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雨水排水设计中的十个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30.43 KB
- 文档页数:3
雨水口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及改
进建议
雨水口设计是指建筑物的外墙上开设的排水口,由于雨水口设计得不当,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危害。
因此,在设计雨水口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选择合适的位置。
雨水口应该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最低处,以便雨水能够快速流出,避免水渗入建筑物内部。
如果建筑物的外墙有多层,则应将雨水口设置在最低层的外墙上。
二、选择合适的材料。
雨水口一般采用铝制、不锈钢制、铸铁制等材料,选择的材料要考虑耐腐蚀性、耐磨性、施工成本等因素。
三、规范施工。
雨水口的施工要遵守规范,确保施工质量,以免出现雨水口渗漏等问题。
四、加强维护保养。
雨水口常年暴露于外,易受到大风、酸雨和污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以保持雨水口的正常使用。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选择合适的位置。
要仔细考虑雨水口的位置,尽量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最低处,以便雨水能够快速流出,避免水渗入建筑物内部。
2、选择合适的材料。
应选用耐腐蚀、耐磨性好、施工成本低的材料,以满足使用要求。
3、规范施工。
应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雨水口的施工质量,以避免出现雨水口渗漏等问题。
4、加强维护保养。
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雨水口,以保持雨水口的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雨水口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及改进建议的相关内容,应当加强对雨水口的设计及维护保养,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确保雨水口的正常使用。
建筑给排水设计十个典型问题及分析
问题1:卫生间排水口预留孔洞无定位尺寸,导致预留洞位置不准,后期重新开凿孔洞造成对卫生间结构板的破坏。
(在建筑
问题3:阳台洗衣机排水地漏下部排水支管未设置存水弯,将导致今后阳台地漏返臭。
原因分析:设计图中只说明了地漏为洗衣机专用地漏,但该地漏存水弯深度不满足50mm深度。
解决措施:阳台设洗衣机地漏的,地漏下部支管必须带存水弯,以保证有效水卦深度,避免阳台返臭。
(优先采用密闭防涸地漏)。
200mm)。
原因分析:>4.9.27:建筑屋面各汇水范围内,雨水排水立管不宜少于2根。
解决措施:机房层设两根雨水管或增设一溢流口。
问题6:在下方是室内的天沟内设置普通型雨水斗。
原因分析:雨水管进入室内。
解决措施:这种情况下应采用侧排雨水斗。
问题7:空调冷凝水立管预留管管标高与建筑不符。
及预留管管径在市场买不到。
水坡度及排水口位置,导致给排水专业无相应的配管设计。
解决措施:给排水专业应与建筑专业充分沟通,对各天面雨水口位置仔细核对,设计完备的排水系统。
问题10:楼层公共部位消火栓位置不当,导致无法按规范要求安装。
原因分析:消火栓箱设置于楼梯休息平台处,因此处有外窗,故箱体安装
高度不够。
解决措施:应与建筑及结构专业沟通,将消火栓箱布置在既能满足规范安装要求,又不影响公共部位使用空间的地方,建筑专业应预留箱体孔洞,必要时结构专业应在剪力墙上预留箱体孔洞。
(消火栓忌安装在住户家门口,商铺消火栓最好设置在室外;必须设置于室内时,应采用暗装形式)。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对于给排水系统相当重视,优良的排水规划可以提升建筑总体品质,因此排水系统在整体建筑中处于一个关键枢纽的地位,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与在实践应用中的使用年限。
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完善与否将与建筑中所有家具设备的使用息息相关。
本文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解决策略前言: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供水、排水、雨水收集和处理等方面。
一个合理设计和运行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对于保证居住环境的健康、安全和舒适至关重要。
然而,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常见问题,如水管缺乏合理封存后出现的地漏水封问题、给水压力问题、管道噪音等。
所以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给排水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建筑物内外的供水、排水系统,以及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因素。
在一个功能完善、高效可靠的给排水系统的支持下,建筑物才能正常运行,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并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建筑给排水设计是确保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供水系统是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基础,包括自来水供应、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等。
设计合理的供水系统能够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安全性,防止供水中的细菌、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同时,给排水设计应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节水措施和回收再利用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其次,建筑给排水设计对于建筑物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
良好的给排水系统能够确保建筑物内部各功能区域的正常运行,如厨房、浴室、卫生间等。
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排除废水和污水,防止堵塞和漏水现象的发生,维护建筑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水电工程建筑给排水在房屋使用中有重要作用,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效果。
而建筑给排水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与安装质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居民生活。
在对其设计要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严谨性,并加强监管、审核和监督,以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难点问题1.水管缺乏合理封存后出现的地漏水封问题。
地漏水封问题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的话还会给居民带来一系列的建筑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后期建筑的发展是毁灭性的破坏。
因此,地漏水封问题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顺利进行影响深远。
2.前期考虑不周导致的倒流防止器问题。
如果为了经费和利益考虑,或者是工程中的麻痹大意造成倒流防止器的装备缺失,那么一旦在城市环网中出现高低相差巨大的压力情况时,就会发生因为压力过高的接口,其中所拥有的水流在进行流向时经过某一压力低的接口时,两者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就会导致城市的水表发生了严重的倒转情况,甚至遍布在城市管网内的水流将会与小区管道网内的水发生交汇,进而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3.给水压力问题与管道噪音问题。
除了高楼层居民供水问题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不合理还会导致给水系统混乱导致内部结构的不合理配置。
因为当今城市生活中城市居民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各方面的需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城市建筑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居民在生活方面的需求变化,因而在设计时各种独立的空间包括独立卫浴、独立卧室等等成为建筑中的大势所趋,房屋空间的各项独立设置带来的是对于供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高强度要求。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1.设计思路。
思路上看,建筑项目排水系统强调符合排水多样化需求,如商民两用建筑,商用部分排水具有持续性特点,集中于日间;民用部分排水具有间断性特点,集中于早间、晚间;部分特殊时间段,如晚间17-21h,民用部分和商用部分的排水量均较大。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绿色等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建筑给排水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必要环节,其重要性被人们更多的了解并认可。
本文围绕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有效提高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的水平,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水设计;排水设计;违规问题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方面的问题分析(一)住宅管井内清洁龙头存在回流污染隐患住宅建筑中因物业清洁要求,多在每个单元的首层水管井内设置清洁龙头,此龙头用于物业清洁人员取水使用,因管井尺寸受限并为了清扫水桶接水方便,使用时一般采用龙头套软管接水。
设计中存在未结合现实用水使用情况(认为使用过程中,龙头可不带软管接水),未对此类给水龙头未采用防止回流措施;或者有的设计师未认真理解《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中“附录A-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及防回流设施选择”的要求,选择在此给水支管上设置大气型真空破坏器,导致违规。
设计时,需考虑按实际用水工况,认真理解规范要求,在住宅管井内清洁龙头给水支管上设置压力型真空破坏器。
(二)住宅入户管穿越公共开敞走廊时采用埋找平层敷设,冬季易冻结问题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中,为尽量减小公摊面积,建筑平面多存在两或三个核心筒单元(由公共开敞走廊连接)仅设置一个水管井的情况。
导致非水井所在核心筒单元的住户给水入户管需穿越公共开敞走廊。
设计中,设计师若不假思索,将给水入户管采用埋找平敷设。
此设计看似符合规范要求,工程投入使用后,每逢冬季连续0°C以下低温天气,此部分住宅开敞走廊给水管持续处于冻结状态,导致住户生活用水困难,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类设计时,需考虑建筑所在地区天气等极端工况,提高生活给水可靠性、合理性。
在方案设计阶段,尽量争取在每个核心筒均设置水管井,若确实因多方原因导致给水入户管需穿越开敞走廊时,将此部分给水管改为架空敷设,且对此段管道做好防冻保温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外的水的存留、排放和利用,也和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环境质量息息相关。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都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一、常见问题1. 设计流量计算不准确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设计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如果设计流量计算不准确,就会导致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出现管道堵塞、水压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 排水坡度设计不合理排水管道的坡度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排水不畅,积水现象严重,甚至会导致排水管道瘫痪。
特别是在建筑物结构较复杂的情况下,排水坡度的设计更应该仔细考虑。
3. 排水管道布局不当排水管道布局不当会导致管道过长、过弯、过窄等问题,影响着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排水管道的布局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日常使用情况,合理布局,才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4. 排水管道选材不当排水管道的选材不当会导致管道易破裂、易堵塞等问题,影响着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
应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流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材料,以确保其安全和稳定性。
5. 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会导致雨水排放不顺畅,积水现象严重,影响着建筑物内外的环境质量。
雨水管道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合理设计才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出现。
二、对策分析1. 建立准确的设计流量计算方法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要建立准确的设计流量计算方法,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流量变化情况,采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以确保设计流量的准确性。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1. 水压问题:部分区域供水压力不足或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使用水压力不稳定或者排水不畅。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加装水泵、调整供水管道直径、改进排水管道等方法来提高水压和排水能力。
2. 排气问题:建筑内部排水系统存在排气不畅的问题,导致排污管道被负压吸附,影响正常排放和使用。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加装排气阀或者排气管道,合理设置通气孔,保证排气通畅。
3. 出水噪音问题:在排水系统中,由于水的流动和撞击造成的噪音较大,影响居民生活和睡眠质量。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增加隔音层、改进管道设计、采用减振装置等方式来降低出水噪音。
4. 水质污染问题:建筑物的给水系统中,由于水源水质较差或者管道老化等问题,导致送达用户的水质受到污染。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安装净水器、定期检查管道并更换老化部分、加装过滤装置等方法来保证水质的纯净和安全。
5. 施工质量问题: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的关键。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管道连接不严密、密封不好、安装不稳固等。
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提高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和培训等方法来提高施工质量。
6. 设计不合理问题:一些建筑物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使用需求,导致布局不合理、管道走向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措施可以通过完善前期设计工作、加强与业主、用户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7. 雨水收集利用问题:随着节水意识的提高,建筑物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一些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置和使用。
解决措施可以通过加强设计规划、合理配置雨水收集设备、提供相关维护和管理指导等方法来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效果。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及科学的管理和维护,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1. 设计容积不足:问题: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容积不足,导致在高峰时段排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出现堵塞、溢流等问题。
解决措施:通过合理预测日常高峰时段的给排水量,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尺寸,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 输水管道阻力大:问题:输水管道中存在大量弯头、过渡件等,导致水流阻力增大,影响排水效果。
解决措施:在设计中尽量减少引流管道和管件的数量,合理布置管道路径,选择适当的管道材质和规格,以降低水流阻力。
4. 插接式排水管道连接不紧密:问题:插接式排水管道连接松动,容易出现漏水现象。
解决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排水管道插接连接紧密,可以使用胶水或密封胶进行固定和密封,以防止漏水。
5. 排水道堵塞问题:问题:排水道内可能存在杂物、沉淀物等导致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解决措施:在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过滤装置、截污井等,以便清除杂物和沉淀物。
定期进行排水道清理和维护是必要的。
6. 排水泵站故障问题:问题:排水泵站可能出现电机故障、泵体堵塞等问题,导致排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措施: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排水泵站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合理选择泵站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7. 雨水收集利用问题:问题: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设计中如果没有考虑到雨水收集和利用的问题,将可能导致雨水的浪费和排水压力增大。
解决措施:在设计中应合理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例如设置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箱等,以减轻排水压力,并利用雨水进行景观灌溉、冲水等。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合理预测和评估水量、水压等参数,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灵活运用各类排水设备,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维护管理,才能解决常见的问题,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给水部分:1、小区设计用水量中,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2、延时自闭式大便器冲洗阀的最低工作压力为0.10~0.15MPa。
3、生活饮用水池(箱)的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低不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管口为淹没出流时,应采取真空破坏器等防虹吸回流措施。
附:设置在地下室的水池,尤其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以下的水池当池中的最高水位比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管底低300mm以上时,此水池可认为不会产生虹吸倒流,上述限制可不设置。
4、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等其他用水的贮水池(箱)补水时,其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5、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
否则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6、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的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
7、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
2)静水压力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置减压或调压设施,住宅套内分户用水点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05MPa。
3)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
8、居住建筑入户管(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段)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9、减压阀前应设置阀门和过滤器,需拆卸阀体才能检修的减压阀后,应设置管道伸缩器;检修时阀后水会倒流时,阀后应设置阀门。
减压阀节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
10、给水管道中设置管道过滤器:减压阀、泄压阀、自动水位控制阀、温度调节阀等阀件前应设置;水加热器的进水管上,换热装置的循环冷却水的进水管上宜设置;水泵吸水管上宜设置。
附:管道过滤器不需串联重复设置。
11、室外给水管覆土深度: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