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三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时提升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75 MB
- 文档页数:12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模范人物;文化大革命。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本单元基本线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白新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既有失误,又有成就,同时明白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4.重点:三大改造。
5.难点:认识探索的特点。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研究: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网上资料等。
知识详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所以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目标。
“一五”计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它是由我国政府组织编制的,起止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
②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
③“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模范人物;文化大革命。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本单元基本线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白新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既有失误,又有成就,同时明白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4.重点:三大改造。
5.难点:认识探索的特点。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研究: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网上资料等。
知识详解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所以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目标。
“一五”计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它是由我国政府组织编制的,起止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
②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
③“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