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26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考点讲义【例题·单项选择题】(2020 年)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制企业特点的是( )。
A.企业所有者承担无限债务责任B.企业所有权转移困难C.企业可以无限存续D.企业融资渠道较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公司制企业的优点:(1)容易转让所有权。
(2)有限债务责任。
(3)公司制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一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
(4)公司制企业融资渠道较多,更容易筹集所需资金。
公司制企业的缺点:(1)组建公司的成本高。
(2)存在代理问题。
(3)双重课税。
【例题·判断题】(2021年)相对于个人独资与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受政府监管较为宽松。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公司法对于设立公司制企业的要求比设立独资或合伙企业复杂,并且需要提交一系列法律文件,花费的时间较长。
公司成立后,政府对其监管比较严格,需要定期提交各种报告。
【例题·判断题】(2016 年)不论是公司制企业还是合伙制企业,股东或合伙人都面临双重课税问题,即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公司制企业存在双重课税问题,合伙制企业不存在双重课税问题。
【解析】相对于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成立后,政府对其监管比较严格,需要定期提交各种报告。
【例题】与个人独资企业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制企业特点的是()。
A.企业所有者承担无限债务责任B.企业可以无限存续C.企业融资渠道较少D.企业所有权转移困难【答案】B【解析】公司制企业的优点:(1)容易转让所有权。
(2)有限债务责任。
(3)公司制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一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
(4)公司制企业融资渠道较多,更容易筹集所需资金。
公司制企业的缺点:(1)组建公司的成本高。
(2)存在代理问题。
(3)双重课税。
2020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讲义第一章总论高频考点:1.法律关系①三要素的名称和辨别②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判断③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2.法律事实①准确理解法律事实的概念②准确辨别事件与行为③熟悉法律行为的六种分类标准3.法的形式及效力①不同法的形式的名称②依据制定机关判断法的形式③法的效力等级问题4.经济仲裁①仲裁的适用范围②仲裁协议的综合性考点③仲裁裁决结果的综合性考点5.诉讼管辖①不同纠纷解决的管辖权综合问题②特殊地域管辖的辨别③专属管辖6.诉讼时效①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②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③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情形7.行政复议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②行政复议机关③行政复议决定的类型8.法律责任①不同类型法律责任的辨别②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③主刑与附加刑知识点:法律关系1.考点频率:★★★2.难度:低3.题型:选择、判断一、三要素的名称和辨别【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价款1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公司与乙公司B.汽车C.18万元价款D.买卖合同『正确答案』A【例题·单选题】张某从一家电脑专卖店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双方该买卖的法律关系中,笔记本电脑属于()。
A.法律关系的主体B.法律关系的客体C.法律关系的事实D.法律关系的内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在初级考试中,买卖关系中,买卖的物品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二、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判断年龄条件辨认自己行为能力性质完全≥18周岁无障碍成年人≥16周岁,劳动收入无障碍未成年人限制8周岁~18周岁——未成年人≥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成年人无<8周岁——未成年人≥18周岁不能辨认成年人8周岁~18周岁不能辨认未成年人【例题·多选题】下列自然人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赵某,16周岁,在某超市上班B.王某,15周岁,辍学在家赋闲C.张某,20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D.李某,10周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在民法上,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选项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选项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是( )。
A.利润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答案】A【解析】利润最大化目标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而其他三个目标能不同程度的避免企业短期行为。
2. 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是( )。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 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c.债权人停止借款 D.债权人收回借款【答案】A【解析】限制性借债;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是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是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
3. 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协调企业所有者与企业债权人矛盾的方法是( )。
A.解聘 B.接收 C.激励 D.停止借款【答案】D【解析】为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通常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1)限制性借债;(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4.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相比,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缺点的是( )。
A.不能避免短期行为 B.没有考虑风险因素C.不仅仅适用于上市公司 D.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
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主要优点是:(1)考虑了风险因素;(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股东财富最大化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另外还有两个缺点:(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5.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描述的是( )。
A.财务预测 B.财务决策 C.财务预算 D.财务控制【答案】B【解析】财务决策是指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第一章总论一、法与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法律的概念法律一词可以从狭义、广义两方面进行理解。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法首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这是发的本质【例1-1】会计小王在学了法律课程后感到疑惑: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是不是说统治阶级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就制定什么样的法律,被统治阶级在法律的制定上是无能为力的?【例1-2】小李和小王讨论:法既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统治阶级违法犯罪是否就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了?2. 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牵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国家强制力机构(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具有利导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或者说,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力与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1.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主体:权力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A公民(自然人)B 机构和组织(法人)C 国家D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义务。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范围的有()。
A、经营方式租入的设备B、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C、委托代销商品D、已售出但购买方尚未运走而暂存企业仓库的商品2、下列各项业务中,最终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支付应付债券利息B、发行债券取得款项存入银行存款C、宣告发放股票股利D、接受固定资产捐赠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也可能源于日常活动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C、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确认为收入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甲公司2013年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1)以560万元出售一项专利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2)出售一批商品,取得收入48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320万元;(3)收到投资者投入现金300万元;(4)发生广告费支出55万元;(5)预收B公司账款15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事项对甲公司2013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万元。
A、165B、160C、180D、1055、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是()。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C、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D、接受投资时形成的资本溢价6、下列各事项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C、发行股票D、支付现金股利7、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A、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B、期末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C、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8、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
A、及时性B、谨慎性C、重要性D、实质重于形式9、下列说法中,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管理第一章 总论知识点:利益冲突的协调● 详细描述:(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及协调(二)债权人与所有者利益冲突的协调矛盾的表现协调方式例题:1.某上市公司针对经常出现中小股东质询管理层的情况,采取措施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
下列各项中,不能实现上述目的的是()。
A.解聘总经理B.强化内部人控制C.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D.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正确答案:B解析: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的方法包括:解聘、接收和激励。
所以选项A、C、D都是正确的。
2.解聘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措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解聘是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措施,接收才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措施。
3.在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一种通过所有者来约束经营者的方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在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所以,该表述不正确。
1.所有者改变举债资金的原定用途,增大偿债的风险,降低了债权人的负债价值; 2.举借新债,增大偿债的风险,致使原有债权的价值降低。
1.限制性借债: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条款,如规定借款的用途、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要求提供借款担保等。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当债权人发现公司有侵蚀其债权价值的意图时,采取收回债权和不再给予新的借款的措施,从而来保护自身权益。
4.下列各项中,会降低原有债权价值的是()。
A.改善经营环境B.扩大赊销比重C.举借新债D.发行新股正确答案:C解析:举借新债会相应增加偿债风险,从而致使原有债权价值下降,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5.下列各项中,不能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方式是()。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C.债权人停止借款D.债权人收回借款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协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