘上的信息显示到座椅的加热和冷却功能,设计师们通过优化各种细节来改善用户体验。
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一.汽车总体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1.汽车的各项性能、成本等,要求达到企业在商品计划中所确定的指标。
2.严格遵守和贯彻有关法规、标准中的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
3.尽可能的贯彻三化,即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4.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
5.拆装和维修方便。
二.乘用车的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前驱(FF)优点:a.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特性。
b.前轮是驱动轮,越障碍能力高。
c.主减速器与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内,因而动力总成结构紧凑,且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之间设置传动轴,可降低地板凸包高度,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
d.汽车的散热条件好。
e.汽车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
f.汽车的机动性好。
缺点:a.前轮的驱动并转向需采用等速万向节,其结构和制作工艺均复杂。
b.前轴负荷较重,故前轮工作恶劣,轮胎寿命短。
c.汽车爬坡能力降低。
d.后轮容易抱死并引起侧滑。
2.发动机前置后驱(FR)优点:a.轴荷分配合理,有利于提高轮胎使用寿命。
b.操纵机构简单。
c.前轮不驱动,减少了制造成本。
d.采暖机构简单,且管路短,供暖效率高。
e.发动机冷却条件好。
f.爬坡能力强。
g.行李箱空间大。
缺点:a地板凸包高,影响乘坐舒适性。
b.汽车整车整备质量大,影响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c.汽车发生碰撞时前排乘客易受到严重伤害。
3.发动机后置后驱(RR)优点:a.动力总成结构紧凑。
b.发动机后置,汽车前部高度有所降低,改善驾驶人视野。
C.地板凸包高度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好。
d.整车整备质量小。
e爬坡能力高。
f.汽车机动性能好。
缺点:a.操纵机构复杂。
b.发动机冷却条件不好,且前排挡风玻璃除霜不利。
三.客车的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后驱(FR)优点:a.动力总成操纵机构的结构简单。
b.散热器位于汽车前部,发动机冷却效果好。
c.冬季易改善发动机的保温条件。
d.发动机故障时驾驶员易发现。
e.客车底盘可与货车底盘通用,通用件多,有利于配件供应和维修工作。
第一章 汽车总体设计1、进行总体设计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汽车的各项性能、成本等,要求达到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指标;(2)严格遵守和贯彻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如外廓尺寸符合GB1589-1989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3)贯彻“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4)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5)拆装与维修方便。
2、 概念设计:从产品创意开始,到构思草图、出模型和试制出概念样车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概念设计是要将商品计划中确定开发的产品定义更具体化,使之达到能进行具体设计的程度。
主要工作内容:明确产品的开发目的、产品的使用调查、产品水平分析(产品先进性分析)、形体设计:概念草图、初步布置图、美术效果图,并制作缩尺比例模型、产品的目标成本、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绘方案图、初步性能计算3、 制定设计任务书:①画总布置草图(不同于方案图):各部件的布置位置更准确;各部件的形状、尺寸更准确;确定各总成质心位置与质量大小;确定总体布置尺寸参数。
②性能计算:轴荷分配、质心位置如不满足要求,可调整总布置草图中的部件位置;整车主要性能——据此确定各总成的技术参数,并保证总成之间参数匹配合理。
目的:保证汽车各性能指标达到原定指标要求。
③编写设计任务书:可行性分析,包括市场预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分析,产品开发目的,新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预计的生产纲领和目标成本及技术经济分析等;产品型号及其主要使用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主要总成结构、特性参数;三化水平(如标准件占百分比数,通用件占百分比数);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分析和对比;拟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4、技术设计:①总成设计师: 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出的条件和总体设计师的要求进行总成设计。
②总体设计师:协调总成与整车、总成与总成之间的矛盾;进行整车性能计算、运动校核;编制技术文件;出试制图。
5、 改进设计:试制总成并进行总成试验;试制整车并进行整车试验;改进设计,再试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