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统计信道模型10-21
- 格式:pdf
- 大小:708.24 KB
- 文档页数:14
在一般的广义通信系统中,信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信道的任务是以信号方式传输信息和存储信息。
我们研究信道就是研究信道中能够传送或存储的最大信息量,即信道容量问题。
信源输出的是携带着信息的消息,而消息必须首先转换成能在信道中传输或存储的信号,然后通过信道传送到收信者。
并且认为噪声或干扰主要是从信道中引入,它使信号通过信道后产生错误和失真。
故信道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一般不是确定的函数关系,而是统计依赖的关系。
只要知道了信道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以及它们之间的统计依赖关系,则信道的全部特性就确定了。
一、信道的分类根据信道用户的多少,可以分为:(1)两端(单用户)信道。
只是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的信道;(2)多端(多用户)信道。
它是在输入端或输出端至少有一端有两个以上的用户,并且还可以是双向通信的信道。
根据信道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关联,可以分为:(1)无反馈信道。
信道输出端无信道反馈到输入端,即输出端对输入端信号无影响;(2)反馈信道。
信道输出端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影响输入端信号发生变化;根据信道的参数与时间的关系,信道又可分为:(1)固定参数信道。
信道的统计特性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2)时变参数信道。
信道的统计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特点,信道又分为:(1)离散信道。
它是指输入和输出的随机序列取值都是离散的信道;(2)连续信道。
输入输出的随机序列的数值均是连续的信道;(3)半离散半连续信道;(4)波形信道。
输入和输出信号都是时间上连续的随机信号。
在此,我们研究无反馈、固定参数的单用户离散信道。
二、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一般如右图所示,输入和输出信道用随机矢量表示。
输入信号,输出信号。
每个随机变量和又分别取值于符号集和。
另外,图中条件概率描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统计依赖关系,反映了信道的统计特性。
根据信道的统计特性即条件概率的不同,离散信道又可分成三种情况。
1、无干扰信道。
专 业 推 荐↓精 品 文 档1 引言移动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是信号强度关于时间、空间和频率的变化,其传播特性和传播模型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和网规网优的基础和难点。
由于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十分复杂,传播机理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几乎包括了电波传播的所有过程,如直射、绕射、反射、散射等;同时由于用户台的移动性,传播参数随时变化,引起接收场强的快速波动。
为逐层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要,一般把无线信道模型分为大尺度损耗传播模型和小尺度衰落传播模型。
大尺度损耗传播模型描述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长距离上平均场强的秦 成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统计科学系陈 豪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信规划设计院收稿日期:2009年3月19日*基金资助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Z1-D151)变化,反映由路径损耗和阴影效应所引起的接收信号功率随距离变化的规律。
该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平均场强并估计无线覆盖范围,如用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规划设计、预测覆盖。
建立准确的无线信道大尺度传播模型对于蜂窝设计至关重要,它可以确定小区的覆盖大小、最佳位置,从而达到减少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优化通信网络的目的。
准确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是衡量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也是其它各项技术如功率控制、小区软切换、快速实现小区“软容量”等的基础。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中,小区的覆盖是系统网络设计的基础;而且第三代UMTS无线系统采用的是CDMA技术,小区之间的频率复用因子为1。
大尺度传播模型主要有通过理论计算建立的确定性模型[1]、基于实验测试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经验模型[2]以及通过理论和实验相无线信道大尺度传播效应的统计模型与统计方法*设计与实现责任编辑:左永君*******************无线信道大尺度传播效应的统计模型与统计方法结合得到的半经验或半确定性模型[3]。
由于确定性模型是基于对具体的现场环境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得出公式,其优点是导出的传播模型公式物理意义明确;但是不能包含实际的各种物理传播机制,也不能反映真实的传播环境,因此其公式与实际的测量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