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塘地区城市设计导则
- 格式:ppt
- 大小:9.26 MB
- 文档页数:107
北塘地区景观桥梁的设计理念探讨摘要: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为世人熟知,得到广泛认可。
近年来的市区内河道上的新建、改建桥梁,将古典的造型美学运用于现代桥梁建设中,很多都采用这种古老的石拱桥型。
本文以北塘地区内景观桥梁为主要设计实例介绍了如何把现代建桥技术和建筑景观结合起来,来实现石拱桥造型在现代城市景观桥梁设计中新的应用。
关键词:北塘地区方案构思石拱桥造型1概述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中,有很多地区及旅游胜地是以中式建筑为主题风格的,区域内大量的采用中式古典建筑以及中式园林设计,例如天津生态城的青坨子特色中心、天津北塘地区(本文重点描述)等正在开发的地区,以及像云南丽江古城、各个城市公园和景观河道等旅游休闲区。
这些以中式风格为主基调的区域内建造的桥梁,自然要以体现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为主要的构思方向,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规划河道及区域整体定位,“使桥梁独具特色,充满动感活力”应作为桥梁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并能够很好的融入周边的自然与建筑景观。
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为世人熟知,得到广泛认可。
近年来的市区内河道上的新建、改建桥梁,将古典的造型美学运用于现代桥梁建设中,很多都采用这种古老的石拱桥型。
我们循着中国古典桥梁的轨迹,尝试将古典的造型美学运用于现代桥梁建设中,特别是城市跨内河水系的桥梁,有着较大的发挥空间。
2北塘地区内桥梁设计理念1、方案构思(1)项目背景滨海新区北塘地区位于塘沽区东北部,东临渤海,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临东丽区,北临汉沽区,是塘沽地区的北大门。
北塘地区将发展成为集会议、会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宜居为一体的滨海新区的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
北塘地区是塘沽的北大门,是天津滨海地区一座历史古镇,它的建设开发为促进天津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滨海新区核心功能,提高城市辐射力和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因此,北塘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体现自身的景观特色,又要能够融入周边中式的建筑氛围之中。
北塘经济区总体规划控制范围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沿海,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下辖19个街道和8个镇,常住人口240万。
为促进环渤海经济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继上世纪建立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把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全国总体战略布局。
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为实现这一定位,滨海新区展开十大战役,形成了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恢宏场面。
成为继深圳、浦东之后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在这里将会直接触摸到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脉搏,分享到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机遇。
北塘经济区是滨海新区“十大战役”之一,位于滨海新区核心区域,北至永定新河,南至京津高速延长线,东至入海口,西至塘汉快速路,这里历史悠久,景观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是生态和经济双向建设的战略要地。
北塘经济区将依托自身优势,强化区域特色,着力发展会议产业、旅游业、总部经济等多种业态,积极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北塘经济区规划用地13.1平方公里,总建设面积575万平方米,规划功能定位为能够承办国际型高端会议论坛的滨海新区国际会议举办地;与其他区域功能互补、共荣共生的企业总部基地;集旅游度假和特色餐饮于一体,具有中国北方渔镇风情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地域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滨海国际生活小镇,采用“窄路密网”的布局形式,以“低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打造近人尺度的开放性社区。
目前规划建设有国际会议产业区、企业总部及配套区、北塘古镇区、生态居住区、特色旅游区等五大功能区。
国际会议产业区规划用地214公顷,建筑面积为11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星级酒店、居住型公寓及迎宾岛等项目。
根据规划,区域内将建设四家高星级酒店,分别由泰达、联发、海泰、天保等多家企业承建,形成滨海新区星级酒店集群,对于加快发展会议经济、旅游产业等高含量、高效益的现代服务业起到推动作用。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活圈规划设计导则TIANJIN BINHAI NEW AREA LIVING CIRCLE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2023年12月总则愿景--------------------------------------教育篇----------------------------------------医疗篇----------------------------------------文体篇----------------------------------------为老篇----------------------------------------商业篇----------------------------------------就业/产业服务篇------------------------------生态休闲篇------------------------------------出行篇----------------------------------------应急篇----------------------------------------治理篇----------------------------------------目录1591317212428323638总则愿景什么是生活圈?生活圈能满足什么需求?总体愿景1什么是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是天津滨海新区打造高质量的社区生活、产业生态、乡村生活的基本空间单元,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的范围内,配备满足城乡居民(企业)全生命周期生活、工作所需的各类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融合教育、医疗、为老、文体、商业、安居、休闲、就业、出行、治理、应急、市政等12类设施体系,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命共同体,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提升城乡居民和企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第九章城市设计导则第一条系统设计导则是根据城市设计各个体系完整和有效运作的要求,提出城市土地使用、公共空间组织、交通组织、城市形态塑造、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必需遵循的总体原则和规定,对城市重点地段和近期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引导,对一些近期难以开发或不可预见的项目仅原则上控制其建筑风格。
设计引导的形态方案是引导性的,开发活动在贯彻控制意图的前提下,具有多种形态方案的可能。
涉及每个地块的具体设计原则应参照分地块设计导则。
第二条空间使用体系(含土地使用体系)合理规划地块,确保本区域各地块进行建设实施时,整体的城市设计目标与构思依然可以被维持与执行。
控制本区域各地块上的使用功能和开发强度,并在各项指标上加以落实,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城市活力的提升,构建亲水宜人的滨湖城市空间。
1、地块划分原则上以道路中心线或河道湖泊蓝线为边界,区域内各地块的划分界线和编号如地块编号图所示。
2、区内各地块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是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不宜随意更改。
地块的功能在各地块的导则中阐明。
每一地块体现的是城市整体设计原则,地块内形态控制是城市空间形态整体协调的反映,应严格遵守。
3、为保证城市建设的完整性,各地块的详细实施计划应整体设计、送审。
基于操作的现实性和市场因素,可允许进行分期建设,分期分区办法应专门研究实施。
4、各地块控制图中确立的技术指标,反映城市空间容量的整体平衡,应予遵守,建设时如因具体情况变化,需经专门审议许可,但其变化不得超过10%。
5、各地块开发应体现公共空间优先原则,在具体使用功能与公共空间矛盾时,以确保公共空间的实现为先。
应鼓励地块开发使用者为公众提供公共空间,建议规划部门根据提供公共空间的数量给予适当的容积率奖励。
应鼓励几个相关联系的地块组合进行整体实施建设,以促进城市功能的有机性和城市形态的完整性。
第三条交通空间设计导则综合考虑机动车道路及公共停车、步行交通、轨道交通、防洪抢险交通等,在原有规划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组织动态、静态及堤坝抢险交通,通过对道路系统、道路断面及标高、公交站点、社会停车场设置、地块车行出入口等的控制,确保滨湖广场区域以及核心商务区的交通可达性,确保区域内机动车交通顺畅通达、车辆停泊方便有序、步行系统安全便利,建立服务于滨湖新城核心区的、具有良好可达性的交通体系。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发布××××-××-××实施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J×××-××××主编单位: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2016年天津I前言本导则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天津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文件,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
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规划;4.设计;5.施工与验收;6.附录。
本导则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239号,邮编:300051)。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中铁五院集团公司天津分院、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生态城、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乐军、王秀朵、孙杰、刘建华、高斌、刘星、金文海、周玉明、李波、梁佳斌、王卫红、刘晓蕊、曹雷、赵洪刚、王新岐、张旭滨、李曦淳、宋现财、曾伟、王绍华、舒昕、李旭东、刘小芳、彭晨蕊、王新亮、张高嫄、彭晨蕊、杨一力、何瑾、孙鹏、张蕊、于海明、路清、赵志峰、温伟光、王凯琳、曹美娟、王方、武文龙、刘欣、朱莹、柴成山、韦立、魏莹、刘婷、张旻昱、崔鸿飞、杨文艳、王烨、段秀莉、尚坤、安鹏主要审查人:赵世明、曾捷、阚薇莉、贾海峰、杨宪云、郁片红、王和祥、辛玮光、赵健I目次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4)3 规划 (7)3.1一般规定 (7)3.2规划目标 (7)3.3总体规划 (9)3.4专项规划 (9)3.5控制性详细规划 (12)3.6修建性详细规划 (12)4 设计 (14)4.1一般规定 (14)4.2降雨参数 (15)4.3技术措施 (18)4.4设施计算 (21)4.5建筑与小区 (25)I 一般规定 (25)II 系统设计 (25)Ⅲ雨水收集与截污 (26)IV 雨水入渗、滞留 (27)V 雨水调蓄 (30)VI 雨水处理及回用 (30)4.6市政工程 (31)I 一般规定 (31)II 系统设计 (31)III 城镇道路 (32)IV 公路(高速公路) (33)V 立交桥桥区(下穿地道) (34)IVI 城市绿地与广场 (34)VII 郊野公园 (35)VIII 市政场站 (35)IX 河道水系 (36)X 人工湿地 (36)5 施工与验收 (38)5.1一般规定 (38)5.2施工 (38)5.3工程验收 (44)5.4功能性验收 (46)本导则用词说明 (48)引用标准名录 (49)附录A 天津市降雨量资料 (50)A.1暴雨分区 (50)A.2设计雨型 (51)A.3暴雨强度查算表 (60)附录B 天津地区多年平均逐月降雨量、蒸发量 (93)附录C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适宜植物名录 (94)附录D 天津市浅层土渗透系数统计 (96)附录E 植草沟曼宁系数确定 (100)E.1曼宁系数N值 (100)条文说明 (102)II1 总则1.0.1为减少城镇开发建设行为对自然水文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天津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风险、水文化消失等问题,制定本导则。
天津市高铁南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目录一、整体风格····························································································································二、空间意象····························································································································三、街道类型····························································································································四、开放空间····························································································································五、建筑································································································································六、其他································································································································第一章整体风格1.单元类型本单元属于新建区,主要功能为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滨海新区北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5.14•【字号】津政函〔2018〕55号•【施行日期】2018.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水污染防治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滨海新区北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报审〈北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请示》(津滨政报〔2018〕48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北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对北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管理和安全负主体责任。
二、北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其中:一级保护区的范围是正常水位6.5米以下全部的水域面积,面积741公顷;二级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外,东至京山铁路,南至杨北公路,北至永定新河右堤以南,西边南端距西埝护坡里墙顶以西35米,北端距西埝护坡里墙顶以西25米,西北角西端距水库护坡里墙顶35米,东端距水库护坡里墙顶北30米,面积91公顷。
三、你区要抓紧明确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界线并按规范设置界标和警示标志,及时向社会公布定界成果;要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各项措施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彻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和排污设施等;要按规范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测断面或点位,对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加强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风险防范措施,依法规范管理,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
四、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和有关部门要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对北塘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加强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五、《方案》一经批准,不得擅自修改。
如需修改须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天津市人民政府2018年5月14日附件:保护区边界控制点坐标(WGS84坐标系)附件。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津滨政办发〔2021〕32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滨海新区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31日滨海新区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建设,按照《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商流通函〔2021〕176号)、《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1〕247号)、《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关于公布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1〕327号)、《市商务局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落实措施分工方案》(津商市场〔2021〕18号)要求,结合滨城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概念(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二)基本保障类业态。
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务等基本消费需求的业态,主要包括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洗染店、美容美发店、照相文印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药店、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快递公共取送点)、再生资源回收点、前置仓等。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二零零八年九月目录总则 (3)1 编制依据 (3)2 设计原则 (3)3 适用范围 (4)1 规划与景观 (5)1.1 场地规划 (6)1.2 建筑总体布局 (6)1.3 场地室外环境 (7)1.4 场地交通组织 (8)1.5 绿化与景观环境设计 (9)2 建筑设计 (13)2.1 建筑外围护结构 (14)2.2 遮阳设计 (14)2.3 日照与采光 (15)2.4 自然通风 (16)2.5 隔声降噪 (16)2.6 室内空气质量 (18)2.7 无障碍设计 (18)2.8 建筑节材 (19)2.9 垃圾收集系统 (20)2.10 创新设计 (20)3 结构设计 (21)3.1 总则 (22)3.2 绿色建筑体系的结构选型 (22)3.3 绿色建筑结构体系的材料选择 (24)4 暖通空调设计 (26)4.1 基本设计要求 (27)4.2 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 (27)4.3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27)4.4 能源的合理选择和利用 (28)4.5 节能技术与应用 (29)4.6 系统及设备效率 (30)4.7 能量计量 (31)4.8 自动控制与调节 (31)4.9 系统运行与管理 (31)5 给排水设计 (32)5.1 水系统规划设计 (33)5.2 给水 (33)5.3 污水及雨水 (35)5.4 非传统水源利用 (35)5.5 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 (36)6 电气设计 (38)6.1 电力能源的选择 (39)6.2 供配电系统与设备的节能 (40)6.3 照明节能 (41)6.4 电能计量 (44)6.5 建筑智能化 (44)总则1 编制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细则》2 设计原则第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广大,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发展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习俗等差异巨大,对建筑的综合需求因此而不同。
天津市规划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规划局•【公布日期】2010.04.02•【字号】规法字[2010]199号•【施行日期】2010.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天津市规划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法字〔2010〕199号)局系统各单位、各有关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0年第三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管理暂行办法二○一○年四月二日附件: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推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中城市设计规范化、法定化工作,规范滨海新区城市设计导则编制,保障城市设计有效实施,提高滨海新区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水平,根据《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结合滨海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滨海新区城市设计规范化、法定化工作方案中确定的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审批和实施,适用本办法。
重点地区的具体范围由滨海新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划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设计导则,是指以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审查通过的城市设计为依据,与土地细分导则相适应,为保证城市空间环境形态品质,对规划地块提出的强制性和指导性控制要求。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设计导则的审批。
滨海新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所辖塘沽、汉沽、大港和各功能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编制城市设计导则。
第五条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管理经费,应当纳入塘沽、汉沽、大港和各功能区规划经费。
第六条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
第七条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景观体系设计导则。
对重点地区提出整体和局部景观控制要求。
(二)街道设计导则。
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和审查技术指引第一章总则1.1目的依据为规范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天津市、滨海新区相关政策标准、技术规范,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滨海新区范围内(含管辖的开发区飞地)的旧工业园区、旧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海河发展轴线两侧四类城市更新区域内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制定。
1.3编制任务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滨海新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已批城市更新单元计划以及城市更新的法规、政策为依据,结合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绿色低碳、海绵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更新单元的目标定位、更新模式、土地利用、开发建设指标、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城市设计、利益平衡等方面作出细化规定,明确更新单元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明确城市更新单元实施的规划要求,落实城市更新目标和责任。
其中对符合《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控规修改情形并拟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修改或细分导则调整工作的城市更新单元,应将已批复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强制性内容作为指导下一步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编制的依据。
更新单元规划强制性内容一般应包含:(1)单元更新方式及各更新方式分区(2)住宅、商业、新型产业用地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建筑面积上限。
(3)道路网络系统中主干路网的线位及控制宽度。
(4)公共绿地用地规模、布局。
(5)公共配套设施规模及重要公共配套设施类型、布局。
(6)交通设施、市政设施承载能力分析;(7)滨海、滨水、轨道站点或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要求等其他内容。
(8)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建筑、新能源、海绵城市等相关要求。
1.4编制原则(1)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鼓励增加公共用地,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或者其他城市公共利益项目,促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2)面向实施,共享共赢原则。
城市设计技术导则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城市设计技术导则(专家评审稿)1.总则导则目的适用范围编制原则编制类型城市设计编制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镇规划区编制的城市设计,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相对应。
区段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镇规划区内局部地区与地段编制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对应。
地块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具体地块编制的实施性城市设计,是在建设项目中对总体城市设计和区段城市设计管控要求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专项城市设计是根据实际需要,对区域城市形象定位、山水格局,城市空间特色、天际线、色彩、公共标识、夜景照明、城市雕塑等特定系统、要素或问题编制的城市设计。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编制总体城市设计,可采用城市设计纲要及各分区总体城市设计的形式。
编制要求2.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主要任务在城市总体层面系统地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加强城市空间秩序,提出城市总体形象定位,确定城市形态格局,明确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
基础研究主要内容特色资源保护进行城市自然资源评估与研究,结合城市自然资源现状,提出保护原则,并明确城市与其周边自然景观资源的协调发展要求。
进行城市历史人文资源评估与研究,结合历史文化遗存现状,提出和落实历史风貌、人文古迹保护、展示与合理利用的系统控制要求。
风貌与特色定位城市形态格局景观风貌体系公共空间体系划定城市特色风貌区划定对于延续地方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提升风貌品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形成城市特色风貌区清单。
如中心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门户地段、重要景观路段、滨水地区、沿山地区,以及其它城乡特色景观区等,明确其范围、框架性管控原则和引导要求。
城市特色风貌区是各级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管控对象,其管控内容是区段城市设计编制的依据。
实施措施与建议成果形式成果由导控条文、图纸、说明和附件四部分组成。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发布××××-××-××实施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in TianjinJ×××-××××主编单位: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16年月日2016年天津I前言本导则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根据《天津市建委关于下达2015年天津市建设系统第一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5]286号)文件,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
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符号;3.规划;4.设计;5.施工与验收;6.附录。
本导则由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239号,邮编:300051)。
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中铁五院集团公司天津分院、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勘察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生态城、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乐军、王秀朵、孙杰、刘建华、高斌、刘星、金文海、周玉明、李波、梁佳斌、王卫红、刘晓蕊、曹雷、赵洪刚、王新岐、张旭滨、李曦淳、宋现财、曾伟、王绍华、舒昕、李旭东、刘小芳、彭晨蕊、王新亮、张高嫄、彭晨蕊、杨一力、何瑾、孙鹏、张蕊、于海明、路清、赵志峰、温伟光、王凯琳、曹美娟、王方、武文龙、刘欣、朱莹、柴成山、韦立、魏莹、刘婷、张旻昱、崔鸿飞、杨文艳、王烨、段秀莉、尚坤、安鹏主要审查人:赵世明、曾捷、阚薇莉、贾海峰、杨宪云、郁片红、王和祥、辛玮光、赵健I目次1 总则 (1)2 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4)3 规划 (7)3.1一般规定 (7)3.2规划目标 (7)3.3总体规划 (9)3.4专项规划 (9)3.5控制性详细规划 (12)3.6修建性详细规划 (12)4 设计 (14)4.1一般规定 (14)4.2降雨参数 (15)4.3技术措施 (18)4.4设施计算 (21)4.5建筑与小区 (25)I 一般规定 (25)II 系统设计 (25)Ⅲ雨水收集与截污 (26)IV 雨水入渗、滞留 (27)V 雨水调蓄 (30)VI 雨水处理及回用 (30)4.6市政工程 (31)I 一般规定 (31)II 系统设计 (31)III 城镇道路 (32)IV 公路(高速公路) (33)V 立交桥桥区(下穿地道) (34)IVI 城市绿地与广场 (34)VII 郊野公园 (35)VIII 市政场站 (35)IX 河道水系 (36)X 人工湿地 (36)5 施工与验收 (38)5.1一般规定 (38)5.2施工 (38)5.3工程验收 (44)5.4功能性验收 (46)本导则用词说明 (48)引用标准名录 (49)附录A 天津市降雨量资料 (50)A.1暴雨分区 (50)A.2设计雨型 (51)A.3暴雨强度查算表 (60)附录B 天津地区多年平均逐月降雨量、蒸发量 (93)附录C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适宜植物名录 (94)附录D 天津市浅层土渗透系数统计 (96)附录E 植草沟曼宁系数确定 (100)E.1曼宁系数N值 (100)条文说明 (102)II1 总则1.0.1为减少城镇开发建设行为对自然水文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天津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风险、水文化消失等问题,制定本导则。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地区城中村治理问题研究杜晓榕;许晓瑶;曲慧璇;覃文升【摘要】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发展之间的矛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中村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向外扩张至农村的现象,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因其迅速,城中村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为了深入了解到其的遗留问题,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的学生以十九大精神作为指引,利用暑假的时间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社区进行了调查.【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27【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天津市北塘地区;城市化发展:城中村问题:城中村治理【作者】杜晓榕;许晓瑶;曲慧璇;覃文升【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天津 300000;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天津 300000;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天津 300000;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天津 3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2.250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其中以大型城市最为典型。
但同时,小型城市与乡村的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
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迫使城市向市郊发展扩张,将原本的农业用地变成城市建筑用地,形成了“城中村”。
城中村近年来成为城市开发热点,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社会问题,城中村居民生活水平未能明显提高,治安问题突出,甚至演变为法外的灰色地带……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城中村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
[1]1 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地区“城中村”概括及形成原因1.1 概括北塘街道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部,辖区面积150.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5502人,辖 10个社区、4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文化宫社区。
以水产品养殖、海上捕捞为主。
京山铁路横贯南北,津京塘高速穿越东西,是一座有着570年历史的海防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