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第12课 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复习巩固第六十九
- 格式:docx
- 大小:941.78 KB
- 文档页数:12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资本主义的兴起第13课文艺复兴运动复习特训一百第1题【单选题】他是欧洲四大名著之一《神曲》的作者,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先驱,这位意大利人是( )A、培根B、但丁C、莎士比亚D、彼特拉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李明同学准备办一期历史小报,收集了有关莎士比亚、伏尔泰、鲁迅、严复和胡适的图片资料。
你认为该小报应取个怎样的名称( )A、文艺复兴的先驱B、思想解放的先驱C、启蒙运动的先驱D、新文化运动先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神曲》所表达的思想是( )A、忍耐服从B、人文主义C、三权分立学说D、相对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这场运动宣扬( )A、天赋人权B、自由平等的思想C、人文主义思想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他的代表作是( )A、《最后的晚餐》B、《蒙娜丽莎》C、《神曲》D、《哈姆雷特》【解析】:第6题【单选题】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民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述。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明清经济相对繁荣的同一时期,西方各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 )①手工工场逐渐取代了手工作坊②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③向海外拓展殖民地④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A、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恩格斯说:“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最新精选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他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主要靠租佃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进行耕作。
”这里的“他”的身份是( )A、地主B、土地所有者C、手工工场主D、租地农场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江南地区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而西欧则发展全面,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们是( )A、工厂和乡镇企业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C、手工工场和工厂D、租地农场和乡镇企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当许多熟练工人有机地配合、顺序地完成制造这一商品所需要的各种操作时,劳动时间便大大缩短,而生产效率也就显著提高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 )A、熟练工人很重要B、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了效率C、分工合作提高了效率D、分散的手工工场提高了效率【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据统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
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
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B、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D、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这些企业家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乡下闲着的、靠计件工资从事劳动的手艺人。
这种“外包”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利润,而不是“价格公平”,企业家们在支付原材料和人力费用上尽力压低价格,而在出售产品时则尽可能抬高价格,以确保其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材料反应了( )A、西欧封建行会的发展B、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C、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D、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4世纪中叶后,推动西欧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是( )A、布匿战争的爆发B、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C、罗马帝国的建立D、亚历山大东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6世纪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的标志是( )A、手工工场出现B、工厂出现C、现代城市建立D、对外贸易频繁【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哪一新的社会现象( )A、奴隶主加紧剥削奴隶B、封建庄园经济盛行C、奴隶贸易兴盛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国家,这些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资本主义的兴起第12课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川教版复习巩固第五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细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士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这一生产方式属于( )A、奴隶制的生产关系B、封建主义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江南地区个别部门,没有深入到农村;而西欧则发展全面,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们是( )A、工厂和乡镇企业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C、手工工场和工厂D、租地农场和乡镇企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 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木原因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D、都建汇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瓦解的新兴因素无关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B、封君与封臣制度的形成C、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崛起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自然经济改变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出现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C、农牧业产品有效显著的增长D、无产者涌入城市,商人转化为包买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这些企业家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乡下闲着的、靠计件工资从事劳动的手艺人。
这种“外包”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利润,而不是“价格公平”,企业家们在支付原材料和人力费用上尽力压低价格,而在出售产品时则尽可能抬高价格,以确保其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材料反应了( )A、西欧封建行会的发展B、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C、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D、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西欧经济的发展B、步入近代C、封建时代的西欧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改变生产方式建立租地农场的是( )A、领主B、农奴C、富裕农民D、国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国家,这些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学术界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原因或背景的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形成是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中打破维护封建制度的神权主义和绝对主义,也就是要求打破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体现了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而代之以新的维护资本主义发展利益的意识形态。
赞成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社会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作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文艺复兴,是在14至17世纪西欧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14、15世纪,农奴制开始在意大利解体,在十字军东侵时期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都已经建立了由商人贵族统治的共和国。
这些城市共和国里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银行业,这些城市不仅是工商业的中心,而且是文化发展的摇篮。
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扩张,资产阶级逐渐从中世纪的城市居民中分化出来,新兴的资产阶级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与教会的精神信条、经院哲学、僧侣主义、禁欲主义格格不入的。
他们提出人文主义的口号,掀起一场反封建、反宗教愚昧的文化革命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便是文艺复兴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齐世荣等人编写的六卷本《世界史》教材基本上同意这种观点,认为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是因为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国家。
但同时又强调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如,这一时期的意大利在经济上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繁荣,从而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艺术家、学者竞相延纳,加以庇护,为他们提供了多方位的帮助;意大利具有独特的文化环境,这里大量的古代罗马建筑遗址,足以引人抒发思古之幽情。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尽管文化现象和其他历史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经济基础,但是,经济和文化并不是必然地同步发展。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无答案):第12课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
A、生产动力技术的进步
B、四大发明的传播
C、手工业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
3.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最早出现手工工场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新事物。
体现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雇佣关系的形成
D、社会经济的发展
5.学习历史要透过历史现象认清它们的本质、看清它们的关系,并形成严谨准确的历史观点。
下列历史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基础,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原因
②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要条件
③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标志
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参与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来源于()
A、城市中的市民阶级
B、教会中的教士
C、封建社会的农民
D、大小封建领主
【教学反思】。
第12课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学习目标】1.了解14---16世纪西欧动力技术变革的表现2.理解社会分工扩大的影响3.概况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基本特点4.认识因资本主义兴起而产生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学习重点】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学习难点】认识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预习热身】细读课文,将下列问题的序号和标题标注在课文相应的地方,并对下列内容进行勾划,填空部分划双横线。
一、动力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扩大1.时间、地点:14——16世纪,西欧2.动力技术的进步(1)生产动力变革:风力、水力等_______取代人力和畜力成为新的生产动力(2)生产工具变革①风车、水车广泛运用。
②________和半机械装置在纺织、冶炼、采矿等行业开始使用(3)作用:使西欧____________有了显著进步3.社会分工扩大(1)原因:动力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生产的______趋势,导致社会分工扩大。
(2)过程①行业性分工扩大:出现手工行业②地区性分工扩大:出现__________和为市场需求提供特色商品的地区。
(3)影响: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为西欧____________的萌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1.手工工场的出现(1)发展过程①大约在14世纪末,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城市。
②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_______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
(2)生产特点①新的生产关系:雇佣_____进行商品生产。
②新的生产方式:盛行________、简单协作。
③意义: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___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
2.租地农场的出现(1)时间:15——16世纪(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我农村。
(3)经营方式①大地主把土地_______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②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______________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资本主义的兴起第12课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知识点练习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哪一新的社会现象( )A、奴隶主加紧剥削奴隶B、封建庄园经济盛行C、奴隶贸易兴盛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概经历了“萌芽--确立--巩固”阶段。
下列哪一选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发展阶段的( )A、租地农场的出现B、手工工场的出现C、工厂制度的确立D、市民阶层的产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自然经济改变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出现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C、农牧业产品有效显著的增长D、无产者涌入城市,商人转化为包买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这些企业家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乡下闲着的、靠计件工资从事劳动的手艺人。
这种“外包”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利润,而不是“价格公平”,企业家们在支付原材料和人力费用上尽力压低价格,而在出售产品时则尽可能抬高价格,以确保其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材料反应了( )A、西欧封建行会的发展B、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C、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D、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瓦解的新兴因素无关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B、封君与封臣制度的形成C、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崛起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4世纪中叶后,推动西欧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是( )A、布匿战争的爆发B、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C、罗马帝国的建立D、亚历山大东征【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支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且投放到市场出售。
第12课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撰稿人:高峰一、课表要求: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二、预习新知:1.力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扩大⑴力技术的进步:世纪,西欧动力技术出现重大变革,风力、水力等自然力取代人力和畜力成为新的生产动力。
的重大变革,使西欧社会有了显著进步。
⑵社会分工扩大:动力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生产的专门化趋势,导致,包括行业性分工扩大和分工扩大。
社会分工的扩大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提供了物质基础。
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⑴工工场的产生:约在14世纪末,意大利的和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
16世纪,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
手工工场主进行商品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工场内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新的生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
⑵租地农场的出现:15~16世纪,英国、法国、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的性质。
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欧社会产生了两个新兴的阶级: 。
特点: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
新兴无产阶级既反抗封建贵族的奴役统治,又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前身。
三、思维导图:动力技术进步生产力社会分工扩大生产形式变化雇佣生产资本主义萌芽观察思维导图结合课本知识思考问题:1、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原是什么?2、14世纪后欧洲社会生产动力技术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分工表现在哪些方面?社会分工扩大产生了什么影响?4、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给社会阶层关系带来怎样变动?四、历史感知,材料解读:一首描绘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歌谣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
又有一大厅,五十修建工。
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
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
再有八十人,选呢更浆呢。
九年级上册历史12课知识点归纳一、重点知识点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2. 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广泛用于纺织、采矿、交通等领域,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 工厂制度: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制度逐渐形成,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使得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4. 城市化: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大批工人涌入城市,导致了城市人口的激增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5. 贫富分化: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工人阶级生活艰苦。
6. 马克思主义诞生:工业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重点人物及事件1. 瓦特: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改进了蒸汽机,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 克里木运河:克里木运河是工业革命期间的一项重要工程,它的修建使得石油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3. 运河工人罢工:在修建克里木运河的过程中,大量工人涌入城市,因恶劣的生活条件和极低的工资待遇,导致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抗议活动。
4. 社会主义运动:工业革命期间,社会主义运动得到了发展,无产阶级开始觉醒,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三、相关历史事件及影响1.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争是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事件,法国通过战争扩张了自己的领土和影响力,但也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2. 英法七年战争:英法七年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对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总结与启示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和相关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意义。
《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资本主义的兴起”第12课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涉及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兴起等内容。
本课是世界近代史第1单元的第1课,承接西欧中世纪历史,下启西欧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历史,是重要的历史过渡时期,也是社会发生巨变和分化的时期。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旱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手工工场生产的特点,租地农场和封建庄园生产的区别”,难点是“西欧生产力的进步”。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知道西欧在12世纪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了解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和农村在经营方式上的变化;知道12世纪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某些城市的生产经营方式,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手工工场,以及英国农业中出现的租地农场;初步理解以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为代表的新的经济与封建经济的本质不同;知道资本主义兴起后,西欧社会产生了两个新兴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通过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的生产的对比,逐步提高对事物的对比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封建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区别的对比,初步学会利用表格对比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识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理解西欧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明确认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观点,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2.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教学难点】以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为代表的新的经济与封建经济的本质不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世界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