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自然病程和内镜治疗策略
- 格式:pptx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26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摘要】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临床上非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通过引言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接着详细探讨了保守治疗方法、理疗效果评价、药物治疗进展、康复训练的作用,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段。
在本文分析了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促进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理解和治疗进展。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理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中医治疗、针灸、推拿、可行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导致椎间隙变窄,进而引起椎体前移或后移,造成腰椎滑脱。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手术疗法虽然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也存在着手术风险大、康复周期长等问题。
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这一常见病症。
1.2 目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目前,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选择。
非手术治疗方法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本文旨在系统梳理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的进展,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探讨非手术治疗在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中的可行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更好的康复效果。
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作者:黄运绥退变性腰椎滑脱是指腰椎间盘退变和相邻的关节突骨关节炎,而致腰椎位移,但椎弓完整无缺陷。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最初命名为假性滑脱以区别于因椎弓崩裂所致的滑脱,认识到关节突关节退变为本症之特征,特称为退变性滑脱。
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腰椎滑脱症一般都是由于外部创伤或者遗传,劳损等因素所造成的。
而且这种疾病一般发作与青壮年和中老年人,比较常见。
这种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严重的时候也是会威胁人们的生活健康。
甚至都不能久坐久站。
所以,大家要注意哦。
退变性腰椎滑脱会使上一椎体后缘和下一椎体椎板的压迫和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黄韧带的肥厚等因素,致椎管容积减少,出现腰椎管狭窄的症状。
若患有退变性腰椎滑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时有效的根治,切勿盲目的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腰椎滑脱保守治疗方法如下:1、腰部制动: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参加腰部负重、扭转、弯腰用力等活动,腰部支具、围腰保护等。
2、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病灶注射、神经阻滞治疗、中医药等。
3、手法治疗:常用的屈髋屈膝法、屈脊位手法、拉压疗法、旋转整复法等手法,治疗时手法的力、点、度要准确掌握,切忌过重,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复位后症状虽然消失,但不等于治愈,必须采取可靠的腰椎稳定措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4、牵引治疗:目前最常见的是骨盆牵引。
采用仰卧臀部垫枕牵引治疗腰椎滑脱,符合生物力学的作用原理,能够增加腰椎后凸的力量,减少骨盆前倾。
另一方面可使腰椎间隙特别是L5~S1的后侧间隙明显增大,腰骶角变小,可减少L5滑脱的剪力。
同时由于腰椎持续后凸,对骶棘肌可产生牵引作用,缓解骶棘肌的反射性痉挛和减轻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有利于减轻腰椎滑脱的剪力,并且还可减轻黄韧带的折叠、粘连及其对椎管和神经根的影响,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一、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BNS150)。
西医诊断:退行性腰椎滑脱症(ICD-10:M43.16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
2.分期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风寒湿阻证(2)血瘀气滞证(3)湿热痹阻证(4)肝肾亏虚证(5)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痛病(TCD编码:BNS150)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ICD-10:M43.162)的患者。
2.本病有手术指征者(神经根压迫严重出现肌肉麻痹无力、疼痛难忍者);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和腰椎畸形、腰椎滑脱Ⅱ°以上、严重腰椎骨质疏松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腰椎正侧位X片、腰椎功能位X片、腰椎双斜位X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出凝血时间、血沉;心电图;胸部透视或拍胸部X线片。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腰椎退变性疾病。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不适和痛苦。
针对这一疾病,目前已经有了很多非手术治疗方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化和椎体滑移所致的腰椎疾病。
常见的症状有腰背部疼痛、腿部麻木、活动受限等。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脊髓压迫,造成下肢瘫痪等严重后果。
二、非手术治疗方案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目前已经有了很多非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疗法等。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休息、减轻负重、改变姿势、热敷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但是对于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退化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各种物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腰椎症状,包括热疗、冷疗、超声波治疗、牵引等。
物理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包括镇痛药、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4. 中医疗法中医疗法是通过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通过中医疗法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改善腰椎的功能,并且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微创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非常受关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将药物或者抗炎药直接注入患者的椎间盘或者疼痛部位,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炎症反应。
微创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避免手术和手术后的恢复期,对于一些手术不宜或者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脊柱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它的特征是腰椎上后缘关节面因退行性变而不稳定,导致椎体和椎弓滑移,压迫神经,引起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面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保守治疗是首选。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是通过口服止痛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使病人能够正常活动。
但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期限应适当控制,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损害。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按摩、针灸、理疗和牵引等。
按摩、针灸和理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但是并不会直接影响滑脱和退变的情况。
牵引则能拉伸韧带和椎间盘,有一定程度上的矫正作用。
但物理疗法并不能治本,因此物理疗法一般应用于保守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治疗。
康复训练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最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矫正体位,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稳定性,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肌力、柔韧性和神经肌肉控制三方面。
肌力训练是指通过对腰腹肌等核心肌群的训练,强化和增强腰部的支撑力,最终缓解疼痛。
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锻炼,增强腰部柔韧性,恢复腰椎的正常运动范围,减少肌肉、韧带的紧张。
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是通过练习肌肉的协调性、检查运动异常及恢复腰椎的正常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保守治疗虽然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和恒心,但它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和手术后需要康复恢复的患者,保守治疗更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时,不要轻易放弃治疗,一定要及时进行保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生活。
22-骨伤科-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腰痛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下腰背疼痛,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造成腰痛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中医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疾病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文将介绍2017年版的骨伤科-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概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化、变平扁,使得上下椎体摩擦,逐渐形成病变。
在病变区域组织充血、肿胀压迫椎间孔及神经根,进而引起疼痛、下肢无力或麻木等症状。
二、中医诊疗思路中医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通过中药调理气血中药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活络止痛等功效。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熟地、黄芪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同时建议患者坚持饮用中药汤剂,调理气血,减轻腰痛。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舒缓肌肉张力,排出体内湿气,通过温灸、刮痧、针灸等方法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
3. 注意饮食通过控制饮食和饮水来减轻疼痛,舒适身体。
建议患者少食寒凉、辛辣、油腻、过于刺激性食品,同时注意保证饮食的均衡和营养。
4. 运动康复运动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恰当的运动可以加强肌肉,改善骨骼和关节的结构,从而减轻腰痛病的症状。
常用的运动包括瑜伽、拳击、跑步等。
三、以上是22-骨伤科-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的介绍。
通过中医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腰痛,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同时,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腰痛病的治疗和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周炜;李立钧;谭军【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10(023)004【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内镜下(X-Tube)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X-Tube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15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88例,女62例.Meyerding Ⅰ度滑脱84例,Ⅱ度滑脱66例.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用改良Prolo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3例,局部喷洒生物蛋白胶,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和足背伸肌力下降各1例,经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术中失血100~450ml,平均210ml:手术时间120~280min,平均160min;15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7.9±2.1)分;术后1周、术后3个月时分别为(2.2±0.6)分和(3.2±1.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根据改良Prolo 评分:优133例,良15例,中2例,优良率达98.67%.结论: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适用于腰椎不稳、局限性节段椎间盘病变及MeyerdingⅡ度以下腰椎滑脱伴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总页数】3页(P251-253)【作者】周炜;李立钧;谭军【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骨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骨科,上海,200120;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骨科,上海,20012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J], 冯建宏;辛欣2.改良经腰椎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效果观察 [J], 孙建军;许楠健;舒帆;杨凯;李跃红;杨荣;张浩;陈卫3.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J], 汪勇刚;许永涛;王大鹏;赵焰4.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评价[J], 相东刚5.不同入路方式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对比 [J], 马雪梅;韩浩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策略张忠民;陈建庭;金大地【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年(卷),期】2007(22)10【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非手术治疗(Ⅰ组)、椎板切除减压结合融合(Ⅱ组),以及减压结合植骨融合并椎弓根内固定术式(Ⅲ组)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策略。
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Stauffer-Coven-try法对两手术组进行术后疗效评定。
统计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神经损伤发生率、再次手术率及植骨融合率。
结果Ⅰ组可有效地缓解疼痛,疗效满意。
Ⅱ组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显著(P<0.01),各时间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亦发生类似改变。
手术前后Ⅱ组和Ⅲ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Stauffer-Coventry结果示,Ⅱ组优良率为89.7%,Ⅲ组优良率为89.9%,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根据病理特点治疗退变性脊柱滑脱,内固定仅提高植骨融合率,对手术疗效无显著提高。
【总页数】3页(P799-801)【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减压;脊柱融合术【作者】张忠民;陈建庭;金大地【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策略 [J], 周雪峰;马华松;邹德威;白克文;彭军;鲍磊;宋志;姬勇;赵昌松;2.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伴发滑脱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 [J], 王辉;马雷;丁文元;申勇;张迪;杨大龙3.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伴发滑脱椎体骨折的手术治疗 [J], 王辉;马雷;丁文元;申勇;张迪;杨大龙;4.不同入路方式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对比 [J], 马雪梅;韩浩静5.腰椎退变性滑脱和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CT诊断 [J], 梁智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滑脱医治进展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一词是由希腊文的脊柱(spondylo)与滑脱(1isthesis)2个字组合而成。
其是指脊椎椎体间因各类缘故造成骨性连接异样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份或全数滑移。
最常发生腰椎,尤其是L五、S1节段前滑脱,颈椎或胸椎滑脱也有个别报导。
现快要几年腰椎滑脱的医治方案作一综述。
1 分型目前经常使用Wiltse依照脊椎解剖特点及取得性病理情形,将脊椎滑脱分为6型:Ⅰ型先本性或发育不良性,分3个亚型:ⅠA关节突部发育差,存在小关节平面轴向水平化。
ⅠB关节突部存在矢状位发育不良,可是椎板通常完整。
ⅠC除ⅠA、ⅠB外其他类型先本性椎体连接发育不良。
Ⅱ型峡部异样脊椎滑脱,分为2个亚型:ⅡA峡部缺损,破坏了关节突关节间的完整,可单侧或双侧滑脱。
ⅡB椎弓峡部延长型。
Ⅲ型退变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
Ⅳ型创伤性:分为急性骨折和应力骨折2类。
Ⅴ型病理性:局部疾病和全身疾病2类。
Ⅵ型手术后:直接手术和间接手术2类。
2 分级Meyerding依照侧位片上上位椎体在下位椎体上滑移程度,将滑脱分为5级:Ⅰ级,前移下位椎体前后径的1%~25%;Ⅱ级,26%~50%;Ⅲ级,51%~75%;Ⅳ级,76%~100%;Ⅴ级,大于100%。
该分级最经常使用于临床,对医治方案拟定起指导作用。
滑脱角被用来评判腰骶椎后凸程度,该角为骶骨后缘线与L5前缘线之间夹角,正常范围为0°~10°,滑脱角大于50°,提示疾病进展。
3 医治非手术医治MeyerdingⅡ级以下的脊椎滑脱显现急性或慢性下腰痛的患者,第一都应行非手术医治,包括制动、休息、理疗、腰围爱惜、腹肌和腰背肌的锻炼、减轻体重、有氧运动及硬膜外或选择性神经根注射等,尤其是针对儿童与青青年的单纯性椎弓崩裂,可取得良好疗效,假设能初期诊断,大部份都可通过制动自愈。
手术医治腰椎滑出手术医治适用于非手术医治无效者,目的是解除疼痛和改善功能,使神经压迫解除,增强腰椎稳固性。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7,32(11):1866-1873.[24] Konvalinka A,Batruch I,Tokar T,et al.Quantificationof angiotensin II-regulated proteins in urine of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and other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by 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J].Clinical proteomics,2016,13(1):16.[25] Aggarwal A,Gupta R,Negi V,et al.Urinary haptoglobin,alpha-1 anti-chymotrypsin and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identifiedby proteomic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lupus nephritis[J].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2017,188(2):254-262.[26] Nkuipou-Kenfack E,Zurbig P,Mischak H.The long pathtowards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proteomics: Exemplified based on CKD273[J].Proteomics Clin Appl,2017,11(5-6).(收稿日期:2019-12-24) (本文编辑:周亚杰)*基金项目: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jkj2019-1-139)①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毕节 551700②贵州省人民医院通信作者:肖涛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研究进展*王丛① 肖涛① 靳鹏① 谢承成① 李玉华① 杨震②【摘要】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因腰椎间盘、关节突及韧带退行而出现上位椎与下位椎间发生向前或后方的滑移,最终表现为与腰部活动有关的腰痛、根性放射痛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特征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