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置地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1.49 MB
- 文档页数:119
万科收购印力案例分析3月伊始,据多家媒体报道,印力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
搜狐财经从印力方面证实,相关调整确存在且已完成。
在印力的官网,其对集团总部和区域公司的介绍资料也已悉数更新。
印力将这一组织重建定义为基于能力提升的调整,具体为总部新设招商中心、独立的产品中心等四个职能中心;区域城市公司由原来的十个重整升级为八个。
在2016年成为“万科系”企业之前,印力在商业地产领域已立业近19年,但外界对其的关注度并不高。
被“收编”后,万科设想把印力打造为集团唯一的商业开发与运营平台,但这一目标如今来看却未实现。
在万科业务版图内,印力相比物业服务平台万物云、租赁住宅平台泊寓,乃至物流仓储平台万纬物流来说,声量都要弱出很多。
在集团旗下城市公司商业地产业务,与印力所经营的商业运营与开发业务间,万科“踌躇”了五年,两者“割据”的局面也未打破。
2021年,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原万科COO王海武主动请缨,空降到印力任总裁,这被视为万科大力整合自身商业地产与印力商业运营业务的信号。
2022年,伴随着万科加速转型进入深水区,和郁亮对地产“黑铁时代”研判,印力这场“从上至下”的组织之变,或有更深的用意。
组织之变与多数企业“先人后事”不同,印力的组织调整逻辑更偏向于“事人匹配”。
这样的逻辑,与万科一直以来都秉承的治理制度也十分切合。
印力的具体调整策略可概况为总部“增”、区域“减”。
总部在原有商业运营中心、资金资产中心、管理支持中心的基础上,新增设了四大职能中心,并任命相应的中心总经理。
其一,新设立招商中心,由姚海波任中心总经理。
此人1982年出生,2017年加入印力前曾供职于金鹰商贸集团、爱琴海商业集团。
目前,他还同时担任印力上海公司总经理,对一线业务颇为熟悉。
同时,印力新设立“印象汇”事业部,由曾担任印力南昌城市公司总经理的陈军任总经理。
陈军主要负责“印象汇”产品线项目管理,以构建集团更为清晰的产品线标准。
为了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和提升服务,印力还同步成立了独立的产品中心。
万达、华润、凯德的案例亮点的学习万达亮点:“可以挖走万达的人但挖不走万达的资本模式”核心特点:资金方面销售物业输血自持物业开发,同时以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作为后续开发资金。
如果说商业地产投资建设和商业地产运营管理,都不是万达的核心竞争力,那万达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呢?是万达的财务模式?靠销售物业稀释总投资“万达广场的大商业是万达自己持有的,所以未来经营肯定没有问题。
”这是万达广场销售人员销售商铺、公寓等物业时候的杀手锏,也是人们购买万达物业时极大的信心保证。
不过如果从开发资金的角度来看,其实对外销售物业得到的资金,恰恰才是建设万达自持物业的保证。
“销售的物业就基本把我们万达广场开发的钱流回来了。
”王健林曾表示。
预售回款对于这个财务模型有多重要?以广州番禺万达广场为例,该项目所有已售出的商铺、写字楼和公寓加起来,销售总额已经超过34亿元。
即便按照番禺万达广场对外宣称的50亿元投资,对外销售物业这一部分就已经拿回约70%的投资了。
经营性抵押贷款+银行授信除了销售物业的收入,万达的资金来源还有两个渠道:经营性抵押贷款和银行授信。
王健林曾表示,万达一年要竣工20个万达广场,一个万达广场银行抵押贷款十亿八亿没问题,任何一年竣工物业抵押贷款获得的现金流都相当于一次上市了。
据了解,万达是国内最早尝试经营性抵押贷款的企业;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三家总行和两家股份银行都与万达有银企合作协议,每家给万达的授信高达几十亿。
银行贷款、低价拿地,通过销售物业和土地融资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商场开业之后的租金收入以及经营性抵押贷款,可以支持其完成后续建设和还贷,甚至成为下一个项目的启动资金。
凯德商用亮点:核心特点:成熟的产品线凯德商用是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在华投资的企业,始终坚持高品质零售商业地产的投资、开发和管理。
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成功打造出三种独具特色的购物中心模式。
产品一:来福士广场中国的来福士综合体是凯德中国旗下最具典范性的综合性地标项目,凯德中国既是开发者,也是拥有者和管理者,其中由凯德商用中国来运营管理购物中心部分。
公司网址:联系电话:86-21—64690409国际基金投资中国地产方式及财务顾问建议书房地产基金(REITs)在中国的发展第一阶段:90年代中期——2002年底第二阶段:2003年初——2004第三季度 第三阶段:2004第三季度之后公司网址:项目名称:致远大厦物业类型:1-2层商场;3-24层产权式办公;价格定位:均价8000元/平方米面积定位:3-5层100-280平方米;6-24层60-155平方米主力客户:境内私营业主重新装修包装后:公司网址:REITs在中国的最新投资动向2005年4月,上实集团、美国柯尼罗资本集团共同发起的扬子基金2亿RMB收购中远房地产在东三环打造的高档综合社区——远洋新干线的D座酒店式公寓。
2005年2月,新加坡嘉德置地18.37亿收购北京华熙新苑房地产开发的位于建国门外大街的中环世贸中心双子楼2005年2月,凯德置地和富乐置地(凯德置地间接持有60%,凯德中国住宅发展基金占40%)以5.476亿RMB拍得北京东直门占地14686平方米的综合性开发用地2005年2月,美林集团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联合北京银泰置业开发位于建国门外大街的北京银泰中心。
2005年2月,北京富盛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组成)收购北京富力地产集团开发的富力双子座TOWER公司网址:2005年下半年,摩根斯坦利用近8.5亿港币的巨资收购中海旗下的上海广场60%股权。
2005年初,麦格理银行收购大连万达在中国的九个商业物业。
同年9月,麦格理银行宣布出资4亿元收购位于上海陕西南路的“城市酒店公寓”。
第一波士顿参投入股富力集团并协助成功于2005年7月在香港上市。
经过“复地香堤苑”项目的成功合作,2005年8月荷兰国际ING房地产基金与复地集团再次携手,斥资超6亿打造虹口“复城国际”项目。
新加坡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市场亚洲第二大REITs市场开始时间:1999年上市个数:8个以上总市值:180亿新元回报率:6%~7%优惠政策:⏹2005年3月,房地产转移到REITs,免征3%的印花税⏹中国内地房地产组成的REITs在新加坡上市时,在两个国家中间只需缴一次税(根据中新双边税务互免协议)公司网址:案例研究——嘉康信托(CapitaCommercial Trust)案例研究——置富产业信托(Fortune REIT)中国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合作伙伴 多元化融资趋势的发展背景国际投资机构的关注点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建议公司网址:公司网址:公司网址:海外REITs及基金投资中国商业不动产的途径和方法公司网址:1、成立外资独资公司(WOFE)2、直接收购物业财务顾问的服务内容公司网址:融资决策我们的竞争优势公司网址:成功操作多个项目的融资、财税顾问和资产管理等,对房地产行业和产品长期深入持续的研究 熟悉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法律环境、运作方式和运作程序 善于统筹协调项目运作、资本运营等活动中有关各方的工作节奏 善于把握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核心策略和关键点 具备处理和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难点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我们的竞争优势成功的资本运作经验公司网址:拥有进行国际、国内资本运营创新活动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经验 拥有业界资深专业人员、投资银行家和研究人员与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机构等保持着密切顺畅的沟通管道 切合市场实际情况及民间资本、国际资本现状而创新设计策划的服务品种能力和沟通能力我们的竞争优势突出的创新能力公司网址:。
从“越秀REITs”和“凯德REITs”看中国REITs海外上市作者:汪建新舒红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0期[摘要] “越秀REITs“和”凯德REITs“代表着实践中两种中国REITs海外上市的路径。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个企业海外上市案例分析,来为中国REITs的海外上市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REITs 越秀模式凯德模式海外上市风险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REITs)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政府允许民营机构成立该类信托基金,而且该基金单位可以上市交易,这就解决了传统的产业投资基金的流动性问题。
REITs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很多的好处:第一,REITs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房地产是很好的通货膨胀的抵御物,因而作为依附在房地产标的上的REITs也被认为可以抵御通货膨胀。
第二,REITs具有低风险(低Beta系数)特点。
John L. Glascock,David Michayluk,Karyn Neuhauser(2004)经过对1997年10月美国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在1997年10月27日美国股市大跌中,REITs证券下跌的幅度仅是其他证券下跌幅度的一半。
在当日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的存在,所有证券的买卖价差的幅度都增加了,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天,在市场的下降趋势发生部分逆转时,其他的非REITs证券的买卖价差幅度继续放大,只有REIT的买卖价差在缩小。
以上这些说明,REITs会为整个投资资产组合带来收益。
实践中,中国REITs海外上市有两种代表性的模式:一种是将内地物业直接由境外的公司持有,这是“越秀REITs”(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路径;另一种则是将物业由境内的公司持有,再由一层境外的公司持有境内公司,这是“凯德REITs”(凯德中国零售房地产信托基金)的路径。
一、案例介绍:“越秀REITs”与“凯德REITs”1.“越秀REITs”。
商业地产定位策划与产品创新方法与案例分析课程目的:全国商业地产全面进入存量时代,供大于求和业态同质化导致商业地产招商困难、销售困难。
之前普遍被行业学习的“万达模式”和“新城”模式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已经落后于当下的商业时代。
陈敏老师一直在研究和实际因人而设空间的“反向空间订制”模式。
致力于商业地产定位方法、商业地产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运营模式创新等研究实践。
亲自参与了国内首个5G文化主题商业THE BOXX、亚洲最大共享空间西安倍格生态等案例。
陈敏老师有超过15年的商业地产从业经历,经历过各种产品线和各种岗位,是商业地产资深咨询专家,为凯德置地、当代置业、万达、万科、中经联盟等企业和商业协会提供培训和咨询顾问工作。
课程设计亮点:咨询是培训,培训式咨询。
特别欢迎,通过具体案例或困境项目展开现场研讨、思考和实验。
特别适合商业地产项目内训。
适合对象:商业地产及存量资产招商部门、运营部门、策划、品牌等部门及公司运营负责人课程提纲:一、当前商业地产面临的挑战●“主力店”不再给力,不知道怎么吸引客户●规划的业态,制定的合作条件根本没用?●花了很大精力做广告和活动,没人来●大品牌联营合作,但线上交易与我没有关系举案说法:西安倍格硅巷的故事——让购物中心起死回生。
一个几易其主的商业“死盘“怎么通过新办公+新商业+新居住场景的融合,成为西安最知名的商业更新项目的?二、商业地产发展的新变化1.商业地产的三大阶段:百货、购物中心、共享空间2.商业地产的三大要素:人、货、场3.商业地产的三大业态:新餐饮、新办公、新娱乐4.商业运营的三大核心:流量、IP、数据5.商业流量的三大要素:召集、转换、运营6.商业运营的三大核心:场景、科技、文化举案说法:阿那亚为什么把最好的位置免费给客户?以及他是如何做到在5线城市的郊区,吸引全球优质商业品牌和顶级艺术家入驻的?三、商业地产的几个发展趋势1、规模——要么大而多元,要么小而聚焦2、场景——智慧商业时代已经来临,数据是未来资产3、机遇——社区商业4、趋势——办公、居住、商业融合是必然5、获客——长租公寓、新办公成“客流引擎“6、酒店——不能与商业融合的酒店可以不用做了举案说法:上海智慧商业改造新地标THE BOXX 凭什么受到国家工信部、科委、商务等多部门的关注。
凱德置地案例分析一、簡介1. 基本資料:總部:新加坡成立時間:1994總裁:廖茸桐資產總值:99 億美元(截至2010年底)凱德中國是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團在華投資業務の統稱。
它包括凱德置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凱德惠居(中國)、凱德商用中國和雅詩閣中國四大業務單位以及其所涉及の房地產金融業務,由凱德中國常務委員會協調管理。
凱德中國是中國領先の房地產外企,是中國最大の商場擁有者和經營者,是中國最大の服務公寓業主和運營商,是業界領先の房地產基金和信託基金經理。
凱德置地是新加坡嘉德置地集團在華の全資子公司。
凱德置地自1994 年來一直致力於全國高品質住宅、寫字樓及綜合商業專案の投資、開發與管理。
凱德置地在中國開發高品質住宅、商業專案,規模逾1,000萬平方米,管理資產約500億人民幣。
其中標誌性の綜合商業專案品牌來福士由凱德置地自行開發管理,集住宅、商場、辦公樓、服務公寓、酒店等多種業態,在城市交通樞紐區域打造“城中之城”。
2. 發展歷程2000 年,新加坡政府控制の淡馬錫財團將旗下の發展置地和百騰置地合併為嘉德置地,其在華業務也更名為凱德置地。
☐1994年進入中國☐1999年底、2000年初進入北京☐2002年獲得“外商獨資投資有限公司”資質☐2002年結束虧損,實現盈利☐2004年4月正式宣佈進入北京☐2005 年4 月進入寧波☐2005 年11 月進入廣州☐2006 年4 月全面啟動華南房地產業務☐2006 年5 月進入成都☐2006 年5 月進入杭州☐2007 年10 月成立天津分公司☐2008 年10 月27 日,首都第一座來福士在新加坡國務資政李光耀の見證下正式揭幕3. 業務分佈凱德中國在中國40多個城市運營著120餘個專案。
凱德中國於1994年進入中國。
以上海為起點,在中國40個城市擁有約5000名員工和運營約110 個專案,核心業務涵蓋住宅、綜合商務房產、商場、服務公寓、房地產金融,已建立起一條從投資、開發、運營、物業管理、財務諮詢到房地產金融の整合性房地產價值鏈。
一、深刻理解合同的意义首先说怎么理解合同。
大家都是法律人,合同不就是甲方、乙方,或者是《合同法》第二条所说的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解除民事法律关系什么的。
其实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合同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签一个合同,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其实我觉得合同是我要做一个生意,我要做一个交易,而且我自己完成不了这个,我是要跟合作伙伴,跟交易对手共同去构架,才能去做到的一个事,这个叫合同。
对于企业来讲合同是什么呢?合同是企业的利润之舟,真正的合同的意义,就是说你公司所有赚的钱和你花的钱,通过什么实现的,就是通过合同实现的,对吗?所以合同是企业的利润之舟,合同是交易的策划,它承载着的是生意,它是一个交易,它是业务的体现,而且是企业管理的工具。
我觉得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管理不好合同,他就管理不好业务,他也就管理不好这个企业。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把合同上升到这样一个高度。
不是说就甲方、乙方条款,或者就管理合同文本。
合同就是一个企业持续盈利,保证它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源动力。
还有合同是对外的承诺。
这个很好理解,你盖着章出去了,跟人家说我们变更一下,我当时没想好,那是不可能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它跟企业内部管理上不同,比如说这个工期有点晚了,我的预算有点超了,它还是可以去调整的,但合同必须经过对方同意才能调整的。
在这个法商社会,合同是一个契约,是当事人之间的一个宪法,所以这个是合同的意义。
二、合同风险四大来源合同风险的四大来源,一般说合同风险,不就合同没有写好吗?是文本的问题。
其实我认为不是,合同风险来自于四大模块,而且合同风险只是其中一个不是特别显著的问题。
我认为合同风险来源于四个:商业模式、交易对象、合同文本、合同履行。
首先就是商业模式,这个合同利益能不能实现,取决于你这个商业模式成立不成立,你这个方案可不可行,你这个生意到底赚不赚钱,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
比如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2010年纠纷就特别多,仲裁诉讼也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