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串、并联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43.0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知识考点整理)1.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是因为并联的结果相当于使导体()A.横截面积减小B.横截面积增大C.长度减小D.长度增大2.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10Ω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D.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3.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R和R0是并联的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C.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大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表示数变大的是()A. B. C. D.◆选择题5.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
则由图可知导体A的电阻为______ Ω;如果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为 ______ A。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R2=30Ω,则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______ A;当开关S闭合时,R2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 V。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D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______ ,电压表的示数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如图所示,R1=15Ω,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5Ω。
闭合开关S后,测得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
求:(1)电源电压?◆填空题◆计算题(2)电流表A的示数?(3)若电流表A的示数最大不能超过0.6A,则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多少Ω?参考答案◆选择题1. 解: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同种材料的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精选练习考点一、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2018•山西)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锰铜丝,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A.粗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B.细的电流大,且电压也大C.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细的电压大D.粗的、细的电流一样大,但粗的电压大【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这两个电阻丝是串联的,由于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所以通过粗锰铜丝的电流和细的锰铜丝的电流是相等的。
在材料和长度都相同时,导线粗的电阻小,所以细锰铜丝的电阻比粗锰铜丝的电阻大。
根据U=IR可知,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阻大的两端分得的电压多。
2.(2017•临沂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B.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当滑片移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D.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答案】B【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A错误;因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B正确;(2)当滑片移动中点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6V =0.3A 11102022==+Ω+⨯ΩU I R R 滑,则电压表的示数:UR=IR=0.3A×10Ω=3V,故C 错误; (3)当滑片移到a 端时,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流表的示数:6V =0.6A 10'==ΩU I R ,故D 错误。
3.(2018•河北)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 从闭合到断开时()A .电流表A 1和电压表V 的示数都不变B .电流表A 和电流表A 1的示数都变小C .电流表A 和电压表V 的示数都不变D .电流表A 1和电流表A 的示数都变大【答案】A【解析】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1测通过R 2的电流,R 1与R 2并联,当开关S 断开时,R 2两端电压依旧等于电源电压,其电阻值也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其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A 1示数不变。
串、并联电路的有关计算1.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A.1∶2 B.2∶1 C.1∶4 D.4∶1答案 B图2432.如图243所示,R1=4 Ω,R2=9 Ω,R3=18 Ω.通电后经R1、R2和R3的电流之比I1∶I2∶I3=________,R1、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U3=________.答案3∶2∶12∶3∶3电表的改装图2443.一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 Ω,表盘刻度匀称,现串联一个9 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 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244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______ V.答案10.8解析4.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并不变更C.改装后,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D.改装后运用时,表头G本身的参量都不变更,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答案BD解析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只是并联了一个分流电阻,使整体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但表头的各特征量都不变,故B、D对,A、C错.(时间:60分钟)题组一 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有关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电阻和一根志向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D .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肯定减小 答案 ABC解析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随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 、B 、C 对,D 错.2.将一只阻值为几千欧的电阻R 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则总电阻( ) A .很接近R 1且略大于R 1 B .很接近R 1且略小于R 1 C .很接近R 2且略大于R 2 D .很接近R 2且略小于R 2答案 A3.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R 1两端电压为6 V ,R 2两端电压为12 V ,则(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 .电阻R 2的阻值为20 ΩC .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D .电阻R 3两端的电压为4 V 答案 ABC解析 电路中电流I =U 1R 1=610 A =0.6 A ,A 对;R 2阻值为R 2=U 2I =120.6 Ω=20 Ω,B 对;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I (R 1+R 2+R 3)=21 V ,C 对;电阻R 3两端的电压U 3=IR 3=0.6×5 V =3 V ,D 错. 4.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 1∶R 2∶R 3为( ) A .6∶3∶2 B .2∶3∶6 C .1∶2∶3 D .2∶3∶1答案 A解析 三个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依据欧姆定律U =IR 得,电流I 与电阻R 成反比.电流之比I 1∶I 2∶I 3=1∶2∶3,则电阻之比R 1∶R 2∶R 3=6∶3∶2;故选A.图2455.如图245所示,图中1、2分别为电阻R 1、R 2的电流随电压变更的关系图线,则( ) A .R 1和R 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 图线应在Ⅰ区域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C.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答案BC题组二改装电表的原理6.电流表的内阻是R 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答案 C解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 g=1 V-200×500×10-6 V =0.9 V,串联的电阻阻值为R=U′/I g=1 800 Ω.图2467.如图246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 A)和电流表A2(0~0.6 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答案AD解析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所以两表头也并联,流过两表头的电流相等,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A正确,B错误;两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1∶5,则电流之比为5∶1.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2 A,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C错误,D正确;故选AD.8.一个电流表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与电阻R并联而成.若在运用中发觉此电流表读数比精确值稍小些,下列实行的措施正确的是()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答案 A解析 电流表读数比精确值稍小些,是由于并联的电阻R 阻值偏小,而使流经小量程的电流表的电流偏小造成的,所以应当给电阻R 串联一个阻值比R 小的多的电阻,从而使通过G 的电流变大.图2479.如图247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G 的量程为0~100 μA ,内阻为600 Ω,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 1=________Ω,R 2=________Ω. 答案 4.94×104 1.0×105 解析题组三 综合应用图24810.如图248所示,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 ,连线电阻不计,当它的滑片P 从左端向右端移动时,A 、B 间的电阻变更状况是( ) A .减小 B .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解析 当滑片在最左端或者最右端时,AB 两点间的电阻均为0,在中间时,AB 间的电阻最大;当滑片在中间时,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电阻由0增大到R 4 ,再减小到0,最大值为R4.故选D.11.在图249(a)所示电路中,V 1、V 2都是有0~3 V 和0~15 V 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 1、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图249A .9.6 V,2.4 VB .12 V ,2.4 VC .2.4 V,12 VD .2.4 V,9.6 V答案 A解析 由b 图读出电压表V 1、V 2的读数分别为12 V ,2.4 V ,由a 图分析得知,电阻R 1两端的电压等于两电压表读数之差,即为12 V -2.4 V =9.6 V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表V 1的读数2.4 V .故选A.图241012.一个T 形电路如图2410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 1=10 Ω,R 2=120 Ω,R 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 ,内阻忽视不计.则( ) A .当c 、d 端短路时,a 、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 .当a 、b 端短路时,c 、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 .当a 、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 、d 两端的电压为80 V D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 、b 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 AC解析 当c 、d 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R 123=R 1+R 2R 3R 2+R 3=40 Ω,同理可知当a 、b 端短路时,R 213=R 2+R 1R 3R 1+R 3=128 Ω,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当a 、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依据欧姆定律得I =E R 1+R 3=10010+40 A =2 A ,所以U cd =IR 3=80 V .当c 、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依据欧姆定律得I ′=E R 2+R 3=100120+40A =58 A ,所以U ab =I ′R 3=25 V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图241113.如图2411所示,滑动变阻器R 1的最大值是200 Ω,R 2=R 3=300 Ω,A 、B 两端电压U AB =8 V. (1)当开关S 断开时,移动滑片P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更范围是多少? (2)当开关S 闭合时,移动滑片P ,R 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更范围又是多少? 答案 (1)4.8 V ~8 V (2)3.43 V ~8 V解析 (1)当开关S 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 1为限流式接法,R 3及R 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 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 2上的最大电压等于U AB =8 V .当滑片P 在最下端时,R 1的全部与R 2串联,此时R 2上的电压最小,UR 2=R 2R 1+R 2UAB =4.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变更范围为4.8 V ~8 V.(2)当开关S 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 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片P 在最下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 2与R 3并联,再与R 1的全部串联,R 2与R 3的并联电阻R ′=R 22=150 Ω,电压为U ′=R ′R 1+R ′UAB =150200+150×8 V =3.43 V ,当滑片P 在最上端时,R 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 AB =8 V ,所以R 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 ~8 V.。
电阻串联和并联姓名一.选择题(共5 小题)1.两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60Ω,如果把这两个电阻并联起来,则总电阻为多少?()A.10Ω B.15Ω C.30ΩD.90Ω2.两个等值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3Ω,若将它们串联起来,总电阻是()A.3Ω B.6Ω C.9Ω D.12Ω3.有两个电阻以一定的方式连接在电压为6 伏的电源上,如果测得电流为0.5 安,则这两个电阻及连接方式是()A.R1=8ΩR2=4Ω并联B.R1=10Ω R2=2Ω并联C.R1=20Ω R2=30Ω串联D.R1=20Ω R2=30Ω并联4.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将二氧化锡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感器所处空间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发生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U变大,I变大B.U 变小,I变小C.U变小,I变大D.U 变大,I 变小图4 图55.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 闭合时()A.A 示数变小,V 示数变大B.A 示数变大,V 示数不变C.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小D.A 示数不变,V 示数变大6.一只3Ω的电阻和一只6Ω的电阻,它们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为Ω,它们并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为Ω.7.两个电阻,分别标有“3V、0.5A”和“6V,0.3A”字样.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A;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V.8.将电阻R1、R2 串联后接入电路时,电压之比U1:U2=3:5;现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则电流之比I1;I2=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则电阻R2的阻值是Ω.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图9 图10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示数为6V,则电源电压为V;只闭合开关S1 时,电压表示数为2V,若已知L2 的阻值为10Ω,则L1的阻值为Ω.11.在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3)干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12.(2011•湖北)某课外活动小组需要对两个定值电阻R1、R2 和一只滑动变阻器R3 的电阻进行测量,将这些元件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1,断开S2,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若将S1、S2 都闭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0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1)R1的阻值是多少?(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是多少?(3)R2的阻值是多少?2016 年07 月26 日913460096 的初中物理组卷电阻串联和并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 小题)1.B;2.D;3.D;4.A;5.B;二.填空题(共5 小题)6.9;2;7.0.3;3;8.5:3;9.10;小;10.6;20;三.解答题(共2 小题)11.;12.;。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第4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那么故障原因可能是〔〕A.小灯泡短路B.小灯泡断路C.滑动变阻器短路D.滑动变阻器断路【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后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A.假设小灯泡短路,电压表被短路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A符合题意;B.假设小灯泡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无示数,故B不符合题意;C.假设滑动变阻器短路,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有示数,故C不符合题意;D.假设滑动变阻器断路,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无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
应选A。
2.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下图.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那么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答案】D【解析】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相同的电压下,通过R1的电流小,所以R1>R2;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等于两个电阻之和,所以相同电压下,总电流小于任何一个电阻中的电流,即R串在区域Ⅰ内;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所以相同电压下,总电流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即R并在区域Ⅲ内;应选D.3.如下图,假设要使R1、R2并联,那么〔〕A.只闭合S1B.只闭合S3C.只闭合S2、S3D.只闭合S1、S2【答案】D【解析】A.只闭合S1,只有R1接入电路,故A不符合题意;B.只闭合S3,两个电阻串联,故B不符合题意;C.只闭合S2、S3,R1被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D.只闭合S1、S2,两个电阻并联,故D符合题意。
应选D。
4.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2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以下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
15.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一、单选题1.关于3Ω和6Ω的两个电阻说法正确的是( )A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长度,等效电阻为9ΩB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等效电阻为2ΩC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长度,等效电阻为2ΩD .3Ω和6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等效电阻为2Ω2.将电阻R 与5欧的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1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R 一定小于 1 欧B .R 一定大于 1 欧C .R 可能大于 1 欧D .R 不可能为 1 欧3.将一只阻值为数千欧的电阻R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2并联起来,则总电阻( ) A .很接近R1而略大于R1B .很接近R1而略小于R1C .很接近R2而略大于R2D .很接近R2而略小于R24.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他们串联后总电阻为1R ,并联后总电阻为2R ,则12R R 为( ) A .4B .3C .2D .15.如图所示电路,电阻110R =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3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5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电阻2R 的电流为0.5AB .电阻2R 的阻值为15ΩC .电源电压为4.5VD .电阻2R 的阻值为20Ω6.如图所示,图象1和图象2分别是电阻R 1与R 2的U ﹣I 图象,分别是图中的1,2,则R 1与R 2的大小及两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U ﹣I 图象所在的区域分别是( )A .R 1<R 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B .R 1<R 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ⅠC .R 1>R 2,两电阻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D .R 1>R 2,两电阻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7.电阻1R 和2R 并联,当通过1R 的电流为1I 时,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 )A .1211R R I R +B .1212R R I R +C .1112R I R R +D .12112R R I R R +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 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示数之比U 甲∶U 乙=5∶3,当S 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 )A .R 1与R 2的电阻之比R 1∶R 2=5∶3B .R 1与R 2的电阻之比R 1∶R 2=3∶2C .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3∶5D .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2∶5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 闭合后下列各种情况不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乙、丙是电压表,当S 1闭合后U 丙=U 甲+U 乙B .如果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S 1断开形成并联电路C .电路中甲表和乙表可以同时是电流表D .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则乙表的示数大于丙表的示数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同且不变,电路元件均完好,电流表A 1的示数比A 2大,下列方案中有可能使两电流表示数相同的有方案:①用一个更小的电阻替换R 3; ②将图(a )中的R 2与(b )中的R 1互换;③用一个更大的电阻替换R 2;④将图(a )中的R 1与(b )中的R 3互换。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电路中,电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练习题一:串联电阻的计算1. 三个电阻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它们串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为10 + 20 + 30 = 60欧姆。
2. 两个电阻分别为15欧姆和25欧姆,它们串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为15 + 25 = 40欧姆。
练习题二:并联电阻的计算1. 三个电阻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它们并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总电阻 = 1/10 + 1/20 + 1/30。
计算得到总电阻为6欧姆。
2. 两个电阻分别为15欧姆和25欧姆,它们并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总电阻 = 1/15 + 1/25。
计算得到总电阻为9欧姆。
练习题三:电阻的功率计算1. 一个电阻为20欧姆的电器,通过2安培的电流,求功率。
答案: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功率 = 2 * 2 * 20 = 80瓦特。
2. 一个电阻为30欧姆的电器,通过1安培的电流,求功率。
答案: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功率 = 1 * 1 * 30 = 30瓦特。
练习题四:电阻的色环识别电阻的色环是用来标识电阻值和精度的。
常见的电阻色环有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和金、银两种金属色环。
其中,金色环表示精度为5%,银色环表示精度为10%。
例如,一个电阻的色环为棕、黑、红、金,求其阻值。
答案:根据色环识别规则,棕色环对应1,黑色环对应0,红色环对应2,金色环对应±5%。
所以,阻值为10 * 10^2欧姆,即1000欧姆。
练习题五:电阻的串并联组合1. 两个串联电阻分别为10欧姆和20欧姆,它们并联在一个电路中,求总电阻。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 电阻的定义电阻(Resistance,符号R)是电路元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路中电子流动的障碍。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Ohm,符号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2. 电阻的串联2.1 串联电路的定义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通,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在各个电阻中是相同的。
2.2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总电阻(Req)等于各个电阻的阻值(R1、R2、…、Rn)之和。
即:[ Req = R1 + R2 + … + Rn ]2.3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2)电压分配: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阻值之比。
(3)功率分配: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阻值之比。
3. 电阻的并联3.1 并联电路的定义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并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两端电压相同,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分流。
3.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总电阻(Req)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 + … + ]3.3 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两端电压相等。
(2)电流分配: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的阻值之比的倒数。
(3)功率分配: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阻值之比的倒数。
4.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用4.1 串联电路的应用串联电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等。
例如,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表等都是基于串联电路的原理制成的。
4.2 并联电路的应用并联电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测量电压和电流等。
例如,多用电表就是基于并联电路的原理制成的。
5. 总结本文介绍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特点。
掌握了这些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阻串联和并联电路,为电路设计和分析提供帮助。
电阻串联并联混联题目有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一、填空题1.把5个10 Ω的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_____。
50Ω;2.一个2Ω电阻和一个3Ω电阻串联,已知通过2Ω电阻两端电压是4V,则3Ω电阻两端电压是______,通过3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_。
6V;2A3.有两个电阻R1和R2,已知R2=4R1,若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 :U2=____,流过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它们消耗的功率之比P 1:P2=______。
1:4;1:1;1:44.在电工测量中,广泛应用______方法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串联电阻;二、选择题1.在图3-6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与断开时,电阻R上流过的电流之比为4 :1,则R 的阻值为( )。
A.40 ΩB.20 ΩC.60 ΩD.80 ΩA2.标明“100Ω/40 W" 和“100Ω/25 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A.40 VB.70 VC.140 VD.100 VD3.把一个“1.5 V/2 A”的小灯泡接到3V的电源上,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分压电阻,则分压电阻的大小为( )。
C.3 ΩD.4.5 ΩB三、简答与计算1.电阻的串联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2.已知R1=4 Ω,R2=6Ω,现把R1、R2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入6 V 的电源中。
试求:(1) 电路的总电阻R;(2) 电路中的电流I;(3) R1、R2两端的电压U1与U2;(4) R2消耗的功率P2。
3.4 电阻并联电路一、填空题1.把5个10 Ω的电阻并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_____。
2Ω;2.一个2Ω电阻和一个3Ω电阻并联,已知通过2Ω电阻的电流是1A,则通过3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_,加在3Ω电阻两端的电压是______。
2/3A;2V3.有两个电阻R1和R2,已知R2=4R1,若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 :U2=____,流过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它们消耗的功率之比P 1:P2=______。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并联 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大
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2、A 、B 是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它们的长度相等,A 的横截面积是B 的两倍,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加在A 、B 上的电压U A 、U B 和通过A 、B 的电流I A 、I B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I A =I
B B . I A >I B
C . U A =U B
D . U A >U B
3、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a 的电阻大于导体b 的电阻
C .当在导体b 的两端加上1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 的电流为0.1A
D .将a 、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4、小明同学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当A 、B 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
A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 .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C .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D .增加电池的节数
5、图为小明的实验电路。
当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D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S 接a 时,电流表A 1与A 2的示数之比为3:5:当S 接b 时,电流表A 1与A 2的示数之比为2:3,则R 2与R 3的电阻之比为( )
A .9:10
B .4:3
C .3:4
D 5:
2
第1小题图 第2小题图
第3小题图
第4小题图 第5小题图 第6小题图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 -I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10V
B .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
C .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D .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8、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12V ,通过它的 电流为( )
A .1A
B .0.25A
C .1.5A D.5A
9、关于学校的教室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学校的灯都开时总电阻最大
B .学校的灯都不开时总电阻最大
C .每多一个教室开灯,学校的干路总电流会变大
D .每多一个教室开灯,学校的干路总电流就会变小
10、两完全相同的电阻,它们串联的总电阻是并联的总电阻的( )
A .1/2
B .2倍
C .1/4
D .4倍
11、已知:S 闭合时与S 断开时, 电压表示数之比为3:1,则:R 1:R 2=?( )
A 、3:1
B 、1:3
C 、1:2
D 、2:1
12、下面四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 )
A .两个4Ω
B .一个4Ω,一个6Ω
C .一个1Ω,一个8Ω
D .一个2Ω,一个7Ω
二、填空题
13、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由图可知,元件A 的电阻为 Ω;将A 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 和B 的总电流是 A。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并保持不变,当S 1、S 2
闭合,S 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则R 1的电阻值为 Ω;当S 1、S 3断开,S 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V 。
则R 2的电阻值为
Ω;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 3,电压表示数是 V 。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 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 端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
开关S 后,当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滑片P 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 和d 、中
点c 和图中b 位置时,电压表示数按从小到大顺
第13小题图
第14小题图 第15小题图 第16小题图
序分别为0V 、2V 、3V 和4V ,则在图示b 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______伏。
17、电阻1R =4Ω,2R =6Ω,它们串联总电阻为 Ω,它们并联总电阻为 Ω。
18、某灯泡额定电压是24 V ,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16Ω,若想使该灯泡在电源电压为36V 的电路中正常发光,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 Ω的电阻;灯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壁会变黑,这是 现象。
三、作图与实验题
19、如右图是从某电子仪器上拆下来的密封盒子.已经知道盒内有三只电阻,A ,B ,C 和D 为四根引线.现用多用电表测量,得知AC 间的电阻R AC =20Ω,测得BD 间电阻R BD =60Ω, AD 间的电阻R AD =90Ω, CD 间的电阻R CD =110
Ω,请在方盒内画出电阻的连接图,并在图中标出每个电阻的阻值.
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
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O ~15Ω。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 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 的关系
(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A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V ;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O.3A ,电压表的示数是l.5V ,请根据你前面选择的量程,在图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
四、综合应用题
21、甲、乙两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第19小题图
(1)甲小组选取的定值电阻为15Ω,电阻箱阻值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Ω,此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3.5V,求该小组所用电源的电压为多少V?实验中若增大电阻箱阻值,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 (选填变化情况).
(2)乙小组选用其它规格的电源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调节电阻箱,得到几组
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并作出U-R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电阻箱阻值为20Ω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V?该组所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多少欧?
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Ω。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求:⑴电源电压;⑵R2的阻值。
2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移到b端时,电压表前
后示数之比是8︰5。
已知变阻器的阻值R ab=60Ω。
求:电灯L的电阻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