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课件2-优质公开课-北京版3下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9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8)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并执行解决问题的策略。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应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
2.能够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达,转化成数学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1.如何将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达。
2.如何进行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1.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进行简单的测验。
例如,给出一些日常问题,要求学生围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解答。
拓展2.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特点:问题是围绕着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情境而产生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3.以课堂实际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性认识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 有一个婴儿园要举办亲子运动比赛,老师需要准备奖励品,老师看了看群里的家长,觉得200元的费用不够,老师还需要增加费用,确保奖品数量足够。
那么老师该怎样计算呢?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分组思考,实行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例如:分析、归纳、推理、假设等等。
4.围绕这个问题,将它转化成数学语言来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园方需要购买大量奖品,预计每个奖品的成本为10元,但是当前的200元预算还不够,因此需要增加预算。
那么,园方需要增加多少预算才能够保证奖品全部覆盖呢?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找出答案。
实践5.将齐心协力完成团队任务的比赛作为一个案例来带动教学。
例如,让学生们设计一个小组游戏,通过小组内部相互合作和协调完成游戏,增进小组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
课堂练习1.潜隐水珠的布局问题:将8个水珠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棋盘中,每颗珠子只可以在其上下与左右所形成的两个直线上移动,求该布局过程中,最小所需步骤次数。
2.9678与所得和:将连续四个整数的第一个数的个位、第二个数的十位、第三个数的千位、第四个数的百位互相交换,使得相应的四个数相减所得的差值最大,求这个最大值是多少。
解决问题-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简单地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能够用图形、口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应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2.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3.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2)教学难点1.如何把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3.学生口算的技巧和策略。
三、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追求新鲜有趣是他们的特点,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生活场景——小明在公园里散步,遇到了一位老人。
请问,老人的年龄是多少岁?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理解新知1.呈现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数字,要求学生想办法将它们组合成让它们的和为40的算式。
2.探究问题通过让学生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思维上要注重拓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口算的技巧和策略。
3.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口算的技巧和策略,例如:试凑、反向思考、分类,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拓展应用1.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先理解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2)教学目标1.学习解决两个未知数的问题2.掌握使用代数式求解问题的方法3.了解数字模式的概念和用法教学重点1.如何使用代数式求解问题2.如何应用数字模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在解决问题时正确使用代数式2.将数字模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教学内容一、复习通过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解决一个未知数的方法。
二、引入新知识在上面的基础上,介绍解决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掌握如何使用代数式求解问题。
三、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字模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问题和解决方法,增强互动和合作精神。
2.演示或解释实例题目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3.通过小组竞赛或个人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过程一、复习(10分钟)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再次掌握解决一个未知数的方法。
二、引入新知识(20分钟)1.介绍代数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讲解解决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方法,并提供相关的例题。
三、拓展应用(30分钟)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按照要求设计数字模式,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使用代数式解决难题,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四、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强化知识点,并温习问题解决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布置关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理解。
作业1.使用代数式解决多个未知数的问题。
2.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设计相关的数字模式(上下文与数字模式相符)。
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讲解了如何使用代数式解决两个未知数的问题,介绍了数字模式的概念和用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展示例题和引导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多个未知数的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北京版 (7)一、教学目标1.了解问题的解决步骤,学会灵活运用问题解决方法。
2.能够运用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积极沟通交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问题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针对实际问题,灵活运用问题解决方法。
2.理解问题解决思路。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问题解决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他要用石头把土地分成四个正方形,但每个正方形面积不一样,如何分割才能使四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让学生先写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步骤思考问题:1.理解问题并明确目标2.制定计划、确定信息3.执行计划4.思考和检验、评价(三)交流和总结让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思路和策略,通过交流和讨论,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自己为某个实际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在小组里讨论、反馈、修改。
(五)作业布置1.回家继续思考自己和小组的问题解决策略,并写下自己的总结。
2.阅读相关数学问题文章或书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问题解决法,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实践中理解问题解决方法和思路,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帮助,相互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这种教学方式跳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