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亚非文明古国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教案 川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81.50 KB
- 文档页数:3
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学习目标】1.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代表性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古巴比伦王国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两河流域在古巴比伦王国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1.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
2.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源于小亚细亚半岛,向东南流入波斯湾,形成辽阔的“______________”平原,史称两河流域,这里是古代_______________文明的摇篮。
2.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前3000年代初开始,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____________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2371年,兴起的______________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3.古巴比伦王国在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___时强大起来。
建立起_______________的专制统治。
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_____________机构,组建了直接由他掌控的常备军队,编订了加强专制统治的法典——__________________,将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权都集中于一人之手。
4.《汉谟拉比法典》是结合_____________人的习惯法编订的。
法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以保护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利益。
它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合作探究】1. 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在这一流域较早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年代?2.议一议:汉谟拉比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表现有哪些?3.下图是考古发现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石柱上部浮雕人物是谁?下部是用哪种文字铭刻的法典原文?法典原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能了解到古巴比伦社会的哪些历史信息?这部法典有何历史价值?【当堂达标】1. 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课程标准内容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二、教学目标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的统治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
通过地图比较和绘制时间轴,培养历史时空观;通过分析法典条文,培养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两河文明留给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
三、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本课为世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
这一单元作为世界古代史的开篇,分别介绍古代亚非的三个大河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
再加上以前学过的黄河流域的中国,这些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课分为三个小标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
其结构层层深入,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课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介绍最为详尽,以点见面,让我们以此为窗口,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四、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历史已完整学习,具备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但是世界历史才刚开始系统学习,可通过与中国史联系、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世界历史的时空体系。
通过给出一些文献、图片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重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汉谟拉比的统治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六、教学资源(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世界上古史》周启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4月第4版(3)《世界上古史资料汇编》杨共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4)中央新影集团等制作的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第二集《逐荡两河》(5)中国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纪录片《世界历史》第4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第五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2》(6)NHK纪录片《人类四大文明》2004七、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课题《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世界三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介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阐述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意义以及世界文明奇迹埃及金字塔;介绍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重点学习古巴比伦王国以及《汉谟拉比法典》;介绍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古代印度国家的建立及兴亡历史,重点学习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清晰认知三大文明古国国家的建立以及兴亡的历史顺序,重点掌握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原因以及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其历史影响;2、方法过程目标:通过对比三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使用阶级分析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金字塔”、“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的态度。
教学重点1、《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原因及重要意义;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三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教法学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板书设计一、金字塔的国度:1、古埃及金字塔2、埃及的建立和兴亡3、思考题: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意义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新月沃地概貌2、两河流域国家的出现3、古巴比伦王国4、汉谟拉比法典三、古印度的种姓制度1、地理位置2、国家的出现3、种姓制度一、构造情境,导入课程。
(一)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世界文明的八大奇迹,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讲述一下:这八大奇迹出现在哪些地域?学生:空中花园位于伊拉克,亚历山大港灯塔、金字塔位于埃及,罗德岛太阳神像、教学过程奥林匹亚宙斯像、阿尔忒弥斯神庙位于希腊,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土耳其,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
第2课古巴比伦王国
教学目标1.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代表性成就——《汉谟拉比法典》,理解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古巴比伦王国的自然环境,理解两河流域在古巴比伦王国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
教学
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教学内容新
课
导
入
导入1(情境式导入)展示图片空中花园,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材料式导入)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
前30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了众多城邦。
巴比伦最初不过是幼发拉底河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
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阿摩利人攻占这座小城,建立了国家。
骁勇善战的阿摩利人以此为中心,四处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巴比伦王国,历史上称之为“古巴比伦王国”。
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称为巴比伦人。
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展到了顶峰。
人们喜欢用“巴比伦”三个字来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伦文明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对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由此导入新课。
课
堂
探
究
板块一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
1.看图片(见课件)两河流域指的是哪两河?这一地区什么时候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答案: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前3000年代初开始。
2.在两河流域建立的最早统一国家是哪个?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答案:阿卡德王国;苏美尔人。
过渡语: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两河流域南部又陷入分裂之中。
随后,阿摩利人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
板块二古巴比伦王国
1.看图片(见课件)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结合课本知识说出古巴比伦王国建
立的时间和民族是什么?谁在位时古巴比伦王国达到了空前繁荣?
答案: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
2.分组讨论:汉谟拉比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表现有哪些?
答案: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官僚机构,组建了直接由他掌控的常备军队,编订了加强专制统治的法典,统一管理税收和水利系统,将国家行政、军事、司法等大权都集于一人之手。
3.你知道随着汉谟拉比的死亡,古巴比伦王国也随着走向衰落的原因吗?
答案:汉谟拉比以军事征服建立的统一国家缺乏稳固的基础。
过渡语:古巴比伦王国最终在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民族所灭,但它却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明遗产——《汉谟拉比法典》。
板块三《汉谟拉比法典》
1.看图片(见课件)《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结合课本知识说一说石柱上部浮雕人物
是谁?下部是用哪种文字铭刻的法典原文?法典原文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案:汉谟拉比;楔形文字;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2.分组讨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我们能了解到古巴比伦社会的哪些历史信息?
这部法典有何历史价值?
答案:《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两河流域地区的社会
面貌,体现了保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价值: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
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结束语:两河流域是世界上建立奴隶制国家较早的地区之一,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
明,尤其是《汉谟拉比法典》,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板
书
设
计
当堂达标1.两河流经炎热干旱的西亚地区,向东南流入波斯湾,形成辽阔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成为古代哪一地区文明的摇篮( C )
A.东亚
B.北非
C.西亚
D.南亚
2.在两河流域建立的最早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B )
A.古埃及
B.阿卡德王国
C.古巴比伦
D.吉萨王朝
3.大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城建国,谁在位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了空前繁荣( C )
A.胡夫
B.阿卡德
C.汉谟拉比
D.阿育王
4.观察下图,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 D )
A.《民法典》
B.《刑法典》
C.《权利法案》
D.《汉谟拉比法典》
5.《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A )
①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④保护商人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教材图片分析1.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大约在公元前1894年,由阿摩利人建立,在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期强大起来。
汉谟拉比时代,两河流域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2.《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并且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史料积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半部浮雕形象表现了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法典的场景,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君权神授意识。
下半部是用楔形文字铭刻出的法典全文,计49栏、282条,8 000余字,包括诉讼、财产、商业、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
法典的内容宗旨贯穿着铲除邪恶、弘扬道德的思想。
为世界各国人民以法治国,立下了最早最正规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