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般舟的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我看到的般舟7日行前几天,一位北京的居士发心行7天8夜的般舟,我有幸在第六天晚上给他护法,深感佛力的浩大,愿力不可思议,很是受益。
由于我时间少,只护了不到一天,与其说是我护法,不如说行法者加被提携我,更合适。
我是第六天上午去的,下午就给他护法,看到他行得非常好,走得很稳当,念得很清楚,就没有打扰他,让他一个人行,到了晚上一点以后,他才现出有些困意,但他并没有放纵自己的困意,而是“勿念困”,照行不误,非常困时,他就站在般舟堂的正中间,站一站,一旦睡着了,一倒,立刻又醒过来,然后继续行。
如此这般反复,近两个小时后,他又完全清醒了,正常的念佛行法。
我虽行了很多天的般舟,但一直不如法。
这一年多来,经常在想,如果再行一次7日的般舟,能不能如法的行下来。
经过这一天的护法,又有很多新的体会。
这位居士,行过多次1日2夜的般舟和一次4天的般舟,并且每天径行念佛,经过这样反复的串习,虽第一次行7天8夜,但在佛力的加被下,在尊重传承、尊师教,在一个普通居士身上,真正体现出若一日、或二或三、或四或五、若六日若七日,系心一处,只念南无阿弥陀佛。
他个人的感觉如何、收获如何,我们没有机会交流,但就我看到的表相而言,是如法在实践般舟一法。
当初我在极困极累时,就放纵自己,找一个地方靠一靠,这在他身上一点也没有这样,他累了、困了,就往光明的地方站、往空旷的地方站,这很是加被我、震撼我。
他这次的护法,除我客串了不到一天外,就一位,他们二人,行法的行得清楚、轻松,护法的也护得很轻松。
今日把此事写出来,目的是是想告诉自己和大家,我们通过反复的“1日2夜般舟”的串习,也能够象那些圣人一样,古人一样,可以长时间的经行念佛行般舟。
般舟行,只要我们爱乐,正确的行持,7日也好、21日也好,还是35日或49日,那怕90日,在佛力的加被下,我们普通人也有份,也能做到!本贴由明良于2006年3月18日20:57:28在〖无量光净土论坛〗发表。
网络共修9月7日学习《如何做得定,如何做得好》:今天讲一个主题,叫如何做得定?如何做得好?如何做得定?有定心、有定性、有定功。
如何做得好?以往,我们更多的精神放在找新鲜的方法,找这个绝招,找这个秘要,找新招,热点放在这个上面。
那么现在,我们的热点放在般舟三昧上,放在傻人傻念上,放在老实念佛上,放在不断的相续念佛这个战略方向上。
我们讲修行,要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
那么我们修行思维这么久,跋涉了这么久,应该归到一个主题上,就是我刚才说的:我们要傻人傻念,坚持般舟念佛不动摇,坚持相续念佛不动摇,坚持克服自己的懒散和习气,让念佛更加相续不动摇。
在这几个不动摇的基础上,来傻人傻念,老实念佛。
老实念佛,相续念佛,不断地相续念佛。
相续到一日一夜,两日两夜,三日三夜,四日四夜,七日七夜,直至九十日夜相续不断,念佛不动摇。
那么一切的主题简化成就是这样一个主题,你找了一辈子也好,找了几十年也好,刚开始寻找也好,最终我们要将所有的问题简单化,由繁到简,就是这样一个主题。
那么这样一个主题,简单的主题复杂化。
这个简单的主题复杂化,这样一个简单的主题再把它搞的很复杂,就是围绕一个主线,围绕一个主题,给它做得非常的详细,非常的复杂。
那么非常的详细,非常的复杂,比方说我们这样:第一个,我们要把主题锁定在念佛上,一切的主题无非念佛而已。
一切的主题无非念佛而已,无非相续念佛而已,你锁定在念佛上。
啊,师父这话谁不知道?那我问你行为上,有没有锁定在念佛上?你的行为整天在烦恼,你的行为整天在拜山,你的行为整天在外面搞得非常复杂,你的行为是这样的,那么这就是说,你没有归到这个主题念佛上。
你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心非常不安定,着急去受戒。
那么以戒为师,学习戒律是个好事情。
但是,作为你们的初发心,修行而言,那么在道场,安住道场,以念佛的修行为主,非常的重要。
以前,我还不是太明白,我去受戒的时候有一个沙弥,年龄不大,只有三十几岁,我问他出家多少年了?他说出家九年了。
乘船游湖享受宁静与美丽乘船游湖,既能感受宁静,又能欣赏美丽的景色。
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绿树,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可以舒展身心,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一、湖光山色悠然心动乘船游湖,首先要欣赏的就是湖光山色。
湖面平静如镜,犹如一块瑰丽的宝石,四周群山环抱,宛如巨大的屏风,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随着船只缓缓行进,在湖面上留下的涟漪与倒影交织在一起,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二、亲近自然,释放压力乘船游湖不仅可以让人欣赏美景,还能让人亲近自然,释放压力。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乘船游湖就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方式,让人们暂时抛开一切烦恼,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面,鸟语花香,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美丽。
三、文化遗产,历史追溯在湖泊周边,常常会出现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或景点,乘船游湖也成为了一种历史追溯的方式。
一些古老的庙宇、古建筑、碑刻都保存了很多历史记忆,通过船游湖,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历史的沧桑感,有时还可以听到一些有关这些建筑和景点的传说故事。
这样的经历既让人们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又让人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享受休闲娱乐活动乘船游湖,也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
可以选择在船上品茶、欣赏音乐,也可以参加湖上的水上活动,如划船、钓鱼等。
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又能让人充分感受到湖泊的魅力。
五、生态环境保护乘船游湖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湖泊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通过乘船游湖的方式,可以减少湖泊周边的人流和车流对湖泊环境的破坏,保护湖泊的生态平衡。
同时,在游湖的过程中,也可以宣传环保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保护湖泊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到湖泊的保护工作中。
六、艺术表演,文化交流在一些著名的湖泊旅游景区,常常会有一些艺术表演和文化交流活动。
乘船游湖,人们可以欣赏到不同地域的艺术表演,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也有机会与其他游客进行交流和互动。
[感悟]般船措施及好事般舟步伐的特点及功德力步伐12字诀:吐得快吸气饱等的够踩的准踏的猛提的整吐的快,这方面跟平时念佛不同,平时念佛都是憋气唱佛号,般舟念佛是一字一念一字一呼吸,吐气吐的快不憋气,节奏感非常的强,干脆利索;般舟最基本的要求是踏下去喊出来,踏下去的力量市爆发力,为什么膝盖不能打弯,打弯的话身体是上半身动下半身不动,整体没有力量。
人都有个习气、有个惰性,喜欢走路迈步时习惯前后运动没有上下的运动,前后运动时向下迈步,人的力量用不上大多时候是多快好省;般舟强调的不止是前后运动还有上下运动,上下运动非常关键:能不能都摄六根、能不能身心共融、能不能身心共振、全在于上下运动。
上下运动时有个诀窍,提的要直,提的正,因为踏的力量来自于身体的重力,身体的重力来自于重心提起来放下去,自然而然的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势能自然而然的就会准换成动能,提的整时身体才会共振身体才会共融。
踏下去喊出丹田气念佛与嘴巴念佛有什么不同呢,用鼻子哼佛号,哼出来的气一定是丹田气,踏下去喊出来就可以训练丹田气,训练般舟步伐时不在于步伐抬多高,只要能把重心提起再落下就可以了,能把势能转化成动能就可以,步伐不需要很高也不需要很作意,步伐要小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就可以不要太大,甚至只提后半脚前半脚可以不提。
试下在原地踏,踏步的时候,身体要直,重心落下振动时能振到后脑勺,就像打桩机,正正的打下去,膝盖不要弯,振动才。
踏下去喊出来,踏下去时带动喊出来的力量,喊起来的劲头能带动踏下去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成,踏喊相涨,这样能使越踏越有劲越喊越有劲。
不用刻意去踏去喊,只要你踏下去喊出来,出来的声音就是丹田音,只要你踏下去喊出来,声音才有力量。
原地踏念佛,这个方法很方便,随时随地就行,善金菩萨的方寸之地行般舟就是原地踏着念佛,原地不动念佛,身体可以不用动,身体内部动,把外动转成内动,这种用功念佛的方式很好,不需要用什么力气。
般舟念佛与传统念佛不一样的地方,第一,传统念佛是唱,般舟念佛是白话念。
坐威尼斯小艇的感受作文
《坐威尼斯小艇的感受》
哎呀呀,说起坐威尼斯小艇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的体验呀!
那时候,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威尼斯。
一看到那些小艇,我就兴奋得不行。
我迫不及待地跳上了一艘小艇,嘿,这感觉还真特别。
船夫一篙撑开,小艇就悠悠地滑进了河道里。
哇塞,那两边的景色可真是好看呀!古老的建筑,彩色的墙壁,感觉就像走进了一幅画里。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似的,左看看右瞧瞧,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正看着呢,突然旁边一艘小艇快速地超过了我们,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浪,把我们的小艇晃得晃悠悠的。
我一个没坐稳,差点就摔倒了,哎呀妈呀,可把我给吓了一跳。
然后我就冲那艘小艇喊:“嘿,慢点儿呀,急啥呢!”船夫哈哈大笑起来,说这在威尼斯很常见啦。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划呀划,还经过了一座小桥。
那桥洞可真小,我都担心小艇过不去呢,结果船夫技术超好,轻轻松松就穿过去了。
我心里暗暗给他点赞。
这一路呀,我真是感受到了威尼斯独特的魅力,坐在小艇上晃晃悠悠的,别提多惬意啦。
等下了小艇,我还意犹未尽呢,想着啥时候还能再来坐一次威尼斯小艇呀。
真的,这一次体验太难忘啦,威尼斯小艇,我爱死你啦!哈哈!。
人生如行船的感悟500字
人生如行船,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让船顺利地航行。
在人生中,也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这样才能不断地前进。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没有航向的船,会在大海中迷失方向,最终无法到达自己想要的地方。
人生和行船一样,人生的旅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毫不气馁的勇气,那么我们就能克服这些困难。
在逆风的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方向和航速,保持前进的势头,才有可能到达目标的彼岸。
在行船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船身的稳定性。
同样地,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保持稳定的状态和态度,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影响。
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地修正我们的转向和方向,让自己的船继续向前航行。
最后,在人生的行船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
在船上,船员之间需要彼此协作,才能让船行驶得更加平稳和顺畅。
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前行。
人生如行船,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毫不气馁的勇气,需要保持稳定的状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需要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共同前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船远航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到达自己想要的彼岸!。
第1篇自古以来,西湖便被誉为“人间天堂”,而我也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乘坐游船畅游湖上,感受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此次西湖游船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不禁对人生、自然和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人生如画,美景在心西湖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文。
乘坐游船,湖面如镜,碧波荡漾,烟波浩渺。
此时此刻,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古树名花,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人生如画,美景在心,这正是西湖游船之旅给我带来的最大感悟。
在游船行驶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湖面上飞翔的白鹭,它们优雅地舞动着翅膀,犹如一支美丽的舞蹈。
我想到了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片大地上的一只白鹭,飞翔在生活的天空,舞动着我们的梦想。
人生短暂,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游船驶过苏堤,我看到了湖面上的荷花。
那荷花,亭亭玉立,洁白无瑕,宛如一位仙子。
我想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荷花出水,清雅高洁”,这也正是我们做人应有的品质。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保持一颗清雅高洁的心,坚守自己的原则,追求高尚的人生。
二、自然和谐,天人合一西湖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和谐。
游船行驶在湖面上,我看到了湖光山色、古树名花、飞鸟游鱼,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礼物。
在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我想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弘扬这一理念,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西湖游船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我们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要学会保护大自然,让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充满生机。
三、传承文化,不忘初心西湖之美,美在人文,美在传承。
游船行驶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断桥、雷峰塔、岳王庙等。
这些景点见证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承载着我们的文化。
在游船驶过断桥时,我想起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划龙舟的活动感想简短划龙舟,需要队员们的密切配合和默契。
在龙舟比赛中,每一个队员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只有当每个人都尽职尽责,配合默契,才能够使得龙舟快速前进,达到最佳的比赛效果。
而要想保持这种默契配合,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和磨练。
每一次的划船训练都需要队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断地调整节奏,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力度。
只有当整个队伍都能够呼吸一致,划桨一致,才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样的合作与训练,我体验到了团队合作所带来的力量和魅力。
划龙舟也需要队员们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自我。
龙舟比赛中,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水流湍急、风浪不定等条件。
而这些挑战,需要队员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
在比赛中,我经常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受到了考验。
但正是这种考验,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克服困难的决心。
只有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才能够让自己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划龙舟更需要队员们有着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龙舟比赛中,每一个队伍都是为了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团队的集体荣誉。
只有当整个队伍都能够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才能够达到比赛的最佳成绩。
在训练和比赛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所带来的力量。
每一个队员都能够为了整个队伍的利益而努力付出,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地向前奋进。
在划龙舟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团队合作所带来的力量和快乐。
龙舟运动,是一项充满魅力和意义的体育活动。
通过参与龙舟比赛,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体力和意志,更加深了对团队合作,挑战自我的理解。
我将会继续坚持划龙舟,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追求卓越,为团队的荣誉而努力奋斗。
划龙舟的经历,让我获益匪浅,这是一段珍贵的记忆,也是一种珍贵的体验。
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之二,善金方寸之地行般舟篇愿以此文供养般舟教法的传薪者教授者上常下善法师,以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现在正在行持般舟、过去已行完般舟和未来将要行持般舟的所有般舟行者。
编者:这是行法最好的一个菩萨的报告,它涉及最基础最常用的几个基本方面,如能仔细体证,用心玩味,用百分百的心力践行之,必将有不可思议的受用。
这又是在家菩萨修行的一个典型,善金菩萨跟她婆婆每天满打满算也不过修行三个小时而已,二个月下来,婆婆的精神病好了,三十年的神经衰弱好了(腿疼到几乎三十年不能安然入睡)白头发中长出了黑头发。
这种门旮旯里踏般舟的做法值得在家菩萨大力借鉴、深入思考,并参照实行之。
)本文根据相关录音剪辑归纳整理(对谈用的是武安方言)相关配套录音链接如下,敬请参考。
/programs/view/fWgLsdxcbYU/师问:讲讲你开始时的身体状况以及如何修的。
你原来身体状况是一边冷一边热?善金答(以下简称问与答):头一次走般舟是在小屯,那是头一次走。
头一次走完了以后,感觉身体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以前我的身体很不好。
半身凉,半身热。
出汗的时候,这半身出汗,那半身不出汗。
现在好象出汗均匀了许多。
头一次走了36个钟头,因为是第一次,不大会走。
走完后师父嘱咐回去一定要温养好,温养很关键。
然后每天减少一个钟头睡眠,一天最好坚持一次三小时以上的行法。
师父话中的道理虽然我不全懂,但我特别听话,回去踩踏了9个小时后就睡下了。
然后四点半起来,比往常提前了一小时。
因为住的是楼房,恐踩踏声惊扰了左邻右舍的休息,故磕头代替了行般舟。
第二次走,是去山西宝峰寺,跟俺母亲一起去的。
这次走了三天三夜。
走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俺舅舅也去了。
我那时侯腿疼啊,疼得不行。
从脚后跟这个地方往上疼,疼得受不了,但还是从众没有停下来。
然后师父来了,师父让跺脚度脚痛,我听师父的话使劲踩,但脚还是疼。
我就跟俺舅说,咱跑吧,就使劲跑,走,踏步快走。
但疼痛感还是有。
坐小艇游览威尼斯的感受
坐小艇游览威尼斯,一直是很多游客的梦想。
今年我终于如愿以偿,一走进威尼斯,就被这里的浪漫所吸引,“下船”,等不及去游览这个著名的“水上城市”。
坐着小艇,在“海上城市”威尼斯漫游,每一处都充满了热情和浪漫。
在小艇上,可以看到河畔边上挤满了威尼斯的店家,当地的特色小吃,小巷口的桥梁,温暖的红砖房,美丽的教堂,令人流连忘返。
小艇在每个桥拱下驶过,总会有一些当地人站在桥上,在看着美景望着空中的鸽子,时不时唱几句浪漫的歌曲。
在小艇上,可以看到古老的威尼斯,有着独特的气息,宁静而又不失令人激动的景色。
游览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水上城市”的古老,又不失优雅的气息,它特有的文化特色也让人着迷。
小艇上,可以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也可以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坐小艇游览威尼斯,令我感受到宁静而耐人寻味的风情,是一段充满浪漫的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行般舟的体会
般舟是比较猛烈的修行方式,行者需要在道场内24小时不停地走,同时持诵佛号,并行八关斋戒。
心态如果能够放轻松最好,就当此行是一场难得的对佛法的体验就好了。
信和愿是很重要的,只有坚信般舟这个法门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好处,并发起强大的愿力,就会能从此法门中受益。
《佛说般舟三昧经》中对于“信”是这样说的:“佛告颰陀和。
菩萨欲疾得是定者。
常立大信。
”“不疑不乍信乍不信。
”“常行至诚立一信”。
相信佛所说法的不可思议,相信般舟会上的诸菩萨会亲临道场护持,这种信,是行般舟的前提。
有了深信之后,对于在般舟道场内碰到的困难也会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也会珍惜行法的宝贵的24小时。
关于愿,行法前都会写一个发愿文并在入关前念诵。
个人体验是最好在行法前的几天或一两天就写好发愿文,并将所发的愿不时地念诵一下。
有了“愿”的指引,会让内心充满力量。
入关后刚开始行法时如果意识散乱,想东想西,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般舟道场的加持,很多潜在的业力的种子会显现。
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的业太多了,心不平静也是很正常的。
可以多大声唱颂,将身口意都放在佛号上,尽量不随着觉受、情绪、思维、念头走。
最常见的觉受就是累和饿,此时其实是最考验的行者的时候了。
在午夜的时候我觉得右脚特别疼,好像也没了力气了,真是想停下来休息休息。
后来想:可是一定要珍惜啊,出来行一次般舟多不容易,说不定以后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于是打起精神继续走,并祈请诸佛菩萨慈悲加持,
并有强烈的愿望通过“心”的提升而不被“受”所影响。
后来不自觉地“心”就转了,转而用顶礼、赞叹之心念佛,并将“心”放在“轻安”和“喜悦”上,这样走起路来不自觉地就感觉轻快了许多,脚上也不怎么疼了。
行般舟时不要太在意结果,比如见佛了没有,是否能坚持下来了没有,中间的很多过程是非常宝贵的,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用佛号转心,会慢慢体会到“南无阿弥陀佛”无所不包的涵义。
道场的师兄说,一日一夜基本上不会见到佛以及其他的阴境,毕竟时间太短了,而且首次行法,很多时间都在翻种子,做不到“一心不乱”的念佛。
并且,如果以前没有行八关斋戒的话,再加上不停的走,体力上的消耗会很大,很多人都会坚持不到最后。
我到最后还剩三个多小时的时候实在是坚持不了了,又困又累又饿,实在是不想走了,也走不动了。
特别佩服哪些能坚持7天、49天甚至90天的师兄和前辈,这得需要多大的对佛法的“信”和“愿”啊。
这是真正的勇猛精进啊!心里会感到很惭愧,以前总是自己认为已经在修上用的时间已经够多了,其实远远不够。
不过出关以后,真的是很神奇,很多身上的不适减轻了很多,而且能够体验到行法带来的内心的和谐、宁静和淡淡的喜悦。
真的是不可思议。
呵呵。
正如有的师兄所说的:之前波涛汹涌,之后风平浪静。
明顺师兄就是在行法之后感受到了这个法门的不可思议才决心建立并护持道场的。
真诚地希望所有的般舟行者都能从般舟中获得大利益。
我想,
作为一个初行者,如果能够以珍惜和至诚之心行法,都是会有收获的。
可能每个人的善根因缘福德不同,收获也会不一样。
我们出关后只要多采集一些关于如何念佛、空性和菩提心的种子,并且将这些种子慢慢在以后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就是最大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