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卫生信息分析与评价(2)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34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精讲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要点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是现代医疗卫生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作为卫生高级职称的候选人,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的要点进行精讲,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1. 卫生信息技术的概述与应用卫生信息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它涵盖了电子病历、电子健康记录、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处理、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内容。
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候选人需要了解卫生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数据分析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在医疗卫生领域,数据分析可以用于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决策支持、质量管理、资源优化等方面。
候选人需要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卫生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3. 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的关系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是相辅相成的。
卫生信息技术提供了数据的获取、存储和管理手段,而数据分析则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应用。
候选人需要理解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二者的结合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 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候选人需要了解目前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例如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数据的分析等,以便及时掌握相关的前沿知识。
5. 候选人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作为卫生高级职称的候选人,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
这包括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等。
候选人需要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在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领域的能力。
通过对卫生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要点的精讲,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并在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一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概述1、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的概念: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是应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方法,对卫生规划的制定、实施过程或产生的效果,从成本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为政府或卫生部门从决策到实施方案,提出决策和评价的依据,减少以致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或浪费,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
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一般是对两个以上的计划或方案进行评价,分析每一种方案的投入和产出,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最优方案,为卫生决策服务。
2、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目的•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比较改善同一个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比较改善不同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核心原则就是比较,选择最优方案3、卫生经济学评价应用的领域(1)论证卫生政策的经济效果(2)论证卫生规划实施方案的经济效果(3)论证卫生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4)对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二、成本与产出的概念(一)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复习)1、按成本的可追踪性分类: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按照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半固定成本和半变动成本)3、按成本的可控性分类: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二)产出的概念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中的产出,主要是效果,效益与效用1、效果(effectiveness),广义的效果指卫生服务产出的一切结果;狭义的效果就是有用的结果,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属性。
效果指标——疾病防治所带来的各种卫生方面的直接结果指标的变化,如发病率、死亡率降低;治愈率和好转率的提高;人群期望寿命的延长等2、效益(benefit)是有用结果的货币表现,即用货币表示卫生服务的有用效果。
可分为: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无形效益直接效益(direct benefit)指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之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
间接效益(indirect benefit)指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之后所减少的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无形效益(intangible benefit )指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减轻或者避免了患者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康复后带来的舒适和愉快等。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考试《卫生信息管理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医患之间进行的卫生信息传播交流活动属于()。
A. 大众信息传播交流B. 自我信息传播交流C. 组织信息传播交流D. 人际信息传播交流正确答案:D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属于()。
A. 先导卫生信息源B. 实时卫生信息源C. 滞后卫生信息源D. 思维型卫生信息源正确答案:A3. 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属于()。
A. 零次文献B. 一次文献C. 二次文献D. 三次文献正确答案:B4. 信息标准按标准的约束性分类,将标准分为()。
A.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B.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C.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D. 其他正确答案:C5. 以下不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四大因素的是()。
A. 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B.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C.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业务应用系统D. 公共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正确答案:D6. 具有自学习和适应卫生决策方法是()。
A. 聚类分析方法B. 贝叶斯方法C. 判别分析方法D. 人工神经网络正确答案:D7. 以下不属于信息服务评价方法的是()。
A. 定性评价法B. 定量评价法C. 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D. 网络计量法正确答案:D8. 卫生信息化工作起源于()。
A. 美国B. 日本C. 欧洲联盟D. 中国正确答案:A9. 申农—韦弗的信息交流模式最大贡献是()。
A. 展示了信息传播交流过程的五个功能环节B. 提出了“信源”、“信道”、“信宿”三个要素C. 引入了“噪声”的概念D. 揭示了信息传播交流过程的本质正确答案:C10. 以下不属于医院网站、OA系统的功能的是()。
A. 公开发布B. 公文管理C. 设备申请D. 预约挂号正确答案:D11. 下列不属于语法信息组织方法的是()。
A. 字顺组织法B. 时空组织法C. 代码法D. 权值组织法正确答案:D12. 以下常用来组织专题性的或专用二次网络信息的是()。
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案(梁万年)第一章:卫生事业与管理教学目标:1. 理解卫生事业的定义与重要性。
2. 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3.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教学内容:1. 卫生事业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3. 卫生事业管理的原则。
4. 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卫生事业的定义与重要性,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章:卫生政策与法律教学目标:1. 理解卫生政策的定义与重要性。
2. 掌握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3. 了解卫生法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教学内容:1. 卫生政策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3. 卫生法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卫生政策的定义与重要性,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卫生政策与法律案例。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第三章:卫生组织与管理教学目标:1. 理解卫生组织的定义与重要性。
2. 掌握卫生组织的类型与功能。
3. 了解卫生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教学内容:1. 卫生组织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卫生组织的类型与功能。
3. 卫生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卫生组织的定义与重要性,卫生组织的类型与功能。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卫生组织案例。
作业与评估:2. 课堂参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第四章:卫生服务管理教学目标:1. 理解卫生服务的定义与重要性。
2. 掌握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3. 了解卫生服务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教学内容:1. 卫生服务的定义与重要性。
2. 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3. 卫生服务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卫生服务的定义与重要性,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评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卫生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公共卫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已经呈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的提升、医疗效率的提高以及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都有所贡献。
但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如何评估却是我们常常困扰的一个问题。
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技术、管理、经济等等。
其中,技术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基础,而管理和经济则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保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技术因素对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的影响。
技术因素是医疗卫生信息化最基础的因素,医疗卫生业的信息化依赖于提供的技术水平。
在医疗卫生业信息化领域中主要有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医学诊断等技术应用。
必须通过评估技术应用的实施效果,了解技术应用的优劣并优化技术应用,才能改善其实施效果。
同时,要强化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培训,促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其次,管理因素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保障。
医疗卫生信息化就像一个复杂的机器,管理人员就是这个机器的调节员。
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范实施才能维持良好的运作状态。
强调人才培养和管理是使得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更加突出,更加稳定。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标准管理流程,确保实施的效果顺利展开。
第三,经济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经济因素也是评估医疗卫生信息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则会导致对资金的浪费。
对于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的投资,必须进行合理的经济分析和评估,并选择科学的投资方式,才能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此外,在评估医疗卫生信息化实施效果时,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需求和满意度。
在医疗卫生信息化中,患者是核心。
医疗卫生信息化应该加强患者参与,使患者对医疗卫生信息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体来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方法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是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的三种常用的方法。
本课对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讲解,学员通过学习要掌握上述内容。
近年来,卫生经济学的分析与评价方法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应用的领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论证卫生政策的经济效果;论证卫生规划实施方案的经济效果;论证卫生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对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基本概念与基本步骤(一)基本概念上图是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的主要构成示意图,以卫生项目为例,一个卫生项目有投入,在投入过程当中是要消耗一定的资源。
通过卫生项目的实施的过程,最后有一个产出,在产出的时候最大的目的是希望一个健康的改善,这是投入产出的一个总的框架。
在投入过程中消耗资源称为成本叫做C,包含直接的、间接的、无形的等各方面的成本。
在卫生服务产出的过程当中,从不同的角度它有不同的产出。
从健康的角度健康的效果叫做E,它反应的是健康效果的指标。
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改善的程度做评价,把它叫做U,是一个效用的单位的指标。
从效益的角度来讲,多收入多少或者节省了多少资源都是在产出中可以测量的,卫生经济学的分析与评价,就是从投入成本,以产出效益、效果、效用为单位进行一个总体的分析和评价。
1.成本把成本分成直接和间接,直接成本是指实施健康干预项目以及处理项目结果耗用的所有商品、服务于其他资源的价值。
直接成本又分为直接的卫生服务成本和直接的非卫生服务成本。
直接卫生服务成本是指提供健康干预项目涉及的卫生服务所消耗资源价值,包括检查、化验、药品、医用材料、卫技人员以及医疗设备、医疗服务管理成本、后续治疗的成本等。
直接非卫生服务成本是指健康干预项目实施及其进城过程中耗用的非卫生服务方面的资源价值,包括辅助项目实施所需要的其他开支,比如说营养的补充、特种的饮食、接受服务时的交通费用,家属或志愿者为患者提供的非正式的照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