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支气管哮喘的管理及药物治疗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40.78 KB
- 文档页数:1
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案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狭窄和过度敏感。
患者在面对气道刺激时,会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合理的药物管理和用药指导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1. 用药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指导是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的关键。
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疾病情况,并与医生充分沟通。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疗效评估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快速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长效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类固醇)以及LABA类药物。
患者应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方式和剂量,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2. 药学管理药学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个体化的药物治疗管理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并提高疾病管理效果。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药学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学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2.1 药物信息咨询药师可以向患者提供药物使用、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咨询。
患者可以通过药师的指导,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2.2 个体化用药评估每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不同,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药物疗效,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
个体化的用药评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
2.3 用药合规评估药师可以评估患者的用药合规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通过用药合规评估,药师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观念,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药物给药方式。
3. 个人观点与理解支气管哮喘的药学管理非常重要,对于患者的疾病管理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我深刻理解正确用药的重要性。
我认为有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个性化的药学管理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控制病情,在减少症状发作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是帮助患者合理用药和管理疾病的关键。
孕产妇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1、引言支气管哮喘是妊娠期妇女较常见的合并症。
据报道妊娠期哮喘的发生率约为1%,出现哮喘持续状态约占0。
2%。
原有哮喘的妇女,妊娠期约1/3病情恶化,1/3病情减轻,1/3病情无变化。
在病情加重的孕妇中,以妊娠29-36周最严重,孕期最后4周减轻,分娩时哮喘发作并不多见。
妊娠期哮喘的治疗同一般哮喘,但孕妇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治疗时应兼顾母儿的安全。
以往临床医师过分强调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危害,而忽视了哮喘对孕妇和胎儿的不利影响。
实际上妊娠期应用药物控制哮喘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本讲简要地介绍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2、抗哮喘药在孕期的应用2.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对严重哮喘的病人宜及早应用激素。
据报道,口服或吸入激素治疗孕妇哮喘均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2.1.1 泼尼松又称强的松,FDA划分为C类,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激素制剂。
据国外的监测资料,236例孕妇在早孕期应用泼尼松,结果显示对胎儿无明显致畸影响。
由于胎盘内存在11-B脱氢酶,大部分泼尼松在胎盘内被灭活,对胎儿少有影响。
孕期每日服用泼尼松等于或小于10mg,是一个较为通用的安全剂量。
2.1.2 地塞米松又称氟美松,FDA划分为C类。
目前尚无关于应用地塞米松致胎儿畸形的报道。
因为11-B脱氢酶对地塞米松的灭活作用很弱,故地塞米松被广泛应用于孕周不足34周的早产儿,有明显的促胎肺成熟的作用。
孕妇应用地塞米松可抑制雌三醇和皮质醇的生成,这些变化对胎儿有何影响尚缺乏研究。
2.1.3 倍氯米松FDA划分为C类。
本品为卤化皮质激素,经雾化吸入或鼻腔内喷雾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和各类鼻炎。
动物实验发现本品有致畸作用。
但在人类,并未观察到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据国外的监测资料,回顾性分析在妊娠头3个月使用倍氯米松的孕妇395例,追踪新生儿的情况,未见明显的致畸作用。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及转诊【护理】1.帮助患者识别并避免易致哮喘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此外,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控制,减少疾病未来风险。
2.给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自我监测,通过沟通、教育使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自我管理,让患者有能力控制哮喘。
3.避免或减少接触室内外过敏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药物等危险因素,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加重。
4.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按哮喘控制标准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采用相应分级治疗方案和升降级治疗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5.每1~3个月随访1次,急性发作后每2~4周随访1次,随访要检查居家PEF和症状记录、吸入技术的掌握、危险因素和哮喘控制,即使哮喘得到控制,也要求患者定期随访。
记录内容包括每日症状、每日2次PEF值和每4周1次的哮喘控制测试(ACT),监测维持哮喘控制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减少治疗药物需求量。
【转诊】需转诊人群主要包括起病急、症状重、伴发感染及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患者不建议基层就诊。
转诊后2~4周基层医务人员应主动随访,了解患者在上级医院的诊断结果或治疗效果,达标者恢复常规随访,预约下次随访时间;如未能确诊或达标,仍建议在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1.初诊转诊(1)因确诊或随访需求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等)。
(2)为明确过敏原,需要做过敏原皮肤试验或血清学检查。
(3)怀疑有其他心、脑、肾并发症或其他临床情况。
(4)妊娠和哺乳期女性。
(5)严重感染、伴呼吸衰竭者。
2.随访转诊(1)反复发作、频率明显增加,需进一步检查者。
(2)经过规范化治疗哮喘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3)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相关明显不良反应。
(4)随访过程中发现严重临床疾病或心脑肾损害而难以处理。
3.急救车转诊(1)意识丧失或模糊。
(2)当哮喘患者出现中度及以上程度急性发作,经过紧急处理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时。
孕妇哮喘的首选药物【篇一:孕妇哮喘的首选药物】药物治疗是哮喘治疗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妊娠期哮喘患者,药物治疗改如何选择呢?作者:卢晓俊妊娠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哮喘管理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影响妊娠期妇女及其胎儿的主要医学问题之一。
妊娠期哮喘发作危害母婴健康,可导致孕妇出现难产、阴道出血、糖尿病、高血压、先兆子痫等,也可导致新生儿低体重、早产或过期产、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先天畸形等[2]。
妊娠遇上哮喘会有哪些影响?1、妊娠可以使哮喘加重、恶化,甚至是急性发作妊娠对哮喘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机械性的影响和与哮喘有关的激素变化的作用有关。
(1)在妊娠期,随着膈肌位置升高,残气量、呼气储备量和功能残气量有不同程度地下降,通气量和氧耗量增加,导致过度换气;同时黄体酮、胃食管反向压力增加等均可使哮喘加重[1]。
(2)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增大,膈肌抬高,残气量、呼气储备量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及妊娠期孕酮、雌激素等水平的升高,胎儿或胎盘组织产生的易感物质导致ige水平升高,使哮喘恶化。
(3)部分患者孕前哮喘未很好控制,妊娠期治疗哮喘的用药量减少甚至停药,会导致哮喘加重而急性发作[3]。
2、哮喘可增加孕妇的致病率虽然妊娠造成肺功能下降,但是健康孕妇能在孕期很好地耐受这种生理变化,但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即使是轻度的哮喘也会对母儿构成威胁[4]。
(1)哮喘会增加孕妇致病率。
与无哮喘孕妇相比,哮喘孕妇围产期死亡率明显增高,且哮喘孕妇更可能生出低出生体质量婴儿,也更可能早产[5]。
(2)研究发现①哮喘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剖宫产率等均会增加,住院时间也会延长;②妊娠剧吐、产后出血、分娩并发症等增加。
③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包括有气胸、纵隔积气、畸形肺心病、心律失常及肌肉疲劳所致的呼吸骤停等。
3、哮喘可导致胎儿窘迫、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哮喘对胎儿的影响可能是因为哮喘孕妇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造成过度通气的机械作用及低碳酸血症,子宫动脉收缩,使子宫血流减少有关。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幸似瑛;谢文峰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14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2例,根据自身病况,采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措施。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52例患者无并发症出现,胎儿在母体中
各项体征正常。
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96.1%。
结论:妊娠促使部分
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半卧位、吸氧、静脉注射氨茶碱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措施能有效控制严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总页数】2页(P26-26,28)
【作者】幸似瑛;谢文峰
【作者单位】835600新疆昭苏县妇幼保健院 1;835600新疆昭苏县中医院 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及护理 [J], 潘星;孙明合;徐树霞;倪殿涛;吉
泽
2.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J], 胡可佳;张琢;伍岳;张继东
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分析 [J], 邱惠明
4.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探析 [J], 赖锦斌;胡春玲
5.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晚期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效果观察 [J], 何先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妊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方法:对18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6例妊娠合并支气管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经吸氧、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治疗后,母婴预后良好,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经半卧位、吸氧、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氨茶碱等药物综合治疗后,仍合并肺部感染,1例发生呼吸性酸中毒,2例均发生胎儿生长受限。
结论:妊娠可使部分哮喘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并加重,对重度及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以半卧位、吸氧、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氨茶碱等药物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妊娠哮喘综合疗法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06【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17-02支气管哮喘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之一,世界范围内哮喘发病率稳步增长,目前大约1%~4%[1],哮喘患者在妊娠过程中病情变化复杂,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增加子痫前期、早产、阴道出血、胎儿生长受限甚至死胎的风险。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经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共23例。
既往均有哮喘病史,病程1~25年,平均11.8年。
其中5例在妊娠期无哮喘症状出现也未治疗,选择妊娠期出现哮喘急性发作的18例作为研究对象,哮喘诊断均按《内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2]。
患者年龄18~38岁,平均27.6岁。
单胎16例,双胎2例。
初产妇14例,经产妇4例。
160《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1年第19卷 第11期 •中医中药*表2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2.3在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的比较组别病例数阴道少量出肝酶升牙龈出不良反应的发血[例(%)]高[例(%)]血[例(%)]生率(%)研究组281(3.57)0(0)1(3.57)7.14常规组282(7.14)2(7.14)3(10.71)25X 2值 5.435P 值< 0.05在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清抗凝血酶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水平相比,P >0.05。
用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用药前,P <0.05 ;两组患者血清抗凝血酶皿的水平均高于 用药前,P <0.05 ;两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 水平均低于用药前,P <0.05。
用药后,研究组患者的凝血 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常规 组患者,但P >0.05 ;研究组患者血清抗凝血酶皿的水平高 于常规组患者,P >0.05 ;研究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 >0.05。
详见表3。
表3在用药前后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的比较(元±s )时间组别凝血酶原时间(S )凝血酶时间(s ) 血清抗凝血酶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血清D-二聚体(mg/L )血清纤维蛋白原(g/L )用药前研究组11.5±0.916.3±1.174.5±10.830.3±2.90.9±0.2 4.2±0.6常规组11.7±0.716.3±1.574.7±10.930.5±3.30.9±0.3 4.1±0.8t 值0.2880.1610.7680.4350.9830.547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用药后研究组15.7±2.817.7±1.3101.5±17.645.6±4.70.2±0.1 2.2±0.5常规组14.2±.516.8±0.897.3±16.643.9±4.50.3±0.2 2.5±0.7t 值0.2560.8700.8750.3520.4140.634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3讨论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反复性流产,可抑 制此病患者体内抗心磷脂抗体的活性,降低其血液的黏稠 度,增加胎盘的血液灌注量。
龙源期刊网 妊娠遇上哮喘,她该怎么用药作者:王雯施焕中来源:《大众健康》2016年第05期5月3日是“世界哮喘日”。
有一位哮喘患者最近遇上了一件“喜事”,然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小陆结婚两年来,一直都盼望着有个自己的宝宝。
上个月,她去医院检查时,被告知自己怀孕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小陆并没有感到特别高兴,因为自己患有哮喘,之前一直通过药物控制。
怀孕了,继续用药,怕影响胎儿健康;不用药,又担心哮喘加重。
到底该怎么办呢?小陆犯了愁。
其实小陆的烦恼,正是很多患有哮喘的准妈妈的烦恼。
看看这些数字就知道,她的情况并不少见:妊娠期哮喘的发病率为3.8~8.4%;妊娠合并哮喘约占孕产妇的0.3~1.3%。
有哮喘病史的女性患者中,有55%的患者在妊娠期间将经历至少一次哮喘急性发作。
严重的哮喘一旦发作,不仅危及孕妇,而且可能造成胎儿宫内乏氧、发育迟缓、窘迫甚至死亡。
因此,妊娠期哮喘的管理及合理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既要控制哮喘,使妊娠妇女顺利度过孕期至分娩,又要避免药物对胎儿可能导致的危害。
该出手时就出手像小陆这样的一些患者,在怀孕后担心药物对胎儿会造成不良影响,便停止用药,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该用药时,我们还是得用药。
但妊娠期哮喘用药,需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使用非药物疗法以减轻药物对胎儿的损害;尽量避免使用对孕妇、胎儿安全性尚不确定的药物;如果病情需要用药,应将用药剂量尽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尽可能通过吸入方式给药,减少口服或注射用药。
那么,妊娠期哮喘与普通哮喘相比,用药方面有什么特殊性呢?妊娠妇女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妊娠期哮喘的治疗要兼顾孕妇及胎儿的安全。
平喘药物的选择要视平喘药物与哮喘发作两者中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孰轻孰重而决定。
由于哮喘本身对胎儿及孕妇均有不利的影响,故主张积极采用药物治疗控制哮喘。
现在认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从缓解急性发作转移至预防发作的抗炎治疗。
目前,对妊娠期哮喘患者主张首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配合使用茶碱和β2受体激动剂等支气管舒张剂,在抗炎的同时给予平喘治疗。
妊娠期哮喘的药物治疗和管理一、概述妊娠期哮喘是哮喘治疗及管理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既要控制哮喘,使妊娠妇女顺利渡过孕期至分娩,又要避免药物对胎儿可能导致的危害。
美国国家哮喘教育和预防项目(NAEPP)在1993年首次制定了妊娠哮喘的治疗指南。
NAEPP在美国七个州联合设立了基金,以减少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包括儿童、青少年和低收入者。
近十几年来,该指南先后进行了几次修订,2005年在总结了近十几年的管理和治疗经验后再次更新了这一指南,为妊娠期哮喘的用药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
据统计妊娠期哮喘的发病率为3.8-8.4%,近年有增加趋势。
妊娠合并哮喘约占孕产妇的0.3-1.3%。
有哮喘病史的女性患者中,有55%的患者在妊娠期间将经历至少一次哮喘急性发作。
二、妊娠与哮喘的相互影响妊娠期间哮喘的病情变化多样,大约有1/3患者加重(多发生在妊娠的第24周至36周)有1/3患者好转另有1/3患者基本无变化。
妊娠对哮喘会产生影响。
有报道显示,妊娠期间发生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占0.2%,10%的孕妇在产后会出现哮喘急性发作,而大多数哮喘产妇在产后3个月病情可恢复至孕前水平。
妊娠期间发生过哮喘的患者在继后的妊娠中仍会再次出现哮喘发作。
而不同程度的哮喘,在妊娠期间的变化特点不同较重的哮喘在妊娠期趋向于恶化,较轻微的哮喘则趋于稳定或改善。
妊娠期间导致哮喘恶化的因素很多。
妊娠可以致使母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这样增加了母体的易感性,比如孕育女性胎儿、不合理用药,有的患者妊娠前就为重症哮喘患者,这些都能导致哮喘恶化。
妊娠期哮喘病情变化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有文献报道,妊娠期间由于胎儿和胎盘的存在使得母体免疫系统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与非妊娠状态下的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的描述非常相似。
哮喘对妊娠的影响也很大。
可导致胎儿早产、发育不良、生长迟缓、过期产、低体重儿等,亦可对孕妇产生影响,导致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阴道出血和难产等。
哮喘如何分级用药?妊娠期如何选择用药?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可变的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我国的哮喘患者约3000 万,孕妇群体中的哮喘(简称妊娠期哮喘)患病率接近 8 %;国家医疗保健面临着挑战。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妊娠期哮喘的临床症状可用「1/3 定律」进行概括[1],即1/3 妊娠期妇女在孕期出现哮喘加重、1/3 群体的哮喘减轻、 1/3 群体哮喘无变化。
研究表明,妊娠期哮喘出现症状加重多在孕 29 - 36 周,这期间孕妇受孕酮水平、胎儿生长发育等影响,导致肺生理学改变,表现为母体耗氧量和基础代谢率增加;哮喘容易恶化[2]。
为此,控制妊娠期哮喘至关重要。
药物是控制哮喘的重要武器,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药物(长期使用)、缓解药物(急救药物、按需使用)。
另外,若按照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分类,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β2 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奥马珠单抗等。
由于顾忌哮喘治疗用药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对药物安全性的质疑,多数妊娠期哮喘患者拒绝使用药品。
然而,未控制的哮喘会影响孕妇生活质量,并可导致不良的母婴结局。
那么,对妊娠期哮喘者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有哪些?如何制定用药方案?一、妊娠期哮喘者可选药物1975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创建了妊娠用药分类系统,详见下表对于妊娠期哮喘,相关治疗药物的 FDA 分级详见下表因此,FDA B 级的药物可用于妊娠期哮喘的治疗。
对于C 级药物,确有用药指征、并经权衡利弊后可考虑使用。
二、分级管理与用药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以及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
1. 控制药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其中包括ICS 、全身性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LABA 、缓释茶碱、甲磺司特、色甘酸钠等。
2. 缓解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SABA、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和全身性激素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案一、患者用药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
对于患者来说,正确的用药指导非常重要。
在患者用药指导中,首先要明确指导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药物,如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舒张剂,以及急救药物,如雾化支气管舒张剂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还要指导患者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空气污染、过敏原和气候变化等,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避免吸烟等。
在用药指导中,医生还应该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正确地使用药物。
二、药学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药学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
要根据患者的芳龄、性别、身体状况和个体差异,个性化地制定用药方案。
还要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测和不良反应的评估,以及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和指导。
在药学管理中,医生还应该对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使用药物。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正确的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用药指导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人差异,以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在药学管理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不断的跟踪和评估,以保证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理解是,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用药情况,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指导和药学管理案,希望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深度的探讨,能够增强患者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我也会根据知识的文章格式进行撰写,采用序号标注和多次提及指定的主题文字,以便全面、深入地阐述这一重要主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逝去率。
妊娠期支气管哮喘的管理及药物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9-07-15T11:44:23.49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作者:龚晓红[导读] 如何改善妊娠结局是临床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
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四川成都 611130支气管哮喘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患者在临床上以咳喘作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而妊娠期间合并支气管哮喘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缓慢、胎儿畸形与宫内窘迫等不良影响,也会造
成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因此,如何改善妊娠结局是临床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
1 妊娠期哮喘概述
妊娠期间心血管系统为了满足胎盘、孕妇以及胎儿的代谢需求等,其心血管系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并且为分娩做准备工作。
通常情况下,妊娠期孕妇的通气量增加会造成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症状,致病原因在于潮气量的增加,进而加重呼吸困难症状。
对于健康孕妇而言,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般不会出现较大变化,于14-16w后也仅会出现轻度变化,鉴于此孕妇在临床上出现肺活量参数的明显下降,则需加强临床监测。
除此之外,孕妇在妊娠期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浆容积,降低及减少白蛋白及胃蠕动,从而对药物的吸收以及清除造成不良影响,需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同时由于大多数的药物均会透过胎盘,所以妊娠期间特殊的生理变化便决定了妊娠期间哮喘患者需予以更加有效的用药指导及管理措施。
2 妊娠期支气管哮喘管理
对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最佳方式在于控制哮喘,通过预防母体缺氧以维持胎儿氧合,从而确保妊娠孕妇健康以及胎儿正常发育,管理方式如下:
2.1健康教育
在控制及改善哮喘症状中,健康教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在健康教育中可通过对哮喘技能与知识的讲解,旨在确保患者能够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避免养宠物、自我监测、严格遵循哮喘长期治疗、发现症状加重及时处理等。
2.2 避免病情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需尽可能地避免接触以及准确识别过敏原以及刺激物等,旨在避免哮喘加重,特别是尽可能地防止接触吸烟。
上述措施可有效减少药物的应用。
2.3 药物治疗
需对患者的哮喘程度进行分级,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实施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增减用药剂量与次数,。
2.4 病情评估与监测
对于绝大部分的妊娠期伴有支气管哮喘患者其病情会发生一定程度改变,因而需每月对其肺功能与哮喘病史采用肺量测定法进行评估。
针对门诊患者也可采用肺量测定法、峰速仪测定呼气峰流速,同时还需指导胎儿的活动。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中重度哮喘以及哮喘控制不理想者,可于孕32w时予以连续超声监测。
除此之外,产科保健人员也许参与到妊娠妇女产前检查、哮喘评估状态等哮喘照料过程中。
3妊娠期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3.1 糖皮质激素
在妊娠期支气管哮喘中ICS作为临床治疗主要药物,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ICS的应用并不会增加妊娠期间支气管哮喘患者围产期的死亡率,叶炳辉增加胎儿先天畸形、剖宫产以及死产发生风险。
其中布地奈德是作为ICS应用作为的妊娠安全数据药物,因而作为临床治疗药物首选。
同时在另一项研究中,早期采用孕妇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妊娠期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中,与其他药物相比,并未增加治疗风险。
因此,可以继续考虑使用其他ICS控制较好药物。
但也有研究报道,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能会增加胎儿唇腭裂的发生率,但与病情发展与妊娠结局相比该病发病率风险更小,因而可尽早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2 白三烯受体调节药物
白三烯作为5-脂氧合酶来源的炎症递质,能够参与到哮喘以及变应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
其中孟鲁司特、扎鲁司特均是临床广泛用于哮喘维持治疗药物,与未使用该药物的孕妇相比,并未增加婴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属于安全有效治疗药物。
3.3 吸入用β2-受体激动药
妊娠期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首选药物为吸入用β2-受体激动药,其中首选的药物为吸入用沙丁胺醇。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于患者怀孕期间采用支气管扩张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食管闭锁、腹裂、唇裂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某些特定先天性缺陷风险。
但在另一项研究表明,妊娠期间合并支气管哮喘者,采用吸入用β2-受体激动药治疗的哮喘患者,并未增加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病率。
3.4 免疫疗法
研究表明妊娠期间采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并未增加其早产、先天畸形以及低体质量儿风险,但因其存在过敏风险,因而并不推荐奥马珠单抗治疗。
在免疫疗法上,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继续予以舌下或皮下免疫疗法均具有安全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免疫疗法诱导的IgG抗体可通过母体胎盘,进而降低胎儿的过敏几率,但其是否能够起到预防哮喘以及胎儿过敏上尚未得到证实。
总结
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若控制不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胎儿胎盘发育异常状况概率,同时也会对母婴的预后造成影响。
因此,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加强对患者的孕期用药管理与教育,通过规范化药物治疗来对患者临床症状予以控制,旨在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胎儿畸形、死胎以及剖宫产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