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9011,9012,9013,9014,8050,8550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数据

9012 PNP 50V 500mA 600mW 低频管放大倍数30-90

8550 PNP 40V 1500mA 1000mW 200MHz 放大倍数40-140

9011 NPN 30V 30mA 400mW 150MHz 放大倍数20-80

9013 NPN 20V 625mA 500mW 低频管放大倍数40-110

9014 NPN 45V 100mA 450mW 150MHz 放大倍数20-90

8050 NPN 25V 700mA 200mW 150MHz 放大倍数30-100

详情如下:

90系列三极管参数

90系列三极管大多是以90字为开头的,但也有以ST90、C或A90、S90、SS90、UTC90开头的,它们的特性及管脚排列都是一样的。

9011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30V

集电极-基电压50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0.03A

耗散功率0.4W

结温150℃

特怔频率平均370MHZ

放大倍数:D28-45 E39-60 F54-80 G72-108 H97-146 I132-198 9012 结构:PNP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30V

集电极-基电压-40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0.5A

耗散功率0.625W

结温150℃

特怔频率最小150MHZ

放大倍数:D64-91 E78-112 F96-135 G122-166 H144-220 I190-300 9013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25V

集电极-基电压45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0.5A

耗散功率0.625W

结温150℃

特怔频率最小150MHZ

放大倍数:D64-91 E78-112 F96-135 G122-166 H144-220 I190-300

9014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45V

集电极-基电压50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0.1A

耗散功率0.4W

结温150℃

特怔频率最小150MHZ

放大倍数: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9015 结构:PNP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45V

集电极-基电压-50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0.1A

耗散功率0.45W

结温150℃

特怔频率平均300MHZ

放大倍数: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9016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20V

集电极-基电压30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0.025A

耗散功率0.4W

结温150℃

特怔频率平均620MHZ

放大倍数:D28-45 E39-60 F54-80 G72-108 H97-146 I132-198 9018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15V

集电极-基电压30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0.05A

耗散功率0.4W

结温150℃

特怔频率平均620MHZ

放大倍数:D28-45 E39-60 F54-80 G72-108 H97-146 I132-198 三极管8550

8550是一种常用的普通三极管。

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PNP型硅三极管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40V

工作温度:-55℃to +150℃

和8050(NPN)相对

主要用途:

开关应用

射频放大

三极管8050

8050是常用的NPN小功率三级管,下面是的8050引脚图参数资料。8050三级管参数:类型:开关型; 极性:NPN; 材料:硅; 最大集存器电流(A):0.5 A; 直流电增益:10 to 60; 功耗:625 mW; 最大集存器发射电(VCEO):25; 频率:150 KHz

PE8050 硅NPN 30V 1.5A 1.1W

3DG8050 硅NPN 25V 1.5A FT=190 *K

2SC8050 硅NPN 25V 1.5A FT=190 *K

MC8050 硅NPN 25V 700mA 200mW 150MHz

CS8050 硅NPN 25V 1.5A FT=190 *K

图18050和8550三极管TO-92封装外形和引脚排列

https://www.doczj.com/doc/597154357.html,/dianzizhizuo/qita/200909/943584.html

图28050和8550三极管SOT-23封装外形和引脚排列

https://www.doczj.com/doc/597154357.html,/dianzizhizuo/qita/200909/943584.html

8050和8550三极管在电路应用中经常作为对管来使用,当然很多时候也作为单管应用。8050 为硅材料NPN型三极管;8550 为硅材料PNP型三极管。8050S 8550S S8050 S8550 参数:

耗散功率0.625W(贴片:0.3W)

集电极电流0.5A

集电极--基极电压4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

特征频率fT 最小150MHZ 典型值产家的目录没给出

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档贴片为L H档

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 L100-200 H200-350

C8050 C8550 参数:

耗散功率1W

集电极电流1.5A

集电极--基极电压4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

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 典型190MHZ

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档

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

8050SS 8550SS 参数:

耗散功率: 1W(TA=25℃) 2W(TC=25℃)

集电极--基极电压4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

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

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 D3 共4档

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 D3:300-400 引脚排列有EBC ECB两种

SS8050 SS8550 参数:

耗散功率: 1W(TA=25℃) 2W(TC=25℃)

集电极电流1.5A

集电极--基极电压4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

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

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 共3档

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

引脚排列多为EBC

UTC的S8050 S8550 引脚排列有EBC

8050S 8550S 引脚排列有ECB

这种管子很少见

参数:

耗散功率1W

集电极--基极电压3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0V

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 典型产家的目录没给出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C D E档

C:120-200 D:160-300 E:280-400

NEC的8050

最大集电极电流(A):0.5 A;

直流电增益:10 to 60;

功耗:625 mW;

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O):25;

频率:150 MHz .

其它的8050

PE8050 硅NPN 30V 1.5A 1.1W

MC8050 硅NPN 25V 700mA 200mW 150MHz CS8050 硅NPN 25V 1.5A FT=190 *K

3DG8050 硅NPN 25V 1.5A FT=190 *K

2SC8050 硅NPN 25V 1.5A FT=190 *K

三极管9013参数

三极管9013参数、管脚图 2010-01-03 00:30:58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3008次评论:0条简述 9013 - NPN外延型晶体管(三极管) 9013是一种最常用的普通三极管。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NPN型硅三极管 特性 ?集电极电流Ic:Max 500mA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40V ?工作温度:-55℃ to +150℃ ?功率(W):0.625 ? fT(MHZ):- ? hFE :64 ~ 202 ?和9012(PNP)相对 ?主要用途: 开关应用 射频放大 低噪声放大管

90系列三极管参数-9012 9013 9014管脚图-引脚 -S90-2SC90-代换资料-替代-怎么识别管脚排列 90系列三极管大多是以90字为开头的,但也有以ST90、C或A90、S90、SS90、UTC90开头的,它们的特性及管脚排列都是一样的。 90系列三极管引脚图 9011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30V 集电极-基电压50V 射极-基极电压 5V 集电极电流 0.03A 耗散功率0.4W 结温150℃ 特怔频率平均 370MHZ 放大倍数:D28-45 E39-60 F54-80 G72-108 H97-146 I132-198 9012 结构:PNP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30V 集电极-基电压 -40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 0.5A

耗散功率0.625W 结温150℃ 特怔频率最小 150MHZ 放大倍数:D64-91 E78-112 F96-135 G122-166 H144-220 I190-300 9013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25V 集电极-基电压45V 射极-基极电压5V 集电极电流 0.5A 耗散功率0.625W 结温150℃ 特怔频率最小 150MHZ 放大倍数:D64-91 E78-112 F96-135 G122-166 H144-220 I190-300 9014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45V 集电极-基电压 50V 射极-基极电压 5V 集电极电流 0.1A 耗散功率0.4W 结温 150℃ 特怔频率最小150MHZ 放大倍数: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9015 结构:PNP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45V 集电极-基电压-50V 射极-基极电压 -5V 集电极电流 0.1A 耗散功率 0.45W 结温 150℃ 特怔频率平均 300MHZ 放大倍数: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9016 结构:NPN 集电极-发射极电压20V 集电极-基电压30V 射极-基极电压 5V 集电极电流 0.025A 耗散功率0.4W 结温 150℃

常用高清行管和大功率三极管主要参数表

常用高清行管和大功率三极管主要参数表 2010-03-02 10:33:54 阅读7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高清彩电行管损坏的原因及代换 现在,大屏幕彩色电视大都是数字高清,原来50Hz的场扫描频率接近人眼感知频闪的临界点,所以高清电视都是提高扫描频率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即将场扫描提高到100Hz或是60Hz逐行,这样就会使行扫描的频率提高一倍,自然行输出管的开关速度和功耗都会随之增加,普通的行输出管已经不能胜任,要采用性能更好的大功率三极管。目前采用的行管有:C5144、C5244、J6920、C5858、C5905等,这些行输出管的耐压都在1500V以上,电流多大于20A,但是由于其功耗比较大,损坏率还是比较高。归纳起来,其损坏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六种。 1. 行激励不足 如果行激励不足,行管不能迅速截止与饱和,导致行管内阻变大,将造成行输出电路的功耗增加,引起行输出管发烫,一旦超过行管功耗的极限值,便会使行管烧坏。 在海信高清电视中,行振荡方波信号是由数字变频解码板输出,经过一对三极管2SC1815、2SA1015放大后,送到行激励管的基极。这两个三极管工作在大电流开关状态,故障率相对较高,损坏后就会造成行激励不足,损坏行输出管,对比可以用示波器测量行管基极的波形来确定。另外,行管基极的限流电阻阻值一般为Ω,与行管的发射极串联,再与行激励变压器并联,若是阻值增大有可能用普通万用表测不出来。我们曾经修过多例次电阻增值到2Ω以上而导致开机几分钟后行管损坏的故障,且损坏行管的比例较大。 2. 行逆程电压过高 在行逆程期间,偏转线圈会对逆程电容充电,逆程电容容量大小决定充电的时间。容量越小,充电时间越短,充电电压越高,因而会产生很高的反峰脉冲电压。所以,当行一旦超过行管的耐压值,就会出现屡烧行管的结果。我们在测量逆程电容时,一般是测量电容的直流参数,而一些ESR等交流参数无法测量,所以最好是代换较可靠。 3. 行偏转线圈或行输出变压器局部短路造成行负责过重 常见场输出集成电路击穿导致行偏转线圈或行输出变压器绝缘性能下降,产生局部短路、行输出逆程电容漏电等。如果保护电路性能不完善,则会引起行管过流损坏。海信高清电视由于电源保护措施比较完善,所以这种情况不多见,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行一开机就停。 4. 电源电压升高 电源电压升高会导致行逆程电压升高。现在的高清电视电源一般都是模块化的,电源设计比较合理,保护功能全,不像以前的老式电源电路,电源电压升高造成击穿行管的故障相对比较少。 5. 行管的型号和参数不对 这种情况在专业的厂家售后一般不会出现,但是作为个体维修或是业余维修就可能遇到。高清电视行管的功率大、频率高,最好用同型号行管代换。有的行管发射结没有并联电阻,如果采用普通行管,发射结并联电阻的阻值比较小,会造成基极驱动电流小,激励不足,行电流过大(正常高清行电流在500mA~600mA)而再次损坏。更换行管后测量行电流,如果原行推动变压器次级并联有缓冲电阻的,可将电阻阻值增大,甚至拿掉;如果行管发射极串联有负反馈电阻或是基极有限流电阻的,可减小该电阻阻值,再次测量行电流,如果行电流减小就适当改变这两个电阻的阻值。 6. 其他 像阻尼二极管开路、高压打火、显像管内部跳火、行信号反馈电路有故障、更换后的行管

常见大中功率管三极管参数(精)

常见大中功率管三极管参数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1402 1500V 5A 120W * * NPN 2SD1399 1500V 6A 60W * * NPN 2SD1344 1500V 6A 50W * * NPN 2SD1343 1500V 6A 50W * * NPN 2SD1342 1500V 5A 50W * * NPN 2SD1941 1500V 6A 50W * * NPN 2SD1911 1500V 5A 50W * * NPN 2SD1341 1500V 5A 50W * * NPN 2SD1219 1500V 3A 65W * * NPN 2SD1290 1500V 3A 50W * * NPN 2SD1175 1500V 5A 100W * * NPN 2SD1174 1500V 5A 85W * * NPN 2SD1173 1500V 5A 70W * * NPN 2SD1172 1500V 5A 65W * * NPN 2SD1143 1500V 5A 65W * * NPN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1142 1500V 3.5A 50W * * NPN 2SD1016 1500V 7A 50W * * NPN 2SD995 2500V 3A 50W * * NPN 2SD994 1500V 8A 50W * * NPN 2SD957A 1500V 6A 50W * * NPN 2SD954 1500V 5A 95W * * NPN 2SD952 1500V 3A 70W * * NPN 2SD904 1500V 7A 60W * * NPN 2SD903 1500V 7A 50W * * NPN 2SD871 1500V 6A 50W * * NPN 2SD870 1500V 5A 50W * * NPN 2SD869 1500V 3.5A 50W * * NPN 2SD838 2500V 3A 50W * * NPN 2SD822 1500V 7A 50W * * NPN 2SD821 1500V 6A 50W * * NPN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348 1500V 7A 50W * * NPN 2SC4303A 1500V 6A 80W * * NPN 2SC4292 1500V 6A 100W * * NPN 2SC4291 1500V 5A 100W * * NPN 2SC4199A 1500V 10A 100W * * NPN 2SC3883 1500V 5A 50W * * NPN 2SC3729 1500V 5A 50W * * NPN 2SC3688 1500V 10A 150W * * NPN

大中小功率三极管判别

大中小功率三极管判别 初学维修的朋友遇到难以查清的大中小功率三极管,如何判别它的极性?方法如下: 1.用数字万用表二极管档测量不同材料制作的三极管会显示不同的电压降,尽管有时电压降的差别很小,但仍可从中判断三极管的类型以及三个极。 判别方法:将数字万用表拨至二极管测量档,红表笔接被测管任一引脚,黑表笔分别触碰另两引脚,如果,两次触碰显示的电压降不同,则说明红表笔接的是NPN型管b极,电压降较大对应的黑表笔接e极,电压降较小对应的黑表笔接c极。同理,若用黑表笔接被测管任一引脚,红表笔分别触碰另两引脚,如果有两次电压降大小不同,则表明黑表笔接的是PNP管b极,电压降较大对应的红表笔接e极,电压降较小对应的红表笔接c极。 如果两次触碰的电压降均大于400mV,则表明被测管是硅管;如果两次电压降均在80~400mV之间,则表明被测管是锗管。如果交换红、黑表笔出现多种电压降读数,则表明被测管内某PN结击穿;如果均无电压降读数,则表明被测管内部断路 2 大功率晶体三极管的检测 利用万用表检测中、小功率三极管的极性、管型及性能的各种方法,对检测大功率三极管来说基本上适用。但是,由于大功率三极管的工作电流比较大,因而其PN结的面积也较大。PN结较大,其反向饱和电流也必然增大。所以,若像测量中、小功率三极管极间电阻那样,使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必然测得的电阻值很小,好像极间短路一样,所以通常使用R×10或R×1挡检测大功率三极管。 3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 用万用表对普通达林顿管的检测包括识别电极、区分PNP和NPN类型、估测放大能力等项内容。因为达林顿管的E-B极之间包含多个发射结,所以应该使用万用表能提供较高电压的R×10K挡进行测量。 4 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检测 检测大功率达林顿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达林顿管基本相同。但由于大功率达林顿管内部设置了V3、R1、R2等保护和泄放漏电流元件,所以在检测量应将这些元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加以区分,以免造成误判。具体可按下述几个步骤进行: A 用万用表R×10K挡测量B、C之间PN结电阻值,应明显测出具有单向导电性能。正、反向电阻值应有较大差异。 B 在大功率达林顿管B-E之间有两个PN结,并且接有电阻R1和R2。用万用表电阻挡检测时,当正向测量时,测到的阻值是B-E结正向电阻与R1、R2 阻值并联的结果;当反向测量时,发射结截止,测出的则是(R1+R2)电阻之和,大约为几百欧,且阻值固定,不随电阻挡位的变换而改变。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功率达林顿管在R1、R2、上还并有二极管,此时所测得的则不是(R1+R2)之和,而是(R1+R2)与两只二极管正向电阻之和的并联电阻值。 5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挡,通过单独测量带阻尼行输出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的电

三极管参数说明

三极管参数说明 VCEO,基极开路,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VCBO,发射极开路,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 VEBO,J集电极开路,发射结反向击穿电压。 VDSO, 漏源击穿电压。 ICM,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DSM,最大漏源电流。 PCM,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 PDM,漏极最大耗散功率。 IC,集电极电流。 ID,漏极电流。 hFE,共发射极静态放大倍数。 gm,低频跨导,场效应管栅极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能力。 fT,特征频率。 td,延迟时间。 tf,下降时间。 一、半导体二极管参数符号及其意义 CT---势垒电容 Cj---结(极间)电容,表示在二极管两端加规定偏压下,锗检波二极管的总电容 Cjv---偏压结电容 Co---零偏压电容 Cjo---零偏压结电容 Cjo/Cjn---结电容变化 Cs---管壳电容或封装电容 Ct---总电容 CTV---电压温度系数。在测试电流下,稳定电压的相对变化与环境温度的绝对变化之比

CTC---电容温度系数 Cvn---标称电容 IF---正向直流电流(正向测试电流)。锗检波二极管在规定的正向电压VF下,通过极间的电流;硅整流管、硅堆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正弦半波中允许连续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平均值),硅开关二极管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直流电流;测稳压二极管正向电参数时给定的电流 IF(AV)---正向平均电流 IFM(IM)---正向峰值电流(正向最大电流)。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脉冲电流。发光二极管极限电流。 IH---恒定电流、维持电流。 Ii--- 发光二极管起辉电流 IFRM---正向重复峰值电流 IFSM---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浪涌电流) Io---整流电流。在特定线路中规定频率和规定电压条件下所通过的工作电流 IF(ov)---正向过载电流 IL---光电流或稳流二极管极限电流 ID---暗电流 IB2---单结晶体管中的基极调制电流 IEM---发射极峰值电流 IEB10---双基极单结晶体管中发射极与第一基极间反向电流 IEB20---双基极单结晶体管中发射极向电流 ICM---最大输出平均电流 IFMP---正向脉冲电流 IP---峰点电流 IV---谷点电流 IGT---晶闸管控制极触发电流 IGD---晶闸管控制极不触发电流 IGFM---控制极正向峰值电流 IR(AV)---反向平均电流 IR(In)---反向直流电流(反向漏电流)。在测反向特性时,给定的反向电流;硅堆在正弦半波电阻性负载电路中,加反向电压规定值时,所通过的电流;硅开关二极管两端加反向工作电压VR时所通过的电流;稳压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下,产生的漏电流;整流管在正弦半波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下的漏电流。

S9013三极管

9013三极管 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s9013 NPN三极管主要用途:作为音频放大和收音机1W推挽输出。 1型号对比 s9014,s9013,s9015,s9012,s9018系列的晶体小功率三极管,把显示文字平面朝自己,从左向右依次为e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s8050,8550,C2078 也是和这个一样的。用下面这个引脚图(管脚图)表示: 三极管引脚图 9013三极管[1] e b c 当前,国内各种晶体三极管有很多种,管脚的排列也不相同,在使用中不确定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必须进行测量确定各管脚正确的位置(下面有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极的方法),或查找晶体管使用手册,明确三极管的特性及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资料。 非9014,9013系列三极管管脚识别方法: (a) 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管子为PNP型三极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如9013,9014,9018。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直流参数 (1)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发射极开路(Ie=0)时,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Vcb 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它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所以称为集电极一基极的反向饱和电流.良好的三极管,Icbo很小,小功率锗管的Icbo约为1~10微安,大功率锗管的Icbo可达数毫安,而硅管的Icbo则非常小,是毫微安级. (2)集电极一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穿透电流)基极开路(Ib=0)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规定反向电 压Vce时的集电极电流.Iceo大约是Icbo的β倍即Iceo=(1+β)Icbo o Icbo和Iceo受温度影响极大,它们是衡量管子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小,性能越稳定,小功率锗管的Iceo比硅管大. (3)发射极---基极反向电流Iebo 集电极开路时,在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发射极的 电流,它实际上是发射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4)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1(或hEF) 这是指共发射接法,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集电极输出的直流电流与 基极输入的直流电流的比值,即: β1=Ic/Ib 2、交流参数 (1)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或hfe) 这是指共发射极接法,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输入电流 的变化量△Ib之比,即: β= △Ic/△Ib 一般晶体管的β大约在10-200之间,如果β太小,电流放大作用差,如果β太大,电流放大作用虽然大,但性能往往不稳定. (2)共基极交流放大系数α(或hfb) 这是指共基接法时,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是△Ic与发射极电流的 变化量△Ie之比,即: α=△Ic/△Ie 因为△Ic<△Ie,故α<1.高频三极管的α>0.90就可以使用 α与β之间的关系: α= β/(1+β) β= α/(1-α)≈1/(1-α) (3)截止频率fβ、fα当β下降到低频时0.707倍的频率,就是共发射极的截止频率fβ;当α下降到低频 时的0.707倍的频率,就是共基极的截止频率fαo fβ、fα是表明管子频率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fβ≈(1-α)fα (4)特征频率fT因为频率f上升时,β就下降,当β下降到1时,对应的fT是全面地反映晶体管的高频放 大性能的重要参数. 3、极限参数 (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当集电极电流Ic增加到某一数值,引起β值下降到额定值的2/3或1/2, 这时的Ic值称为ICM.所以当Ic超过ICM时,虽然不致使管子损坏,但β值显著下降,影响放大质量. (2)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 当发射极开路时,集电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 (3)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BVEBO 当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 (4)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 当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使用 时如果Vce>BVceo,管子就会被击穿.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参数反映了三极管各种性能的指标,是分析三极管电路和选用三极管的依据。 一、电流放大系数 1.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1)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它表示三极管在共射极连接时,某工作点处直流电流IC与IB的比值,当忽略ICBO时 (2)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它表示三极管共射极连接、且UCE恒定时,集电极电流变化量ΔIC与基极电流变化量ΔI B之比,即 管子的β值大小时,放大作用差;β值太大时,工作性能不稳定。因此,一般选用β为30~80的管子。 2.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 共基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它表示三极管在共基极连接时,某工作点处IC 与IE的比值。在忽略ICBO的情况下 (2)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α,它表示三极管作共基极连接时,在UCB 恒定的情况下,IC和IE的变化量之比,即: 通常在ICBO很小时,与β,与α相差很小,因此,实际使用中经常混用而不加区别。 二、极间反向电流 1.集-基反向饱和电流ICBO ICBO是指发射极开路,在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加上一定的反向电压时,所对应的反向电流。它是少子的漂移电流。在一定温度下,ICBO 是一个常量。随着温度的升高ICBO将增大,它是三极管工作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环境温度下,硅管的ICBO比锗管的ICBO小得多。

2.穿透电流ICEO ICEO是指基极开路,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加一定反向电压时的集电极电流。ICEO与ICBO的关系为: ICEO = ICBO+ICBO=(1+)ICBO GS0125 该电流好象从集电极直通发射极一样,故称为穿透电流。ICEO和ICBO一样,也是衡量三极管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三、频率参数 频率参数是反映三极管电流放大能力与工作频率关系的参数,表征三极管的频率适用范围。 1.共射极截止频率fβ 三极管的β值是频率的函数,中频段β=βo几乎与频率无关,但是随着频率的增高,β值下降。当β值下降到中频段βO1/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共射极截止频率,用fβ表示。 2.特征频率fT 当三极管的β值下降到β=1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特征频率。在fβ~fT的范围内,β值与f几乎成线性关系,f越高,β越小,当工作频率f>fT,时,三极管便失去了放大能力。 四、极限参数 1.最大允许集电极耗散功率PCM PCM 是指三极管集电结受热而引起晶体管参数的变化不超过所规定的允许值时,集电极耗散的最大功率。当实际功耗Pc大于PCM时,不仅使管子的参数发生变化,甚至还会烧坏管子。PCM可由下式计算: PCM =ICUCE GS0126 当已知管子的PCM 时,利用上式可以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PCM 曲线。 2.最大允许集电极电流ICM 当IC很大时,β值逐渐下降。一般规定在β值下降到额定值的2/3(或1/2)时所对应的集电极电流为ICM当IC>ICM时,β值已减小到不实用的程度,且有烧毁管子的可能。

(完整word版)常用三极管90系列80系列

9013 21 NPN 低频放大 50V 0.5A 0.625W 150MHZ hFE :100~1000 (放大倍数分段可选) 9014 21 NPN 低噪放大 50V 0.1A 0.4W 150HMZ hFE :100~1000 (放大倍数分段可选) 8050 21 NPN 高频放大 40V 1.5A 1W 100MHZ hFE :150~500 (放大倍数分段可选) 8550 21 PNP 高频放大 40V 1.5A 1W 100MHZ hFE :150~500 (放大倍数分段可选) 8050是一种常用的普通三极管。 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NPN 型硅三极管 ?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 :40V ? 工作温度:-55℃ to +150℃ ? 和8550(PNP )相对 ? 主要用途: o 开关应用 o 射频放大 8050 SOT-23 引脚图 放大 8050 TO-92 引脚图 9013是一种最常用的普通三极管。 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NPN 型硅三极管 ? 集电极电流Ic :Max 500mA ?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 :40V ? 工作温度:-55℃ to +150℃ ? 和9012(PNP )相对 ? 主要用途: o 开关应用

o 射频放大 9013 SOT-23 引脚图 放大 9013 TO-92 引脚图 放大 9014是一种常用的普通三极管。 它是一种小电压,小电流,小信号的NPN 型硅三极管 ? 集电极电流Ic :Max 100mA ?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 :50V ? 工作温度:-55℃ to +150℃ ? 和9015(PNP )相对 ? 主要用途: o 开关应用 o 射频放大 9014 SOT-23 引脚图 放大 9014 TO-92 引脚图 放大 BC817是一种常用的普通三极管。 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的NPN 型硅三极管 ? 大集电极电流Ic ?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 :50V ? 工作温度:-55℃ to +150℃ ? 和BC807(PNP )相对 ? 主要用途: o 开关应用 o 射频放大

2SC 系列三极管参数

2SC系列三极管参数 来自:中国电子市场网时间:2006年07月12日浏览619次 2SC1000SI-N55V0.1A0.2W80MHz 2SC1008SI-N80V0.7A0.8W75MHz|2SC1012A SI-N250V 60mA0.75W>80MHz 2SC1014SI-N50V1.5A7W|2SC1017SI-N75V1A 60mW120MHz 2SC1030SI-N150V6A50W|2SC1046SI-N1000V3A 25W 2SC1047SI-N30V20mA0.4W650MHz|2SC1050SI-N300V1A 40W 2SC1051SI-N150V7A60W8MHz|2SC1061SI-N50V3A 25W8MHz=H106 2SC1070SI-N30V20mA900MHz|2SC1080SI-N110V 12A100W4MHz 2SC109SI-N50V0.6A0.6W|2SC1096SI-N40V3A 10W60MHz 2SC1106SI-N350V2A80W|2SC1114SI-N300V4A 100W10MHz 2SC1115SI-N140V10A100W10MHz|2SC1116SI-N180V 10A100W10MHz 2SC1161SI-P160V12A120W|2SC1162SI-N35V1.5A 10W180MHz

100W 2SC1213C SI-N50V0.5A0.4W UNI|2SC1214SI-N50V0.5A 0.6W50MHz 2SC1215SI-N30V50mA0.4W1.2GHZ|2SC1216SI-N40V0.2A 0.3W<20/40 2SC1226SI-N40/50V2A10W150MHz|2SC1238SI-N35V 5W1.7GHz 0.15A 0.15A5W 2SC1247A SI-N50V0.5A0.4W60MHz|2SC1308SI-N1500V7A 50W 2SC1312SI-N35V0.1A0.15W100MHz|2SC1318SI-N60V0.5A 0.6W200MHz 100W14MHz|2SC1345SI-N55V0.1A 10A100W 2SC1343SI-N150V10A 0.1W230MHz 2SC1359SI-N30V30mA0.4W250MHz|2SC1360SI-N50V 1W>300MHz 0.05A1W 0.05A 2SC1362SI-N50V0.2A0.25W140MHz|2SC1368SI-N25V1.5A 8W180MHz 2SC1382SI-N80V0.75A5W100MHz|2SC1384SI-N60V1A 1W200MHz 2SC1393SI-N30V20mA250mW700MHz|2SC1398SI-N70V2A 15W 2SC1413A SI-N1200V5A50W|2SC1419SI-N50V2A 20W5MHz

9013三极管

9013三极管 目录 9014、9013、8050对比 s9013的引脚图参数 编辑本段9014、9013、8050对比s9014,s9013,s9015,s9012,s9018系列的晶体小功率三极管,把显示文字平面朝自己,从左向右依次为e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bc,s8050,8550,C2078也是和这个一样的。用下面这个引脚图(管脚图)表示 三极管引脚图ebc 9013三极管[1] 当前,国内各种晶体三极管有很多种,管脚的排列也不相同,在使用中不确定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必须进行测量确定各管脚正确的位置(下面有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极的方法),或查找晶体管使用手册,明确三极管的特性及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资料。 非9014,9013系列三极管管脚识别方法: (a)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管子为PNP型三极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如9013,9014,9018。 (b)判定三极管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PNP型三极管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D不拆卸三极管判断其好坏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小功率三极管多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由于元件的安装密度大,拆卸比较麻烦,所以在检测时常常通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被测管子各引脚的电压值,来推断其工作是否正常,进而判断三极管的好坏。 如是象9013,9014一样NPN的用万用表检测他们的引脚,黑表笔接一个极,用红笔分别接其它两极,两个极都有5K阻值时,黑表笔所接就是B极。这时用黑红两表笔分别接其它两极,用舌尖同时添(其实也可以先用舌头添湿一下手指然后用手指去摸,反正都不卫生)黑表笔所接那个极和B极,表指示阻值小的那个黑表所接就是C极。(以上所说为用指针表所测,数字表为红笔数字万用表内部的正负级是和指正表相反的。) 9011,9012,9013,9014,8050,8550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数据

三极管知识点的总结.docx

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三极管的基本构造、特点、符号、型号、分类等: 1 .前 1 、 2 个属 2 .理解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实质和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于知识方面 3 .掌握三极管的识别和简单测试方法:的要求 2.最后 1 个属 于技能方面 的要求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是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及其特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 作用: 2.教学难点是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3.技能要求是掌握三极管的识别与简单测试: 三.教具: 1.晶体三极管: 2.万用表: 3.晶体管特性测试仪、双踪示波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3-4位 学生回答1.二极管具有哪些特性? 2.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有哪些? (二):新课教学: 一:三极管的结构、符号和类型: 1.结构:利用课件进行 C(集电极)C(集电极)讲解,然后总结归纳。 集电区集电区 集电结 P 集电结 N b(基极)集区b(基极)集区 P N N发射结P发射结 发射区发射区e(发射极)e(发射极)NPN型PNP型 总结:三极管的结构为:三区+ 两结 + 三电极: 三区:指发射区、基区、集电区 两结:指发射结、集电结: 三电极:指发射极、基极、集电极: 2.符号: C C B B E E NPN型PNP型

3.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结构特点): 发射区很厚,掺杂浓度最高; 基区很薄,掺杂浓度最小; 集电区很厚,掺杂浓度比较高。 4.三极管的型号及其意义:发给不同规格 的三极管让学生 判别。 区别代号(用大字母表示) 半导体的序号(用数字表示) 半导体的类型(用字母表示) 半导体的材料(用字母表示) 电极数目 二: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用双踪示波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必须同时满足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器演示输入信号一般由生产厂家保证。和输出信号的差1.三极管放大的外部条件:别,加强学生的发射结正偏;感性认识,然后 集电结反偏。再进行分析。 2.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I e I b I c 3.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实质: “以小控大”——以基极小电流I b控制集电极大电流I c。因 此:双极型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三.三极管的连接方式: 1 .共发射极: 2 .共集电极:3.共基极: 三张图进行 比较,注意它们输出端输出端输入端输出端 输入端输入端 之间的特点四.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一)输入特性曲线:

大功率三极管参数..

大功率三极管参数 MJ15024 | NPN | 250V | 16A | 250 W MJ15025 | PNP | 250V | 16A |250 W E13005-2是“高速/高压开关管” 参数:硅、NPN、700V/400V 、8A 、75W 、β≥10 三极管参数大全 BU2525AF NPN 30 开关功放1500V12A150W /350NS BU2525AX NPN 30 开关功放1500V12A150W /350NS BU2527AF NPN 30 开关功放1500V15A150W BU2532AW NPN 30 开关功放1500V15A150W(大屏) BUH515 NPN BCE 行管1500V10A80W BUH515D NPN BCE 行管1500V10A80W(带阻尼) BUS13A NPN 12 开关功放1000V15A175W BUS14A NPN 12 开关功放1000V30A250W BUT11A NPN 28 开关功放1000V5A100W BUT12A NPN 28 开关功放450V10A125W BUV26 NPN 28 音频功放开关90V14A65W /250ns BUV28A NPN 28 音频功放开关225V10A65W /250ns BUV48A NPN 30 音频功放开关450V15A150W BUW13A NPN 30 功放开关1000V15A150W BUX48 NPN 12 功放开关850V15A125W BUX84 NPN 30 功放开关800V2A40W BUX98A NPN 12 功放开关400V30A210W5MHZ DTA114 PNP 10K-10K 160V0.6A0.625W(带阻) DTC143 NPN 录像机用4.7K-4.7K HPA100 NPN BCE 大屏彩显行管21# HPA150 NPN BCE 大屏彩显行管21# HSE830 PNP BCE 音频功放80V115W1MHZ HSE838 NPN BCE 音频功放80V115W1MHZ COP/MJ4502 MN650 NPN BCE 行管1500V6A80W MJ802 NPN 12 音频功放开关90V30A200W MJ2955 PNP 12 音频功放开关60V15A115W MJ3055 NPN 12 音频功放开关60V15A115W MJ4502 PNP 12 音频功放开关90V30A200W COP/MJ802 MJ10012 NPN 12 达林顿400V10A175W MJ10015 NPN 12 电源开关400V50A200W

光敏三极管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参数

光敏三极管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参数 1、光谱特性 光敏三极管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错光敏三极管和硅光敏三极管,使用较多的是硅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极管是相同的。 2、伏安特性 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是指在给定的光照度下光敏三极管上的电压与光电流的关系。光敏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下图所示。 3、光电特性 与光照度之间的关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反映了当外加电压恒定时,光电流I L 系。下图给出了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曲线光敏三极管的光电特性曲线的线性度不如光敏二极管好,且在弱光时光电流增加较慢。 4、温度特性 温度对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及光电流都有影响。由于光电流比暗电流大得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光电流的影响比对暗电流的影响要小。下两图中分别给出了光敏三极管的温度特性曲线及光敏三极管相对灵敏度和温度的关系曲线。

5、暗电流I D 在无光照的情况下,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时,流过集电极的反向漏电流称为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 6、光电流I L 在规定光照下,当施加规定的工作电压时,流过光敏三极管的电流称为光电流,光电流越大,说明光敏三极管的灵敏度越高。 7、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V CE 在无光照下,集电极电流IC为规定值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称为集电极一发射极击穿电压。 8、最高工作电压V RM 在无光照下,集电极电流Ie 为规定的允许值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降称为最高工作电压。 9、最大功率P M 最大功率指光敏三极管在规定条件下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10、峰值波长λp 当光敏三极管的光谱响应为最大时对应的波长叫做峰值波长。 11、光电灵敏度 在给定波长的入射光输入单位为光功率时,光敏三极管管芯单位面积输出光电流的强度称为光电灵敏度。 12、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光敏三极管对入射光信号的反应速度,一般为1 X 10-3--- 1 X 10-7S 。 13、开关时间 1.脉冲上升时间t τ:光敏三极管在规定工作条件下调节输入的脉冲光,使光敏三极管输出相应的脉冲电流至规定值,以输出脉冲前沿幅度的10% - 90% 所需的时间。 2.脉冲下降时间t :以输出脉冲后沿幅度的90% - 10% 所需的时间。 t 3.脉冲延迟时间t :从输入光脉冲开始到输出电脉冲前沿的10% 所需的时间。 d 4.脉冲储存时间t :当输入光脉冲结束后,输出电脉冲下降到脉冲幅度的90% 所 s 需的时间。

全系列三极管应用参数-

全系列三极管应用参数--2 全系列三极管应用参数 名称封装极性功耐压电流功率频率配对管 D633 28 NPN 音频功放 100V 7A 40W 达林顿 9013 21 NPN 低频放大 50V 0.5A 0.625W 9012 9014 21 NPN 低噪放大 50V 0.1A 0.4W 150HMZ 9015 9015 21 PNP 低噪放大 50V 0.1A 0.4W 150MHZ 9014 9018 21 NPN 高频放大 30V 0.05A 0.4W 1000MHZ 8050 21 NPN 高频放大 40V 1.5A 1W 100MHZ 8550 8550 21 PNP 高频放大 40V 1.5A 1W 100MHZ 8050 2N2222 21 NPN 通用 60V 0.8A 0.5W 25/200NS 2N2369 4A NPN 开关 40V 0.5A 0.3W 800MHZ 2N2907 4A NPN 通用 60V 0.6A 0.4W 26/70NS 2N3055 12 NPN 功率放大 100V 15A 115W MJ2955 2N3440 6 NPN 视放开 450V 1A 1W 15MHZ 2N6609 2N3773 12 NPN 音频功放 160V 16A 50W 2N3904 21E NPN 通用 60V 0.2A 2N2906 21C PNP 通用 40V 0.2A 2N2222A 21铁 NPN 高频放大 75V 0.6A 0.625W 300MHZ 2N6718 21铁 NPN 音频功放 100V 2A 2W 2N5401 21 PNP 视频放大 160V 0.6A 0.625W 100MHZ 2N5551 2N5551 21 NPN 视频放大 160V 0.6A 0.625W 100MHZ 2N5401 2N5685 12 NPN 音频功放 60V 50A 300W 2N6277 12 NPN 功放开 180V 50A 250W 9012 21 PNP 低频放大 50V 0.5A 0.625W 9013 2N6678 12 NPN 音频功放 650V 15A 175W 15MHZ 9012 贴片 PNP 低频放大 50V 0.5A 0.625W 9013 3DA87A 6 NPN 视频放大 100V 0.1A 1W 3DG6B 6 NPN 通用 20V 0.02A 0.1W 150MHZ 3DG6C 6 NPN 通用 25V 0.02A 0.1W 250MHZ 3DG6D 6 NPN 通用 30V 0.02A 0.1W 150MHZ MPSA42 21E NPN 电话视频 300V 0.5A 0.625W MPSA92 MPSA92 21E PNP 电话视频 300V 0.5A 0.625W MPSA42 MPS2222A 21 NPN 高频放大 75V 0.6A 0.625W 300MHZ 9013 贴片 NPN 低频放大 50V 0.5A 0.625W 9012

9014三极管参数

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CM=0.4W(Tamb=25℃)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0.1A 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50V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45V 发射极基极击穿电压BVEBO=5V 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CE(sat)=0.3V (IC=100mA; IB=5mA) 基极发射极饱和压降VBE(sat)=1V (IC=100mA; IB=5mA) 特征频率fT=150MHz HFE: A=60~150; B=100~300; C=200~600; D=400~1000 (1)主要用途: 作为低频、低噪声前置放大,应用于电话机、VCD、 DVD、电动玩具等电子产品(与C9015互补) (2)非9014,9013系列三极管管脚识别方法: (a) 判定基极。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笔接的是基极b。黑表笔分别接在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都较小,则可判定被测管子为PNP型三极管;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如9013,9014,9018。 (b) 判定三极管集电极c和发射极e。(以PNP型三极管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D 不拆卸三极管判断其好坏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小功率三极管多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由于元件的安装密度大,拆卸比较麻烦,所以在检测时常常通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被测管子各引脚的电压值,来推断其工作是否正常,进而判断三极管的好坏。 如是象9013 ,9014一样NPN的用万用表检测他们的引脚,黑表笔接一个极,用红笔分别接其它两极,两个极都有5K阻值时,黑表笔所接就是B极。这时用黑红两表笔分别接其它两极,用舌尖同时添(其实也可以先用舌头添湿一下手指然后用手指去摸,反正都不卫生)黑表笔所接那个极和B极,表指示阻值小的那个黑表所接就是C 极。(以上所说为用指针表所测,数字表为红笔数字万用表内部的正负级是和指正表相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