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泰国鳖和中华鳖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甲鱼品种分类
甲鱼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爬行动物,其品种非常丰富。
按照生物分类学的方法,甲鱼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中华鳖属:主要包括中华鳖、台湾鳖、越南鳖等品种,其特点是颈部和腹部有明显的皱褶。
2. 绒龟属:包括绒龟、黄头侧颈龟等品种,其头部和颈部呈黄色或橙色。
3. 缨龟属:包括缨龟、赤腹龟等品种,其头部有明显的缨状物。
4. 红腹龟属:包括红腹龟、红耳龟等品种,其腹部呈鲜红色。
5. 长颈龟属:包括长颈龟、红点龟等品种,其颈部非常长且可以伸缩自如。
以上是甲鱼的主要品种分类,每种甲鱼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生态习性。
甲鱼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生长缓慢、繁殖困难等原因,近年来甲鱼的野外资源急剧减少,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
- 1 -。
11种生活中常见的甲鱼品种和区别!他们的产地、习性、特点
大合集!
做个美食科普,带大家来认识下甲鱼家族!甲鱼相信大家生活中都不会陌生,通常叫做“鳖”!以中华鳖最为常见。
现在常见的大部分是养殖的,很少能再见到野生的了!
甲鱼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蛋白质和钙、磷、钠等元素和各种维生素。
有专家曾经说过,甲鱼中蛋白质的含量比鸡蛋还高30%,是牛奶的4倍。
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并含有一般食物中少见的蛋氨酸,能够增强免疫力,抗疲劳。
甲鱼壳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很适合女孩子吃!
甲鱼的做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是红烧,烧鸡,炖汤,或者清蒸!
甲鱼菜多在婚宴上或者宴席上常见!
那么你们知道甲鱼的品种有哪些呢?盘点给大家,常见的11种甲鱼!
马来鳖、亚洲鳖、印度鳖、中华鳖、山瑞鳖、缅甸孔雀鳖、斑鳖、非洲三爪鳖、德克萨斯刺鳖、
珍珠鳖、黄金鳖
不同甲鱼的口感和习性都不同,我经常吃的是中华鳖!分享每次家常甲鱼的做法,这样做,简单又好吃,才能吃出甲鱼自带的香味和鲜味:
食材准备:甲鱼、枸杞、红枣、料酒、胡萝卜、生姜
制作方法:1、起锅放料酒和姜片,水开后下甲鱼焯水,捞起来洗干净备用
2、重新起锅,放焯水好的炖加枸杞(红枣)炖10分钟,
20分钟:加胡萝卜、盐继续炖
30分钟:冷水、料酒、姜片、继续炖。
我国人工养殖甲鱼的品种很多,除了本土品种还有从国外引进的。
但因没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甲鱼不同品种的基本特性和产效评估,盲目引养后出现效果不好、效益不高的现象。
特别是近年来甲鱼兼养模式的推广应用,使不同甲鱼的种质特性和产效差异体现得更为明显。
为此,笔者系统介绍一下我国甲鱼种质的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不同甲鱼品种的基本特性、产效评估,并提出引养建议,供从业者参考。
一、我国甲鱼种质的应用现状1.发展迅猛、满足需求(1)种苗产能显著增加。
我国人工养殖甲鱼的历史虽然悠久,但真正的大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
当时因发展速度快、种质资源少,甲鱼苗种价格飞涨。
后来境外客商看到商机,用各种渠道把国外大量廉价苗种倾销入境,不但充塞了国内甲鱼苗种市场,也大大影响了本土种质的纯度。
直到21世纪后,我国建起了几十个标准化甲鱼原、良种场,发展甲鱼苗种生产。
至2023年12月,不但完全解决了国内人工养殖甲鱼的苗种需求,有的地方还有计划地进行流域增殖性苗种放流。
如江西抚州的甲鱼种苗基地年产甲鱼卵达4亿枚以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甲鱼苗种生产基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人工养殖甲鱼苗种的需求。
而作为国家级中华鳖良种场的宁波明凤渔业公司,已经多次在姚江进行鳖苗的增殖放流,大大促进了自然环境中的种质恢复。
(2)种苗质量大幅提高。
严格的甲鱼原、良种场建设标准和科学的甲鱼良种生产管理措施,特别是工厂化恒温培育苗种技术的推广,使我国的甲鱼苗种质量稳步提高。
甲鱼苗的个体重量由2.5~3克/只提高至3.5克/只以上。
而鳖种(幼鳖)的规格也由平均250克/只提高至400克/只以上,苗种的培育成活率也从20世纪末的80%左右提高至现在90%以上。
鳖种质量和规格的提升,大大推动了我国甲鱼兼养模式的推广,这种节约型甲鱼养殖方式已成为我国今后养殖甲鱼商品的主要方向。
(3)市场价格日趋平稳。
甲鱼苗种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使甲鱼苗种市场持续稳定。
苗种价格的平稳合理,也使甲鱼商品养殖的总成本从原来苗种排第1位降至第4位。
如果你怕被甲鱼咬,我建议你先不要砍头.可以找把锋利的剪刀从甲鱼底版尾巴那的屁股那开始剪,沿着中间一直剪到头部那!这样甲鱼头就从里面可以剪断了. 甲鱼一定要血留干.接着就是用烧干的水把甲鱼表面的皮烫下,把皮去掉.接着就是把内脏挖干净! 最重要一点,就是甲鱼4只脚里面又黄黄的,脂肪一样的东西,那个一定要挖干净,那东西很腥! 烧甲鱼时候不要放生,因为僵跟甲鱼相克,会影响甲鱼的营养价值甲鱼的养殖技术一、水温控制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二、饲料投喂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
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药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
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
3.饲料选择。
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
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我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三、水质调控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1.充氧。
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
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
3.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汇报人:2023-12-16•鳖的种类与分布•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形态特征•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生活习性目录•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经济价值•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区分方法•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养殖建议01鳖的种类与分布原产于中国,是鳖科鳖属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中华鳖原产于泰国,是鳖科鳖属的一种,与中华鳖在形态和习性上有所区别。
泰鳖鳖的种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钱塘江流域以及台湾地区。
主要分布于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鳖的分布泰鳖中华鳖02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形态特征中华鳖原种的形态特征中华鳖原种的头部呈圆形或管型,吻端尖,眼睛较小,呈黑色。
背壳呈褐色或黑色,表面较为光滑,没有明显的花纹。
腹壳呈淡黄色或淡绿色,没有明显的斑点或花纹。
裙边较厚,呈淡黄色或淡绿色。
头部背壳腹壳裙边头部背壳腹壳裙边泰鳖的形态特征01020304泰鳖的头部呈三角形,吻端较尖,眼睛较大,呈淡绿色。
背壳呈黑色或深褐色,表面有明显的花纹。
腹壳呈淡黄色或淡绿色,有明显的斑点或花纹。
裙边较薄,呈淡黄色或淡绿色。
03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生活习性中华鳖原种通常栖息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域中。
栖息环境食性繁殖习性中华鳖原种以水生植物、小型水生动物、昆虫等为食。
中华鳖原种通常在春季和夏季进行繁殖,产卵于水底或水生植物上。
030201中华鳖原种的生活习性泰鳖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域中。
栖息环境泰鳖以水生植物、小型水生动物、昆虫等为食,但也可能食用一些腐肉。
食性泰鳖通常在温暖季节进行繁殖,产卵于水底或水生植物上。
繁殖习性泰鳖的生活习性04中华鳖原种与泰鳖的经济价值中华鳖原种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保健品。
药用价值中华鳖原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食用价值中华鳖原种形态独特,色彩鲜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中华鳖原种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泰鳖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活血等功效,在泰国等地被广泛用于中药材和保健品。
教你鉴别野生甲鱼昨天,黄阿姨在东川新街市买菜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位售卖“野生甲鱼”的“走鬼”。
“走鬼”戴着安全帽,看上去一副在工地打工的样子,手中提着两只用草绳绑起来的甲鱼,一路叫卖不停。
“我刚在番禺工地上发现的,看这成色,靓得没话说。
”看黄阿姨感兴趣,“走鬼”连忙凑了上来。
黄阿姨说,这只甲鱼的外壳是墨绿色,肚子呈金黄色,四肢还不断地伸展,看起来非常鲜活。
黄阿姨一直想给怀孕的儿媳煲一锅“乌鸡甲鱼汤”,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以150元成交。
回到家中,黄阿姨将甲鱼泡在水里,一会儿,甲鱼的肚子竟然开始褪色,只见颜色越来越淡,最后从金黄色变成了灰白色。
“哪里见过甲鱼是变色龙的。
”黄阿姨和儿子立刻发现上了当,可等他们回去找“走鬼”,却发现对方已不见踪影。
黄阿姨说,她买的甲鱼肯定是家养的,估计是“走鬼”染了颜色,冒充野生甲鱼来卖。
黄阿姨再也不敢炖这只甲鱼了,只能扔掉。
“谁知道,是不是用高锰酸钾染的甲鱼肚皮。
”专家解读:冒牌货“有迹可循”“野生甲鱼非常少,市民不要轻信!”专家对记者表示,养殖甲鱼零售价才60多元/千克,野生甲鱼则在240元/千克以上,这个价差使得一些不法分子热衷于用家养甲鱼冒充野生甲鱼。
他还透露,由于甲鱼种类太多,市民缺乏常识,市场上还有人用乌龟来冒充甲鱼。
不过,识别冒牌货依旧“有迹可循”。
野生甲鱼外形完整,无伤无病,背部腹甲有光泽,摸起来相当光滑,底板白里透红有血丝,个体较长瘦,裙边宽厚向上翘,行动敏捷,翻转时四肢配合,相当灵活;而散养甲鱼上述各方面均较野生甲鱼逊色;最次的是室养甲鱼,背部光泽最差,并常有伤疤。
此外,因饱食终日,个体肥壮,爪子较钝,翻转时行动笨拙。
如果“野生甲鱼”清洗后肚皮上的颜色褪掉,那就很可能是假冒的。
时下不少商贩经常将不同甲鱼摆在一起冒充更高一档的甲鱼出售,以利用消费者不懂鉴别从中牟利。
因此,专家特别提醒,买甲鱼时最好按上述标准挑选,但需注意的是,即使挑到了好甲鱼也要防止商贩在过秤时“调包”。
野生甲鱼辨识方法野生甲鱼的营养价值甲鱼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目前在生活中我们能时常看见它的身影。
甲鱼分为野生的和养殖的,野生的甲鱼更加受消费者的喜欢。
不过平时很多人在购买的时候,都不会分辨野生的和养殖的区别,其实这中间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
野生甲鱼辨识方法1、首先我们可以从甲鱼的背壳上看,区别是很明显的,一般来说野生的甲背比较光洁平整,甲背的比较薄,分布也比较均匀,表面看起来比较有蜡质的光感,能够模模糊糊的看到壳边缘的轮廓部分。
2、除了看甲背的壳质地之外还可以看野生甲鱼的甲背颜色,一般呈现灰黑色和土黄色的壳大部分都是野生的甲鱼。
3、野生的甲鱼的话它的体型就会很健壮,看起来肌肉很紧实,比家养的看起来要好很多,因为野生的会长期在野外自己觅食,所以身体更加得到了锻炼,机体更灵活。
4、可以用手去低压它的腹甲,如果你能够感觉到压下去之后手指因为压力又被反弹回来,腹部比较软而且弹性足的话那就是野生的可能性大,如果抵压后感到它的腹部软骨弹性不强,很软塌没有弹性的话就说明是家养的或饲养的了。
野生甲鱼的营养价值1、野生甲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铜、动物胶、角蛋白及多种维生素,因野生甲鱼的种类和生活地区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不尽完全一致。
2、野生甲鱼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镁、钙、铁、磷、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硫胺素、核黄素。
3、野生甲鱼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75.43%,其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占32.4%,为牛肉的6.54倍、罗非鱼的2.54倍,铁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野生甲鱼的食用禁忌1、孕妇不能吃野生甲鱼。
甲鱼属于寒性食物,有通血络、散淤块的功效,对于孕妇来说,有一定的流产作用,尤其是甲鱼壳比甲鱼肉的堕胎作用更强。
所以孕妇不能吃甲鱼。
2、幼儿要少食用野生甲鱼。
甲鱼属于高蛋白滋补品,儿童脾胃娇嫩,在吃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儿童消化不良,加重脾胃的负担,应少吃。
野生甲鱼辨识方法野生甲鱼的辨识方法主要包括外观特征、生活习性、行为方式、栖息环境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野生甲鱼的辨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识别野生甲鱼。
1. 外观特征:(1) 外形特征:野生甲鱼的头部扁平,呈三角形,具有硬质壳盖,壳盖上有明显的纵向线纹,背壳一般呈褐色或黑色,有时也会出现棕色、绿色或灰色,有的身上还带有黄色斑点。
体型圆胖,背部隆起。
(2) 头部特征:头部扁平宽阔,眼睛小且位于顶部,两侧有鼓起的骨块。
嘴部较宽大,下颌有角质突起。
(3) 四肢特征:四肢短小,前肢上具有爪,后肢没有爪,爪的形状呈圆状。
(4) 尾部特征:尾巴呈楔形,较长且宽度变窄。
2. 生活习性:(1) 栖息环境:甲鱼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环境中,特别是植被茂盛、水质清澈的地方。
喜欢在水底或浅水区域觅食,并在水中休息。
(2) 活动时间:野生甲鱼为冷血动物,喜欢在白天暖和的时候活动,晚上则常常埋身于水底或堆积物底下休息。
(3) 觅食习性:野生甲鱼以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为食,能够捕食小型鱼类、甲壳类等。
觅食时会伸出颈部,将猎物吞食。
3. 行为方式:(1) 日晒行为:野生甲鱼喜欢晒太阳,经常在陆地上或岩石上曝晒,以吸收更多的阳光和热量。
(2) 游泳方式:甲鱼游泳时以四肢划水,尾巴则用于稳定身体的平衡和方向控制。
游泳速度相对较慢,一般以漂浮的方式在水中前进。
4. 栖息环境:(1) 水质要求:野生甲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喜欢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环境,对水温和pH值的要求也较为严苛。
(2) 栖息地特征:野生甲鱼偏好砂底、泥底或岩石底的水域,以及植被茂盛、有洞穴或树根等隐藏处,以便在水下休息和觅食。
通过以上的外观特征、生活习性、行为方式和栖息环境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野生甲鱼的身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甲鱼的种类繁多,辨识时还需与其他鱼类和龟类进行区分,以免出现误判。
对于辨识更准确的结果,建议找到相关的甲鱼专家进行鉴定。
中华鳖介绍中华鳖,又名水鱼、甲鱼、团鱼,是常见的养殖龟种。
野生中华鳖在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俄罗斯东部都可见。
水栖性,常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淡水水域。
有上岸进行日光浴的习性。
肉食性,以鱼、虾、软体动物等为主食,多夜间觅食。
野生中华鳖寿命在60岁以上。
下面跟农村养殖网一起来看看中华鳖的介绍吧!形态特征中华鳖体长30厘米左右。
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
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
头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
吻端延长呈管状,具长的肉质吻突,约与眼径相等。
眼小,位于鼻孔的后方两侧。
口无齿,脖颈细长,呈圆筒状,伸缩自如,视觉敏锐。
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
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周边为肥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
腹甲灰白色或黄白色,平坦光滑,有7个胼胝体,分别在上腹板、内腹板、舌腹板与下腹板联体及剑板上。
尾部较短。
四肢扁平,后肢比前肢发达。
前后肢各有5趾,趾间有蹼。
内侧3趾有锋利的爪。
四肢均可缩入甲壳内。
分布范围中华鳖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北部、韩国、俄罗斯东部,也被引入泰国、马来西亚、夏威夷等地。
中华鳖在中国广泛分布,除西藏和青海外,其它各省均产,近年在新疆地区也发现有野生中华鳖,但相对于产量来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产量较高。
生活习性中华鳖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水库等水流平缓、鱼虾繁生的淡水水域,也常出没于大山溪中。
在安静、清洁、阳光充足的水岸边活动较频繁,有时上岸但不能离水源太远。
能在陆地上爬行、攀登,也能在水中自由游泳。
喜晒太阳或乘凉风。
民间谚语形容鳖的活动是“春天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柳荫栖,秋天凉了入水底,冬季严寒钻泥潭”。
夏季有晒甲习惯,寒冷的冬季会冬眠,翌年开始苏醒寻食。
喜食鱼虾、昆虫等,也食水草、谷类等植物性食物,并特别嗜食臭鱼、烂虾等腐食,耐饥饿,但贪食且残忍,如食饵缺乏还会互相残食。
性怯懦怕声响,白天潜伏水中或淤泥中,夜间出水觅食。
图解野生甲鱼和养殖甲鱼有什么区别野生甲鱼和养殖甲鱼很容易识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甲背的颜色及光滑度,其次就是看它能否快速翻转身体。
1、看甲背及底板野生甲鱼的甲背呈青黄色,表面有光泽且手感平滑,有蚂蝗印(就是体表布满黑色斑点,看起来很像蚂蝗的外皮),裙边厚实,底板颜色发白且白里透红,上面有很明显的血丝,血管清晰,脉络分明。
养殖甲鱼的甲背呈深黑色,表面无光泽且手感粗糙,无蚂蝗印,裙边较薄,底板颜色苍白,血管和脉络没野生甲鱼那样清晰。
野生甲鱼养殖甲鱼野生甲鱼底板此外,甲鱼的生活环境不同时,甲背颜色也会稍有不同:在河水等流动性较强的水域中长大的野生甲鱼,甲背颜色稍微偏黄色;在湖水等不怎么流动的水域中长大的野生甲鱼,由于淤泥多些,甲背的颜色会偏黑些。
2、看甲鱼的翻转速度把甲鱼的身体翻转过来,让其腹部朝上,能迅速翻转身体并快速逃走的就是野生甲鱼,养殖甲鱼比较呆,不能迅速翻转身体,逃跑速度也很慢。
用以上两种方法识别野生甲鱼简单方便,成功率几乎百分百。
如果不太放心,就用以下几种方法继续鉴别。
3、看甲鱼的爪子野生甲鱼爪子野生甲鱼的四条腿较短且粗壮有力,爪子根部发黑且偏灰色,爪子尖部偏黄色或偏黑,尖端非常尖锐;养殖甲鱼的四条腿较长且力量较弱,爪子根部呈黄白色,爪子尖部偏肉色,尖端较钝,不够尖锐。
4、看肥油的数量野生甲鱼体内的肥油数量较少,且颜色发黄;养殖甲鱼体内的肥油较多,且颜色呈灰白色。
但是,凭脂肪颜色判断并不准确,用鱼虾及黄色激素喂养的养殖甲鱼,脂肪颜色也呈黄色。
所以,关键还是看脂肪数量多少,脂肪数量较多的就是养殖甲鱼,脂肪数量较少的就是野生甲鱼。
5、看甲壳的硬度野生甲鱼的甲壳又厚又硬,煮熟后也很难咬动;养殖甲鱼的甲壳较薄,且骨质疏松,煮熟后用牙一咬就能咬碎。
6、尝口感和味道野生甲鱼的肉质紧实且腥味较淡,适合清炖,放点生姜调味就行,炖1小时左右也不会过于软烂,吃起来口感爽滑鲜嫩。
养殖甲鱼的肉质松软且腥味较重,稍微多煮一会就会软烂,甚至会化掉,适合多放点调味料红烧食用。
野生甲鱼的鉴别方法
野生甲鱼,那可是个宝贝啊!但要想准确鉴别它,可得有一手呢!
首先,咱们来说说怎么鉴别野生甲鱼。
先看它的整体外形,野生甲鱼的背壳通常比较光滑,颜色偏深,有明显的纹理。
然后再看看它的爪子,野生甲鱼的爪子很尖锐,而且因为经常爬行,会比较粗糙。
还有它的腹部,一般是白色或淡黄色,比较干净。
在这个过程中,可一定要仔细观察呀,不能马虎,不然就可能把普通甲鱼当成野生的啦!这就好比区分真假古董,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呢!
接着说说这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鉴别野生甲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操作,别把甲鱼给弄伤了。
就像对待一个易碎的宝贝一样,得轻拿轻放。
而且要保证环境的稳定,别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影响咱们的判断。
不然要是因为这些外在因素导致鉴别错误,那可多冤啊!
再讲讲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知道怎么鉴别野生甲鱼,那在市场上买甲鱼的时候就不会被忽悠啦,可以买到真正的好货。
而且对于那些喜欢烹饪甲鱼的人来说,能鉴别出野生的,做出来的菜味道肯定不一样,那可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呢!这就好像你知道怎么挑最好的食材,做出来的美食自然更上一层楼呀!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市场买甲鱼,朋友就按照我教的方法仔细挑选,果然挑到了一只野生甲鱼。
回家做了一顿美味的甲鱼汤,那味道,真是绝了!大家都吃得赞不绝口。
所以啊,学会鉴别野生甲鱼真的很重要。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起来呀!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鉴别技巧,它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怎样识别生态养殖的甲鱼和温室养殖的甲鱼
(1) 看背壳。
南方生态养殖的甲鱼(俗称“外塘甲鱼”)的背壳呈青绿色,腹部呈白色,且白里透红,血管清晰,脉络分明。
有些生态养殖的甲鱼的背壳呈灰黑色,有五朵深黑色花纹(俗称“五朵金花”);腹部为灰色,同样有五朵深黑色花纹。
生态养殖的甲鱼的背面尾部裙边的皱纹细而清晰,而温室养殖的甲鱼略显粗而模糊。
小贴士
谨慎区别“黄板甲鱼”冒充野生甲鱼
现在不少消费者认为“黄板甲鱼”(即甲鱼的底板是黄的)就是野生甲鱼。
辨别甲鱼是否为野生甲鱼有一种说法,即甲鱼宰杀后,若甲鱼的脂肪是黄色的(但脂肪很少),则甲鱼为野生甲鱼。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甲鱼若在养殖期间吃了催黄饲料(饲料里面添加黄色素,如角黄色),体色就会变黄。
虽然天然色素本身毒性和危害很小,但一些黑心商贩将其说成野生甲鱼,高价出售,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 看脚趾。
野生甲鱼和生态养殖的甲鱼的脚趾比较锐利,趾尖又细又尖,爪根部呈黑偏灰色;而甲鱼温室养殖场的周围是水泥壁,甲鱼爪子因长时间爬行被磨钝,所以温室养殖的甲鱼的趾尖不如生态养殖的甲鱼那样细而尖。
●药 苑●鳖甲的品种与鉴别研究卢先明 刘咏松 曾俊超 吴大章 庚 玲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对所收集到的8种样品中能够定种的中华鳖、平鳖、斑鳖和缘板鳖等4种鳖的背甲进行了性状、薄层、紫外鉴别,为鉴别鳖甲的品种状况提供了依据,也为其它品种的药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鳖甲 品种 T LC鉴别 紫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R282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3649(2005)022******* 鳖甲始载于《神龙本草经》。
经品种考证表明本品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T rionyx sinensis W iegmann的背甲。
本品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蒸的功效,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所收载。
《中国药用动物志》增加山瑞鳖T rionyx steindachneri S iebenrockr的背甲为鳖甲另一品种[1]。
由于此种鳖甲(正品)需求量大,而我国鳖科动物种类少、数量不多,加之资源破坏较严重,以致正品鳖甲药源紧缺。
周边国家如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的鳖甲也因此流入我国,致使鳖甲品种增多。
近十多年来除正品有较全面鉴别的研究报道外,其它常见品种多侧重于性状鉴别,未见紫外光谱和薄层鉴别的报道。
为此,我们将所收集的8种样品中,对能够鉴定其动物来源的3个品种(其中一种未见报道)与正品鳖甲作对照,从性状、紫外和薄层三方面进行了鉴别。
其目的是要找出其它品种与正品之间、其它品种相互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为今后鉴别鳖甲的不同品种提供依据。
1 材料来源 从成都五块石中药材市场上购得4种样品,依据有关资料[1~4]初步鉴定其品种来源,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室核对标本,再经四川省药品检验所黎跃成的核定,4种样品动物来源,依次为:中华鳖T rionyx sinensis W iegmann和平鳖D o2 gania subplana(G eoffroy)、斑鳖Rafetus s winh oei (G ray)、缘板鳖Lissemys punctata scutata(Scch oepff)2 实验仪器与药品211 仪器 上海绘普7530型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提取器,以及薄层层析等常用玻璃器皿。
甲鱼优劣怎么识别
中华鳖
鳖是变温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喜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中。
常浮到水面,伸出吻尖进行呼吸,也常在陆地活动晒背。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美味的追求,甲鱼饲养数量逐渐增多,你知道甲鱼怎样识别优劣吗?
1.目测。
看其外形及动作,若外形完整,无伤无病,肌肉肥厚,背甲肋骨模糊,裙边厚而上翘,腹甲有光泽,且动作敏捷,即为优等甲鱼。
2.手抓。
用手捏住甲鱼后腿腋窝处,如甲鱼四脚乱蹬,活动迅速凶猛,即为优等甲鱼;如四腿微动,活动不灵活,则为劣等甲鱼。
3.仰翻。
把甲鱼翻转,背朝上放在干地上,若甲鱼能头、腿配合,很快翻过身来,并能迅速逃跑,行动灵活,即为优等甲鱼;若甲鱼头、腿配合不好,翻转缓慢或十分吃力,逃跑时行动迟钝,则为劣等甲鱼。
4.查颈。
用一硬竹筷刺激甲鱼,让它将竹筷咬住,再拉长甲鱼颈,用另一只手摸其颈部,如有针样硬物,即为钩钓的甲鱼。
该类甲鱼不宜长时间存放和运输,更不适宜养殖。
出处:江苏海洋与渔业局。
如何鉴别泰国鳖和中华鳖
甲鱼种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成品甲鱼的品质。
现在养殖场选用的甲鱼种主要有中华鳖和泰国鳖两种。
由于中华鳖幼鳖种价高,生长相对较慢,而进口泰国幼鳖种价低,生长速度快,因此前几年养殖甲鱼户主要以泰国鳖作为养殖对象。
但近两年人们了解、认识了泰国鳖后,泰国鳖市场销量下降,一些养殖户已改养中华鳖,但仍有一大部分养殖户仍在养殖进口泰国鳖。
中华鳖品质优良,食用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身体扁平,眼小颈长,眼睛较小,盖呈椭圆形,裙边较宽,尾呈扁锥形,背面灰绿、灰黄或褐色,不太光滑。
腹面一般呈白色、也有白中泛黄或略带微红的底板。
中华鳖性情凶猛,攻击性强,能咬人。
而泰国鳖口感差,从形体上看背面呈黑色,颜色灰暗,比较光滑,腹甲乳白或微红,偶见蓝黑色的斑点,行动迟缓,性情温顺,不咬人,鳖壳按下去比中华鳖软。
中华鳖和泰鳖相比较而言,内地中华鳖苗腹甲表面没有黑点,而中国台湾及泰国等地鳖苗腹甲表面呈蓝黑色的斑点;内地中华鳖苗“裙边”稍宽,而中国台湾及泰国等地鳖苗“裙边”稍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