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新区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4
浑南区域发展情况介绍一、浑南新区介绍(一)历史发展沈阳市浑南新区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始建于 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众多开发区之一。
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初创起步、发展提高和新区建设三个阶段。
(二)自然地理1、区位状况>>z新区主体部分为东起沈抚高速公路东陵大桥、西至长大铁路的浑河南岸与南三环之间区域,东西长约 21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呈带状隔浑河与母城相望。
z新区区位条件优越。
向南,距离沈阳空港—桃仙机场仅 7公里 ;向北 ,通过已建成的浑河东陵桥、长青桥、富民桥、浑河桥、胜利桥与母城相连;沈营、沈丹、沈抚高速公路及机场路、沈祝路、沈苏快速干道和长大铁路等贯穿新区。
2、气候>>z浑南新区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8.9°C左右,历史最高气温为38.3°C,发生在7月份;最低气温为-30.6°C,发生在 1 月份 。
年平均降水量为727.4毫米,7-8月降水量占 50% 左右 。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554小时,最多在5月,266小时/月;最少在12月,156小时/月。
3、环境保护>>z环境质量优于国家城市功能区标准,绿化覆盖率达到 40 % 以上。
z规划目标:绿化覆盖率50%以上,绿地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35平方米,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三)总体规划z浑南新区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老城区延伸的新城区,是向“大浑南”辐射的桥头堡,即“现代服务业的中心、研发创新的基地、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和展示形象的窗口”z新区主体部分为东起沈抚高速公路东陵大桥、西至长大铁路的浑河与南三环之间区域,东西长约 21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呈带状隔浑河与母城相望,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多万人。
z浑南新区空间上是在金廊、银带骨架基础上的一轴两带格局。
2024年辽宁省房地产市场需求分析引言房地产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辽宁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区域,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辽宁省经济发展背景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总体需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辽宁省房地产市场总体需求表现出以下特点:1.供求矛盾突出: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在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
购房需求逐渐增加,但供应不足,导致房价上涨。
2.刚性需求较强:辽宁省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入城市的趋势明显。
同时,人们对于改善居住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二手房市场活跃:辽宁省二手房市场表现出相对活跃的态势。
一方面,由于新房供应不足,购房者不得不转向二手房市场;另一方面,部分购房者出于投资考虑,选择在二手房市场进行交易。
三、城市层面需求分析针对辽宁省的主要城市,对其房地产市场需求进行分析:1. 沈阳市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发达的经济。
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呈现以下特点:•高端住宅需求增加:随着沈阳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端住宅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学区房受青睐:沈阳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充分,因此学区房的需求较大。
2. 大连市大连市是辽宁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窗口。
大连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表现出以下特点:•海景房热销:作为沿海城市,大连市的海景房受到购房者的青睐。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得海景房成为了投资购房的一种选择。
•旅游地产发展潜力大:大连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旅游地产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沈阳房地产调研报告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和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本次调研主要分析沈阳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沈阳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1. 房价稳定增长:沈阳房价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高端住宅区的房价涨幅更为明显,但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2. 供需矛盾: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入,沈阳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凸显,尤其在中心城区和繁华商业区的住宅供应相对不足。
3. 商业地产繁荣:沈阳商业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购物中心、写字楼和商业街区。
各大商圈的租金稳定增长,商业设施日益完善。
4. 二手房市场活跃:随着房屋产权流转的逐步完善,沈阳二手房市场越来越活跃,成交量逐年增加。
二、沈阳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分析1. 房价稳定增长: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沈阳房价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尤其是随着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房地产市场的潜力将继续释放。
2. 城市功能提升:随着沈阳城市功能的提升,新的商业中心和商业区陆续建设,商业地产市场将持续繁荣,商业设施将更加完善。
3. 中心城区改造:由于房地产供应相对不足,沈阳中心城区将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提高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为住房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4. 开发区建设:沈阳各大开发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办公场所和产业用地,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三、建议:1. 加大住房供应:鉴于沈阳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政府应加大住房供应力度,缓解住房紧张局面,保障市民的居住需求。
2. 改善居住环境:政府应加强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小区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3. 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4. 注重产业导向:在房地产开发中,要注重产业导向,以支持当地产业发展为重点,提高房地产的运营效益。
综上所述,沈阳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供需矛盾和问题。
在未来,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加大住房供应和改善居住环境,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注重产业导向,以推动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3年辽宁省二手房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二手房市场也逐步发展壮大。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对辽宁省二手房行业市场进行深入剖析,从市场规模、交易情况、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行业从业者和潜在购房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市场规模据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辽宁省人口总量为4355.8万,其中城镇人口为2600.7万,占比为59.7%。
同时,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全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4181.7万平方米。
其中,二手房交易占比较高,但具体数据尚未公布。
通过走访多家中介机构,了解到,二手房市场交易量逐年递增,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相当可观的水平。
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政策的宽松,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二、交易情况1. 房源分布:辽宁省二手房市场主要集中在省会沈阳、大连等几个大城市,其中沈阳市房源较为集中,成为整个辽宁省二手房交易的重要场所。
2. 交易价格:对于二手房交易价格,随着市场的逐步调整,整个辽宁省的均价不断上涨,市场价格区间也比较广泛。
其中,沈阳市最高单价达到了4万余元/平方米,最低单价不足1万元/平方米。
3. 交易周期:在这个阶段,整个辽宁省二手房市场交易周期较长,一般要经过三至六个月不等的时间才能成功交易,同时,由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许多卖家在出售房源时也愿意降低部分价格或捆绑优惠,以吸引更多的买家。
三、特点1. 价格相对稳定,市场价差较大:与其他城市相比,整个辽宁省二手房市场价格的波动较为平稳,但不同地区房价的差异仍存在,市场价差较大。
2. 性价比较高,空间较大:辽宁省的二手房以大户型为主,空间较为宽敞,同时较多的老旧楼房因价格相对较低,为购房者提供了经济实惠的选购方案。
3. 资产属性明显,资产保值性较高:因需求量较大,且较多的购房者有刚性需求,二手房市场的资产属性比较明显,二手房投资起来相对较为保值。
四、发展趋势1. 集聚型发展:辽宁省二手房市场集中在大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也将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
2023年辽宁省房地产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其中房地产业也是较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针对当前辽宁省房地产行业的市场情况,本文进行了市场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
一、市场总体情况1、房价走势根据2019年12月份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辽宁房价涨跌幅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其中,70个大中城市和16个副省级城市全部下降,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1.5%和1.6%。
2、房屋销售面积从销售面积来看,2019年辽宁省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932.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居全国第26位。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2036.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9%。
3、成交量走势从房屋成交量来看,2019年全年,全省商品房成交量为3376.95亿元,同比下降11.1%,降幅比上年扩大0.6个百分点,位于全国第24位。
二、主要城市市场情况1、沈阳市房价走势:沈阳市的房价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9年12月份,沈阳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
销售面积:沈阳市2019年全年住宅销售面积为862.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
成交量:沈阳市2019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量为988.7亿元,同比下降13.5%。
2、大连市房价走势:大连市的房价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9年12月份,大连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5%。
销售面积:大连市2019年全年住宅销售面积为776.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
成交量:大连市2019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量为956.4亿元,同比下降21.3%。
3、鞍山市房价走势:鞍山市的房价整体呈下降趋势。
2019年12月份,鞍山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6%。
销售面积:鞍山市2019年全年住宅销售面积为126.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5%。
成交量:鞍山市2019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量为126.48亿元,同比下降29.4%。
三、市场监管情况1、政策调控为促进市场稳定发展,辽宁省和各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报告一、沈阳概况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域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和商业中心,辽宁省省会,行政区划上辖有一市九区三县,总面积12980平方千米,总人口667万,其中,市镇人口568万。
沈阳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开发区域要紧散布在以沈河区、和平区、皇姑区、铁西新区、大东区、东陵区、于洪区和浑南新区组成的市内八区,市内八区除沈河区商品房价钱在5000元以上外,其它区域域商品房价钱大体在3100-3900元不等。
而其它郊县区域,商品房开发规模和价钱差距较大,如辽中县、法库县,商品房销售价钱不足千元,而苏家屯区和新城子区那么在2200-2500元左右。
二、房地产市场一、开发投资情形从2002年到2004年沈阳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高速增加态势,其中2004年投资增幅达到了%,几乎翻了一翻,但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因素的阻碍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明显下降,2006年投资增幅尽管有所上升,但与往年相较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增加水平,见以下图:2002-2006沈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801602403204004805606402002年2006年单位:亿元0.0%20.0%40.0%60.0%80.0%100.0%分析:从近来年沈阳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增幅的走势能够看到,沈阳房地产的开发情形经历了由高速增加到低速回落的转折进程,而那个转折的重要节点确实是2005年的宏观调控,由此可见宏观调控对沈阳的房地产市场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进入2006年沈阳衡宇施工、完工和新开发面积都呈现出10%左右的平稳增加(见下表),与2005年相较整体呈下降趋势,这显示了沈阳房地产市场从一个高速进展时期进入了一个调整缓冲时期。
2、商品房供给与销售、商品房供求分析⑴、历年商品房供求走势从历年沈阳市商品房上市量与销售量年度对照走势看,除2005年外,其它各年上市面积都大于销售面积,其中2006年沈阳市商品房供销比为:1,这一比例与2005年(:1)相较略有增加,房地产市场呈现供略过于求的态势,见以下图:沈阳市商品房上市量与销售量年度对照走势图⑵、2006年商品房供求大体情形2006年沈阳市商品房共批准预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加%;其中商品住宅批准预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加%。
一、住宅类房地产现状发展专项研究1.1 商品住宅市场发展特征总体分析目前,沈阳商品住宅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市场的总体格局正向中端住宅及大众化、百姓化的方向发展,购房者对中、低端住宅产品需求量庞大,中、低端住宅的市场供应总量所占的比例趋于逐年增加的态势。
纵观全局,沈阳住宅市场呈现以下运行特征:目前,住宅热点区域是铁西和大东、东陵区;浑南新区、长白地区、于洪新城、辉山农业高新区等新城区在未来3年将成为沈阳房地产开发的新热点区域。
住宅土地供应市场目前仍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与监督,土地出让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仍然存在。
住宅投资快速增长,商品住宅比重继续加大。
增量房销售跨越式增长,存量房销售量2006年凸增。
土地成本快速增长,楼面地价占房价比例总体偏高。
2005年商品住宅价格涨幅明显,2006年涨幅趋于平缓。
中低价位住宅需求强劲,中小户型住宅畅销。
住宅产品趋同,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购房者消费日益理性,面积适中的产品较为畅销。
购房自住比例较大,自住消费是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流,由于自住消费比例较大,投资炒房比例相对较小,炒作空间不大,市场相对稳定。
大众住房消费将逐渐演变为市场主流,住房梯次消费结构已经形成。
外籍和外埠开发商大举进入沈阳开发市场。
目前已经有91家外资企业和38家外埠企业来沈投资,结束了沈阳市多年以来中小开发企业为主的时代。
1.2 市场分布特征分析1、各板块总体分布概况【沈阳各大型住宅板块分布图】2、板块细分东部板块名称 产品 主力面积㎡ 特征及优劣分析 代表项目大北板块 高层、小高层100-130靠近中街商圈,土地地块齐整,地段优势明显,但各楼盘同质化严重。
大华水岸福邸、尚品天城、枫和万嘉新立堡 板块 多层、小高层90-130地处连接市区与世博园的重要位置,土地资源相对丰富,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保利花园、世博弘苑、基安花园北海板块高层、小高层、多层90-120紧邻城市一环,交通便利,近期开发项目多,品质较高,销售情况良好。
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重要的省份之一,其房地产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辽宁省房地产市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报告旨在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现状、政策影响因素以及市场前景展望,为相关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现有数据和市场情况的研究,本报告将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以期为促进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介绍,例如: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报告的目的、概述和文章结构进行介绍,为读者提供整体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深入分析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现状、政策影响因素和市场前景展望,为读者呈现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在结论部分,将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总体评价,提出建议措施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综合性的结论和展望。
通过以上三大部分,本报告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和展望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前景。
文章1.3 目的部分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市场的现状,分析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因素,并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促进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引起社会各界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的关注,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政策的完善。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辽宁省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市场现状、政策影响因素和市场前景展望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市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人口结构和城市化进程等。
总的来看,辽宁省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定的调整期,政策调控措施对市场影响明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整体市场表现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
拂去工业的烟尘走进绿色的浑南————浑南新区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浑南新区位于沈阳城区南部,由浑河沈阳城市段及浑南地区两部分组成,东起沈抚高速公路东陵大桥,西至沈大铁路,北起浑河北大堤(大二环南段),南至三环高速公路,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
其中,浑河沈阳市段面积为39.75平方公里,浑南地区80.85平方公里。
现有两乡两镇,33个行政村,人口10万人。
一、浑南新区整体情况简述(一)、自然情况浑南新区位于浑河水系冲积而成的浑河平原上,新区地形平缓,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平均海拔低于50米。
主要处在小辽河断陷盆地上。
第四纪地层不整合于基岩之上,表面岩性以砂壤土和壤土为主。
浑南新区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8.9°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72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54小时,大气环境优于国家二级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水质达到国际三级标准。
现今区内浑河、白塔堡河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质量优于国家城市功能区标准,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规划目标:绿化覆盖率50%以上,绿地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35平方米,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二)、发展历史沈阳市浑南新区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始建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10个开发区之一。
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初创起步、发展提高和新区建设三个阶段。
1、初创起步阶段(1988年—1992年)。
1988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智力最密集的南湖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2.2平方公里(以政策区为主)。
2、发展提高阶段(1992年—2000年)。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市委、市政府作出把南湖科技开发区建设成“北方深圳”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放开胆子,用足政策,跳跃发展,辐射全市”的十六字方针,高新区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3、新区建设阶段。
2001年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在高新区基础上建设浑南新区的战略决策,提出把新浑南新区建设成为“北方浦东”的战略目标,高新区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举措对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沈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三)总体规划浑南新区位于沈阳城区南部,规划面积120.6平方公里。
新区与母城隔河相依,环抱母城南部,其主要功能单元为为“三区一城一带”。
即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档次中央商务区、高品质居住区、大学城、浑河观光旅游带。
主要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20%,商贸金融用地4%,居住用地20%,教育科研用地6%,道路用地20%,公共绿地20%,其它用地10%。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用地16平方公里,由长白工业区、高新区浑南产业区和未来产业区三部分构成。
产业主要设计了863软件园、AMT园、信息产品制造园、新材料产业园、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汽车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高档次中央商务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是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金融商贸区,体现浑南新区高科技、现代化、国际化特征,将规划建设成为具有金融、贸易、商业、文体娱乐、商务服务、政府服务、科教会展、通讯服务等功能配套的综合区域。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高品质居住区规划用地5.2平方公里,具有住宅、幼儿园、学校、购物、邮电、电信、有线电视、银行、旅馆、饭店、娱乐、停车场、小型公园等配套服务设施。
4、高等级大学城规划用地10平方公里,实行开放、资源共享模式,为国际一流水平和规模的大学科研、教育园区。
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场馆、音乐厅、学生公寓、职工住宅、高科技人才交流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综合配套设施。
5、浑河观光旅游带参照世界著名滨水城市的治河模式改造浑河,把浑河及其两岸建成集自然、休闲、娱乐、防洪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带。
规划建设大型公园绿地、大型综合性游乐场等建筑景观与浑河河岸自然景观。
(四)发展目标世纪之初,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沈阳市委、市政府应对入世挑战,为加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沈阳高新区的基础上,划定120平方公里土地,做出了全面开发浑南新区的重大战略抉择。
浑南新区的发展目标是:2005年,新区城市化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技工贸收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入8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20亿元。
到2007年,实现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GDP375亿元,人口40万人,开发任务大部分完成;到2010年,实现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GDP700亿元,人口50万人,将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集科研、教育、金融商贸、生活居住、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
二、浑南新区经济发展状况简述从2001年至今,浑南新区经济总量一直保持稳定的高增长态势,技工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56.4% ,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75.1% ,利税年平均增长49.1% ,自营出口年平均增长127.6% ,现有企业2300家,其中外资企业810家。
据统计2002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实现410亿元,同比增长30.2% ;区内生产总值完成71亿元,增长22% ;实现全口径税收22.5亿元,增长47% ;其中区本级财政收入6.2亿元,增长51%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亿元,增长429% ;在短短两年间,浑南新区经济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迅速攀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总额已经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占全市的比重分别由2.8%、7.4%、27.2%提高到9.4%、17%、35.7%。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一)、主导产业紧抓不放经过科学系统的论证市政府领导一致认为要全面启动浑南经济,发挥新区自身优势,主导产业不在多,而在精,要集中精力抓一个主导产业————I T产业,使浑南新区对内整合了资源要素,对外实现了功能互补,体现了立足高端、实施错位发展的独特战略。
目前,浑南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51.6%,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70%。
仅东软数字医疗有限公司,去年就实现产值5亿元,而且通过搞嵌入式软件和发展虚拟生产,带动沈阳地方企业实现了8亿元产值,成为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成功典范。
(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主导产业聚焦走出了新区发展的重要一步,而更为关键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
浑南新区在整体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提升I 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科希芯片、埃姆西特软性芯片、集成电路生产线设备、贝尔网络可视电话等一批层次高、牵动力强的I T项目已经落户浑南,为浑南打造东北I C(集成电路)制造大本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浑南将出神入化地为沈阳创造出若干个新的全国第一:诸如第一块手机用 F BAR通讯芯片,第一台生产芯片设备的涂胶机,第一块50微米软性印刷电路板,第一部网络可视电话。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三)、企业与产业共存共荣“有企业不等于有产业”。
没有企业簇群,难以做大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这是浑南对企业、产业相伴相生、共存共荣的生态化理解。
一条芯片生产线要有50个设计公司为其服务,新区明年要上3条生产线,将有150个设计公司加盟,芯片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目前,在浑南新区26平方公里的产业区内,一个以开辟西部、提升中部、规划东部为战略布局,以新加坡工业园、魁北克寒带工业园、 A MT园、数字化医疗产业园为母体,培育巨型企业的蓝图正在勾画之中。
在不久的将来,一批旗舰式企业将从这里驶出沈阳,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抢占一席之地。
随着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浑南新区的企业家族越来越大,成员越来越新。
在浑南新区40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内,在孵企业249家,在孵高科技项目400多项,已毕业的20家企业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浑南制造”正在不断充填着“沈阳制造”的神话。
(四)、大招商、大项目支撑大产业浑南新区不仅形成了一套寻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作体系,而且强调战略招商,招战略投资商,盯住具有产业链效应的龙头项目不放,实施全方位的跟踪服务,确保其顺利落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以东软与荷兰飞利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与韩国S TL、航天新光与日本三菱合资合作为代表,一批超过百亿元的大项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目将在浑南结出丰硕的成果。
更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浑南的执着敬业和对投资者的人性化服务,韩国L G公司、日本贝尔网络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计划把研发中心甚至总部迁入浑南,这将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在新区版图上的扩张,为沈阳的发展积蓄新的能量。
目前,浑南新区已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810家,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18家。
今年以来,到浑南新区考察洽谈的团组不断,合同签约不断,开工项目不断。
浑南新区已经成为了沈阳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五)、产业经济和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看一个地区是否有活力、是否有发展后劲,关键看其内在功能和素质。
新区建设不能“白天热热闹闹,夜晚一片死寂”。
坚持功能性开发,保障产业经济和城市功能协调发展,打造既适合投资创业,又适宜人居的优良环境,提高新区的综合竞争力,是浑南打出的又一张王牌。
早在新区开发建设之初,浑南就认真汲取外地新区建设的经验教训,将发展教育科研、金融商贸、生活居住、旅游观光等城市功能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空间上合理分区,在时间上有序开发,集约使用土地,力求实现“寸土寸金”。
(六)、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基础基础设施差是浑南启动之初的最大瓶颈。
饮用水来自地下水,动力电来自农用电,交通要靠乡村路。
市政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府为创造最佳的投资环境,彻底改造浑南的基础设施,以每平方公里5亿元的投入,完成了近10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夯实了发展基础,集聚了后发优势。
两年间只投入了30多亿元,却吸引了银行信贷、社会资金等100余亿元投入到浑南基础设施建设上。
飞架浑河南北两岸的世界首座单索面斜拉桥———富民桥、贯通新区东西21公里长的浑南大道、260米宽的浑河大街使母城与新区相映生辉、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