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技术浅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92 KB
- 文档页数:2
隧道工程中的地下水防治技术地下水是隧道工程中一项重要而又常见的地质条件,其存在和流动会对隧道的施工和使用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地下水的防治是隧道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隧道工程中常用的地下水防治技术。
1. 径流隧道径流隧道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类型,主要用于引导地下水流动。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地下水的渗流和泌水,并确保对隧道结构的安全。
1.1 密闭隧道设计密闭隧道设计是减少地下水渗流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增强隧道的密闭性:1.1.1 底板和侧墙的防渗措施可以采用防渗材料,如防渗灌浆剂或聚合物材料,对底板和侧墙进行处理,以减少地下水的渗透。
1.1.2 接头处理隧道的接头是地下水和外部环境渗透的主要通道。
对隧道的接头部位,可以进行接缝灌浆或采用密闭橡胶垫等密封材料进行处理,以有效避免地下水的渗透。
1.2 排水设计除了密闭隧道设计外,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设计,以防止地下水累积,对隧道结构产生影响。
排水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排水系统布置在隧道设计中,需要合理布置排水系统,包括排水井、排水管道等,以将地下水引导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处理。
1.2.2 排水水平和垂直剖面设计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地下水流动的方向。
通过合理的水平和垂直剖面设计,可以确保地下水畅通排出。
2. 双壁隧道双壁隧道是一种常见的隧道结构形式,其特点是隧道壁体和隧道衬砌构成一体,形成整体结构。
在地下水防治方面,双壁隧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1 隧道壁体的防渗处理隧道壁体的防渗处理是确保地下水不渗透到隧道内部的关键。
可以采用注浆技术或添加防水材料等方式,对隧道壁体进行处理,以提高其防渗性能。
2.2 导水管系统双壁隧道通常设计有导水管系统,用于引导地下水流动和处理。
导水管系统可以采用排水管、渗流管等形式,确保地下水畅通排出。
3. 岩溶地区隧道岩溶地区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对隧道工程的地下水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隧道作为隐蔽工程,其防排水施工具有一定难度,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对易于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控制,减少渗、漏水问题对隧道造成的危害,提高隧道使用的安全性、耐久性,确保隧道工程整体质量。
本文从隧道工程常见的防排水施工缺陷入手,分析了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探讨了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一、隧道工程常见的防排水施工缺陷1.1防水层铺挂不合理防水层铺挂不合理是引起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铺挂过紧、焊接不牢或过焊等都是导致防水层渗漏的主要因素。
防水层铺挂的基面通常为喷射混凝土,如果喷射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工艺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喷射不平整都会引起防水层铺挂不良等问题。
在防水层铺挂时,需要预留一定的松弛度,这样在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时,才不会挤破防水层。
1.2混凝土施工不当在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时,施工不当会引起隧道渗漏水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或外加剂使用不当,使混凝土的性能不达标,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二是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当,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或收缩裂缝;三是隧道拱脚部位衬砌基础施工缝没有和上部的衬砌结构对齐,在承载以后由于受力变形而产生裂缝。
1.3防水层保护措施不规范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隧道工程都有着恶劣的施工环境,复杂的施工程序,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专业,期间会一直伴随着交叉作业,若防水层保护措施不规范,容易造成防水层的破坏。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隧道进行爆破,在爆破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防水层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大型机械也容易造成防水层的破坏,这都会对隧道的防排水质量产生影响。
1.4施工缝止水条(带)安装不至位一般隧道施工中采用的止水材料有中埋式止水带、止水条以及背贴式止水带。
在安装的过程中若止水带的质量较差、表面不平整、填充不充分、止水材料安装不牢靠、在宽度突起处不能产生膨胀、施工过程中造成止水条的脱落等都会造成隧道接缝处出现渗漏水现象,若及时进行处理,可减少隧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避免施工结束后隧道发生漏水现象,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
浅议在隧道工程中防排水技术的应用隧道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交通流畅度,还可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但是,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其中防排水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从防排水技术的定义、应用、优点和挑战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隧道工程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一、防排水技术的定义防排水技术是指在建设隧道工程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从技术上对建筑物进行防水和排水处理,防止水的渗透和聚集,使建筑物内部保持干燥状态,同时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二、应用范围隧道工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城市地下道、地铁、公路隧道、水利工程隧道,还包括矿井和石油勘探等方面,这些工程都需要防排水技术的应用。
隧道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如地质地貌、地下水位、深层渗流、地表水流以及降雨等自然因素,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为隧道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师还需要考虑到隧道的排水问题,对于城市隧道工程来说,排水问题尤为重要,可以防止雨水的积蓄和影响道路通行。
三、防排水技术的应用优点隧道工程建设中防排水技术的应用有很多优点,如:1、保障城市交通道路通畅。
隧道工程建设中使用防排水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降雨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为城市交通道路的通畅提供了重要保障。
2、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
隧道工程建设中使用防排水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地下水对隧道内部构造的侵蚀和破坏,从而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
3、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
隧道工程建设中使用防排水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翻新的成本。
4、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隧道工程建设中使用防排水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防排水技术的应用挑战隧道工程建设中防排水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1、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不相同,有些地方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地下水位,这给隧道工程建设带来了难度和挑战。
浅谈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隧道防排水工程关系着隧道工程的运营与使用寿命,历来是隧道施工的要点,因此,需认真做好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
本文重点探讨了隧道防水、排水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隧道;防水;排水一、隧道防排水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隧道的防排水系统施工质量对整个隧道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隧道的防水系统指的是防地下水,其主要是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孔隙水;在夏季由于雨水比较多,若路面上的雨水不能及时的排出,积水时间长时就会造成雨水的下渗,大量的下渗雨水也会形成地下水,因此,雨水也是隧道防水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此外,积水过多也会给隧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仅要对防水系统进行充分的考虑,对排水系统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减少积水对隧道质量的影响,降低对隧道的损害程度。
完善的隧道防排水施工应当将安全放在首位,遵循试验先行、全程跟踪、综合治理的原则,以隧道工程实际为基础,选择“防、排、堵、截”开展的方法理。
其中“排”,指的是通过排水系统的安装将地下水排出隧道,排水技术主要有纵横向排水管道、环向排水管道和中心排水管道等;“堵”指的是通过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初衬喷射混凝土以及防水材料,把隧道中的地下水隔离开来;“截”则是指对地下水与地表面水在隧道范围以外就采取疏导的方式,使其得以合理排泄,避免对隧道施工造成影响,但这种方式通常只在山谷或是其他有需要的隧道工程现场使用。
二、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排水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利用防、排、堵、截综合技术达到完善的防排水目标。
防水板和止水带能够实现防水、截水与堵水作用,将分散的水引到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能够把纵向排水管内的水引流到隧道排水沟中,从而降低隧道周边水压力,降低渗水的发生。
(一)防水施工技术要点隧道防水的基本措施包括喷射混凝土、设立防水板等,起到二次防护作用。
在隧道的初期支护时,设立复合防水板,使用防水混凝土或在变形缝、工作缝、沉降缝等处设橡胶止水带,可实现二次防水效果。
隧道工程施工防排水应用探析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有效地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只有保证良好的工程质量,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在实际的隧道施工防排水中,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环境也变化多样。
工作人员只有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严格的勘察,再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排水方案,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1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简介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主要分为防水施工技术和排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就是利用具有防渗漏作用的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或者防水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铺设在隧道内,形成良好的防水性能。
排水施工技术就是针对实际的施工现场,进行不断地分析和计算,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进行安装,能够有效的将隧道内的渗漏水排出。
2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的原因2.1隧道防水层失去作用。
隧道工程出现渗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隧道渗漏会对隧道工程本身的质量、进度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实际的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铺设防水层衬砌结构来防止地下水的渗入,防水层能够形成一层不可渗透的墙体,有效的阻止地下水渗入隧道中。
然而有些隧道工程的施工结果非常不理想,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接缝裂缝宽度较大,结构也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隧道防水层就会失去作用,地下水就会渗入隧道中,施工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工作人员在防水层的铺设过程中,防水层的衔接部位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防水效果不明显,防水层出现裂缝,整个隧道工程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2.2隧道接缝处防水性能较差。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拱顶进行施工,然后再对墙体进行处理。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方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设置相应的变形缝。
变形缝过多就会导致衬砌结构之间的缝隙过多,防水效果就会相应的降低,无法满足实际的防水需求,就会出现渗漏水现象。
很多隧道工程都会出现一些伸缩缝、沉降缝和施工缝的问题,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摘要针对高速公路隧道常见的防排水处理方法,介绍了隧道防排水处理中各工序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要点。
关键词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0-0104-01随着目前国家高速公路网逐步的建成通车,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隧道中,隧道的施工缝处及二衬接缝处,时有渗漏水现象发生,严重影响着运营行车安全。
如何在施工中做好隧道防排水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1 进洞前的防排水处理1)在隧道进洞前,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水文地质资料,对隧道隧址地形进行踏勘,检查是否有地表水,如有地表水,应尽量使地表水流经线路不经过或少流经隧址,以减少开挖隧道后地表水对隧道的影响。
2)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洞前做好洞顶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开挖后的隧道,亦可减少在雨季雨水冲刷开挖后的边仰坡。
3)进洞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边仰坡处理完成。
2 开挖过程中的防排水1)隧道开挖后,隧道围岩内裂隙水、地下水原有的流经改变,大量地下水、裂隙水,在隧道地表处理不好的情况下甚至还有很多地表水流入隧道,因此隧道开挖后的防排水处理是否及时、方案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稳定性。
隧道在开挖后防排水处理的方针是:以排为主,防、堵、截、引相结合的原则。
在隧道开挖后,立即对开挖后的掌子面进行初喷砼,喷射砼厚度一般为3~5cm。
初喷砼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封闭掌子面,减少裂隙水、地下水等流入洞内;(2)减小开挖后的围岩变形速率,为初期支护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施工环境;(3)隧道在开挖后,尤其在围岩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围岩的超欠挖往往超出规范允许值,造成开挖后围岩表面及不平顺,初喷后要求围岩表面基本平顺,为排水半管铺设后达到排水效果提供保障。
2)在初喷砼完成后,根据围岩的渗水情况,对渗水处进行凿眼排水,使渗水从凿眼处流出,排水半管按照凿眼情况树枝状布置,根据渗水情况每隔3~5m一道汇聚于纵向排水管。
浅谈隧道防排水摘要:隧道防排水系指以混凝土结构的自防为主,在迎水面附加柔性防水层, 加强疏导管路的施工质量,建立起完整的防水体系。
在现在的隧道施工中,防水 工程是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难题也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保证隧道正常运营的前提关键词:隧道防排水、衬砌、质量隧道防排水系指以混凝土结构的自防为主,在迎水面附加柔性防水层,加强 疏导管路的施工质量,建立起完整的防水体系。
在现在的隧道施工中,防水工程 是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难题也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保证隧道正常运营的前提。
1 工程概况西康铁路增建二线秦岭翠华山特长隧道地处秦岭北麓低中山区,平均海拔 670 ~ 1400m , 最 高 海 拔 为 1440m 。
隧 道 起 迄 里 程 D1K65+807 ~ D1K77+078, 全 长 11271m,为单线隧道,洞内线路纵坡为单面上坡。
除进出口外全线共设3座斜井 洞口:洋峪斜井910m,蛟峪斜井1234m,太峪斜井686m。
隧道区地下水的形成受地 形地貌、岩性、构造、植被、降水量等多种因素控制和影响,特别是在构造作用 下,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岩性接触带,为地下水的贮存运移创造了良好的 条件。
地下水赋存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与隧道关系较密切 的为基岩裂隙水,主要有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及层间裂隙水.隧道地质条件 较差,共穿越6大断层带,单位正常涌水量为712~1478m3/d·km。
隧道洞身分布 的断层、节理密集带、软硬岩裂隙及不同岩性分界段为地下水的主要富集区。
2 防水方案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以控制地下水的大量排放。
隧道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排水,以二衬混凝土自防水为根本,以施工缝、变形 缝防水为重点,并以注浆防水层加强防水,满足结构使用功能。
隧道防排水标准:衬砌不渗水、安装的设备孔眼不渗水:道床排水畅通,不 浸水:衬砌背后不积水:设备洞室的防水要达到衬砌不漏水、地面不积水。
浅谈公路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控制方法摘要:公路隧道防排水水施工不到位,就会造成隧道渗漏水问题象,影响了隧道的使用性、耐久性、安全性。
因此,加强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施工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本文分析说明了隧道防排水的重要性,并针对对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隧道防排水公路施工控制在隧道防排水中,防水是指防止地下水从隧道的拱部、边墙及仰拱部位渗漏出来,而排水则是指把隧道内的渗水汇积到边墙脚通过泄水孔进入侧沟或中心水沟排出。
近年来,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聚氯乙烯防水板、橡胶防水板等隧道防水材料的开发和引用,提高了隧道的防水效果,为我国的隧道建设,特别是高速隧道建设创造了条件。
但是,隧道多在山岭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由于岩石风化、地史及地质构造的影响,不仅岩性多变,而且结构构造复杂,会衍生断层、破碎带、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
而随隧道埋深不同,地面水也可能随构造裂缝渗入隧道,因此对隧道影响范围内的地表也必须采用注浆封闭处理。
对于隧道防排水,光单一的堵水、截水往往很难达到效果,必须采用“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的采用组合拳”,因此隧道排水也作为一项施工工艺,在隧道施工中站很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紧随其后的就是中国交通事业的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我国有着辽阔的山地地形,因此,隧道施工交通事业的发展企业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中国的交通真正地做到四通八达,在必要的时候就要穿山凿洞。
从整体上看来,我国的公路隧道技术已经成熟,但是防排水技术一直是我国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攻克的难点之一。
一、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原则不同公路隧道防排水设计类型有着不同的特点:(1)对水环境的影响:排水型隧道对地下水环境有较大影响(地下水流失),防水型隧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基本没有流失);(2)衬砌压力:排水型隧道没有水压,防水型隧道全水压;(3)防水层范围:排水型隧道的拱与墙,防水型隧道全断面铺设;(4)工程投资:排水型隧道投资较少,防水型隧道较多;(5)维护费用:排水型隧道的维护费用与使用时间呈正比,防水型隧道维护费用较低。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探析1公路隧道防排水技术介绍公路隧道的防排水技术非常重要,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布置,各项技术应当做到完备。
防排水技术将把水冲刷在结构上,隧道地表水文情况较复杂,其中隧道内部表面,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影响隧道结构的安全。
隧道排水技术主要包括引水施工技术、新建排水技术和改建排水技术等。
2铁路隧道排水技术铁路隧道排水技术在改造中和新建中都很重要,它是铁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隧道的安全运行。
铁路隧道排水制度的设计一般应该考虑风力,潮汐、高程、建筑要求、水位波动、水流变化等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排水建筑物,满足空间可变性,满足旅客交通需求,并实现耐久性。
3防排水技术针对铁路隧道而言,隧道内水文情况有四种,分别是表面积水、内上游流水、以及内下游流水。
其中之一是表面水,这种表面水一般是从地表水淹没而来的;其次是上游的水,它又可以细分为封堑、表堤、室内排水沟等措施;最后是下游水,一般会通过过滤及孔隙土建筑物进行过滤。
因此,针对上游水和下游水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来进行防排水,包括施工技术、新建排水技术、改建排水技术等,以使隧道安全可靠地运行。
4防排水技术发展近几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隧道防排水技术已经发展迅速,技术日臻完善。
首先,在防排水的设计中,由于科学方法的发展,设计已经更加精细;其次,隧道的施工也在不断提升,由于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排水建设更加坚固、更加安全等。
最后,排水管道采用新型材料替代传统材料,使得排水管道更加结实、耐腐蚀,更加方便维护和使用。
5总结公路隧道的防排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铁路隧道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要考虑一些水文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合理运用排水设计,实现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防排水技术也得到空前的发展,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的出现,使防排水技术更加完善。
隧道防排水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修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长的公路隧道,从目前国内已营运的隧道来看,普遍存在隧道衬砌渗漏水问题,特别是在隧道预埋洞室、施工缝处、隧道的接口处及管节之间的连接处等薄弱环节的渗、漏水更为严重,成为隧道工程一大病害。
因此搞好隧道防排水设计及裂缝防水技术,精心施工和有效养护,使隧道衬砌不漏不渗,是保证行车安全和隧道能否长期使用的重要条件。
针对隧道的防排水要求和目前隧道普遍出现的渗漏水情况,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运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关键词: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built more and more, and more and more long highway tunnel, from the current domestic already operation of the tunnel to see, ubiquitous tunnel lining leakage problem, especially in the tunnel embedded hole room, construction joints, tunnel and GuanJie at the joint of the weak link between such as the permeability, water more serious, become a big tunnel engineering diseases. So does well the tunne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crack waterproof technology, careful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 maintenance, make the tunnel lining don’t leak permeability, is ensure running safety and tunnel of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can use for a long time.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tunne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unnel appear generally leakage,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should follow the “prevent, platoon, cut, plugging union,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co mprehensive management” principle, guarantee the tunnel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 that the normal use of and driving safety.Keywords: tunne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舟山北向疏港公路(岑港大桥至大沙段)共设隧道(何家弄隧道)1座,采用小净距隧道形式,长585米,设计速度:80km/h。
浅谈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简介:本文结合***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实例,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过程中对防排水施工的一些具体作法。
关键字:防水工程防水板抗渗公路隧道工作的防排水工程对隧道使用寿命正常运营和安全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现将***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作一介绍并对一些重点进行分析探索。
1工程概况***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隧道,左线长1070m,又线长1030m,位于**省**县***镇,地处**山区。
属低山丘陵区,山势陡峻,地表植被发育。
年降水量865~1203mm,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主要地址为下元古界**群**组三段千枚岩,洞身设计位置均在地下水位以下。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断裂带、节理裂隙发育会有滴水或渗水现象,局部有小股涌水。
2隧道防排水施工要点为了能做好***隧道的防排水工程,我们通过熟悉设计图纸,充分理解防排水设计意图和设计目的,根据以排为主、堵、截、引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并结合以往排水施工的经验和教训,除按设计布置排水设施外,还在地下水多的地方增设排水设施,同时认真按设计做好三道防水屏障,使水顺利排到洞外。
为克服以往施工中存在重主体轻防水的思想,定期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实行逐级岗位责任制,并认真落实“三检”制,严格过程控制,消除质量隐患。
2 1初期支护时通过“引、截、排”相结合作好的第一道防排水防线根据开挖时围岩的实际涌水情况,详细作好记录,并作相应的引、排措施。
当涌水较集中时,喷锚前先用开缝磨擦锚杆进行导水,当涌水面积较大时,喷锚前设置树枝状软式透水管排水,当涌水严重时设置汇水孔,边排水边喷射。
喷锚完成后,使开挖岩石面与喷射混凝土之间形成排水用的汇水孔,使围岩涌水、渗漏水通过设置的汇水孔等排水装置流向墙脚纵向软式透水管,再由引水管排到隧道中心排水沟内。
初期支护通过引水导管的引导及喷射混凝土的堵截作用形成永久性地下水排水设施。
浅谈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摘要:隧道防排水无论设计还是设计都是非常关键项目,施工阶段防排水施工工序存在隐蔽性、后续工序对其质量影响及完工后检测的局限性因素,隧道防排水施工存在质量隐患修复非常困难,且严重影响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及行车安全,对此保障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刻不容缓。
一、工程概况为更具体的阐释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现以梧州至乐业公路广宁经苍梧至昭平(广西段)薯良坪特长隧道(3971.5m)为例进行说明。
该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如下:运用“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设计,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营运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隧道防排水设计对地表水、地下水妥善处理,洞内外形成一个完善的防排水系统。
隧道防水要求:风机房为一级防水;其他部位不低于二级防水等级;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注浆堵水及超前小导管加固地层为第一道防线,以锚喷支护封闭岩面裂隙形成第二道防水线,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
二、明洞防排水施工技术1)防水卷材铺设(1)铺设时对基层面清理,对基面的尖锐突出物及钢筋头进行处理,钢筋头处理后,应用灰浆抹平,钢筋头不得露出。
(2)先铺设一层无纺布,无纺布应铺设平顺,无褶皱,但不应该过紧,有一定松弛度。
(3)防水板采用无钉铺挂,使用热熔垫片进行安装施工,施作间距为80cm 左右;焊缝应连续、不间断;无纺布应用暗钉固定在基层上,边铺边将其与暗钉连接牢固,防水板的铺设应平顺并与无纺布定牢固。
(4)两幅塑料板的搭接宽度应为100mm,下部塑料板应压住上部塑料板;搭接缝宜采用双条焊接,每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
(5)复合式衬砌的塑料板铺设与内衬混凝土的施工距离不应小于5m。
(6)焊缝应对衬砌缝错开设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cm;防水板铺设到泄水孔以上5cm处,在施工时防止泄水孔杜塞。
(7)隧道铺水板的松弛度要求边墙控制在5-8%。
三、暗洞防水防排水施工技术1.二次衬砌防水施工1)喷射混凝土基面处理(1)处理基面渗漏水,采用埋设排水管直接排水到边沟,保持基面无明显漏水。
浅析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1.绪论1.1 选题的背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开展,我国原有交通路网已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陆路交通,最近20年来,规划和建设了一大批铁路、公路线网,并逐渐摒弃原有的盘山道路,选用线路距离较短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海河。
截止2007年,我国大陆上已建成的铁路隧道有8632余座,总延伸6322km;公路隧道4673余座,总延伸2555km。
我国在隧道建设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开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开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目前隧道衬砌漏水问题,尤其是施工缝处、隧道接口处及管节之间的连接处等薄弱环节的渗、漏水更为严重。
如何搞好隧道防排水设计及裂缝防水技术,是保证行车平安和隧道能否长期使用的重要条件。
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我国运营铁路隧道5 711座,总长2 833 km ,其中有水害的隧道约占70 % ,水害严重导致状态失格的有1 620座,占运营隧道的30 %以上。
1.2 选题的意义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是隧道综合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隧道渗漏水不仅直接损坏衬砌,降低使用年限,而且加速钢轨和扣件锈蚀,损害道床和根底,影响线路稳定,直接影响隧道使用寿命及铁路运营平安。
所以铁路各级工务部门历来十分重视隧道的防排水工作。
因此,探究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3 隧道防排水设置的目的〔1〕维持正常的运营环境、降低维修维护本钱;〔2〕保证隧道工程的巩固性和耐久性;〔3〕保护隧道的工作环境及地下水资源。
1.4 防水等级客运专线铁路隧道防排水必须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
表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一级防水等级,要求做到不漏、不渗、无湿渍,检测手段以目测方式为主,要求衬砌密实且外表观察不到湿渍为准。
2.认识防排水系统隧道防排水作为一个系统,其内容涵盖地表水、地下水及地层的保护、防排水措施设计、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等。
隧道防排水技术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交通事业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隧道作为我国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中都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隧道的防排水施工技术更对整个隧道质量有着巨大影响。
基于此,
本文以《浅析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为题,首先对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进行
了概述;其次对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了探析;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旨在
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提高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隧道作为一种地下构筑物,其地层中具有各种地下水,这些地下水若不进行
有效的处理,就极易引起隧道渗漏水,从而影响隧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公路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提高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水平,严格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并加强施工
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确保隧道防排水取得良好的效果,保证隧道质量。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分析。
1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1.1 防水板的铺设
一是防水板基层施工。
在进行防水砼前期支护铺设时,应确保不会有明流水
情况出现,若是出现出现明流水情况,就应在喷射砼背面实施注浆堵漏措施,直
到明流水情况彻底消失,而后才能实施下一道施工工序。
实施防水层砼铺设必须
在砼平整之后,通常情况只需进行找平处理便可,进而在使用喷射砼进行处理。
在喷射完成的砼表面层必须尽量防止出现尖锐毛刺情况,若是出现应及时采取有
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防止尖锐毛刺情况对上部施工的防水材料造成损坏。
二是土工布铺设施工。
应先进行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在进行上部防水板的
铺设。
一般情况都是采用水泥钉将圆垫片固定在基面上,主要呈梅花形布局,其
固定间距的范围分别是拱部50至80厘米,边墙80至120厘米;若是出现高低
不平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固定处理措施[1]。
1.2 排水盲沟设计施工
在隧道两边沿墙脚纵向方向,布置直径为80毫米的透水性盲管,通过分段的方式将泄水孔集中于隧道的侧向边沟中,以便及时进行排放防水层背面的积水。
且还应在环向方向上布置透水性盲沟,其间隔距离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对
出水集中的位置必须重点关注并采取有效的引排措施。
盲管的固定一般是采用射
钉或铁丝圈。
对于排水盲管的质量也应严格要求,应具备优良的透水性和弹性,
压力荷载的承受力必须大于0.5兆帕,并且不容易锈蚀。
盲管固定完成后,应及
时进行检验,通过相关检验人员的确认后方能进行后续施工。
1.3 施工缝与变形缝
一是施工缝防水施工。
通常在进行含水量丰富地段与断层破碎带的环向施工时,其施工缝的处理措施应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从而形成分
仓防水系统。
普通地段环向施工缝一般只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采用埋设镀锌
钢板止水带进行止水的通常都是纵向施工缝。
二是变形缝防水施工。
变形缝的主要设置部位应在土石交界和明暗分界以及
活动性断层部位,且设置宽度应是20至50毫米,其采用的措施分别是背贴式止
水带和中埋式止水带防水。
进行内嵌缝之前,必须对变形缝内表进行清理,并使
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直至缝内砼完全干燥后,使用专用注胶枪进行连续注胶,
确保不能出现断点[2]。
2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2.1 隧道防排水施工
一是洞口及地表防渗排水。
必须确保不会对周边原地貌造成破坏的前提下,方能进行洞口施工。
进行洞口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洞门顶部截水沟,这样能有效避免雨水对边坡造成冲刷,还应尽早做好洞口的中心水沟检查井,并在洞口位置布置一道水沟,以便对洞内积水及时进行排除。
二是洞内施工排水。
在进行洞内施工排水中,必须充分合理利用设计的中心水沟,并使之形成一个抽水系统。
应在掌子面与仰拱之间进行人工控制抽水,以便将裂隙水抽至布置好的检查井中,并应设置自动的抽水系统,进行分级泵水。
三初期支护防水。
采用先进的地质预报仪器进行提前地质预报,结合提前地质预报资料进行对掌子面前方的含水情况和开挖时的渗漏情况的判断。
若是围岩水、裂隙水较为丰富集中,就必须在开挖之前实施超前注浆,从而尽量将围岩裂隙水堵住。
若是在超前注浆后进行开挖仍出现漏水情况,则应根据实际漏水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2.2 洞身防渗排水施工
一是施工准备。
工程测量的队伍应在铺设前对隧道的断面实施测量,确保其是否对二衬的部位造成侵入,若是有则应立即进行适当的处理。
并采用等级相同的砼对喷射砼表面出现凹凸部位进行补喷,从而确保喷射砼表面平顺。
为防止防水板被外露锚杆和钢筋扎破,应对其进行切除。
严格进行防水板质量的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达标。
最后准备施工工具,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二是防水板的检查。
防水板的能分为两种检查方式,一是直观检查:检查铺设是否过于拉紧,其搭接长度是否满足要求,焊接缝宽度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漏焊情况。
二是充气检查:首先应对接头两端进行封闭检查,使用注射器和压力表进行连接,并使用打气筒进行充气,且在压力表达到0.25兆帕时停止充气,还应在15分钟内,保持压力下降始终在百分之十以内,这就证明焊缝是符合标准的,若是压力下降太快,就证明焊缝不合格,这时能采用肥皂水涂抹方法,将肥皂水涂在焊缝上,若是有气泡冒出,则应在冒出的地方进行补焊,并保证不会再出现漏气为止。
3 结语
总之,隧道的防排水施工是重要,对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水平,为隧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加隧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更有助于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隧道防排水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2]张二恒.铁路施工中隧道防排水技术探析[J].大陆桥视野,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