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科版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第2课时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72.50 KB
- 文档页数:25
教案: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教案:第2章运动的世界第3节快与慢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第2章第3节,内容包括: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速度单位及换算;3. 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4. 加速与减速的概念及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2. 能够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 分析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速度单位间的换算;3. 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课本、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自行车等)的速度标志,引发学生对速度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介绍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2)讲解速度单位及换算:如1m/s=3.6km/h;(3)分析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举例说明加速与减速的概念。
3. 例题讲解:例题1: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求行驶的路程。
解:速度=60km/h,时间=30分钟=0.5小时,路程=速度×时间=60km/h×0.5h=30km。
例题2:一辆自行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5分钟,求行驶的路程。
解:速度=10m/s,时间=5分钟=5×60秒=300秒,路程=速度×时间=10m/s×300s=3000m。
4. 随堂练习:(1)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行驶的路程。
解:路程=速度×时间=80km/h×2h=160km。
(2)一名学生以8m/min的速度跑了3分钟,求跑的路程。
解:路程=速度×时间=8m/min×3min=24m。
5. 速度单位换算练习:(1)将100km/h换算为m/s。
甲 乙11-2 S(米) t(秒)甲 乙 0 图2-3-2第二章 动与静 第三节 快与慢第二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度直线运动 【课内作业】知识点一: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度直线运动1.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数值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速度变化的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3-2-1)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
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__直线运动。
4.某物体以4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了100米,它第10秒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 A .沿平直轨道出站的列车 B.沿平直轨道进站的列车 C.斜向上抛出的皮球D.放在快慢不变运行着的传送带上的纸箱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 = s / t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D 、时间与路程成反比 7.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υ=S/t 说明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哪句是正确的:( ) 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D 、以上三种说法中,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钟内通过4米路程。
那么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是:( ) A 、0.5米/秒; B 、1米/秒; C 、1.5米/秒; D 、2米/秒。
知识点三:平均速度9.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平均速度能粗略地知道物体运动快慢; C 、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D 、求平均速度,要考虑这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具体变化。
第三节 快与慢【学习目标】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够科学地判断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方法指导:物理公式的变形都是根据数学知识推导而来,像速度公式v =s t,可根据数学知识得出s =vt ,t =s v。
友情提醒:v-=s总t总与v=v1+v22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后者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
规律总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是运动快慢不变且经过的路程是直的,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布置好任务。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下节课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自主阅读教材P23~2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甲所示,比较两个人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时间比较所走的路程;图乙比较两个人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经历的时间。
2.百米赛跑过程中,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乙的速度较大,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运动的路程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则他的速度是10m/s。
知识板块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自主阅读教材P25~2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4.一辆汽车正在做直线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如图所示,则此车( A )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错误!,(第5题图))5.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