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业余体校和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结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强化体校业余训练的常规管理策略强化体校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场所,而业余训练作为学生在校外进行的训练活动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学生在业余训练中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能和技战术的训练,需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常规管理策略。
本文将从常规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强化体校业余训练的常规管理策略。
业余训练的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课业忙碌、家庭作业繁重是大多数学生的现状,因此业余训练需要与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安排结合起来。
管理者可以将业余训练的时间安排在学生放学后或周末进行,尽量避免与学生正课时间冲突。
要建立健全的请假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业余训练,但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业余训练的内容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业余训练中,不仅需要进行体能的训练,还需要进行技战术的训练。
管理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业余训练的内容。
针对不同项目的学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包括有氧和无氧训练、力量和柔韧训练、技术训练等。
还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业余训练的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训练。
业余训练的教练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练是学生在业余训练中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他们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业余训练中的效果。
管理者应该对业余训练的教练进行严格的管理。
要确保教练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要对教练的教学方法、态度和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教练能够严格要求学生、关爱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要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的教练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教练进行批评和教育。
业余训练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业余训练需要有适宜的场地和器材,才能保证学生的训练效果。
管理者应该对业余训练的场地设施和器材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舒适和适用。
还要对学生进行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使用进行管理,保证学生在训练中的安全和有效。
强化体校业余训练是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常规管理策略是保障学生在业余训练中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训练的关键。
强化体校业余训练的常规管理策略一、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提升训练条件要想保证业余训练的有效性,首先要做好场地设施建设工作。
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需要不同的场地设施,比如篮球需要篮球场,足球需要足球场,游泳需要泳池等。
体校在设施建设方面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高训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设施建设的还要关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要定期对场地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保证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二、建立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业余训练时间科学的训练计划是保证业余训练效果的关键。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包括训练时间、强度、内容等方面。
要注重合理安排业余训练时间,既要确保训练量的充足性,也要避免过度训练引发的问题。
还要充分考虑学员的课业负担和生活规律,合理调整训练时间,避免对学员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
要保证学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期过度训练导致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三、加强教练队伍建设,提高业余训练水平优秀的教练队伍是保证业余训练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体校要加强对教练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练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要注重教练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教练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还要加强教练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让教练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可以组织教练参加培训班、学术会议等活动,增强教练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严格管理学员,切实落实业余训练制度在业余训练中,学员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体校要建立健全的学员管理制度,明确学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学员行为,确保训练秩序和安全。
要严格管理学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定期体检,及时了解学员的身体状况和表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避免因为身体原因导致训练过度或者不足。
要加强学员的纪律教育,教育学员遵守训练规定和纪律,不搞违纪行为,保持训练的秩序和效果。
五、加强家长教育,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家长是学员的重要监护人,对于业余训练也应该按时给予学员的家庭庭支持与关爱。
抓好中学田径训练,提高运动竞技水平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领域里的一个大项,项目多,观赏性极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这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也是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基础。
在我国学校业余田径训练是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重要途径。
一、要力争取得各方面的支持由于受传统重智轻体育的思想影响,向学生要成绩,与老师的考核挂钩。
参加体育训练会占用很多时间,势必对学习有所影响。
并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呵护备至,不愿让他们受一点点苦,都不大支持参加田径训练。
我们也经常碰到这个问题。
队员身体素质比较全面,学习成绩在年段也名列前茅,本人也很喜欢,但家长怕练坏身体,影响学习,坚决不让参加训练。
我多次找到家长,向家长讲清道理,讲明训练目的、时间、方法等具体问题,消除家长顾虑。
另一方面通过班主任一起做家长工作,终于使家长理解同意这学生参加训练。
八年级时代表学校参加区级、市级运动会取得200米、400米第一名,高中毕业顺利的被西北师大提前录取了。
这就是领导的关心重视调动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我们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坚持抓好田径代表队的训练工作,广大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学校田径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田径训练的参加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
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是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者、教育者、指导者。
体育教师业余训练整个环节中最关键的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完成好训练任务。
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是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
必须明确本质工作,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性,这样才能脚踏实地得进行工作。
体育教师工作辛苦,社会上对体育训练仍有偏见。
特别与某些主科比较起来,社会、家长、学生仍存在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而轻视体育的思想,这对我们开展业余训练带来许多困难。
如何做,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对体育教育和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而不能自轻自贱,用我们自身的品质、言语和行为改变这种偏见。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强化体校业余训练的常规管理策略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关注体育教育和竞技水平的提升,体校业余训练逐渐成为了众多学生提高个人体育水平的首选方式。
然而,在进行体校业余训练期间,常常存在着一些常规管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训练成果和意愿。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体校业余训练的常规管理策略,推进训练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有效性。
一、优化训练计划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负担和训练环境等因素。
定期对训练计划进行评估,及时提出改进建议,使得训练计划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促进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二、加强学生的体育素质测评对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进行测评,分析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针对性地推进训练工作。
同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训练成果,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训练状态,积极配合训练。
三、注重科学的体育休息体育训练不是一种普通的学科,学生的身体会经历一定的疲劳和压力。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育休息,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恢复和调整,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
四、推进健康教育在进行体育训练前,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训练的重点和注意事项,避免训练误区对身体造成的损伤。
同时,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健康意识,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训练。
五、加强队伍建设体育训练是一项有团队性的活动,团队建设对于训练工作的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增强队员间的信任、合作和凝聚力,推进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体校业余训练的作用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针对常见的管理问题,加强体校业余训练的常规管理策略,可以更好地推进训练工作,提升学生的个人体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浅谈中学生中长跑业余训练摘要:业余中长跑运动员受条件、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他们的课余训练是非常特殊的,与专业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依据中学生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特点和条件,结合多年来中长跑训练实践,探索中学生业余中长跑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最佳途径,力求今后为中学提高中长跑训练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中长跑业余训练中长跑是一项艰苦而枯燥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中学,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同时由于运动员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大运动量的矛盾,及训练中场地器材与训练后的营养、恢复条件的局限,中长跑训练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与矛盾。
因此,如何抓好他们的训练,一方面促进其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地提高其运动能力,并为其日后承担大运动量训练奠定充分的机能准备,进而更好地成长与成才。
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极其重要的课题。
一、根据中学生身体和中长跑业余训练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1.中学生的身体特点中学时期,人体的骨骼和肌肉组织以及各种内脏器官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大脑皮层也在逐步完善,并且身体素质的发展多处于敏感期。
因此,务必抓住时机,通过大量有效地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促使其机能协调发展,体能储备不断增强,机能能力全面提高,这不仅为他们成为优秀运动员奠定基础,尤为重要的是为他们日后成才创造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
2.中长跑业余训练的性质和特点中学中长跑业余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参加县、市级田径运动会,并推进本校体育运动的开展。
本质上不同于专业体校的训练。
同时,业余训练客观上受着生源、训练时间、训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训练手段上也不可能搬用专业训练的那一套。
中学生的中长跑业余训练,应该因地制宜,联系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只有明确了中学生中长跑训练的性质,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二、利用循序渐进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每一名教练员都希望自己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创造出好成绩。
泉州市安溪县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现状研究与分析摘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教练员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骨干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业余训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措施。
积极开展课余运动训练,能造就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批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有效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从而达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目的。
关键词安溪县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文随机抽取安溪县10所中学共100名中学生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2.1 安溪县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学生田径运动员是学校业余运动训练的主体,一切针对运动训练的计划设计和方案制定,都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加以改造,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智能和心理能力,最后通过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创造出运动成绩而予以实施,并在其中得到检验、因此,对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2.1.1运动员参加田径课余训练动机的调查分析表1 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情况 N =92在对安溪县10所中学的100名田径运动员进行调查,由表1可得知,他们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徘在第一位的是有利于升学,第二位的是自己喜欢田径运动,第三位是为了使身体更健康,为学校争光和发挥自身田径才能并列在第四位。
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从总体情况看,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参加课余训练动机与国家开展课余训练的导向有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练员对运动队正确管理,教练员对运动员正确引导,端正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
2.1.2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表2 运动员学习情况调查表N=92由表2可以看出,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学习成绩良好和优秀的仅仅占到调查人数的4.35%,学习成绩中等的才达到17.39%,学习成绩稍差和很差的则达到了58.69%,学习成绩的整体情况势必会影响安溪县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整体素质。
以教体结合模式促进业余体校发展近年来,人们意识到体育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业余体校来锻炼身体和提高技能。
然而,业余体校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财务压力、教学资源不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教体结合的模式来促进业余体校的发展。
教体结合的模式是将教育与体育相结合,通过学校和体育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和训练。
在业余体校中引入这种模式,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教体结合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团队、教学设施和教材等,可以为业余体校提供教学支持和教育指导。
体育机构则有更丰富的训练经验和专业的教练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训练和指导。
通过合作,业余体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体育机构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效果。
其次,教体结合可以解决业余体校的财务问题。
由于课程收费、场地租金等,业余体校常常面临财务压力。
而学校通常可以获得教育经费的支持,可以为业余体校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
通过与学校合作,业余体校可以减轻财务压力,提供更多的优质课程和设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
再次,教体结合可以提高全民健身水平。
教育和体育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通过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同时,通过业余体校提供的课程和训练,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全民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
最后,教体结合可以促进业余体校的社会发展。
学校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业余体校合作,可以扩大社会教育的覆盖面,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体育机构则可以通过与业余体校合作,提高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通过共同参与业余体校的发展,学校和体育机构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在实施教体结合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学校和体育机构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确保教育和体育的相互促进。
加强业余体校和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结合
加强业余体校和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结合
加强业余体校和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结合
2014-09-19
体育论文
加强业余体校和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结合
加强业余体校和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的结合作者/刘翠汪文红孙淼业余训练是体校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和造就有运动天赋学生的成绩达到一定竞技水平,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体育人才,参加上一级的田径比赛,为校争光的重要任务。
体校和中学业余训练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体校与中学有机结合,营造学校良好的体育氛围 1.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工作,支持体校选材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训练。
学校应该把体育工作列入全校的工作计划中,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竞争和激励机制,根据上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锻炼师生的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养成顽强的拼搏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
2.体育教师要身体力行,掌握校内体育动态,在搞好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管理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好相应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有计划地进行田径业余训练。
在教学、体育活动和竞赛中发现体育”苗子”,及时调整训练队成员,健全业余训练的管理制度,分析研究队员的身心状况,制订合理的训练方法,科学的安排训练的负荷量,使队员的素质技术成绩都有理想的提升。
3.体校教练要经常到学校,了解学校学生情况,观察学校的业余训练,了解队员,指导训练,做到掌握一手材料,跟学生搞好关系,真正地为了学生去选材、去训练、去培养。
二、重要的环节——对业余训练队员的选材要求 1.热衷于体育运功,有积极主动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愿望,这是必备的内外在因素。
2.田径运动项目众多,教师要根据校情,确
立具有校情特色的优势项目为主训项目,来选择体育”苗子”. 3.重视文化课成绩,运动员不是别人想象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体育运动是一项体力加脑力的综合活动。
4.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田径训练单调、枯燥乏味、艰苦、缺乏像球类一样的兴趣。
5.要有家庭的支持,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怀和支持。
良好的家境可以为其发展起到坚强的作用,并有可能造就一个优秀的运动员。
三、坚持科学合理训练,严格管理要建立科学的发展思路、管理制度,体校跟学校的业余体育训练要有机结合。
各级教练员都要根据实情,确立训练目标和任务,制订远期训练规划,做好训练计划,合理安排科学合理的训练,保证每天训练要有收获,保证队员的健康与安全。
体校和学校业余训练工作涉及双方领导的重视度和整合,涉及场地器材设备、教练员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训练方法等等。
协调好各方面工作才能促成中学和体校田径业余训练工作和谐发展,通过训练并发掘运动员的潜力,不埋没人才,培养出优秀的体育尖子,为学校、为家庭争光,使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