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插上幼儿想象的翅膀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
95【才思】【成才经纬】
[2014.6]绘本又称图画,是作家、画家专为幼儿创作的图画书。儿童是
富有幻想的,他们常常凭借着自己还不多的体验,进入到想象的
世界中去。在书中可以让孩子写、剪、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
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幼儿教程展
现重大的“蜕变”。其重点在于不再以成人的观点与角度为中心,
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话、孩子的心思、孩子的创意。有了优秀的幼
儿绘本读物,如何让幼儿快乐阅读呢?在实践中,我发现可以从以
下几方面入手。
一、声情并茂,激发幼儿的欣赏动机
文学是以感染、诱惑的方式被接受的,文学教育的过程实际
上就是情绪感染的过程,而要想让幼儿感动,自己应先感动。教师
要加深对作品的体验与理解,反复朗诵作品,把握作品的情感基
调,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语言,用能传情达意、富有感染力的
肢体动作,激发幼儿的欣赏动机。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
绘本教学中,我用舒缓动情的声音,以陶醉的神态和体态语,以情
激情,以情染情,以情移情,不仅渲染了这篇故事的意境,同时也
把幼儿带入了一个与自己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充满爱心的世
界、使幼儿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视听结合,引领幼儿进入作品意境
欣赏文学作品活动可以借助图像和背景音乐来丰富幼儿的
欣赏过程,使其充分进入作品意境,加深情感体验。例如,学习儿
歌《颠颠倒》,我就用了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加
上多媒体动画,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获得视
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幽默、风趣的音乐伴随教师形象生动的朗诵
把幼儿带进了一个轻松有趣的意境,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呼之欲
出,紧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作品的意境。
三、有效提问,帮助幼儿理清作品脉络
幼儿阅读是一种多元的思维活动,而集体阅读活动中,由于
幼儿的性别、认知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会有
所不同。为了提供有效的引导,教师必须了解幼儿的阅读水平和
思维方式,而提问则是获得这一信息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
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我在早期阅读的活动中总结出想说
敢说两点。
(1)想说———以猜想作为驱动。要让幼儿有一种说的动机,即想
说,可以让幼儿处于一种猜想的情境中。时下流行的绘本,其中往往
会配以丰富的图片,而幼儿的认知特点就在于喜欢图片及其中的内
容,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去猜想图片中的内容,并将图片中的内容
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而让幼儿积极动脑,大胆主动地发
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例如,在绘本教学中,我首先请幼儿自
主阅读故事,不作任何提示,请幼儿猜猜故事中内容,发生的是什么
事,通过幼儿的不同回答,再展开对故事的有声阅读。
(2)敢说———以开放提问作为驱动。在幼儿想说之后,还会遇
到想说而不敢说的情形。幼儿的这种心理其实很正常,而要改变
幼儿的这种心理,给幼儿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情境,让幼儿在开放
性的问题中进行思考,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驱动,则是一种
很好的策略。开放性的要点在于适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
点,幼儿可以在其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而不必过于
关心是否会被批评或责怪。例如,在《害羞的小哈利》这个故事中,
到了小哈利收到皇后的邀请卡后,我提出问题,哈利会怎么做,假
如你是哈利你会去参加生日派对吗,为什么?幼儿各抒己见,有的
说不会去,因为他很害羞;有的说会去,因为皇宫很漂亮,很想去
看看;有的幼儿说不会去,但会做个梦,在梦里去……。不同性格
的幼儿回答的角度不同,最主要的是每个幼儿都发表了自己的看
法。这种开放式的提问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
阅读是高雅的、高尚、高贵的,是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孩子
们在与绘本进行互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灵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人性的光辉、自然的谐趣、童年的真情都会在幼儿与绘本的
互动中得到释放。于是,幼儿与绘本互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幼儿走
出内心世界的过程,并可以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中丰富内心、升华
境界、健全人格。让美轮美奂的绘本开启孩子的阅读之梦。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中心幼儿园)
(1)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应酌情增加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时。同时,教师们应认清自身的责任,并告知学
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
视程度。例如,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告诉学生们多媒体、电脑、汽
车导航等均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以增加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这
门课程的理解,从而提高重视程度。
(2)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
程中,应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继续沿用“预习———讲
授———练习———考试”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方法方面也
应当根据所教授的内容作适应调整。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office软
件的使用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并通过组件竞
赛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作为一门技术性、应用性的课
程,信息技术教学只是“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教师应当通过有效
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们Windows系统的
基本操作时,应首先对学生传授理论性的知识,再通过上机课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们对如何操作Windows系统的印象。教师
通过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巩固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加深其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从而
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
的首要任务。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需要
从提高师生的重视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操作等几个方面
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才能培
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强,崔海慧.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对策探讨
[J].中小学电教,2013(1).
[2]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
2012(5).
(浙江省瑞安市湖岭镇中学)绘本阅读———插上幼儿想象的翅膀
江苏如皋●姚海霞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