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格式:doc
- 大小:6.85 MB
- 文档页数:183
浙江巨化汉正新材料有限公司含氟专用化学品产业园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Zhejiang Huanke Environment Consultancy Co.,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一三年九月1、项目情况巨化集团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最大的化工基地。
公司决策中心在浙江杭州,生产基地位于浙江衢州,占地7.3平方公里。
公司主要产业有氟化工、氯碱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化工业务以及公用工程、物流、商贸、装备制造、金融投资等生产性服务业。
其中氟化工产业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龙头地位,是巨化最主要的效益来源;氯碱化工中的PVDC规模位居国内前列;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在技术和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6亿元,利税23.72亿元,利润15.6亿元。
巨化股份入选上证180指数样本股。
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1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巨化品牌价值101.37亿元,列第100位,居化工品牌第二位。
衢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了衢州巨化一体化发展战略,于2011年4月出台了《关于实施衢州巨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巨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巨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根据巨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战略,产业发展将从基础化工、低端产品向新材料、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在衢州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含氟专用化学品是响应衢州巨化一体化发展,以及巨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及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巨化“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含氟专用化学品作为氟化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快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创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将研究成果引向应用市场。
巨化“十二五”规划将化工作为主业发展,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建立氟化工的全产业链,建设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氟化工产业。
作为氟化工产业链的最高端一环,巨化将在利用自有资源及研发优势的条件下,瞄准高端在部分细分领域建设独树一帜的含氟专用化学品产业。
项目环评报告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某地区新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涉及工业厂房、生活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旨在推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环境影响分析。
1. 土地利用影响。
项目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当地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为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项目将充分利用现有空闲土地,避免对耕地和生态保护区的影响。
2. 大气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建设将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排放,主要包括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为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控制排放标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水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建设将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
项目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4.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将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迁徙。
为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将进行植被恢复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规划,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项目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监控和治理,确保排放达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生态恢复。
项目将进行周边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项目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环境风险应对。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项目将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环境风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
项目将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控,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环境风险的可控性。
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区总体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将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二○一五年十一月目录1项目由来 (1)2园区发展回顾评价 (2)2.1工业园区原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概述 (2)2.2产业发展现状 (3)2.3现状企业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 (6)2.4园区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 (1)2.5污染防治措施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2.6开发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4)3规划(调整)概述与规划分析 (5)3.1规划范围与年限 (5)3.2规划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5)3.3空间结构和布局 (6)3.4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 (8)3.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0)3.6规划调整后与原规划的主要变化情况分析 (11)3.7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4 规划实施的主要主要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2)4.1环境敏感目标 (2)4.2主要环境影响 (3)4.3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4.4产业规划的环评推荐意见 (5)4.5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6)4.6规划所含近期建设项目环评简化建议 (11)4.7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2)5 总结论 (14)1项目由来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4580亩(9.72平方公里),2009年通过了规划环评,开发区包括北郊、积善二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
北郊工业园于2001年由福建省乡镇企业局规划审批设立,园区面积1200亩,该园位于将乐县城北郊。
北郊工业园是将乐县支柱产业的重要集聚平台。
园区目前形成的主要产业有电子、林产、建材、矿产、机械等,现有企业50多家。
2014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从业人员5819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9.3亿元。
该园已全面完成开发,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设有11万伏肖公洞变电站一座,日供2万吨自来水厂一座,消防站一座,加油站两座,职业中专学校一所,园区污水并入城区污水处理管网。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06.04.12•【字号】泰环计[2006]15号•【施行日期】2006.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泰环计[2006]15号)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你委报送的《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根据《报告书》评价结论、《报告书》技术评估意见,海陵工业园区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同意海陵工业园区在落实《报告书》及本批复各项要求的条件下,按《报告书》规定开展建设。
本批复及《报告书》可作为园区规划建设和开展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之一。
二、海凌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和环境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园区建设和环境管理。
园区开发建设须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按ISO1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指导园区建设,推进园区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践。
明确园区产业定位,优化功能分区,实现区域产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园区建成生态工业园区。
2、合理规划园区总体布局,优化园区内部功能分区。
园区规划西部居住区距离泰州市城南(第一)污水处理厂较近,根据《报告书》预测和要求,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
考虑到该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建议园区内部布局作适当调整,该居住区北部的混合区应明确为绿地或市政设施用地。
3、合理控制建设规模,优化产业结构。
园区要严格执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92号)、《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报告书》要求严格控制入区企业,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
环评报告书范文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规划建设XX工业园区,主要包括XX生产厂、XX仓储中心等。
项目拟投资总额XX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XX年。
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XX亿元,将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环境影响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大量粉尘、废气和噪音等污染物,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减少环境污染,项目方将采取封闭施工、喷淋降尘、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以确保施工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项目运营期间,将采用清洁能源、低排放设备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监控和治理,确保项目运营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稳定。
2. 水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大量废水,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同时,加强对附近水源的监测,确保水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项目运营期间,将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全面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同时,加强对周边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
3. 土壤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进行大规模土地平整和开挖,可能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项目运营期间,将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定期进行土壤质量评估,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稳定。
4.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对周边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在施工前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运营期间,将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定。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安装除尘设备和废气治理设施,减少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大气污染。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1号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跟踪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评价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8月本简本内容由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机构)编制,并经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单位)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为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跟踪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机构)对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目录(简本) (1)1任务由来 (4)2 园区概况及原规划环评、回顾性评价批复要点 (4)3 跟踪评价范围及敏感保护目标 (8)4 园区现状评价 (10)5园区跟踪评价、环保措施和对策 (14)6公众参与 .........................................................................................................................................7跟踪评价初步结论 .........................................................................................................................8联系方式 .........................................................................................................................................1任务由来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始建于1991年10月,1993年11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初期规划面积为4.62平方公里。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园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〇〇八年十月目录总论 (3)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2工程分析 (6)3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7)4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8)4.1 大气环境影响 (8)4.2 水环境影响预测 (8)4.3 环境噪声影响 (9)4.4 生态环境影响 (9)4.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10)5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10)5.1水污染物总量 (10)5.2 大气污染物总量 (10)5.3 固体废物总量 (11)6建议 (11)6.1 规划方案反馈(建议) (11)6.2 工业园环境保护建议 (12)7综合结论 (13)总论**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既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又有西丘陵地带和部分山区。
**市是西江之滨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现辖端州、鼎湖两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代管高要、四会两市,行政区域1.5万km2,总人口370万。
根据肇庆“九五”计划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肇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心区域城市(**区、**区、**市、**市)建设按照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采用“一河两岸多组团”的城市结构形态,以**区为中心,西江为发展轴,将**区、大旺区、南岸、白土、大湾、马房、会城等组成一个多组团的带状城市群,布局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团城市结构。
大旺区位于**市平原地带,是**市化地区东面接受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幅射的窗口。
因此,**市人民政府以大旺华侨农场区域为基础,于1993年正式设立**市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并责成**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作出大旺区开发建设的轮廓规划。
规划期限确定为1993年~2015年,其中近期规划为1993~1997年,远期规划为1998~2015年,远景规划为2015年以后。
自开发区创办以来,由于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湖北某县工业新城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论1.1项目意义某县工业新城是某县委、县政府实施“兴工富县”战略的重大举措,它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聚效应,吸引客商投资,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完成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土地平整,道路、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消防、管线工程建设。
本项目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在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中,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目的及原则1.2.1评价目的(1)通过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搞清该区域的环境概况、环境功能和环境质量现状。
(2)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本项目的建设特点和主要工程量,对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以及本项目所涉及的移民拆迁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提出减少本项目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防止措施,以实现保护环境,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导入生态适宜性指标,对工业新城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从城市生态结构角度进行评价。
(4)工业新城区在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产业结构尚不确定,企业的性质、规模、排污状况亦不确定。
为使工业新城建成后入区工业对空气环境、纳污水体京山河水质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本次评价采用反推法和计算环境容量等方法,第一,根据新城区附近地区的目前空气环境污染水平,按一定的分担率,对入区工业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出限制条件;第二,根据京山河污染现状,计算京山河现有环境容量,对入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提出限制条件。
1.2.2评价原则(1)总体原则:本次环评主要是针对工业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评价对象的,所以主要评价工作是对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影响进行评价,另外对新城区规划的合理性从城市生态结构角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入区工业污染物排放限制条件。
(2)本次评价将充分利用本项目所在区域已有的环境工作成果,并对新城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即时监测,保证本次评价基础数据的真实可靠,使评价结果能真正反应该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确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管理监控计划。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05年5月,巴州提出库尉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库尉一体化的载体,将原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石化工业园区、尉犁西尼尔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2005年11月,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开发区横跨库尔勒市和尉犁县,位于库尔勒市东南郊,距库尔勒市最近距离为7公里、距火车站5公里、距南郊机场6公里,石油铁路专线和218国道横穿区内。
开发区地理位置见图1-1。
一、规划内容简述规划范围为:东至东环路、西尼尔水库,南至光明路、春晖路,西至石化路、飞机场路和望飞路,北至北环路。
规划面积为80.23平方公里。
规划采取“5+2+3”的总体功能结构,即五个产业园区、二个服务区、三个配套居住区。
规划范围及总体功能结构见图1-2。
规划将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为以天然气化工为特色、融纺织、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开发区,其中以天然气化工和棉纺织为主导产业。
二、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大气环境影响A、常规污染物开发区以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烟尘产生和排放量很低。
开发区内常规污染物排放源主要包括美克热电厂和泰昌热电厂。
在做好两个热电厂除尘措施的前提条件下,将不会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影响。
B、特征污染物开发区内化工行业和企业为特征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特征污染物包括烃类、醇类、酯类、苯系物等有机物,以及Cl2、HCl、H2S和NH3等。
这些特征污染物通过有组织或无组织形式排放,特别在不利气象的条件下,可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尤其对敏感点会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加强开发区主要化工企业工艺废气的治理措施和管理力度,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2)水环境影响①地下水环境开发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区内工业企业排放废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儒林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二期)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江苏东浒建工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3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本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本表一式四份,一律打印填写。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
三、环境质量状况
四、评价适用标准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七、环境影响分析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九、结论与建议。
目录前言 (1)1总论 (2)1.1编制目的 (2)1.2评价依据 (2)1.3评价总体构思 (4)1.4环境质量标准 (4)1.5污染物排放标准 (6)1.6评价工作等级 (8)1.7评价时段、范围和评价控制目标 (8)1.8 评价工作的重点 (9)1.9 评价因子 (9)1.10重点保护对象和敏感点 (10)2力宏公司现状 (11)2.1公司概况 (11)2.2生产规模及主要设备 (11)2.3主要原料、燃料消耗及工作制度 (12)2.4生产工艺 (13)2.5物料平衡计算 (15)2.5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现状 (19)2.6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 (22)2.7企业搬迁时的环保要求 (22)3拟建项目概况 (23)3.1基本情况 (23)3.2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3)3.3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24)3.4项目建设内容 (24)3.5总平面布置 (26)3.6公用工程 (27)3.7主要原辅材料 (30)3.8主要设备 (32)3.9搬迁前后生产工艺和主要原辅材料变化情况 (36)3.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8)4工程分析 (39)4.1工程分析 (39)4.2 排污分析 (42)4.3 “三废”排放分析 (49)4.4 搬迁前后污染物排放“三本帐”情况 (49)4.5非正常工况的处置及排污分析 (50)5区域环境概况 (55)5.1自然环境概况 (55)5.2社会环境简况 (56)5.3生态环境 (57)5.4长生组团规划及长江工业园区规划简介 (57)5.5长江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情况简介 (58)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59)6.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59)6.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61)6.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62)7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64)7.1 环境对工程的影响因素 (64)7.2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65)7.3 环境影响识别 (65)7.4评价因子筛选 (66)8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7)8.1环境空气 (67)8.2地表水 (67)8.3声环境 (68)8.4固体废弃物 (68)9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69)9.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69)9.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2)9.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74)9.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9.5外环境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分析 (76)10环境风险评价 (77)10.1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 (77)10.2 潜在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 (81)10.3 事故概率分析 (82)10.4 事故后果分析 (84)10.5 风险防范措施 (92)10.6 应急处理措施 (96)10.7 风险防范措施投资 (101)11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102)11.1 环境保护措施 (102)11.2 环保投资 (107)12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108)12.1清洁生产 (108)12.2总量控制 (111)13 公众参与 (114)13.1 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 (114)13.2调查方式、内容与调查对象 (114)13.3调查结果分析 (117)13.4公众意见的采纳 (119)14 拟建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选址合理性分析 (120)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20)14.2《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符合性分析 (120)14.3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21)14.4选址合理性分析 (122)1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23)15.1 环境保护费用 (123)15.2 环境保护效益 (124)15.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24)15.4 小结 (125)1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126)16.1 环境管理 (126)16.2环境监测制度 (127)16.3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内容及要求 (128)17 结论与建议 (137)17.1评价结论 (137)17.2建议 (141)附图:附图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拟建项目周边布置、环境监测布点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图附图3 长江工业园规划、环境监测布点、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及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附图4 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5 拟建项目公众参与照片附件:附件一:《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市)环评通[2008]005号附件二: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附件三:《重庆市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渝规选[2007]南字第0468号附件四:力宏公司现有排污许可证附件五:重庆市南岸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南环(监)字[2007]第336号附件六:《关于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长江工业园生产基地项目新增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替代削减方案》南岸区污染物减排办公室附件七:典型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八:公众参与公告前言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宏公司)是一家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企业,该公司的生产场所原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鸡冠石镇白沙陀正街155号,该企业于2002年初正式投入生产,经过几次扩建后,目前的生产规模为年产CMC1万t/a。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9.18•【字号】豫环审〔2014〕356号•【施行日期】2014.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豫环审〔2014〕356号焦作市万方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2013年12月,省环境保护厅在郑州市组织召开了《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的审查会,根据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和焦作市环保局初审意见(焦环评函〔2014〕6号),提出审查意见如下:一、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位于焦作市东部,在集聚区建设过程中,对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范围为:北至解放大道经演马路转建设路沿线,西至山门河,南至待王路转焦作万方铝业公司南边界,东抵生产路。
规划范围由7.84平方公里调至10.88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由铝及铝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业调整为铝及铝精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二、《报告书》从规划选址、主导产业定位、规划布局和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等方面分析了规划调整后的环境保护制约因素,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评估,强化了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报告书》评价方法正确,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可行,对规划方案的调整建议合理,可作为焦作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发展规划修改以及今后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依据。
三、总体上分析,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发展规划与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焦作市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发展方向相一致。
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及环保对策措施的基础上,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发展规划从环保角度可行。
四、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东部园区应严格按照《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及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根据区域环境敏感性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调整总体规划。
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概述本报告书为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旨在对该规划所涉及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旨在确保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有效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2. 规划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在保障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通过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商业环境,吸引国内外企业和投资,并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生活条件。
3. 规划内容本规划涵盖了上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土地利用、交通网络、水资源保护、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1 总体发展目标开发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实现该目标,将重点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土地利用根据规划,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
重点发展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并合理划分住宅区、公共设施区和绿地等区域,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3.3 交通网络为保障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规划中提出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建设方案。
包括道路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停车设施等,并提倡绿色出行方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工具。
3.4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中将重点保护开发区内的水资源。
通过合理规划水源地的保护区域,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达标,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3.5 园区建设规划中对园区建设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包括建设高标准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生态园区。
通过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
4. 环境影响评估为确保本规划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和模型预测,对空气质量、水质安全、噪声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监测计划,以控制和减少可能的环境影响。
附件2四川绵阳工业园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委托单位:绵阳科教创业园管委会编制单位:XX公司2019 年5 月1总则1.1任务由来四川绵阳工业园区,原名为绵阳科教创业园,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1年7月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确定的主导产业为电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
它是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的决定而建立的创新创业基地,是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载体。
200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2004]187号对绵阳科教创业园的面积进行了批复,确定的建设范围为10.28平方公里;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用地的精神,以2006年第8号公告的形式,对绵阳科教创业园进行了审核,审核后的园区名称改为“四川绵阳工业园区”,最终核定的面积为8.1平方公里。
同年,国家国土资源部以2006年第12号公告的形式,对四川绵阳工业园区的最终面积核定为8.1平方公里,并确定了四至范围。
2008年10月,《四川绵阳工业园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评审,于2008年10月取得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审查意见(川环函[2008]940号)。
审查意见确定:四川绵阳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8.1平方公里,界限范围:北至北至九洲大道台地,西至九洲软件园边界、南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教创业园区边界、东至绵阳城区剑南路西段边界。
由绵阳科教创业园管委会对四川绵阳工业园区行使管理的权利。
至今,四川绵阳工业园区规划已实施5年以上。
为了解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第559号令)、环保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川府发[2007]16号)、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7]1637号)等相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应责成规划编制部门组织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大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年月
本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大连瑞康化学有限公司化工中间体产业化项目
建设单位:大连瑞康化学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大连市普湾新区松木岛化工园区内
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万元
建设位置及建设用地情况
本项目选址于大连普湾新区松木岛化工园区内,目前为空地,大连瑞康化学有限公司在松木岛化工园区中位置见图。
建设内容及平面布置
大连瑞康化学有限公司总占地面积32261m2,总建筑物面积13656 2。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明细详见表,其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厂区平面布局见图。
3 / 14
表 本项目在园区中的位置图
图本项目厂区平面布局图
表厂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生产规模
本项目主要生产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副产磷酸。
此外,本项目埋地罐区共设储罐个,其中乙醇、甲醇、乙二醇及二乙二醇储罐各个,苯、甲苯、二甲苯及乙酸乙酯储罐各个,单储罐容积均为60m3,总容积960m3。
罐区储存的物质中乙醇及纯苯为本项目原料,其余物料(甲醇、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二醇、二乙二醇)均为外购后在本厂埋地罐区内暂存,并直接对外出售,不对其进行加工、混合、包装等处理。
生产工艺
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制备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5 / 14
图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进度安排
本项目的建设期从基础设计开始时计算,至投产考核完毕共个月。
项目实施进度见表。
表项目实施进度表
选址选线方案比选
本项目无备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