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52.43 KB
- 文档页数:1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形状和图形的变化来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将数学与几何形状相结合,通过对形状的分析和变换,揭示出数学问题的本质。
在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广泛应用于代数、几何和概率的相关知识中。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领域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 代数:代数是数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在代数中,数形结合思想主要应用于代数式的理解和方程的解法。
通过将代数式转化为几何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代数式的含义和性质。
对于分式的除法运算,可以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通过形状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分式除法的原理。
2. 几何:几何学是研究图形、形状和空间关系的数学学科。
在几何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将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还可以用于解决几何问题。
通过画图来辅助解决面积、周长和体积等计算问题,可以更直观地理解问题的解题思路。
3. 概率: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在概率中,数形结合思想可以用于模拟随机事件的发生和计算概率。
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等实验,可以直观地模拟和计算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
数形结合思想还可以用于解决排列和组合等问题。
通过画图来辅助计算排列和组合的个数,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解题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通过将数学与几何形状相结合,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有趣和实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指通过数学和几何图形相结合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解题和证明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解决几何问题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解决许多几何问题,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角的平分线相交于顶点角平分线等。
通过画图观察,能够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更加直观和容易。
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我们可以通过画图观察来证明其性质。
我们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
然后,我们在等腰三角形中找出一些特殊点,如重心、垂心等。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等腰三角形的重心和垂心的位置,以及它们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这个过程中,数学和几何图形相结合,既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又需要观察和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二、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如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通过画图观察和推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这些数学概念。
对于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问题。
我们画出两条平行线,然后引入一个横切线。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两条平行线上对应的内角和外角是相等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内、外角和横切线之间的关系。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画图观察的方式,对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证明,加深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解决函数与图像问题在函数与图像的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画出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对于一个函数的单调性,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来进行分析。
我们画出该函数的图像,然后观察函数的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可以通过数学和几何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将数学概念与几何图形相互结合,相互转化和应用的思考方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被广泛地应用。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的各个章节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1. 直线与圆在初中数学的直线与圆章节中,学生需要掌握直线与圆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切线、割线等,并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在这一章节的应用体现在,通过将直线与圆相互结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几何图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和解决问题。
例如,解决“过圆O外一点P作切线,过点P作另一条直线割圆于A、B两点,连接OP 并延长交圆于C点,求证:∠OAC=∠OBC”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在圆上标出切线和割线,将几何图形与数学概念相互联系来解决问题。
2. 三角函数在初中数学的三角函数章节中,学生需要学习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例如,在解决“证明:sin2A+cos2A=1”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画出一个以A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弦、余弦与三角形的边相互对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 平面向量例如,在解决“ABCD为平行四边形,设向量AB=a,向量AD=b,求向量AC的坐标表示”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图形将向量的定义和运算法则转化为数学表示式。
4. 二次函数例如,在解决“已知二次函数y=x²+px+q的图像过点(1,3),且在x轴上的零点为-2和3,求p、q”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通过图像求出零点和顶点,进而求出p、q的值。
结语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将数学概念与几何图形相互联系,设计具体、形象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图解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解题应用初中数学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阶段,其中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通过几何形状和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面积与周长的关系数形结合思想常常被用来解决与面积和周长相关的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矩形的周长为24厘米,问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我们可以设矩形的长为x厘米,宽为(24-x)/2厘米,然后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长乘以宽)求解。
这个例子清晰地展示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面积和周长问题时的运用。
二、图形的相似性质数形结合思想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图形的相似性质。
例如,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我们能否得出它们的底的比例相等?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我们可以构建出两个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
这个例子展示了数形结合思想在研究图形相似性质时的应用。
三、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除了平面图形,数形结合思想也可用于解决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为216立方厘米,问其边长是多少?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我们可以设长方体的边长为x厘米,然后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乘以宽乘以高)求解。
这个例子展示了数形结合思想在立体图形体积计算中的运用。
四、数据的统计分析数形结合思想还可用于数据的统计分析。
例如,在一组数据中,标准差较大是否意味着数据的波动性较大?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个以数据点为顶点的折线图,然后根据折线图的形状和曲线的趋势进行统计分析。
这个例子展示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中的应用。
总结起来,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可以在解决面积与周长的关系、图形的相似性质、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对图形进行分析,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而
得出数学结论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几何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图形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
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解决几何问题
在初中几何学习中,学生将会学习到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并通过对其面积、周长、体积等
数学量的分析,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例如,当学习矩形的面积与周长时,可以将其画成图形,将其边长表示为数值,然后
用乘法、加法等数学运算来求出其面积与周长。
此外,在学习三角形的相似性质时,可以
结合图形来解决复杂的三角形相似问题,从而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统计图表分析
例如,当学习条形图时,可以将其画成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各个项目的数量,从而更加直观地比较两个项目之间的差异。
又如,在学习饼图时,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圆形,用圆形的面积来表示各个部分的比例,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各个部分的占比。
除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之外,数形结合思想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
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可以通过将班上同学的身高画成柱状图,然后求出其平均值,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此外,在学习速度、时间、距离等实际问题时,
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图形化分析,从而更加直观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例谈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是指数学问题中,将数学概念与几何图形相结合,通过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点来解决数学问题。
一、平面几何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在求解平面几何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时,数形结合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例如通过画图将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而求解周长与面积。
求解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可以通过画图将长方形分割成若干小矩形,计算每个小矩形的面积,再将所有小矩形的面积相加得到长方形的总面积。
二、图形的相似性问题
图形的相似性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图形的相似性可以推导出两个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并利用这些比例关系解决问题。
求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
可以通过画图将两个相似三角形放在一起,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边,利用对应边的比例关系求解出边长比。
三、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也是数形结合的一种应用方式。
通过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再根据平面图形的面积特点,求解出立体图形的体积。
四、统计图形的应用
统计学中的图形是数形结合的典型应用。
通过绘制统计图形,可以清晰地展示出统计数据的分布特点,进而分析问题和做出判断。
绘制一条折线图来表示某年每个月的降水量,可以清晰地看出降水量的季节性特点,并从图中找出高降水量和低降水量的月份。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思想和解题方法。
通过将数学概念与几何图形相结合,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的应用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既可以运用数学知识,也可以利用几何图形来帮助解决问题。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1.求解面积和体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几何图形来求解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例如求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以及球、圆柱、圆锥等图形的体积。
2.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例如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求解比例问题等等。
3.利用图形坐标系求解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图形坐标系,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利用几何图形来解决各种问题,例如求解直线方程、解决距离问题等。
4.利用平面向量求解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平面向量的性质和特点,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例如求解向量的模长、向量的方向、向量的加减等等。
总之,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知识,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
例谈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结合数学概念和图形来进行推理和解答的方法。
它将数学问题的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图形关联起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以几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解决面积问题。
当我们遇到求某个形状的面积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推导出相应的公式。
例如,对于矩形来说,我们可以把其面积定义为两条相邻边的乘积。
对于三角形来说,我们可以把其面积定义为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通过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形状的面积公式,并且可以推广到更复杂的形状。
第二个例子是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两个图形的相对位置关系。
数形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种关系。
例如,在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时,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边长比例来进行推导。
通过将这些比例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它们的相似性。
第三个例子是解决代数方程问题。
在初中代数中,我们经常需要解方程。
数形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
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可以将未知数用一个点表示在坐标系中,方程则表示了这个点所在的直线。
通过观察这个图形,我们可以找到这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进而求解方程。
最后一个例子是解决概率问题。
在概率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来表示概率的计算过程。
例如,在计算扔硬币的正面朝上的概率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表示样本空间,用相应的面积来表示各个事件的概率。
通过这种直观的图形表示,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计算概率。
在初中数学解题中,数形结合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形,从而使问题更具体化,更容易理解。
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学生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性质,进而得到问题的解答。
因此,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在数学问题中,将几何图形与数学运算相结合,通过图形的变化和特点来解决数学问题。
它是一种抽象思维和几何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
1. 公式的认识和应用:通过几何图形的变换和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数学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通过画图解释勾股定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记忆。
2. 解决面积和体积问题:通过将几何图形与数学计算相结合,解决面积和体积等问题。
将平行四边形切割成若干小三角形,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来求解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将长方体切割成若干个立方体,然后通过计算每个立方体的体积来求解整个长方体的体积。
3. 解决比例问题:通过绘制比例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比例问题。
通过绘制两个图形的比例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个量的大小关系,并通过比例尺的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5. 解决几何证明问题:通过绘制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几何证明问题。
通过绘制垂直角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垂直角的性质,并利用垂直角的性质证明几何定理。
6. 解决几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几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绘制几何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数形结合思想并不仅仅应用于初中数学,它在高中和大学数学中同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和几何思维,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初中数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指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图形化的表示和解释,从而提供直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形与几何问题的解决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可以直观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通过观察和推理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求解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通过将三角形划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图形,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来得到整个三角形的面积。
这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了许多几何问题。
二、函数与图像的分析在初中数学中,我们接触到的函数种类较为简单,但是通过对函数图像的观察,可以对函数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通过观察一元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像,可以看出当 k>0 时函数是递增的,而当 k<0 时函数是递减的。
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和比较,可以得到一些函数的性质和规律。
图形化的表示和解释使得函数的学习更加直观和有趣。
三、统计与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思想在统计和数据分析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分析一个统计数据时,可以通过绘制柱状图、折线图等图形来直观地展示和比较数据的特征。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数据的结论和推断。
图形化的表达也使得数据的理解和分析更加简单和直观。
四、证明与推理在初中数学中,我们也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证明和推理的工作。
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图形的表示和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证明和推理的方法。
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可以通过绘制它们的图形表示,并观察图形的对应部分是否相等来进行验证。
这种数形结合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证明和推理的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和问题进行图形化的表示和解释,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习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DANGDAIJIAOYANLUNCONG
2019年05月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研究史上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近年来随
着新课程改革被教师们逐渐应用到数学教学中。
数形结合是指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与一定的图形结合起来,从而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解题方面探讨了三种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为数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一、应用数量,分析图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图形来表明一些东西:防火、禁止抽烟、男女厕所等。
这样的表示方式不仅超越了语言的限制,使其具有的意义更加鲜明,还能使各种事物简单化,加快社会运转的速度。
但对于数学问题来说,图形有时会过于简单和粗略,使事物不够精确,从而增加学生解题的困难。
例如:方程的解析、三角函数问题中角度
的运算等,都不是单凭画图或者分析图像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
对于一些需要精确计算的数学问题,教师应当应用数量关系去分析图形,从而发现解题的规律,带领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得出正确答案。
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时,有一道题是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交点坐标。
如果从画图这一方面开始分析:先根据假设的两个点的坐标,分别在坐标系中画出两个方程的函数图像,这样便可以在图中看出二者的交点在哪里。
但这种方法过于粗略,如果遇到有限小数或无理数便不好分析。
因此,教师借助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数量去分析图形:先将两个方程联立,再分别用每个方程的x 与y 表示对面方程的x 与y ,使其中的x 和y 都可以用等式表示,从而求出x 和y 的值,这便是它们的交点坐标。
在分析图形的过程中加入数学问题本身具有的数量关系,通过寻找方程与方程之间的规律,使问题的答案更加精确。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在面对“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一元一
次方程的交点坐标”
这一问题时,没有按照常用的画图求交点这一做法,而是考虑到交点的取值范围,为了求取最精确的数值,应用数量关系去分析二者的图像,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图形虽然简单、明确,但也有粗略的缺点,而在图形问题中应用数量关系,不仅可以使问题简单化,还能使得到的答案更加精确。
二、应用图形,分析数量
许多学生之所以觉得数学难,并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数学的抽象性。
数学是一门抽离社会发展,将具体的事物大量
抽象化为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虽然来源于生活,但理解起来却不像生活常识那样简单。
因为它是生活的升华,是由一个个具体事物抽象而来的规律。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消除对于数学问题的恐惧心理,教师应当结合图形方式去分析数学问题,使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鲜明和具体,从而带领学生掌握解题策略,找出正确答案。
如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课时,为了验证学生对于这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教师让他们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去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如果直接用数量关系去推导,不仅耗费的时间多,还会让学生们在各种复杂的数量关系中迷失自我。
所以,教师采用应用图形来分析不等式的方法:先将不等式两边分开并分别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形式表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假设的点描出两个方程的图像,最后根据不等式的方向选择截取哪一部分的图像,被截取的那一部分便是不等式的解集。
在截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图像:开口方向,函数交点数量,交点的具体坐标等,利用图形鲜明这一特点,再结合具体的不等式方程,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让他们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根
据图形方式来解决数量关系问题,利用图形的简单、
快捷来消除不等式的复杂,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在应用图形方式来处理数量关系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各类函数的画法和假设点坐标的策略,从而使图形与数量更合理、更有效地结合。
三、结束语
数学是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而解题则要先破解这种抽象性,使
其变得鲜明、
简单。
在这其中,教师经常会用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不同题目的类型特点,选取并应用不同的数量关系和图形方式,从而使问题的解答更加简便。
本文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三种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方法:应用数量,分析图形;应用图形,分析数量;数量图形,互相分析。
通过多方面的应用手段,使教师提升解题的效率,并带领学生掌握快速的解题技巧,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史利荣.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
学刊),
2017(12).[2]张秀香.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30).
Application of Combination of Number and Shape in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UANG Lishan
(Putian Qinghuang Middle School ,Putian 351111,China )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numbers and figures is a teaching idea often used by teachers in teaching mathematics ,which is an
abstract subject.It is based on quantity and assisted by graphics ,and converts abstract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to concrete practical
problems.Based on the author ’
s experie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trategies of solving problems by using the idea of combining numbers and fig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more teachers ’application ,so
as to improve teachers ’
teaching level and students ’problem solving efficiency.【Keywords 】Combination of number and shape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efficiency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黄丽珊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青璜中学福建莆田351111)
【摘要】数形结合是教师在教授数学这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时经常使用的教学思想,它以数量为基础,以图形为辅助,将抽象
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
文章结合作者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
提出了三种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策略,以期为更多教师的应用提供方向,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解题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9)05-0060-01
课程与教学
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