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课件设计】小鸟请到这里来ppt优质课PPT
- 格式:pptx
- 大小:12.63 MB
- 文档页数:32
小鸟,请到这里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鸟,以及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1节:认识鸟类1. 导入: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的外形特征。
2. 讲解:介绍鸟类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四腔等。
3.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该鸟的特征。
第2节:鸟类的生态习性1. 导入:展示鸟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鸟的生活习性。
2. 讲解: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觅食、筑巢、迁徙等。
3.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该鸟的生活习性。
第3节:鸟类的大小和数量1. 导入:展示不同大小和数量的鸟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大小和数量变化。
2. 讲解:介绍鸟类的大小和数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该鸟的大小和数量变化。
第4节:鸟类的保护1. 导入:展示鸟类受到威胁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保护。
2. 讲解:介绍鸟类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3. 活动:学生分组,每组讨论一种鸟类保护的方法,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第5节:鸟类观察实践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中的鸟类。
2. 讲解:讲解观察鸟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活动: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鸟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课后分享观察成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讲解、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结合课后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课后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课后观察鸟类实践中的表现,如观察认真程度、记录准确度等。
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教学目标: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
是请它长期居住里,成为我们的伙伴,为此我们准备了什么呢?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清泉为你流”“这里鲜花为你开”同学们看,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才能婉转歌唱,才能自由飞翔,才能留恋不愿离去。
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环境与小鸟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和千姿百态的舞姿,鸟儿捉害虫,保护着森林果木。
鸟粪落在地里使土壤更加肥沃。
但是鸟儿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生存、在空气、河流被污染,树被砍光的地方,鸟儿是不会光顾的。
报纸上已经有很多的新闻:某地由于环境保护得不好,原来冬天来栖息的鸟儿们都不来了,后来当人们改善了环境鸟儿们又纷纷回来了。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
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录音带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
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生硬了。
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唱出这种语气来。
“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清泉为你流”这两句旋律,一字对一音,要注意吐字的清晰像粒粒珍珠在滚动。
《小鸟请到这里来》教案设计临川七小袁静一、课程目标1、听音乐,感受体验音乐的内在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2、指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表达轻松、愉悦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通过歌曲的教学和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操。
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学生内在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教学难点本课的节奏较难掌握,切分音和延长音的时值要掌握好。
四、教工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音乐磁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小鸟,小鸟》,画面展示一片茂密的森林,那里绿树成荫,花草遍地,风景秀丽,空气清晰,河水清澈,碧波粼粼,小鸟在快乐的歌唱。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音乐想到了什么?(在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森林里,小鸟在快乐的歌唱。
出示课件,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屏幕上出现被污染的天空,小草面色枯黄,树木被砍光。
师:听见这首曲子后,你又想到了什么?。
师:对了,时光一去不复返,随着人类无限制地开发自然资源,我们可爱的家园渐渐的遭到破坏,小草变黄了,树木渐渐的被砍光了,小鸟飞走了,远远的离开了我们,同学们,我们看见这一幕,你们的心情能平静吗? 那现在的你们想干些什么呢?(保护环境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不乱丢垃圾。
)对了,我们要学会合理的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行动起来-----“呼唤绿色”拯救我们的起球妈妈!(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的美丽。
二:导学:1、范唱4师:小鸟离开我们很久了,你们听!同学们在热情的呼唤小鸟的到来呢!(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2、既性接歌词学出示节奏:学生练习;出示锦囊一:××××︱×××︱︱师:让我们用最动听的语言,赶快把可爱的小鸟请到这里来吧!出示锦囊二:我说:小鸟请到这里来。
五年级音乐《小鸟请到这里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的旋律美和歌词意境美。
2. 学会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符。
2. 歌曲节奏的理解和表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歌谱。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和天空,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b. 引导学生思考小鸟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等。
c. 引入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 歌曲学习:a.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和节奏。
b. 分句教唱,让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旋律变化。
c. 配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节奏。
3. 歌曲欣赏:a. 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闭眼感受歌曲的美妙。
b. 引导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c. 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哼唱。
4. 歌曲表现:a. 分组让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如模拟小鸟飞舞等。
b.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c. 集体表演,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5. 总结:a. 引导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b. 强调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c. 布置课后作业:熟唱歌曲,思考如何保护小鸟和环境。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相关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问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来校进行环保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在音乐和环保方面的收获。
2. 强调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八、课后作业1. 熟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小鸟请到这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单声部,感受歌曲中少先队员对小鸟热情的邀请及友爱之情,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2. 通过演唱,能够按照正确的呼吸、分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1. 能够按照正确的呼吸、分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 视唱第二乐段歌谱。
教材分析(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小鸟请到这里来》展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图景:“树木长成排”“草地像绿海”“清泉为你流”“鲜花为你开”,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小鸟们才能自由飞翔、尽情歌唱。
歌曲的主题是“我们愿听你歌唱,一起生活多愉快”,而“画外音”是“我们将创造和保持这样的环境,直到永远”。
歌曲抒发了少年儿童与小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歌曲的旋律亲切动人,第一乐句就唱出了对小鸟的热爱和友好之情,正如教科书上对比的那样,如果把歌曲改成这样就有些命令的口吻了。
如:1=F 2/4“”歌曲有两个乐段,第3、4乐句与第1、2乐句几乎完全相同,学生易学易记。
第二乐段是二部合唱,表现了小鸟在蔚蓝的天空里、碧绿的树林里尽情歌唱、自由飞翔的景象,两次强调了全曲的最高音“6”,是歌曲的高潮部分。
随后再现了第一乐段下半部分的音调,更加亲切深情,表现了少年儿童真挚的感情,所以这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歌曲。
合唱部分中有六小节是齐唱,真正的合唱并不多,且中间还有重复的部分,因此这首歌做为四年级下学期的“开篇”进行合唱训练是很恰当的。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1. 师生问好及练声。
师:今天我们用新的方法来相互问好。
师唱:2/4生模唱回答:2/4师再唱:2/4生模唱回答:2/4注:此处的问好及练声,教师要在唱前与学生沟通,学生模唱老师的旋律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可利用这两条练声曲变换不同的问题来与学生进行练习。
帮助学生熟悉歌曲中的难点句型。
2. 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请问同学们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小鸟请到这里来》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学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低声部,感受歌曲中少先队员对小鸟热情的邀请及友爱之情,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2. 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感受歌曲中轻快的旋律刻画的活波情绪。
教学重难点1. 欣赏歌曲《林中的鸟声》,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 歌曲合唱部分音准。
教材分析歌曲《林中的鸟声》这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少儿合唱歌曲,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同《小鸟请到这里来》一样,讲述着树林与小鸟的故事。
金波是著名的歌词作家,很早就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题材——环境保护,尤其是歌词中提到了“我们像园丁那样,给小树剪枝除害虫”,更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歌曲的合唱部分出现了连续模仿鸟儿的鸣声,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树林图景,这是鸟儿们在赞美少先队员们的劳动,也是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歌曲音乐亲切动人,不落俗套,尤其是其中的顿音和八分休止符的运用,更使音乐充满了灵气,似乎使人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模仿鸟鸣的旋律充满儿童情趣,这是作者长期生活在少年儿童之中,对他们的心理、爱好和声音特点深刻了解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歌曲复习1. 复习单声部歌曲。
2. 复习F调音位及音高唱名。
3. 复习第二乐段歌谱。
二、合唱练习1. 三度音程练习。
谱例1:谱例2:按歌曲旋律进行不带节奏视唱双声部。
(1)师:老师弹奏两条音程连接谱例,每条中有7组音。
请同学们听有听这两条谱例有哪个地方不一样?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只有两组不一样。
(教师弹奏学生听辨)(2)出示谱例,教师:请同学们看着谱例再听一次,看一看你找到不一样的地方和谱例中是不是一样呢?谱例1:谱例2:(3)学生分声部唱一唱。
三、学唱歌曲双声部部分1. 视唱歌曲第二乐段低声部歌谱。
师:请同学们视唱第二乐段低声部歌谱,同时找一找哪一句和高声部是一样?(学生视唱歌谱。
)师:原来第3句和第4句的前半句高低声部的歌谱是一样的。
《小鸟请到这里来》学校:野坝小学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执教:卢海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掌握后半拍起节奏,熟悉顿音与保持音记号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听音乐,感受体验音乐的内在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能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教学和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难点:唱好连音线节奏、后半拍起节奏,掌握顿音与保持音的准确唱课前准备:PPT课件、、利用废品制作的打击乐器、手抄歌谱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和你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
今天先让我们来看看一只小鸟的经历吧。
(播放自制课件)(出示课件一)播放图片展现长江上游的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碧波粼粼。
在阳光明媚、春光和煦的日子小鸟在快乐的歌唱。
老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看了这些画面想到了什么?(在阳光明媚、春光和煦的日子小鸟在快乐的歌唱。
)(出示课件二)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屏幕上出现被污染了的天空,不远处工厂“轰隆隆”的机器声、公路上汽车“嘟嘟嘟”声,成片的树木被砍光,小草面色枯黄……。
2.讨论小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学生思考回答师:小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是那样的悲伤,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错误,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我们来给小鸟营造一个美丽温馨的家吧,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要给小鸟一个怎样的家?(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绿树、鲜花等。
并请同学们分组用双手展示出美丽的家园。
)4.引入歌曲师:我们给小鸟营造了这样美丽的家园,小鸟肯定愿意来这里安家落户,那么我们再来播放一首歌曲,把小鸟请来吧!(课件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二、自主聆听,学习新歌1.呼唤小鸟初步听赏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老师引导用× 0拍手的节奏感受歌曲节奏类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小鸟请到这里来》教案《小鸟请到这里来》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并积极参与这首歌的表演。
2.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编活动。
3.通过学习这节课,让学生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2.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小鸟飞翔的动作进教室二、导入画面展示一片茂密的森林,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河水清澈,一群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播放背景音乐《小鸟,小鸟》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听到的音乐及看到的画面你们想到了什么?(在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大森林里,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歌唱)画面呈现污染的天空、成片的树木被砍光、浑浊的河水、小草枯黄,小鸟停在树墩上面……播放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听到的音乐及看到的画面你们又想到了什么?生:环境被污染了,大自然没有了绿色,小鸟无家可归……没有绿色就没有生命,没有绿色就没有家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呼唤绿色。
三、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感受歌曲的旋律2.按节奏诵读歌词用响板击拍节奏:x x x x |x x x| 师:小鸟请到这里来。
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师:小鸟请到这里来。
生:这里森林长成排。
这里草地像绿海。
这里鲜花为你载。
这里清泉为你开。
3. 听老师弹奏四段乐句,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4. 随音乐学唱歌曲5. 为老师弹奏的旋律填加歌词6.排列旋律(1)听旋律(1~4句);(2)说联系,组合旋律;(3)唱旋律。
7.学习歌曲第二乐段(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四、小组活动1.全班分六个小组,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编排舞蹈动作 2.请小组同学上台展示创编成果 3. 学生分组接龙唱 4. 全班同学齐唱歌曲五、教师小结从今天起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加强环保意识,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处处充满生机。
小鸟,请到这里来教学内容:1、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2、欣赏《绿色地歌谣》教学目标:1、学会用轻快、圆润地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从中受到爱护鸟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地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情感,并提倡从自我做起,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创造力,指导学生自己创编歌词、歌曲。
3、欣赏《绿色地歌谣》,感受不同风格地歌曲教学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主要是结合倡导全民环保,以生动形象地歌声、表演、游戏等形式,让师生一起体会感受音乐。
并在掌握歌曲演唱地同时,增强学生对音乐地审美体验。
本着少讲,精讲,把学习地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给学生提供想象地环境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地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快、圆润地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教学难点:怎样指导学生自己创编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地问题。
教学准备:CIA课件、录音机、利用废品制作地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小鸟飞进教室二、导入:1、老师:上节课,曾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用废品制作打击乐器,今天你们带来了吗?请大家把乐器拿在你地手上,随着我们音乐地节奏轻轻地敲起来吧。
老师启发学生用废品制作地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感。
(出示课件一)播放音乐《小鸟,小鸟》)图片展现长江上游地一片茂密地森林里,那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河水清澈、碧波粼粼。
在阳光明媚、春光和煦地日子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老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音乐想到了什么?(在阳光明媚、春光和煦地日子小鸟在快乐地歌唱。
)(出示课件二)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屏幕上出现被污染了地天空,不远处工厂“轰隆隆”地机器声、公路上汽车“嘟嘟嘟”声,成片地树木被砍光,小草面色枯黄……。
2、老师:听了这首曲子后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呢?(~)老师:对了,时光一去不复返,随着人类领地地不断扩大,我们可爱地家乡渐渐遭到人类破坏。
春日光临,小草从土里钻出来,不再是那么青翠欲滴:野花脸上蒙上了一丝忧郁:大河脱下厚厚地“冰衣”,身子却变得越来越小……;(出示课件)小鸟都飞得很高,很远,远离了我们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