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之行社会实践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23.0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篇一、前言韶山,这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韶山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韶山的历史、文化、民俗,以及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和心得。
二、韶山的历史与文化1. 韶山的历史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
这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秦朝时期,韶山属于长沙郡,汉高祖刘邦时期设县,唐太宗贞观年间设韶州,宋太宗淳化年间设韶安县,明洪武年间设韶州府,清康熙年间设韶州府。
2. 韶山的文化韶山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韶山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韶山花鼓戏、韶山民歌、韶山剪纸等。
此外,韶山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广场、韶山冲等。
三、韶山的民俗1. 韶山传统节日韶山传统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在这些节日里,韶山人民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包粽子、赏月等。
2. 韶山民间信仰韶山民间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其中,佛教在韶山影响较大,许多寺庙至今仍保存完好。
四、韶山的革命精神1. 毛泽东的生平事迹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出生于韶山冲,这里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
2. 革命精神传承韶山人民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韶山人民继续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实践活动心得1. 深入了解韶山的历史与文化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韶山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韶山不仅是一个红色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区。
2. 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韶山,我参观了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广场等革命遗址,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这种精神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韶山行心得体会(精选5篇)韶山行心得体会(精选5篇)韶山行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韶山行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韶山行心得体会篇1韶山行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伟人产生了更崇高的敬意,也对生活有了更丰富的感悟。
在韶山,我怀着敬畏之心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的故居。
这里是一处朴素而简陋的农舍,却承载着主席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记忆。
每一间房屋,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艰辛与磨难。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主席的坚韧与毅力,是怎样的信念与决心支撑他在困境中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此外,韶山行的经历也让我认识到生活与历史是相互关联的。
在生活中,我时刻感受到韶山的历史影响,如韶山特有的美食、特产等。
这些元素都与韶山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让我对生活有了更丰富的感悟。
最后,韶山行的经历让我更加敬仰主席,也让我更加敬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先烈们。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韶山行心得体会篇2韶山行是一项令人难忘的旅程,我们不仅有机会深入了解毛泽东的生平事迹,还有机会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以下是我的韶山行心得体会:首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伟大。
在参观毛泽东故居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成长历程和他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故居虽然简陋,但他的精神却深深地感染了我。
在参观毛泽东纪念馆时,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的思想和他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
其次,我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韶山是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这里的建筑、街道和店铺都充满了文化气息。
在韶山街上,我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如韶山蒸菜和韶山豆腐,这些美食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生活气息。
此外,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我听到了当地人唱的一首毛泽东的诗歌,这首诗歌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毛泽东的精神。
最后,韶山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意义。
2024暑假参观韶山社会实践报告韶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我在2024年暑假期间参观了韶山并进行了社会实践。
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韶山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并对我个人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我的社会实践报告。
报告的第一部分是韶山的历史文化。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韶山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
我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深入了解了他的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了解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同时,我还参观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红军广场,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
报告的第二部分是社会实践活动。
除了参观韶山的历史文化景点外,我还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与当地人民的交流。
我参加了当地的义务劳动活动,帮助村民修缮房屋、清理环境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理解了劳动的重要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也感受到了劳动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对韶山社会实践的个人感悟。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我认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该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和国家。
同时,我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
通过参观韶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积累了一些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参观韶山的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互相交流,不仅开阔了自己的思维,也学会了与人合作和相互帮助。
我相信,这些能力和经验对我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来说,这次参观韶山的社会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了解韶山的历史文化,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相信,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关心他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才能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韶山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韶山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摇篮,也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
作为红色旅游景点,韶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实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毛泽东思想。
我参加了一次韶山的红色景点社会实践,以下是我的报告。
一、参观毛泽东故居:我们先参观了毛泽东的故居,这是他在韶山的家,也是他在农村的工作和居住地。
故居共有四进四合院,整个院落保存得很完好。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毛泽东的起居室、书房、会客厅等各个房间。
通过参观,我更加了解了毛泽东的家庭背景、儿时生活以及他的革命理想和信仰。
二、参观红博馆:红博馆是韶山的一个重要纪念馆,以展示毛泽东的一生为主题。
馆内陈列了毛泽东的诗词、手稿、画作,以及他的照片和一些生活用品。
我们在讲解员的指导下,了解了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开始的共产主义活动和领导革命的历程。
这里的展品丰富多样,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的一生和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三、参观毛泽东雕像广场:毛泽东雕像广场是韶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人们向毛泽东表示敬意和怀念的场所。
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大的毛泽东铜像,雄伟而庄重。
我们在广场上集体参观了毛泽东的雕像,并且了解了雕像的历史和制作过程。
这个雕像广场象征着全中国人民对毛泽东的敬仰和纪念,也让我感受到了毛泽东对中国人民的伟大意义。
四、参观毛泽东纪念堂:最后,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纪念堂,这是为了纪念毛泽东而修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
纪念堂内供奉着毛泽东的遗像,佛像和一些红色旗帜。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拜了毛泽东的遗像,并且了解了纪念堂的设计意义和历史背景。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也深切感受到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和崇高地位。
通过这次韶山红色景点的社会实践,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毛泽东的一生和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参观韶山的红色景点,让我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也更加自豪地称自己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韶山行研学心得噫,说起这次韶山行研学,心里头那个激动劲儿,到现在都还没平息下来。
一大早,我们就从成都出发,一车子的人,叽叽喳喳,跟个麻雀窝似的,热闹得很。
导游是个地道的湖南妹子,说话跟唱歌一样,好听得很,一路上给我们讲了不少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听得我是心潮澎湃,恨不得立马飞到韶山去。
到了地方,一眼望去,嘿,那山那水,真个是山清水秀,美不胜收。
咱们先去的是毛主席故居,一进门,就感觉到一股子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房子,虽然不咋个华丽,但里面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庄严和亲切。
我站在毛主席曾经睡过的床边,心里头那个崇敬啊,就像见到了自家的老祖宗一样。
导游说,毛主席小时候就在这儿读书、放牛,还爱思考,我心里头就想,难怪人家能成为大人物,从小就与众不同嘛。
接着,咱们又去参观了毛主席纪念馆,一进门,哎呀,那个壮观,真是没法形容。
纪念馆里头,毛主席的生平事迹、照片、手迹,还有那些历史文物,看得我是眼花缭乱。
特别是看到毛主席写的那些诗词,那个气势,那个文采,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想,要是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那该多好啊。
最让我难忘的是,咱们还去了毛主席铜像广场。
那个铜像,真是栩栩如生,跟真人一样。
我站在铜像前,心里头那个激动,就像见到了毛主席本人一样。
导游还带着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向毛主席铜像三鞠躬,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跟历史连在了一起,心里头充满了力量。
这次韶山行研学,不仅让我了解了毛主席的生平事迹,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那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次研学虽然结束了,但咱们学到的知识、受到的启发,却是一辈子的财富。
我要把这次研学的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跟同学们分享,让大家都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和革命的精神。
以后,我还要多读些关于毛主席和其他革命先烈的书籍,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五年级韶山行研学作文在五年级的这个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韶山行研学活动。
出发的那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校园里。
同学们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里面装满了零食和满心的期待,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大巴车一辆辆整齐地停在门口,像是在等待着我们这些即将踏上奇妙旅程的小伙伴。
一路上,大家都兴奋极了,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心里想着韶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韶山。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香气,让人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
我们首先来到了毛主席的故居。
那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南方农舍,土墙青瓦,十分质朴。
屋子前面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水很清,能看到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
走进屋子,里面的摆设简单而整洁。
毛主席少年时代生活过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旧木床、一个书桌和一把椅子。
我站在那里,想象着毛主席当年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故居外有一片稻田,绿油油的稻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我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软软的,还带着点湿润。
田边有一棵老柳树,柳枝随风飘舞,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蹲下来,仔细观察着稻苗,发现每一棵上面都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细碎的钻石。
接着,我们去了毛主席纪念馆。
馆里陈列着许多毛主席用过的物品,有他穿过的衣服、写过的书信、看过的书籍等等。
其中有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睡衣,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老师告诉我们,这件睡衣毛主席穿了好多年,破了就补,补了又破,一直舍不得扔掉。
看着那件睡衣,我心里特别感动,毛主席那么伟大的人物,生活却如此节俭。
中午,我们在一个大草坪上野餐。
大家把各自带来的美食都拿了出来,摆了满满一地。
有面包、火腿、水果、饮料,还有同学带了自己做的寿司和三明治。
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分享着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来阵阵花香,那感觉真是惬意极了。
参观韶山心得体会[必备14篇]参观韶山心得体会1最近,我有幸到韶山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在这个充满革命历史氛围的地方,我深深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和他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以下是我在韶山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韶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的一座小山上,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一开始,我参观了位于韶山市中心的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纪念馆内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作为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贡献。
参观纪念馆,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斗争的时代,感受到了那个浴血奋战的年代。
此外,韶山还有毛泽东同志故居和红军广场等景点,这些地方都让我更加了解和尊敬毛泽东同志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其次,韶山是一个革命热土。
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韶山滋养和孕育了他的革命情怀。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毛泽东同志家庭的贫寒和他的求学经历。
正是因为这种背景,他从小就对社会的不公平有了深刻的认识,培养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在故居内,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朴素生活和他的学术追求。
这种品质和信仰让我深受震撼,也更加敬佩毛泽东同志。
第三,韶山也给我带来了对历史的思考。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韶山革命历史的曲折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辛。
韶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
回顾革命年代,我深刻体会到那个时期革命群众的坚定信念和舍我其谁的勇气。
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领导了韶山暴动,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站在红军广场上,我不禁思考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此外,韶山还让我思考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在纪念馆的展示中,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他为人民创造幸福的努力。
他一直主张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他的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直激励着我们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韶山的.参观中,我对人民至上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韶山毛泽东故居中共有房屋18间,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XX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
进入室内里面陈列的都是那个时期湖南农村家庭的典型用具和摆设,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锄犁、水车此外还有猪栏,牛栏和谷仓各室想通,还有好多没见过的稀奇古怪的工具。
从室内出来映入眼帘是葱葱郁郁的绿色植物,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毛主席的故居前面是开满荷花还有好多活泼小鱼的池塘,叫南岸塘。
相传毛主席的好水性就是从此练出来的。
导游跟我们说,毛主席之所以会在南岸塘里练出好水性,是因为少年时候的他特别调皮,每当主席父亲被他气得要揍他时,就躲到池塘里面。
故居后面是高耸的青山,所以故居可谓是“依山傍水”,听导游说这种地理位置属于风水宝地。
在附近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南岸,共有10多间房屋。
故居里满是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虽然主席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会被人民永远铭记和传颂。
故居既是主席的诞生地又是主席亲手缔造中国农村最早的韶山党支部的地方,主席时时刻刻教自己的亲人要有“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的博大情怀。
在之后的革命战争里主席先后六位至亲牺牲:他的夫人杨开慧被敌人残忍的杀害,并残忍的割下头颅悬挂在城楼门三天三夜,只因她是毛泽东的妻子。
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相继被害,英勇献身,年仅十九岁的侄子毛楚雄也被反动派活埋。
常人怎能忍受失去六位至亲的痛苦,而毛主席却只将痛苦深埋心中,转而转化为悲愤,继续投身革命中。
正是主席这种情怀才建立了新中国的千秋功业,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然后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据说立铜像那天上午十点多,天空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异自然景象,市花杜鹃花也提前三个月傲雪盛开的人间奇景。
铜像红褐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
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五湖四海的人民都怀着对一代伟人的敬仰和钦佩汇聚于此。
韶山参观考察心得体会_韶山参观考察个人心得总结韶山市,隶属于湖南省,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中丘陵区,韶山是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那么通过参观考察韶山,该如何写关于韶山参观考察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韶山参观考察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韶山参观考察心得体会6月中旬,我们盘锦中院一行人南下湖南长沙市中院考察学习,在学习之后院里组织去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韶山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
毛泽东主席铜像重达3.7吨,高6米,再加上4.1米的基座共计10.1米,喻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
只见毛主席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满脸带着微笑,双手紧握着讲话稿,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正高瞻远瞩平视着正前方,真是一代伟人的风范。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纪念、缅怀、祝福……。
站在铜像前,仿佛能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荡人心的巨人之声。
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他老人家一定是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
接下来参观的是毛主席故居,毛主席故居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这里山势虽不高,但重峦叠翠,郁郁葱葱中透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
周围的地形酷似一个天然的太极图,毛主席故居正位于太极的核心。
这是一座坐南朝北凹字形结构的瓦房,共有18间,虽年代已久,但确显的古朴而端庄,房屋的前面有两口池塘,后面有座大山。
这两口池塘,一口叫荷花塘,另一口叫南岸塘,主席从小就是在此学会游泳的,池塘不算大,但池中荷花盛开,岸边细柳低垂,一幅勃发生机的景象。
离池塘不远的前方,是驻守毛主席故居的武警的营地,紧挨着还有一排非常醒目的画廊,中间挂着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毛主席故居的留影。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了毛主席的故居。
我们跟着工作人员首先参观堂屋,堂屋的东边13间小青瓦房是毛主席的故居,西边的4间茅草房是邻居,堂屋为两家共用房。
一、前言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为了深入了解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组织了一次韶山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杰出领导者。
他的思想、理论、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精神,我们选择了韶山作为社会实践的基地。
三、实践内容1. 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
故居位于韶山冲,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农舍。
故居内部陈列着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家书、照片等珍贵文物。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了毛泽东同志的童年生活、求学经历以及早期革命活动。
2. 参观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随后,我们来到了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纪念馆分为四个展区,分别是毛泽东同志生平展区、毛泽东同志革命活动展区、毛泽东同志诗词展区、毛泽东同志文物展区。
在这里,我们深入了解了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革命思想、诗词创作以及文物收藏。
3. 参观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在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
铜像高10.1米,重约7吨,寓意着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在铜像前,我们合影留念,表达了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仰之情。
4. 参观韶山学校为了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我们还参观了韶山学校。
学校始建于1903年,是毛泽东同志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变迁,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情怀。
5. 参观韶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实践活动的最后,我们来到了韶山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内安葬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我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四、实践心得1. 深刻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事迹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杰出领导者。
湖南韶山行研学活动作文
《湖南韶山行研学趣事》
嘿,那次去湖南韶山研学,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啊!
一到韶山,我们就被那浓厚的历史氛围给包围了。
要说让我最忘不了的,还是参观毛主席故居的时候。
当时跟着大部队走到了故居前,哇,那门口排着的队伍简直像条长龙。
我们就只能乖乖地在后面等着,太阳那个晒啊,感觉自己都快被烤焦了。
终于快轮到我们了,我那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结果,正往前走着呢,旁边一个小伙伴没注意,脚下一绊,差点就摔倒了,还好我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这一下可把我们都给逗笑了,紧张的心情一下就缓解了不少。
进入故居里面,看着那些简单朴素的陈设,心里还真有那么点感慨。
想象着毛主席当年在这里生活的场景,好像历史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
我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参观,每一处都仔仔细细地看,特别认真呢。
等参观完出来,大家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东西,好像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说。
这次韶山行,不仅让我们对革命先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让我们在这些小小的趣事里收获了难忘的记忆。
离开韶山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心里默默想着,这次的经历真是太特别了,我一定会一直记着的。
韶山,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2024暑假参观韶山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2023年暑假期间,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湖南韶山进行参观学习。
韶山作为毛泽东主席的故乡,对于我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事迹,亲身感受了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贡献,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参观毛泽东故居我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的故居,这是一个充满革命氛围的地方。
故居坐落在韶山村的深山中,虽然房屋简陋,但整个布局非常有特色。
我们能够看到主席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了解到他的成长经历和家族背景。
在参观过程中,导游给我们讲解了主席少年时代的经历,以及他为民族独立和革命事业付出的努力和奉献。
这使我更加敬佩主席的坚定信仰和为人民拼搏的精神。
2. 参观毛泽东纪念馆随后,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韶山村的中心地带,馆内陈设丰富,展示了主席一生的照片、文件、手稿等珍贵文物。
在这里,我看到了主席曾经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斗争,也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通过观看展览和听取解说,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主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作用,以及他的伟大思想和理论。
3. 参观毛泽东雕像广场最后,我们来到了韶山的毛泽东雕像广场。
广场上高高耸立着主席的雕像,威武雄壮。
这里是人们瞻仰和纪念主席的地方,无数游客和爱国者在这里表示敬意。
在广场上,我看到了许多人热泪盈眶地面向主席的雕像,表达他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主席的伟大和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三、实践活动体会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毛泽东主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儿子。
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主席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他的思想和理论,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作文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之旅》
嘿,大家好呀!我今儿要给你们讲讲我那次超棒的韶山行红色研学经历。
一到韶山,我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特别的时光隧道。
我们一群人先去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哇,那房子虽然看起来挺普通,但一想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就觉得特别不一样。
那院子里的石板路,看着平平无奇,我却仿佛能看到毛主席小时候在上面跑来跑去的身影。
然后呢,我们去了毛主席纪念馆。
一进去,我就被那些丰富的展品给吸引住了。
有毛主席用过的东西,还有好多老照片,记录着各种重要的时刻。
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住了,里面是毛主席穿过的一件外套,衣服上好像还留着岁月的痕迹。
我就站在那,傻傻地盯着看了好久,心里想着,这说不定就是毛主席某次去开会或者指挥战斗时穿的呢!
在韶山的每一处地方,我都能感觉到一种浓浓的历史气息和红色氛围。
感觉自己真的走近了那段伟大的历史,对毛主席和他所代表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趟韶山行,真的让我收获满满,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离开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韶山,心里想着,我一定还会再来这个充满意义的地方!
这就是我的韶山行啦,一次难忘又特别的红色研学之旅!。
我的韶山行研学作文我今儿个跟大伙儿聊聊我那趟韶山行,那叫一个心灵洗礼,仿佛穿越了时空,跟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来了个亲密接触。
一踏上那片红土地,心里头就热乎乎的,跟回了家似的。
你瞅瞅那山,翠绿翠绿的,跟翡翠似的,山脚下还点缀着几朵野花,红的黄的,跟小孩子笑脸似的,让人看了就高兴。
再往前走,嘿,那不是毛主席的铜像嘛,高大威猛,站得笔直,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看着我们这些后人,那眼神里既有期望也有鼓励。
我围着铜像转了好几圈,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我跟它合了影,还默默许了个愿,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幸福。
旁边还有好多游客,大家都跟我一样,满脸的敬仰和感慨,有的还在那儿抹眼泪呢。
接着,我去了毛主席故居。
一进门,那股子历史的厚重感就扑面而来。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每一件家具、每一本书都透着那个年代的味道。
我站在毛主席小时候睡过的床边,想象着他小时候的样子,心里头那个亲切啊,就像是自己家亲戚似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导游姐姐讲得绘声绘色,她说毛主席小时候就聪明好学,还特别爱帮助人。
有一次,他看见村里有个老人挑水困难,就主动上去帮忙,还一直帮到老人把水缸挑满。
我听完这个故事,心里头那个佩服啊,觉得毛主席真是从小就是个大好人。
在韶山,我还参观了纪念馆和博物馆。
里面陈列着好多珍贵的文物和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艰辛和奋斗。
我边看边想,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都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晚上。
我们在广场上举行了篝火晚会,大家手拉手围着火堆跳舞唱歌。
火光映照在我们脸上,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灿烂。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和大家紧紧相连,仿佛成了一个大家庭。
这次韶山行让我收获了很多。
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和珍贵的文物,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那种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我觉得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毛主席那种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作文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令人难忘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
出发前的那个晚上,我兴奋得几乎没怎么睡,满脑子都在想韶山到底是什么样子。
清晨,天还没完全亮,我们就已经在学校门口集合。
大巴车缓缓启动,带着我们这群充满期待的孩子驶向韶山。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而我却一直盯着窗外,看着沿途的风景一点点变化。
终于,我们抵达了韶山。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抬眼望去,青山绿水环绕着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毛泽东故居。
那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南方农舍,土墙青瓦,极为朴素。
走进故居,里面的陈设简单而整洁。
一间间不大的房间,摆放着老式的家具,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小时候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场景。
厨房里的土灶、卧室里的木床,每一个物件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导游姐姐细致地给我们讲解着毛主席一家人的故事,我听得入了神,心里对毛主席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接着,我们来到了毛泽东广场。
广场上矗立着毛主席的铜像,高大而威严。
铜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主席的目光坚定而慈祥,仿佛在注视着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主席的铜像敬献了花篮。
在庄严的音乐声中,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心中默默地说道:“毛主席,您的伟大事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中午,我们在附近的农家小院里用餐。
饭菜虽然简单,但都是地道的农家菜,味道十分可口。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分享着上午的所见所闻,笑声在小院里回荡。
饭后,稍作休息,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次去的是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馆里陈列着许多毛主席用过的物品,还有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
我看到了毛主席穿过的补丁衣服,用过的旧笔,这些物品见证了他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一切。
其中有一封毛主席写给亲人的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人的关怀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让我深受感动。
在参观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本毛主席读过的书,书的边角都已经磨损,上面密密麻麻地做着笔记。
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韶山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一个以毛泽东纪念馆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区。
我于暑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韶山进行参观、学习和调研,深入了解韶山的历史背景、革命传统和发展成果。
韶山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到达韶山后,我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
馆内展示着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历程和创造的业绩,如井冈山时期、长征途中、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整个参观过程,回顾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接着,我们走进了身边的居民区,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他们介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扶贫政策。
在他们的努力下,现在的韶山环境干净整洁、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同时,他们还特别强调了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这表明当地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为人民谋利益。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采访了在地的一位老红军,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革命岁月。
他告诉我们,在革命时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信仰和目标,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要改变国家的现状,建立新中国。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靠的是大家的信念和行动,靠的是伟大领袖的指引和启示。
他将自己的一生贡献到了革命事业上,这也激励了我们一代人更为自信勇敢地走向未来。
韶山的发展成果令人瞩目。
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当地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当地的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现代化;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民生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综上所述,韶山不仅是一个革命的红色文化旅游区,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
通过参观和调研,我深刻领会了革命岁月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变化,也更加认识到了我们作为新生代的历史担当和未来使命。
我的韶山行研学心得高一800字示例文章篇一:《我的韶山行研学心得》哎呀,这次韶山行的研学啊,可真是让我收获满满,感觉就像一场超级棒的冒险呢!一到韶山,我就被那里的景色给吸引住了。
山清水秀的,就像一幅天然的大画卷。
我心里就想,毛主席就是在这样美丽的地方长大的呀。
我们先去了毛主席的故居。
那房子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可这里面走出了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人物呢。
走进故居,我看到那些简单的家具,破旧的床铺,还有小小的厨房。
我就忍不住问小伙伴:“你能想象毛主席小时候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吗?”小伙伴也瞪大了眼睛说:“真不敢相信,这么简陋的地方,却诞生了那么伟大的思想。
”这就好比一颗最璀璨的星星,是从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开始发光的呀。
在故居周围,有大片大片的农田。
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毛主席在田地里帮忙干活的情景。
他和普通的农民伯伯一样,辛勤地劳作着。
这时候,带队的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毛主席小时候的故事。
说他特别爱看书,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想尽办法找书看。
我就想啊,我现在有那么好的条件,有明亮的教室,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我还时不时想偷懒,真是不应该呢。
我就像一只拥有了很多粮食却还不满足的小松鼠,不知道珍惜。
接着我们去了毛主席铜像广场。
哇,那座铜像好高大呀,毛主席站在那里,就像一座山一样,给人一种特别威严又亲切的感觉。
我们排着队,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向铜像献花。
我当时心里特别激动,就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毛主席,您真的太伟大了,要是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周围好多人也都表情庄重,我看到有些爷爷奶奶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呢。
这时候,我旁边的一个同学突然说:“毛主席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前行的道路。
”我觉得他说得太对了,这就好比在黑暗的森林里,有了那盏最亮的灯,我们才能找到方向。
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毛主席纪念馆。
里面陈列着好多好多的东西,有毛主席写的字,用过的东西,还有好多照片。
那些照片就像一个个时光的小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毛主席的一生。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年月
一.调查背景:红色之旅爱国精神
二.调查准备过程:
网上搜集资料,进一步增进对调查地点的了解和认识。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
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
主要景点是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滴水洞。
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
1950年按原貌修复。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在门额匾上题字"毛泽东同志故居"。
1997年7月,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参观过程
毛泽东故居中国共产党有房屋18间,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1910年的秋天离开这里外出求学。
进入室内里面陈列的都是那个时期湖南农村家庭的典型用具和摆设,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锄犁、水车此外还有猪栏,牛栏和谷仓各室想通,还有好多没见过的稀奇古怪的工具。
从室内出来映入眼帘是葱葱郁郁的绿色植物,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毛主席的故居前面是开满荷花还有好多活泼小鱼的池塘,叫南岸塘。
相传毛主席的好水性就是从此练出来的。
导游跟我们说,毛主席之所以会在南岸塘里练出好水性,是因为少年时候的他特别调皮,每当主席父亲被他气得要揍他时,就躲到池塘里面。
故居后面是高耸的青山,所以故居可谓是“依山傍水”,听导游说这种地理位置属于风水宝地。
在附近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南岸,共有10多间房屋。
故居里满是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虽然主席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会被人民永远铭记和传颂。
故居既是主席的诞生地又是主席亲手缔造中国农村最早的韶山党支部的地方,主席时时刻刻教自己的亲人要有“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的博大情怀。
在之后的革命战争里主席先后六位至亲牺牲:他的夫人杨开慧被敌人残忍的杀害,并残忍的割下头颅悬挂在城楼门三天三夜,只因她是毛泽东的妻子。
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相继被害,英勇献身,年仅十九岁的侄子毛楚雄也被反动派活埋。
常
人怎能忍受失去六位至亲的痛苦,而毛主席却只将痛苦深埋心中,转而转化为悲愤,继续投身革命中。
正是主席这种情怀才建立了新中国的千秋功业,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毛泽东故居
毛主席铜像广场
据说立铜像那天上午十点多,天空出现了日月同辉的奇异自然景象,市花杜鹃花也提前三个月傲雪盛开的人间奇景。
铜像红褐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
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五湖四海的人民都怀着对一代伟人的敬仰和钦佩汇聚于此。
我们带着对主席的敬仰、感激之情向主席进献花篮虔诚鞠躬许愿,并且绕着铜像瞻仰一圈。
铜像高六米,基座高四点一米,通高十点一米,重三点七吨,四点一象征毛主席执政四十一年,十点一象征“10.1”国庆。
铜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手执文稿,面带微笑,正视前方,魏然挺立,再现人民领袖出席开国大点的风采,铜像下面有五十四棵松树象征五十四个民族。
流传许多关于铜像的故事,当年从南京运输来韶山的时候经过江西的井冈山,好好的车子无故抛锚使得铜像在那里待了一个晚上,都说是主席想看看当年自己曾经战斗的地方和自己并肩战斗的战友。
滴水洞
别墅滴水洞建在两个小山峰之间的沟壑处,一山峰埋葬的是主席的祖父一山峰埋葬的是主席的祖母,环境清幽十分凉爽是个风水极佳的宝地。
据说自1932年起国民党曾派特物三次来掘毛主席祖坟,均因当地百姓的保护而未得逞。
滴水洞一号楼毛主席因曾隐居于此住了11天而闻名,是一栋青砖青瓦的平方别墅。
一号楼有办公室、卧室、会议室、娱乐室还有最厉害的具有防震、防毒、防弹的防空洞。
办公室内有一张大办公桌,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其中砚台是主席的最爱的,主席特别节俭还留一张竹椅在办公室,据说主席曾坐做下去出不来,因为主
席晚年发福了。
会议室里有一架大型的放映机,主席偶尔在吃饭的时候用来看电影来放松自己。
娱乐室摆放着以前主席打乒乓球的球桌是两张小桌子拼起来的,听导游说毛主席打球从来不捡球,主席以前穿的中山装有四个大口袋每次打球前他会在口袋里装满乒乓球,所有的球打完后主席就不打了,因为主席从不向别人弯腰的。
主席其实还是个性情中人他为江青做了很多事,还特意修建了属于她独一无二的浴室用的是江青最喜欢的绿色瓷砖。
但江青却从未来过韶山,只因江青曾向毛主席提了要求,其中一个让毛主席把杨开慧的东西全扔了的要求让毛主席震怒,说:“你不去就不去!”由此可见主席对杨的深情。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防空洞,厚厚钢板门还有体现百姓智慧的就地取材的墙等等。
毛泽东纪念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展示毛泽东同志生平业绩的纪念性博物馆,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同意后,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即择定距毛泽东故居0.5公里的引凤山下为馆址,着手筹建。
馆舍建筑工程由中南基建局、广东省建筑设计院、广州市城市建设局、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和湖南省建设计院联合设计。
湖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1964年5月10日破土动工,同年8月20日竣工,建筑面积2707.05平方米。
9月15日,陈列布展就绪。
馆名“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郭沫若书。
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遗物馆的布展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休息椅的设置满足了年迈观众群体的需求,而且在休息椅旁也可通过电子触摸屏等科技展示设备进一步了解展陈内容。
展厅配备升降电梯并设置了自动语音发射
系统,观众可通过租赁语音导览器实现自助式参观,也可通过讲解员运用64通道无线讲解播放系统、无干扰讲解系统实现导游讲解。
毛泽东遗物馆的建成,进一步展示了伟人的人格风范,将更好地发挥毛泽东遗物和相关文物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使韶山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教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四.实践感想
一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在一天的旅程里我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
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重要的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
“诗国长城”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的历史脉络令人赞叹折服,岳麓书院深幽的景致意境和悠久的文化沉淀令人流连忘返,但是这些都不及韶山的烙印和韶山的精神那般令人敬仰乃至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