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4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引言:金属材料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然而,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电化学腐蚀的影响,而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性能下降、损坏甚至失效。
因此,了解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及其防护对于延长材料寿命、提高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化学腐蚀行为1. 腐蚀机理金属腐蚀主要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进行的。
在电化学腐蚀中,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形成电荷传递过程,导致金属离子溶解和产生腐蚀产物。
2. 影响因素电化学腐蚀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状态、溶液环境等。
其中,溶液环境的酸碱度、温度、溶解氧含量等因素对金属腐蚀具有重要影响。
3. 腐蚀类型金属腐蚀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常见的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均匀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均匀溶解,而局部腐蚀则是指局部区域发生腐蚀。
应力腐蚀是指金属在受到应力作用下发生腐蚀。
二、电化学腐蚀防护方法1. 材料选择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金属材料是防护的首要措施。
不同金属的耐腐蚀性能不同,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更好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来减轻腐蚀问题。
2.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来改变金属表面的状态,形成保护层来防止腐蚀的产生。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阳极氧化等。
3. 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物质,可以减缓金属腐蚀速率的发展。
常见的缓蚀剂包括钝化剂、缓蚀剂添加剂等。
4. 阴极保护阴极保护是通过将金属材料变为阴极,从而减少其腐蚀速度。
常见的阴极保护方法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
5. 涂层保护将金属表面涂覆一层抗腐蚀的涂层,形成保护层来防止金属腐蚀。
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等。
三、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应用举例1.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钢铁作为常见的金属材料,其电化学腐蚀问题尤为突出。
可以通过合金化、阴极保护等方式来减缓钢铁腐蚀速率。
2. 铜及其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防护铜及其合金在湿润环境中易受电化学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方法金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无处不在,从建筑结构到交通工具,从电子设备到医疗器械。
然而,金属面临着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电化学腐蚀。
这一现象不仅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性能下降,缩短其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护方法至关重要。
一、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要理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化学概念。
电化学腐蚀本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当金属暴露在电解质溶液(如潮湿的空气、海水等)中时,金属表面会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以铁为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吸附的水膜会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电解质溶液。
铁中的杂质(如碳)与铁本身形成了许多微小的电极。
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发生氧化反应:Fe 2e⁻=Fe²⁺。
而在另一些区域,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₂+ 2H₂O + 4e⁻= 4OH⁻。
这样,电子从铁原子转移到氧气,形成了电流,导致铁不断被腐蚀。
不同的金属在电化学序列中的位置不同,其活泼性也不同。
位置越靠前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也就越容易被腐蚀。
例如,锌比铁活泼,在锌铁原电池中,锌会优先被腐蚀,从而保护了铁,这就是常见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原理。
二、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类型1、析氢腐蚀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这种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例如,铁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阳极(Fe):Fe 2e⁻= Fe²⁺阴极(杂质):2H⁺+ 2e⁻= H₂↑2、吸氧腐蚀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氧气在阴极得到电子,与水共同作用生成氢氧根离子,这种腐蚀称为吸氧腐蚀。
如铁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阳极(Fe):Fe 2e⁻= Fe²⁺阴极(杂质):O₂+ 2H₂O + 4e⁻= 4OH⁻三、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1、金属的本性不同的金属在相同的环境中,其腐蚀速率往往不同。
电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理及应用电化学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会导致金属表面产生氧化、溶解或析出等不可逆过程。
金属腐蚀会导致金属失去原有的性能,降低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可靠性,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多种防护技术。
电化学金属腐蚀的原理是基于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反应。
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既有金属的氧化(腐蚀)反应,也有金属的还原反应。
这个平衡状态被称为电池电位或者腐蚀电位。
当金属表面存在助腐蚀因素(如氧、酸、碱、盐)时,金属表面的氧化反应将被加速,导致金属腐蚀的加剧。
如果能够降低或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就可以减缓金属腐蚀的发生。
为了实现金属腐蚀的防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阻止金属与电解质接触:通过物理屏障(如油漆、涂层、涂料等)将金属表面与电解质隔开,阻止金属被电解液侵蚀,起到保护金属的作用。
2.加强阳极的保护: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更活泼、更易氧化的金属层,作为阳极,吸引电流,减缓金属的腐蚀。
常见的做法是采用镀层、热浸镀、电镀等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3.采用阻止电流流动的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外加电流或者电磁场,阻止电流在金属间流动,减缓金属的腐蚀。
常见的做法是采用阴极保护或者磁场保护方法。
4.控制电解质环境:通过改变电解质的成分、浓度、温度等参数,使其不利于金属的氧化反应,减缓金属的腐蚀。
例如,对于钢铁材料,可以通过控制水中的溶解氧、酸碱度等因素,来减少金属腐蚀的发生。
电化学金属腐蚀防护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船舶、桥梁、海洋工程、化工设备等领域,金属材料容易受到海水、氧气、酸碱等环境的腐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例如,对于船舶,在船体表面施加阴极保护,将船体作为阴极,以减缓钢铁的腐蚀。
在化工设备中,常常采用高温涂层、耐酸碱材料等措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之,电化学金属腐蚀防护技术的目标是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侵害,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2.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类型1微电池腐蚀于吸氧腐蚀;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如下:阳极反应式:Fe = Fe2++2e-3Fe2++2FeCN63-= Fe3FeCN62蓝色沉淀阴极铜表面反应式:O2+2H2O +4e-= 4OH-在阴极由于有OH-生成,使c OH-增大,所以酚酞变红;②金属铁和锌直接接触,环境同上,则由于ϕO Zn2+/Zn< ϕO Fe2+/Fe,锌作为阳极受到腐蚀,而铁作为阴极,铁表面的氧气得电子后不断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酚酞变红属于吸氧腐蚀;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如下:阳极反应式:Zn = Zn2++2e-3Zn2++2FeCN63-= Zn3FeCN62黄色沉淀阴极铁表面反应式:O2+2H2O +4e-= 4OH-2.金属腐蚀的防护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很多;如研制耐腐蚀的金属材料、金属表面涂覆保护N、干,塑料镊子,洗瓶,细砂纸约3×3cm2;药品:NaCl0.1 mo1·L-1,K3FeCN60.1 mo1·L-1,乌洛托品CH26N420%,CuSO40.1 mo1·L-1,HCl0.1 mo1·L-1、6 mo1·L-1,浓,酚酞0.5%,洗洁精,检验液3%的CuSO4,磷化液配方:H3PO485%:45g·L-1,ZnO:28 g·L-1,ZnNO32:28 g·L-1,NaF:2 g·L -1 ,HNO3浓:29 g·L-1;四、实验内容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准备铁钉和混合溶液①铁钉表面除锈:取8枚小铁钉浸在浓盐酸中,除锈约1~2分钟后用塑料镊子取出,以自来水淋洗后放在洁净的小烧杯中,再以去离子水浸泡备用;②配制含有少量酚酞的混合溶液:取1支试管,加入6mL 0.1 mo1·L-1的NaCl溶液增加导电性,加入4滴0.1 mo1·L-1K3FeCN6溶液,再加入3滴酚酞溶液,混合均匀备用;2微电池腐蚀①差异充气腐蚀用细砂纸把一块铁片表面磨光,洗净铁锈并吸干水分,在其中心处滴上2滴含有少量酚酞的混合溶液,形成直径约为2cm的圆斑,放置10 min后观察现象,并用两极;4后,观察现象并用反应式解释之;五、注意事项1. 铁钉一定要事先算好需要几个,然后集中除锈;2. 需要静置数分钟的实验,千万不要晃动试管,以免现象观察不明显;3. 用锌丝缠铁钉时要慢缓慢用劲缠紧,防止锌丝折断;不要缠满铁钉,只要铁钉有一段被缠上就可观察到现象;4.铁片,铜丝,锌丝,铁钉等用后洗净回收至原处;所有试剂用后放回原处;5.实验中一定要仔细观察现象有无变化,记录现象要完整,并用学过的知识和有关反应方程式解释之;六、实验记录。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示范三篇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的第四章第四节,着重介绍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基础概念、原理和方法。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金属腐蚀的原因、腐蚀过程和类型,腐蚀的防护措施,以及防护材料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分类,知道何种因素引起腐蚀。
2. 了解金属腐蚀的过程,掌握腐蚀程度的判断方法。
3. 掌握金属的防腐方法,包括阳极保护、阴极保护、涂层保护等。
4. 了解防腐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学会正确使用防腐涂料。
5.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从职业方向出发,对未来进行规划和预测。
教学重点:1. 腐蚀的种类和原理;2. 防腐的措施和方法;3. 金属腐蚀评价和防腐涂料选用的标准。
教学难点:1. 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的反应过程。
2. 不同金属在不同环境下腐蚀的机理及防止腐蚀的方法;3. 防腐涂料的选用,涂层的厚度和附着力的衡量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程是高中化学中的选修内容,通常在年级较高,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扎实的学生中教授。
学生应该已经在前面的章节中学习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如电极反应等,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对于电解质的种类、腐蚀机制等知识掌握不深刻。
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防腐涂料及防腐涂料的应用,在实验操作上可能需要师生合作互动。
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理解腐蚀的机理和防护原理。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通过研究具体的防腐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防腐的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
4. 通过实验和模拟仿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 课后安排相关的实验练习以及习题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视听、图像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展示相应的实验现象及防腐涂料的应用例子等;2. 小组讨论及实验操作,寻找金属腐蚀的规律;3. 仿真实验、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4. 队伍合作、个人发现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金属的腐蚀与电化学防护导语:当金属与周围的环境接触时,会发生腐蚀现象,破坏金属的性能与外观。
针对金属腐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其中电化学防护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金属的腐蚀原理、腐蚀的分类以及电化学防护的原理和方法。
一、金属腐蚀原理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外界环境(如氧气、水、酸、碱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金属表面的损失。
常见的金属腐蚀有钢铁的锈蚀、铝的氧化以及铜的氧化等。
金属腐蚀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步骤: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是金属离子的氧化过程,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转变为阳离子;阴极反应则是物质还原的过程,物质从离子态回到中性态,同时获得电子。
二、金属腐蚀的分类根据金属腐蚀的性质和发生环境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以下几类:1. 干腐蚀:即在无水环境下发生的金属腐蚀。
典型的例子是金属在干燥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
2. 湿腐蚀:是在存在水分的环境中发生的金属腐蚀,水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常见的湿腐蚀有金属在水中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潮湿气候中发生氧化等。
3. 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腐蚀过程中涉及电化学反应的腐蚀类型,包括阳极溶解、阳极极化和阴极保护等。
三、电化学防护的原理和方法电化学防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金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化学防护方法:1. 阳极保护: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膜,阻止金属表面的进一步腐蚀。
常见的例子包括金属的阳极氧化和镀层等。
2. 阴极保护:将金属表面连接到一个电源的负极,使金属处于阴极状态,从而减缓或抑制金属的腐蚀。
这常用于金属的阴极保护涂层、阴极保护电流等。
3. 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膜的物质,能够减缓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缓蚀剂包括有机酸、缓蚀油等。
四、电化学防护的应用电化学防护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防腐领域,有效地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的发生。
以下是电化学防护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1. 阳极保护:在海洋工程中经常使用阳极保护技术来防止金属构件的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无处不在,从建筑结构到交通工具,从家用电器到机械设备。
然而,金属的腐蚀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其中,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形式。
那么,什么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它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护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简单来说,电化学腐蚀就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而被腐蚀的过程。
与化学腐蚀不同,电化学腐蚀需要有电解质溶液的存在,并且会形成原电池,从而加速腐蚀的进行。
电化学腐蚀的发生通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金属表面存在不均匀性,比如化学成分的差异、组织结构的不同或者物理状态的差别。
第二,要有电解质溶液,它可以是水、酸、碱或者盐溶液等。
第三,还需要有氧气或者其他氧化性物质的存在。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电化学腐蚀的过程,我们以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为例。
钢铁中通常含有碳等杂质,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会吸附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中溶解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形成了电解质溶液。
此时,钢铁中的铁和碳就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铁作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亚铁离子:Fe 2e⁻= Fe²⁺;碳作为正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O₂+ 2H₂O + 4e⁻= 4OH⁻。
亚铁离子进一步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再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最终脱水形成铁锈。
电化学腐蚀的危害是巨大的。
它不仅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强度降低、性能下降,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例如,桥梁的钢梁因为腐蚀而强度减弱,可能会发生坍塌;石油管道因为腐蚀而破裂,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既然电化学腐蚀如此可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护呢?常见的防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涂层防护。
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防腐涂料,如油漆、塑料、橡胶等,将金属与外界的电解质溶液隔离开来,从而阻止腐蚀的发生。
教案《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概念及其危害。
2. 掌握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3. 学习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金属腐蚀的概念及危害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中,因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造成的损耗和破坏。
金属腐蚀会导致设备寿命缩短、生产事故、资源浪费等问题。
2.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由于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形成原电池,使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腐蚀。
电化学腐蚀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两种类型。
3. 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1)选择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耐腐蚀合金等。
(2)表面防护:如涂层、阳极氧化、镀层等。
(3)阴极保护:通过外加电流,使金属表面成为阴极,从而抑制腐蚀。
(4)腐蚀监测:定期对设备进行腐蚀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及防护方法。
难点:电化学腐蚀机理的理解和防护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腐蚀的原理及防护措施。
2. 利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金属腐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危害。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实验器材,如金属样品、电解质溶液等。
3. 准备案例资料,如金属腐蚀事故案例、防护措施实例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金属腐蚀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腐蚀问题。
2. 讲解金属腐蚀概念及危害:介绍金属腐蚀的定义,分析其对设备、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3. 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阐述电化学腐蚀的机理,区分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4. 讲解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介绍耐腐蚀材料、表面防护、阴极保护和腐蚀监测等方法。
5. 案例分析:分析金属腐蚀事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腐蚀防护的重要性。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际工程案例,探讨腐蚀防护措施的选择和应用。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类型,包括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2、使学生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和原理,如电化学防护、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原电池?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工作原理。
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二)基础练习1、下列金属制品最易被腐蚀的是()A 铁锅B 铝制窗框C 铜制饰品D 不锈钢餐具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B 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C 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D 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三)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 ⑤>②>①>③>④B ⑤>④>③>②>①C ④>②>①>③>⑤D ③>②>④>①>⑤2、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A 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B 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C 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D 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四)拓展探究1、查阅资料,了解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危害,并举例说明。
2、探究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防护措施,如自行车的防锈、铁门的防锈等,分析其原理。
(五)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铁钉的电化学腐蚀情况。
实验用品:铁钉、饱和食盐水、蒸馏水、植物油、不同浓度的酸溶液、电流表等。
实验步骤:(1)取三支相同的铁钉,分别置于三个试管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使铁钉浸没一半;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使铁钉浸没一半;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酸溶液,使铁钉浸没。
(3)分别在三支试管中插入电流表,观察电流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4)一段时间后,观察铁钉的腐蚀情况。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
1、金属的腐蚀
①金属腐蚀: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过程。
金属腐蚀的本质:M – xe- = M x+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②金属腐蚀类型:
③金属的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如:铁与氯气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特点:反应简单、金属与氧化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钢管被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腐蚀,温度越高,化学腐蚀越快。
④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腐蚀。
如: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铁做负极、碳做正极、溶有来自大气中的CO2、SO2、H2S等气体的水膜做电解质溶液,在钢铁表面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说明:两种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更普遍,速度更快,危害更严重。
2、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共同点M – xe- = M x+M – xe- = M x+
不同点(1)金属与氧化剂直接得失电子利用原电池原理得失电子
(2)反应中不伴随电流的产生反应中伴随电流的产生
(3)金属被氧化活泼金属被氧化
3、电化学腐蚀(以钢铁为例,钢铁及其制品通常为含碳的铁合金)
①析氢腐蚀(当钢铁表面的水膜酸性较强时)
负极: Fe – 2e- = Fe2+
正极: 2H+ + 2e-= H2↑
总方程式:Fe + 2H+ = Fe2++ H2↑
②吸氧腐蚀(当钢铁表面的水膜呈中性或弱酸性)
负极:
正极: O2+4e- +2H2O = 4OH-
总方程式:2Fe + O2 +2H2O =2Fe(OH)2
Fe(OH)2继续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
4 Fe(OH)2+ O2 + 2H2O = 4Fe(OH)3
Fe(OH)3脱去一部分水就生成铁锈
(Fe2O3·xH2O),铁锈疏松地覆盖在钢
铁表面,不能阻止钢铁继续腐蚀。
说明: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
后者更普遍。
4、金属的防护
1.影响金属腐蚀快慢的因素
①金属的活动性:金属越活泼,越容易被腐蚀;
②纯度:不纯的金属比纯金属更易被腐蚀,如纯铁比钢难腐蚀;
③电化学腐蚀:两电极活动性差别越大,氧化还原反应速率越快,活泼金属被腐蚀得越快;
④氧化膜:如果金属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会保护内层金属。
如果金属被氧化形成疏松的氧化膜,那么不会保护内层金属,如钢铁;
⑤外因:介质、环境(腐蚀性气体,电解质溶液)。
2.金属的防护
金属防护的基本思路是:
①防止金属与氧化性介质直接接触;
②防止金属表面形成电解质溶液层。
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有:
①覆盖保护膜,如采用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表面钝化等方法使金属与空
气、水等物质隔离,防止金属被氧化腐蚀。
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使金属性质改变,成为耐腐蚀金属,如不锈钢等;
③电化学保护
a、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在被保护的钢铁设备(如锅炉内壁、船体外壳等)上装上若干锌块,作原电池的负极,不断遭受腐蚀,定期拆换,而使作为正极的锅炉内壁、船体外壳被保护了下来。
b、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这种方法是将被保护的钢铁设备(如钢闸门)作为阴极,用惰性电极做阳极,两者均存在于电解质溶液中,接上电源。
通电后,电子被强制流向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使钢铁表面产生负电荷的积累,这样就抑制了钢铁失去电子的作用,从而防止了钢铁的腐蚀(外加电流,使钢铁被迫成为阴极受保护)。
5、规律总结
1.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
①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电池反应,有电流产生。
②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包括金属的本性和介质两个方面。
就金属本性来说,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电子而被腐蚀。
介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也很大,如果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接
触腐蚀性气体或电解质溶液,都容易被腐蚀。
③由于钢铁制品通常所处的外部环境干燥度较低,氧气的存在又非常广泛,在相同条件下,原电池反应比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高,因此,在钢铁的腐蚀类型中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其次是化学腐蚀。
但是,钢铁的腐蚀类型并不单一,一般是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并存。
④无论那种类型的金属腐蚀,其本质都是金属被氧化。
2.判断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
①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做阳极)>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做负极)>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做正极) >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做阴极)
②同种金属的腐蚀在强电解质中>弱电解质中>非电解质中
③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组成原电池,活泼性差别越大,腐蚀越快
④对同一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腐蚀越快
题1、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4>2>1>3
B、2>1>3>4
C、4>2>3>1
D、3>2>4>1
难题解析:
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极,该金属被氧化,不活泼金属便被保护起来,其被腐蚀的速率大大减小,所以装置3中的铁被腐蚀的速率比1中的
反之,当铁与比它不活泼的金属,如Sn、Cu等连接起来,其被腐蚀的速率,在容器2中的铁比容器1中的铁腐蚀得。
容器4是一个,在这里Fe是阳极,不断地以Fe2+的形式进入容器中,加速了铁的腐蚀。
在上述四种容器中,容器4中的铁的腐蚀过程是最快的。
题2、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熔点比生铁的低
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
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题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的硫酸铜能加快反应速率
B、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被腐蚀
C、钢铁表面常易被锈蚀生成Fe2O3·nH2O
D、钢铁在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时,完全相同的反应是负极反应
难题解析:锌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后,铜附着在锌的表面上,浸泡在稀硫酸中形成铜锌原电池,负极锌被氧化速率加快,A正确;
B中白铁,锌为负极、铁为正极,铁被;马口铁,铁作极、锡作极,加快铁的腐蚀,B错;
钢铁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Fe):2Fe-4e-==2Fe2+正极(C):2H2O+O2+4e-==4OH-
Fe(OH)2在空气中发生4Fe(OH)2+O2+2H2O==4Fe(OH)3,
久置后2Fe(OH)3==Fe2O3+3H2O,所以铁锈的成分是Fe2O3·nH2O,C正确;
钢铁在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相同,都是Fe-2e-==Fe2+,但正极反应不同,分别析出氢气和吸收氧气,D正确。
题5、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
B、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
C、在轮船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
D、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