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优】
- 格式:doc
- 大小:196.02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32×(5+6)的得数()32×5+32×6的得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2.观察时,从()看到的图形是。
A.正面B.左面C.上面3.观察下面的物体时从()看三个物体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A.正面B.侧面C.上面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以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3厘米和7厘米,它的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A.3厘米B.5厘米C.11厘米6.如图,一张三角形纸被撕掉了一角,原来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7.下列各数在5和6之间最接近5的数是()。
A.4.98B.5.12C.5.928.两个数的差是15.8,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0.2,那么,差是()。
A.15.6B.16C.15.49.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A.个位B.十分位C.百分位10.把图形向左平移5格后得到()图形。
A.①B.①C.①二、填空题11.2.5的100倍是( ),6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
12.两个数的和是4.8,其中一个加数是1.2,另一个加数是( )。
13.十二点零四写作( ),计数单位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
5.409读作:( )。
14.7dm=()()m=()m(填小数);0.25米=()厘米。
15.在50.34中的“5”表示5个( ),“4”表示4个( )。
16.在括号里填上“>”“<”或“=”。
4.7( )4.58 2.60( )2.616×125( )8×125×28cm( )0.8m17.把3.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18.每千克小麦可以磨0.85千克面粉,100千克小麦可以磨( )千克面粉。
19.把120缩小到它的110是( ),120扩大到它的10倍是( )。
20.用“元”做单位,把下面各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四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的三角形中,是钝角三角形的是()。
A. B. C. D.2.聪聪要用小棒围一个三角形,他已经选了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3厘米的两根小棒,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以是()。
A. 5厘米B. 6厘米C. 7厘米D. 8厘米3.如右图,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A. 三角形ABCB. 三角形ABEC. 三角形AECD. 三角形AFC4.观察下面这四个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B. C. D.5.下面四个图形中,内角和是360°的图形是()。
A. B. C. D.6.下面各数中,“5”表示5个百分之一的是()。
A. 4.578B. 5.46C. 6.315D. 84.757.把3.1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是把这个数()。
A. 扩大到原数的2倍B. 扩大到原数的100倍C. 缩小到原数的12D. 缩小到原数的11008.李青在用计算器计算“792÷36”时,发现数字键“3”坏了。
如果还要使用这个计算器进行计算,下面的计算方法中,错误的是()。
A. 792÷6÷6B. 792÷4÷9C. 792÷6 × 6D. 792÷2÷189.如图,张奶奶家有一块菜地,分别种了西红柿、豆角和白菜。
能用算式“(15 + 24)× 32”解决的问题是()。
A. 种西红柿和白菜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B. 种白菜和豆角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C. 种西红柿和豆角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D. 种西红柿、白菜和豆角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10.小强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3cm,小毅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0cm。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强一定比小毅高B. 小毅有可能比小强高C. 小强所在小组同学的身高都是153cmD. 小毅所在小组同学的身高都不超过150cm二、填空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四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
(共34分)1.直接写出得数。
(10分)5.5−5 = 40 × 60 = 840÷21 = 7.8 + 2.2 =2025−125= 1−0.08 = 6.7 + 3 = 3.2÷100 =3.7 + 6.3 × 10 = 9.9÷1000 × 10 =2.笔算下面各题。
(6分)18.3−14.29 = 12.56 + 5.8 = 1.3−0.18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8分)(1)12.6−3.28 + 0.78 (2)408÷24 × 32(3)43.56 −(12.7 + 3.56)(3)202 × 91−91 × 102(4)(32 + 360÷45)× 15 (5)540÷[888÷(2023−1949)]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4分)4.一个数由2个十、2个十分之一、3个百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计数单位是()。
5.将4.986精确到百分位约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6.用小数表示计算结果。
4 m 35 cm + 5 m =()m 10 kg−4 kg 800g =()kg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6°,顶角是();如果顶角是36°,则一个底角是()。
8.在5.3 t、530 kg、0.305 t、3 t 50kg中,最重的是(),最轻的是()。
9.比7.6多()的数是10.3;比()多3.9的数是8.2。
10.如图:从()面看到的形状是,从()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
11.聪聪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当列举到7只鸡、2只兔时,脚的只数比实际还少8只。
这个问题的正确结果是鸡有()只,兔有()只。
三、判断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四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
(共38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共10分)0.1 + 4.1=28 + 0.8= 5.6 + 0.7=45.3−15=8−0.3=1000÷125=25 × 4÷25 × 4=125÷1000=68 + 68 × 99=10÷100÷10=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第(3)题需验算。
(每题3分,验算1分,共10分)(1)7.26 + 3.75=(2)16.3−7.9=(3)18.2−16.45=3.用递等式计算,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每题3分,共18分)36.7−19.4 + 35.8 6.32 + 6.8 + 0.68 23.45 −(3.45 + 10.44)205 ×[20 −(8.5 + 3.5)] 88 × 124 + 88 101 × 49−50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4.五一假期,某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亿人次,它是由12.96个()组成。
5.209 dm=()m 0.802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6.小数的性质是:()。
7.三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如下图的图形,∠1是()°;沿着三角形的边从A点走到B点(不往回走),路程最长是()米,最短是()米。
8.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缩小到它的110后是0.0123,这个小数原来是()。
9.已知A × 1.02=B × 0.99 =C(A、B、C均不等于0),那么三个数中()最小。
10.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用数对表示分别为A(3,1)、B(3,5)、C(7,1),那么它既是一个()三角形,也是一个()三角形。
11.学校举行抢答比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4分,3号选手共抢答12题,最后得92分,他答对了()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四年级数学(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90分钟完成)一、计算题(共30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1)3.4 + 2.7 =8.2−5.6 =643 + 198 =741 – 396 =0 × 398 =14 × 99 =0.2 × 100 =14.8÷1000=(2)6.7−2.4 + 3.6 =320 + 80 × 2 =145−(45 + 70)=(125 + 40)× 4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4分)(1)37.6 + 29.85 (2)86−68.47验算:验算:3.用递等式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并写出必要的简算过程)。
(18分)(1)167 + 34.59 + 233 + 42.41 (2)30.54 – 8.28 – 3.72(3)38000÷125÷8 (4)76 × 33 + 53 × 76 + 76 × 14(5)25 × 17 × 8 (6)75 × [(364 + 588)÷28]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60 +()= 520740 −()= 170()– 190 = 4306 ×()= 372477 ÷()= 9()÷5 = 1302.一个数是由6个十、2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读作(),这是一个()位小数。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9.98 9.89 0.20 0.200 74×99+1 74×101-18.5hm2850m2 3.04km 3040m 125×32 25×8×125×44.博物馆某月的参观人数是2949000人,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人”作单位的数是()万人,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万人。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一个两位小数,十分位上的数字是4,百分位上的数字是十分位上数字的2倍,十位是6,其它数位上是0,这个小数是()。
2.去年“五一”假期,南宁市共接待游客4805300人次,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万人次,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万人次。
3.四位同学百米跑的成绩依次为:小红14.59秒,小亮15.01秒,小新14.61秒,小华20.15秒,其中跑得最快的是()。
4.350克=()千克2千米40米=()千米3元2角=()元 5.08吨=()吨()千克5.37×25×4=37×(25×4)运用了()律。
6.自行车的车身结构做成了三角形的形状,是利用了三角形的()性。
7.一个等边三角形,周长是27cm,它每条边的长度是()cm,每个内角是()°。
8.如下图,一张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
撕去的这个角是()°,原来这张纸片的形状是()三角形,也是()三角形。
9.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看从()看从()看10.学校买来篮球、足球共8个,一共花了290元。
篮球每个40元,足球每个30元,学校买了()个篮球和()个足球。
二、选择题11.去掉下面各数中的“0”,数的大小不变的是()。
A.100.2B.5.480C.37.06D.1.00112.小明所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所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和小强对比,()。
A.小强高B.小明高C.一样高D.无法确定谁高13.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3厘米、5厘米、3厘米B.9厘米、7厘米、5厘米C.5厘米、8厘米、3厘米D.6厘米、7厘米、8厘米14.佳佳用计算器计算“20.52+16.19”,她错误地输入“20.52+16.69”,要修正这个错误,她需要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猜猜我是()。
A.117B.283C.273D.108 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物体是()。
A.B.C.D.3.用简便方法计算210÷42,下面正确的是()。
A.210÷6×7B.210÷7÷6C.420÷7×64.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0.8表示的是()。
A.B.C.D.5.拼成一个至少要用()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A.1B.2C.36.去掉5.8的小数点,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大()。
A.10倍B.52.2C.587.以下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正方形B .平行四边形C .圆形D .等边三角形 8.小明看一本书,前4天每天看26页,后6天每天看40页刚好看完,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的列式是( )。
A .26402÷(+)B .26440646⨯⨯÷(+)(+)C .264046÷(+)(+) 9.学校举行数学竞赛,试卷上共有2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5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1分。
小明得了88分,他做对了( )道题。
A .2B .17C .18D .19 10.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6︒和4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D .等腰二、图形计算11.列式计算角的度数。
12.列式计算角的度数。
13.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三、口算和估算 1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70+630= 1200-280= 26×3= 810÷90= 1262-600= 920×0= 916-25-75= 563+79-163= 0÷387= 4800÷80= (32+168)×4= 618-25×8= 38×49≈ 198×6≈ 542÷59≈ 488÷71≈四、填空题 15.100-(800÷16+3)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100.013读作:(______),五十点五零五写作:(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9⨯(______)285=957÷(______)7821= 3.在括号里填上“>”“<”或“=”。
90÷(3+6×2)(________)90÷[(3+6)×2]7100(________)0.0694.将下面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12634160+=(2)1604640⨯=(3)12806402÷=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三角形中,∠A=40°,∠B=80°,∠C=_____。
6.1米7厘米=(______)米,8千克10克=(______)千克。
7.把3.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________),也就是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
8.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两位,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近似值是3.0,这个数原来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_)。
9.24.6□≈24.6,□里可填的数字有(______)。
10.4.99□≈5.00,□里可填的数字有(______)。
11.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1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5cm 和8cm ,那么另一条边应该是大于(______)cm ,且小于(______)cm 。
1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57,那么中间的数是(________)。
二、判断题14.25×[(356-270)÷43]去掉中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________)15.0.3和0.3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______)16.有一种三角形叫做等边直角三角形。
(________)17.()8125581258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四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
(共28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1.8 + 3.5 = 7.1−3.4 = 0.28 + 0.2 = 0.015 ×()= 1.54÷100 = 50−50÷10 = 10−9.99 = ()× 10 = 6.18 2.笔算下面各题。
(8分)16.32 + 7.75 14.53 + 5.67 8.3−5.47 70−54.03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分)16−8.25−3.75 125 × 32 × 2557 × 68 + 31 × 57 + 57 60÷[(306 + 99)÷27]二、填空题。
(共20分)4.现如今“直播带货”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第三方数据显示,某网红主播在2024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额达到约2749000000元。
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元,保留一位小数是()亿元。
5.6个十,7个十分之一,3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的计数单位是(),不改变数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6.观察竖式,验算的依据是()。
7.在里填上“>”“<”或“=”。
0.6820.628 4吨50千克 4.05吨10个0.110 25 × 1225 × 10 × 28.一个小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缩小到原数的11000,结果是20.96,原数是()。
9.已知□.□□>4.0,则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10.聪聪想用小正方体搭一个模型,希望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聪聪已经搭了5块(如图),接下来把6号小正方体放在()号的()面,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模型。
11.明明家、公园、学校三个地点连起来正好围成一个三角形。
已知明明家到公园的距离是5千米,学校到公园的距离是3千米,那么明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近是()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时间: 40分钟满分:100一、填空。
(29分)1小明在班上坐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小强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6),他坐在第()列第()行。
2. 4004004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4表示(),中间的4表示(),右边的4表示()。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度,那么它的顶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4. 一个亿里有()个千万,()个万;与亿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
5.25×13×4=13×(□×□)。
6. 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其中最小的数是X,最大的数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7.118+159+182=(____ + ______ )+_________。
8.280538800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数字中的5在()位,表示()个(),把它改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9.一张正方形纸,长A厘米,宽B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度,另外两个角分别是()、()或()、()。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有可能是钝角。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4.位数多的自然数比位数少的自然数大。
…………………………………………………()5.同一个梯形中的所有高都相等…………………………………………………………()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 读数时,每级末尾有0,都()。
A.只读一个零B.不读C.读2. 125×7×8=7×(125×8)。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3.99口192≈99万。
口子里可以填()个数。
A.4B.8C.54.下面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像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圆形5. 99×99+199()100×100。
A. >B.<C.=四、在O里填上““>”、“<”、或“=”。
(6分)1.40×51O40×50+402. 56×99O56×100-993.74×19+74O74×(19+74 )4. 600÷25×4O600÷(25×4)5.960÷12-6O960÷(12-6)6. 306×50O300+6×50五、计算。
(18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25×4= 18×500 = 30×40=6000÷30 = 9100÷700= 25×4÷25×4=2.竖式计算(每题1分)289+476 28×64 703×46502×90 206×15 284×363.简便计算(每题2分)893+594+107 58×34+66×58 4×(17×25)48×101—48 7×25 ×9 ×4 87×99+87六、作图题。
(6分)1. 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读数与比较大小。
(9分)1. 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为17100000平方千米,加拿大的国土面积约为9980000平方千米。
(3分)(先读出各数再按从大到小排列)()<()<()2. 在○里填上“>”或“<”。
(3分)314400○32万64980000○6500000250300000000○249400000000 63082○6083239805089○37790502 12701042502○127102598703. 将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分)390万21302400 4001234 780998 3800670()<()<()<()<()八、解决问题。
(1---4每题4分,第5题6分。
共22分)1.南港小学去年九月份用水360吨,十月份用水30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水费120元。
每吨水多少元?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6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 千米,辆车出发3小时后还相差多少千米?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厘米,底比腰长3厘米。
它的底是多少厘米?4.李老师开车从南京出发去上海开会,全长288千米,开了一段时间后还有114千米,李老师平均每小时行58千米,他已经开了几小时?5.用4块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型或长方形,拼成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答案:一.填空1.(4,5) 3,6【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对知识理解情况。
】2.十万 4个十万四个百万 4个一【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位表的熟练掌握情况。
】3.90度,直角三角形。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4.10, ,10000,十亿,千万。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学习数位熟练掌握情况。
】5.25×(13×4)=13×(25×4)【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掌握情况。
】6.87620,20678【出题意图:考查学生数的大小比较。
】7.(118+182)+159【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加法结合律掌握情况。
】8.11 百亿千万 5 千万【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字的分析改写能力。
】9.4B【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对正方形周长掌握情况。
】10.70、4,55、5【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乘法结合律掌握情况。
】二、判断1.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末尾的0添加相关知识的了解。
】2.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位对齐的相关知识的了解。
3.√【出题意图:考查学生三角形知识的了解。
】4√【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梯形知识的掌握情况。
】5×【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近似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选择1.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位表。
】2.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掌握运算定律能力。
】3.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大数的改写。
】4.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的熟练掌握情况。
】5.C【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熟练掌握简便运算能力。
】四、在O里填上““>”、“<”、或“=”1.=2. >3. =4. >5. <>6.【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运算定律运用能力。
】五、简便计算1.15952.58003.17004.48005.63006.8700【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简便计算能力。
】六、画三角形略七1.九百六十万一千七百一十万九百九十八万【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大数的读法。
】960000<9980000<171000002.<>>>><3.980998<3500670<3500760<4002190<1130240【出题意图:考查学生数的大小比较能力。
】八、解决问题1. 360-300=60(吨)120÷60=2(元)答:每吨水2元。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2.(55+65)×3=120×3=360米600-360=240千米答:还差240千米。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3.30+3=33(厘米)33÷3=11(厘米)11—3=8(厘米)答:腰11厘米,底8厘米。
【出题意图:灵活运用差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88-114=174(千米)174÷58=3(小时)答:李老师已经行了3小时。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
】5.8+8=16(厘米)16×4=64(厘米)4×8=32(厘米)(32+8)×2=80(厘米)答正方形周长64厘米,长方形周长80厘米。
【出题意图: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