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4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引言:金属材料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然而,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电化学腐蚀的影响,而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性能下降、损坏甚至失效。
因此,了解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及其防护对于延长材料寿命、提高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化学腐蚀行为1. 腐蚀机理金属腐蚀主要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进行的。
在电化学腐蚀中,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形成电荷传递过程,导致金属离子溶解和产生腐蚀产物。
2. 影响因素电化学腐蚀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状态、溶液环境等。
其中,溶液环境的酸碱度、温度、溶解氧含量等因素对金属腐蚀具有重要影响。
3. 腐蚀类型金属腐蚀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常见的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均匀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均匀溶解,而局部腐蚀则是指局部区域发生腐蚀。
应力腐蚀是指金属在受到应力作用下发生腐蚀。
二、电化学腐蚀防护方法1. 材料选择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金属材料是防护的首要措施。
不同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不同,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更好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来减轻腐蚀问题。
2.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来改变金属表面的状态,形成保护层来防止腐蚀的产生。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阳极氧化等。
3. 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物质,可以减缓金属腐蚀速率的发展。
常见的缓蚀剂包括钝化剂、缓蚀剂添加剂等。
4. 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变为阴极,从而减少其腐蚀速度。
常见的阴极保护方法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
5. 涂层保护将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抗腐蚀的涂层,形成保护层来防止金属腐蚀。
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等。
三、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应用举例1.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钢铁作为常见的金属材料,其电化学腐蚀问题尤为突出。
可以通过合金化、阴极保护等方式来减缓钢铁腐蚀速率。
2. 铜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铜及其合金在湿润环境中易受电化学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方法金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无处不在,从建筑结构到交通工具,从电子设备到医疗器械。
然而,金属面临着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电化学腐蚀。
这一现象不仅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下降,缩短其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护方法至关重要。
一、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要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化学概念。
电化学腐蚀本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当金属暴露在电解质溶液(如潮湿的空气、海水等)中时,金属表面会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以铁为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吸附的水膜会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电解质溶液。
铁中的杂质(如碳)与铁本身形成了许多微小的电极。
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发生氧化反应:Fe 2e⁻=Fe²⁺。
而在另一些区域,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₂+ 2H₂O + 4e⁻= 4OH⁻。
这样,电子从铁原子转移到氧气,形成了电流,导致铁不断被腐蚀。
不同的金属在电化学序列中的位置不同,其活泼性也不同。
位置越靠前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也就越容易被腐蚀。
例如,锌比铁活泼,在锌铁原电池中,锌会优先被腐蚀,从而保护了铁,这就是常见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原理。
二、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类型1、析氢腐蚀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这种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例如,铁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阳极(Fe):Fe 2e⁻= Fe²⁺阴极(杂质):2H⁺+ 2e⁻= H₂↑2、吸氧腐蚀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氧气在阴极得到电子,与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根离子,这种腐蚀称为吸氧腐蚀。
如铁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阳极(Fe):Fe 2e⁻= Fe²⁺阴极(杂质):O₂+ 2H₂O + 4e⁻= 4OH⁻三、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1、金属的本性不同的金属在相同的环境中,其腐蚀速率往往不同。
电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及应用电化学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会导致金属表面产生氧化、溶解或析出等不可逆过程。
金属腐蚀会导致金属失去原有的性能,降低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可靠性,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多种防护技术。
电化学金属腐蚀的原理是基于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反应。
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既有金属的氧化(腐蚀)反应,也有金属的还原反应。
这个平衡状态被称为电池电位或者腐蚀电位。
当金属表面存在助腐蚀因素(如氧、酸、碱、盐)时,金属表面的氧化反应将被加速,导致金属腐蚀的加剧。
如果能够降低或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就可以减缓金属腐蚀的发生。
为了实现金属腐蚀的防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阻止金属与电解质接触:通过物理屏障(如油漆、涂层、涂料等)将金属表面与电解质隔开,阻止金属被电解液侵蚀,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
2.加强阳极的保护: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更活泼、更易氧化的金属层,作为阳极,吸引电流,减缓金属的腐蚀。
常见的做法是采用镀层、热浸镀、电镀等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3.采用阻止电流流动的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外加电流或者电磁场,阻止电流在金属间流动,减缓金属的腐蚀。
常见的做法是采用阴极保护或者磁场保护方法。
4.控制电解质环境:通过改变电解质的成分、浓度、温度等参数,使其不利于金属的氧化反应,减缓金属的腐蚀。
例如,对于钢铁材料,可以通过控制水中的溶解氧、酸碱度等因素,来减少金属腐蚀的发生。
电化学金属腐蚀防护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船舶、桥梁、海洋工程、化工设备等领域,金属材料容易受到海水、氧气、酸碱等环境的腐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例如,对于船舶,在船体表面施加阴极保护,将船体作为阴极,以减缓钢铁的腐蚀。
在化工设备中,常常采用高温涂层、耐酸碱材料等措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之,电化学金属腐蚀防护技术的目标是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侵害,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示范三篇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的第四章第四节,着重介绍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金属腐蚀的原因、腐蚀过程和类型,腐蚀的防护措施,以及防护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分类,知道何种因素引起腐蚀。
2. 了解金属腐蚀的过程,掌握腐蚀程度的判断方法。
3. 掌握金属的防腐方法,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涂层保护等。
4. 了解防腐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学会正确使用防腐涂料。
5.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从职业方向出发,对未来进行规划和预测。
教学重点:1. 腐蚀的种类和原理;2. 防腐的措施和方法;3. 金属腐蚀评价和防腐涂料选用的标准。
教学难点:1. 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的反应过程。
2. 不同金属在不同环境下腐蚀的机理及防止腐蚀的方法;3. 防腐涂料的选用,涂层的厚度和附着力的衡量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中的选修内容,通常在年级较高,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的学生中教授。
学生应该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学习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电极反应等,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对于电解质的种类、腐蚀机制等知识掌握不深刻。
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防腐涂料及防腐涂料的应用,在实验操作上可能需要师生合作互动。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腐蚀的机理和防护原理。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通过研究具体的防腐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防腐的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
4. 通过实验和模拟仿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 课后安排相关的实验练习以及习题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视听、图像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展示相应的实验现象及防腐涂料的应用例子等;2. 小组讨论及实验操作,寻找金属腐蚀的规律;3. 仿真实验、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4. 队伍合作、个人发现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金属的腐蚀与电化学防护导语:当金属与周围的环境接触时,会发生腐蚀现象,破坏金属的性能与外观。
针对金属腐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其中电化学防护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金属的腐蚀原理、腐蚀的分类以及电化学防护的原理和方法。
一、金属腐蚀原理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外界环境(如氧气、水、酸、碱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金属表面的损失。
常见的金属腐蚀有钢铁的锈蚀、铝的氧化以及铜的氧化等。
金属腐蚀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步骤: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是金属离子的氧化过程,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转变为阳离子;阴极反应则是物质还原的过程,物质从离子态回到中性态,同时获得电子。
二、金属腐蚀的分类根据金属腐蚀的性质和发生环境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以下几类:1. 干腐蚀:即在无水环境下发生的金属腐蚀。
典型的例子是金属在干燥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
2. 湿腐蚀:是在存在水分的环境中发生的金属腐蚀,水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常见的湿腐蚀有金属在水中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潮湿气候中发生氧化等。
3. 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腐蚀过程中涉及电化学反应的腐蚀类型,包括阳极溶解、阳极极化和阴极保护等。
三、电化学防护的原理和方法电化学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金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化学防护方法:1. 阳极保护: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膜,阻止金属表面的进一步腐蚀。
常见的例子包括金属的阳极氧化和镀层等。
2. 阴极保护:将金属表面连接到一个电源的负极,使金属处于阴极状态,从而减缓或抑制金属的腐蚀。
这常用于金属的阴极保护涂层、阴极保护电流等。
3. 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膜的物质,能够减缓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缓蚀剂包括有机酸、缓蚀油等。
四、电化学防护的应用电化学防护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防腐领域,有效地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的发生。
以下是电化学防护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1. 阳极保护:在海洋工程中经常使用阳极保护技术来防止金属构件的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无处不在,从建筑结构到交通工具,从家用电器到机械设备。
然而,金属的腐蚀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其中,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形式。
那么,什么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它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护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简单来说,电化学腐蚀就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而被腐蚀的过程。
与化学腐蚀不同,电化学腐蚀需要有电解质溶液的存在,并且会形成原电池,从而加速腐蚀的进行。
电化学腐蚀的发生通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金属表面存在不均匀性,比如化学成分的差异、组织结构的不同或者物理状态的差别。
第二,要有电解质溶液,它可以是水、酸、碱或者盐溶液等。
第三,还需要有氧气或者其他氧化性物质的存在。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电化学腐蚀的过程,我们以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为例。
钢铁中通常含有碳等杂质,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会吸附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中溶解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形成了电解质溶液。
此时,钢铁中的铁和碳就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铁作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亚铁离子:Fe 2e⁻= Fe²⁺;碳作为正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O₂+ 2H₂O + 4e⁻= 4OH⁻。
亚铁离子进一步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再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最终脱水形成铁锈。
电化学腐蚀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不仅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强度降低、性能下降,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例如,桥梁的钢梁因为腐蚀而强度减弱,可能会发生坍塌;石油管道因为腐蚀而破裂,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既然电化学腐蚀如此可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护呢?常见的防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涂层防护。
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防腐涂料,如油漆、塑料、橡胶等,将金属与外界的电解质溶液隔离开来,从而阻止腐蚀的发生。
教案《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概念及其危害。
2. 掌握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3. 学习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金属腐蚀的概念及危害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因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的损耗和破坏。
金属腐蚀会导致设备寿命缩短、生产事故、资源浪费等问题。
2.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由于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形成原电池,使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腐蚀。
电化学腐蚀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两种类型。
3. 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1)选择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耐腐蚀合金等。
(2)表面防护:如涂层、阳极氧化、镀层等。
(3)阴极保护:通过外加电流,使金属表面成为阴极,从而抑制腐蚀。
(4)腐蚀监测:定期对设备进行腐蚀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及防护方法。
难点:电化学腐蚀机理的理解和防护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腐蚀的原理及防护措施。
2. 利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金属腐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危害。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验器材,如金属样品、电解质溶液等。
3. 准备案例资料,如金属腐蚀事故案例、防护措施实例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腐蚀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腐蚀问题。
2. 讲解金属腐蚀概念及危害:介绍金属腐蚀的定义,分析其对设备、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3. 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阐述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区分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4. 讲解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介绍耐腐蚀材料、表面防护、阴极保护和腐蚀监测等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金属腐蚀事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腐蚀防护的重要性。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际工程案例,探讨腐蚀防护措施的选择和应用。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类型,包括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2、使学生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和原理,如电化学防护、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原电池?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
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二)基础练习1、下列金属制品最易被腐蚀的是()A 铁锅B 铝制窗框C 铜制饰品D 不锈钢餐具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B 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C 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D 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三)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 ⑤>②>①>③>④B ⑤>④>③>②>①C ④>②>①>③>⑤D ③>②>④>①>⑤2、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A 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B 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C 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D 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四)拓展探究1、查阅资料,了解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危害,并举例说明。
2、探究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防护措施,如自行车的防锈、铁门的防锈等,分析其原理。
(五)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铁钉的电化学腐蚀情况。
实验用品:铁钉、饱和食盐水、蒸馏水、植物油、不同浓度的酸溶液、电流表等。
实验步骤:(1)取三支相同的铁钉,分别置于三个试管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使铁钉浸没一半;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使铁钉浸没一半;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溶液,使铁钉浸没。
(3)分别在三支试管中插入电流表,观察电流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4)一段时间后,观察铁钉的腐蚀情况。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包括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2、掌握金属电化学防护的方法,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2)金属电化学防护的方法。
2、难点(1)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电极反应式书写。
(2)理解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工作原理。
三、知识回顾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具有不同的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电极判断: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外接电源、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2)电解池的电极判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金属制品生锈、腐蚀的现象,比如铁制的栏杆生锈、自行车的链条生锈等。
这些金属的腐蚀不仅影响了物品的外观和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那么,金属为什么会发生腐蚀呢?又该如何防护金属的腐蚀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五、知识讲解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定义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分类①吸氧腐蚀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金属发生吸氧腐蚀。
例如,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电极反应式:负极(Fe):Fe 2e⁻= Fe²⁺正极(C):O₂+ 2H₂O + 4e⁻= 4OH⁻总反应:2Fe + O₂+ 2H₂O = 2Fe(OH)₂②析氢腐蚀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金属发生析氢腐蚀。
例如,钢铁在酸洗时发生的腐蚀。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主备人:陈丽辅备人:徐冬梅傅晓涛李超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2、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
3、知道防护金属腐蚀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4、学会设计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5、从实验探究过程中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金属腐蚀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7、通过化学实验(设计、验证和评价)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教学难点
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教学方法
思考交流,实验探究,分析引导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播放金属腐蚀录像。
金属腐蚀的现象非常普遍,像金属制成的日用品、生产工具、机器部件、海轮的船壳等,如保养不好,都会腐蚀,从而造成大量金属的损耗。
至于因设备腐蚀损坏而引起停工减产、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严重事故的损失,那就更无法估计了。
因此,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防护的方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组内合作自学讨论
(一)金属腐蚀
质疑:什么是金属腐蚀?(学生阅读课文)
板书:金属腐蚀: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讲述:金属腐蚀后在外形、色泽及机械性能等方面都有一定变化。
而金属腐蚀的本质就是金属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的过程。
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例如,铁在高温下与氧气直接化合而被腐蚀,在工业生产中氯气跟铁或与其他金属化合使金属锈蚀。
特点:反应简单、金属与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特点:反应简单、金属与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铁钉生锈的条件:铁钉含杂质、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绝大多数钢铁生锈是否是化学腐蚀?为什么?
板书:2、电化学腐蚀
讲述:由于金属和液态介质(常为水溶液)构成微小的原电池而发生金属腐蚀的过程.电化学
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例如: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就是电化学腐蚀造成的.
板书: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分析:形成原电池的原因。
板书: 投影:钢铁的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图4—15和4—16)
演示:实验4—3(图4—17)
现象及解释:导管内水柱上升,因为发生了吸氧腐蚀,试管内空气减少。
第三环节:班内交流 确定难点
归纳与交流: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的对比。
板书:3、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的对比
(1)本质:金属原子失电子而被氧化 M -ne —=M n+
(2)相互关系:往往同时发生,电化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
思考与交流:铁生锈除了必须有空气及水的参与外,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请解释下列有关铁生锈现象的原因。
①相对于在内河行驶的轮船来说,海轮更容易被腐蚀。
(海轮更容易被腐蚀,是因为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类,导电能力比内河的水更强,而在电解质溶液中,电化学腐蚀更易进行。
)
②1910年遗留在南极的食品罐头盒,其表面至今很少有铁锈出现。
(由于南极的温度常年在0℃以下,说明在较高温度下,腐蚀更易进行。
)
③用于连接铜板的铁螺丝容易生锈。
(由于铁与铜及空气中的水蒸气构成了原电池,铁作电池的负极,更容易腐蚀而生锈。
)
④当化工厂派出的废气为酸性气体时,工厂附近的铁制品容易生锈。
(因为铁制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比在中性条件下更易被腐蚀。
)
铁:负极 碳:正极
水膜(电解质溶液)
在钢铁表面形成
无数微小原电池
第四环节:点拨精讲解难释疑
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快慢可用下列规律判断: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
过渡: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会使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的精密度和灵敏度降低,影响使用以至报废,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每年由于钢铁生锈会使我国损失大约100~150亿元。
在英国,每90秒钟就有1吨钢被锈蚀掉。
因此防止金属腐蚀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金属的电化学保护
讲清:(1)影响金属腐蚀的两个因素:金属本性和介质
(2)金属腐蚀的本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1、金属的常见防护方法
(1)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讲述:防止金属失电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隔绝空气和水,覆盖保护层。
如涂矿物质油脂、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镀抗蚀金属——电镀、热镀、喷镀法;用化学方法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如烤蓝。
(2)改变金属内部结构而增强抗腐蚀能力,如制成不锈钢。
讲述:电化学保护法是根据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设备上采取措施,使之成为腐蚀电池中的阴极,从而防止或减轻金属腐蚀。
板书:2、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保护法:形成原电池反应时,让被保护金属做正极,不反应,起到保护作用;而活泼金属反应受到腐蚀.
讲述:牺牲阳极保护法是用电极电势比被保护金属更低的金属或合金做阳极,固定在被保护金属上,形成腐蚀电池,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而得到保护。
牺牲阳极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铝、锌及其合金。
此法常用于保护海轮外壳,海水中的各种金属设备、构件和防止巨型设备(如贮油罐)以及石油管路的腐蚀。
如闸门、轮船连上锌块或锌皮等。
(图4—18,图4—19)(2)外加电流法: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的两个极,使被保护的金属作为阴极,在外加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阴极得到保护。
此法主要用于防止土壤、海水及河水中金属设备的腐蚀。
(图4—20)
第五环节随堂练习当堂反馈
选修4课本第87-88 习题。
第六环节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防腐蚀措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腐蚀>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腐>有一般防护条件的防腐>无防护条件的防腐。
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四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一、金属腐蚀: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的物质直接发生反应而引起腐蚀。
特点:反应简单、金属与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的对比
(1)本质:金属原子失电子而被氧化 M-ne—=M n+
(2)相互关系:往往同时发生,电化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
4、金属腐蚀的快慢判断
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
二、金属的电化学保护
1、金属的常见防护方法
(1)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2)改变金属内部结构而增强抗腐蚀能力,如制成不锈钢.
2、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保护法(2)外加电流法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