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跟踪矩阵编写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794.50 KB
- 文档页数:7
需求跟踪矩阵填写指南本资料仅供内部使⽤!需求跟踪矩阵填写指南XXXXXXXXXXXXX公司20XX年XX⽉XX⽇修改记录⽬录1需求跟踪矩阵填写说明 (1)2需求跟踪矩阵的维护和使⽤ (1)3裁剪指南 (2)1需求跟踪矩阵填写说明【需求跟踪矩阵】⽤以跟踪需求到设计、设计到编码、编码的测试的映射过程。
项⽬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裁剪模板的格式来满⾜项⽬的要求。
需求跟踪矩阵的填写遵循以下原则:需求号:为每条需求编制唯⼀的识别号,通过需求号可以与需求⽂档中描述的需求建⽴⼀⼀对应关系。
建议不要使⽤章节号作为需求号。
如果没有在编程规范或需求跟踪矩阵中说明编号的格式,则可以按⼀下格式编号:●需求号=⼀级功能编号.⼆级功能编号.三级功能编号.N级功能编号●建议最多不要超过5级;●例⼦:需求号1.2.1表⽰:第⼀个⼀级功能的第⼆个⼆级功能的⼀个三级功能。
软件需求描述:简单描述需求内容。
这个描述看是冗余,但有简单描述可以使得跟踪矩阵更具可读性和独⽴性。
概要设计:描述需求在概要设计中的实现情况。
建议使⽤编号对应,也可以使⽤⽂字对应,建议不要使⽤章节号。
如果使⽤编号,请在编程规范中说明编号规则。
详细设计:描述概要设计在详细设计中的实现情况。
建议使⽤编号对应,也可以使⽤⽂字对应,建议不要使⽤章节号。
如果使⽤编号,请在编程规范中说明编号规则。
编码:描述详细设计在编码时的实现情况。
可以使⽤函数名称,⽂件名称,对象名称等。
单元测试⽤例:描述详细设计对应的测试⽤例。
集成测试⽤例:描述概要设计对应的测试⽤例。
业务测试⽤例:描述需求对应的测试⽤例。
2需求跟踪矩阵的维护和使⽤跟踪矩阵有助于在各个⽣命周期阶段跟踪所有需求,以此来确保实现所有已并⼊的需求,这也避免了由于遗漏需求⽽进⾏的重复劳动。
通过为评审专家提供⼀套机制,矩阵有助于评审,使得很容易检验是否已处理所有的需求。
当需求变更时,矩阵中包含的信息可⽤于分析变更带来的影响。
它也有助于向顾客验证所开发的软件满⾜所有需求⽽且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测试。
需求跟踪矩阵(RTM)有什么作用?(1)在需求变更、设计变更、代码变更、测试用例变更时,需求跟踪矩阵是目前经过实践检验的变更波及范围、影响分析的最有效的工具,如果不借助RTM,则发生上述变更时,往往会遗漏某些连锁变化。
(2)RTM也是验证需求是否得到了实现的有效工具,借助RTM,可以跟踪每个需求的状态:是否设计了,是否实现了,是否测试了。
2 需求跟踪矩阵分为哪几类?(1)纵向跟踪矩阵,包括如下的3种:需求之间的派生关系,客户需求到产品需求实现与验证关系:需求到设计,需求到测试用例等需求的责任分配关系;需求由谁来实现(2)横向跟踪矩阵:需求之间的接口关系3 在实践中,如何把握该建立哪些RTM?(1)在SEI的调查中达成的基本共识是:纵向跟踪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则REQM SP1.4无法通过。
横向跟踪如果不作,则是大部分实施。
(2)对于纵向跟踪矩阵:必需的:客户需求与产品需求的跟踪,产品需求与测试用例的跟踪。
100%的接口需求需要建立客户需求-产品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用例的跟踪矩阵。
全局性需求要建立跟踪矩阵,包括:客户需求-产品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用例的跟踪矩阵。
核心需求要建立跟踪矩阵并非必需的:性能需求可以不建立跟踪矩阵不影响系统架构的功能需求4 需求跟踪矩阵由谁来建立?有多个角色参与建立RTM。
需求开发人员负责客户需求到产品需求的RTM建立,设计人员负责需求到设计的RTM的建立,测试用例的编写人员负责需求到测试用例的RTM建立等等。
PPQA 负责检查是否建立了RTM,是否所有的需求都被覆盖了。
5 RTM是否纳入基线管理?RTM要纳入基线管理。
纳入基线后,每次变更都要申请,RTM的变更一般是和其他配置项的变更一起申请,很少单独申请变更RTM,除非RTM有错误。
6 如何简化RTM的工作?由于在RTM中,需求可能有很多项,设计、测试用例、代码等都有多项,所以建立和维护RTM 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比较烦琐。
编写需求跟踪矩阵指南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二ОО七年三月文件变更记录*A–增加M–修改D–删节目录1目的 (1)2角色和职责 (1)3格式 (1)4表格说明 (1)4.1项目基本信息 (1)4.1.1 角色等基本信息 (1)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 (1)4.2.1 基线标识 (1)4.2.2 列值说明 (1)4.2.3 注意事项 (3)4.3 需求跟踪矩阵(横向) (4)4.3.1 列值说明 (4)5需求跟踪矩阵的不断完善 (4)1目的需求跟踪是需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求跟踪的主要意义在于获得需求目前的实现状态,确保用户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它的主要目标是: 维护软件工作产品间的一致性。
2角色和职责3格式需求跟踪矩阵采用EXCEL电子表格形式制作。
具体格式请参考《需求跟踪矩阵模板》。
4表格说明4.1项目基本信息4.1.1 角色等基本信息填写项目名称、项目经理、项目小组责任人、更新次数、最后更新日期、更新需求跟踪矩阵的工作量(多次更新累加)以及版本号(此为需求跟踪矩阵的版本号)等信息。
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4.2.1 基线标识列出该需求跟踪矩阵中用到的各个工作产品的基线标识号。
4.2.2 列值说明关于优先级的说明:优先级表示的是某项内容相对于同类的其他内容的优先级顺序,其取值范围为:高、中、低。
如果某几项内容的优先级相同则将其优先级设为相同的值。
《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编号:《用户需求说明书》中描述软件需求的唯一代号(或标识)。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编号:《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每项需求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需求,实现该需求的优先级顺序。
《系统测试方案》系统测试用例编号:《系统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编号:《概要设计说明书》中每条设计的编号(如:章节号)。
需求跟踪矩阵维护指南*C A——M——D——文档审批信息目录1简介 (1)1.1文档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术语表 (1)1.4参考资料 (1)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 (1)2.1《需求模块功能矩阵》概述 (1)2.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流程 (1)2.2.1创建《需求模块功能矩阵》 (1)2.2.2需求定义和需求分析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2)2.2.3设计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2)2.2.4编码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3)2.2.5测试阶段《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填写 (3)3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变更 (3)3.1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变更概述 (3)3.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变更流程 (3)3.2.1设计阶段需求变更 (4)3.2.2编码阶段需求变更 (4)3.2.3测试阶段需求变更 ........................................... .43.2.4维护阶段需求变更 (5)4需求功能编号的编写规则 (5)1简介1.1文档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定义在软件生命周期内维护《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时机,并规定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维护《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主要内容、入口、出口和人员等。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软件项目。
1.3术语表无1.4参考资料1.《软件需求管理过程》2.《软件需求》,Karl E. Wiegers著,陆丽娜、王忠民、王志敏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7月2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2.1 《需求模块功能矩阵》概述需求追溯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均要进行软件需求的追溯,通过不同阶段填写《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软件需求与开发过程的追溯关系,这样可以根据软件需求追溯到开发工作产品,从而确保每个工作产品满足每个需求。
2.2 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建立流程2.2.1创建《需求模块功能矩阵》创建人:项目经理前提:项目经理指定了项目成员角色,包括需求人员(填写《需求模块功能矩阵》的需求项),设计人员(填写设计项),开发人员(填写实现项),测试负责人(填写测试项)。
填写说明:
1)产品经理完成本文件的第一版,后续由软件需求、设计、测试负责人进行完善
2)本文件与产品需求、软件需求、设计文档、测试案例一同评审并基线
3)项目组如裁剪软件需求,则需完成产品需求到设计的跟踪,可删除软件需求到设计跟踪
4)项目组如不裁剪软件需求,则需完成软件需求到设计的跟踪,产品需求到设计的跟踪可删除5)测试案例如使用TD维护,应将可说明跟踪关系的截图粘贴在产品需求到测试案例跟踪一页
6)其他跟踪关系项目组可自行添加,如跟踪到架构设计、集成测试案例、单元测试案例、代码等。
需求跟踪矩阵编写指南工程股份公司__年三月文件变更记录目录1目的 (1)2角色和职责 (1)3格式 (1)4表格说明 (1)4.1项目基本信息 (1)4.1.1 角色等基本信息 (1)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 (1)4.2.1 基线标识 (1)4.2.2 列值说明 (1)4.2.3 注意事项 (3)4.3 需求跟踪矩阵(横向) (4)4.3.1 列值说明 (4)5需求跟踪矩阵的不断完善 (4)1目的需求跟踪是需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求跟踪的主要意义在于获得需求目前的实现状态,确保用户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它的主要目标是: 维护软件工作产品间的一致性。
2角色和职责3格式需求跟踪矩阵采用E_CEL电子表格形式制作。
具体格式请参考《需求跟踪矩阵模板》。
4表格说明4.1项目基本信息角色等基本信息填写项目名称、项目经理、项目小组责任人、更新次数、最后更新日期、更新需求跟踪矩阵的工作量(多次更新累加)以及版本号(此为需求跟踪矩阵的版本号)等信息。
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4.2.1 基线标识列出该需求跟踪矩阵中用到的各个工作产品的基线标识号。
4.2.2 列值说明关于优先级的说明:优先级表示的是某项内容相对于同类的其他内容的优先级顺序,其取值范围为:高、中、低。
如果某几项内容的优先级相同则将其优先级设为相同的值。
《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编号:《用户需求说明书》中描述软件需求的唯一代号(或标识)。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编号:《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每项需求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需求,实现该需求的优先级顺序。
《系统测试方案》系统测试用例编号:《系统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编号:《概要设计说明书》中每条设计的编号(如:章节号)。
软件需求跟踪矩阵范本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跟踪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而软件需求跟踪矩阵作为一种工具,可以有效追踪需求的实现情况、与测试案例的对应关系等信息,为项目管理和测试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以一个范例的形式,介绍软件需求跟踪矩阵的基本构建和使用方法。
一、需求跟踪矩阵的构建需求跟踪矩阵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范本,包含了一些常见的列及其含义:1. 需求ID:每个需求在需求文档中应有唯一的标识,需求ID可以用来追踪和引用特定的需求。
2. 需求描述:清晰、准确地描述需求的内容和目的。
3. 设计文档中的需求ID:如果需求在设计文档中有进一步细化,可以记录其对应的设计文档中的ID。
4. 测试案例ID:为每个需求编写相应的测试案例,并在此列记录其唯一标识。
5. 实现情况:记录需求的开发和实现进度,例如"已实现"、"待实现"、"已废弃"等状态。
6. 测试结果:记录对每个测试案例的执行结果,例如"通过"、"失败"等。
7. 备注:可以记录一些额外的信息,如需求的变更历史、实现细节等。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模板,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可以增加或调整更多的列。
当然,在构建需求跟踪矩阵时,也需要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实际情况,并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二、需求跟踪矩阵的使用方法需求跟踪矩阵的目标是将需求与其对应的设计、实现和测试环节联系起来,以确保开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按照需求文档的要求进行。
下面是一些使用需求跟踪矩阵的常见方法:1. 需求的分解与整理:将项目的需求文档梳理完善后,将每个需求在矩阵中进行记录,并填写相应的需求描述。
2. 设计与开发过程:与开发团队紧密合作,将需求在设计文档中进行细化,并在矩阵中填写对应的设计文档ID。
3. 编写测试案例:根据每个需求编写对应的测试案例,并在矩阵中记录其唯一标识。
姓名 文本框 必填项,支持20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下划线,特殊字符等
姓名 文本框 必填项,支持20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
教师用户名 文本框 必填项,支持20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特
殊字符等
教师用户名 文本框 必填项,支持20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
发.测试
要求必须输入yyyy-mm-dd格式
1.搜索功能能用,且按钮存在
2.可以根据教师姓名,教授方向,隶属角色,入职日期等内容进行单项查询或组合查询,并都支持模糊查询
3.确定搜索文本框可用,并支持信息输入
4.搜索文本框支持20个字符(一个汉字占两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
5.搜索文本框要支持yyyy-mm-dd
格式,且不能晚于系统时间
教师管理模块-编辑模块:
1.隶属角色-下拉列表-根据班级管理中的角色进行选择;
2.姓名-文本框-必填项,支持20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一个汉字占两个字符)
3.教师用户名-文本框-必填项,支持20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一个汉字占两个字符)
4.密码-文本框-支持10位字符,支
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一个汉字占两个字符)
3.教师用户名-文本框-必填项,支持20个字符,支持汉字、字母、数
字、特殊字符等;(一个汉字占两个字符)
4.密码-文本框-支持10位字符,支持数字,字母,特殊符号(字母区分大小写);
5.教授方向-单选-备选开发和测试;
6.入职时间-文本框-要求必须输入yyyy-mm-dd格式。
入职时间。
1.目的和范围
本文件用于项目的需求跟踪,以确保该项目需求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等环节得到完整的管理一般情况下需求跟踪包括以下环节内容(详见需求跟踪矩阵):
追溯输入需求:即建立项目需求与其来源需求的追溯;
跟踪此需求的分解和实现的过程;
跟踪需求的设计实现和相关验证过程情况。
2、填表说明
1)“需求来源”:需说明需求的出处,如:业务/产品自身完善/运维/客户等
1)需求部分,在项目立项后,需求确认阶段填写,由项目经理或指派人员填写;
2)设计部分,在项目实现阶段填写,由项目经理或指派人员填写;
3)测试部分,在项目测试阶段填写,由项目测试负责人填写;
4)完成状态,在测试结束后,由项目经理填写。
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一致性。
已建议该需求已被有权提出需求的人建议
已批准该需求已被分析,估计了其对项目余下部分的影响(包括成本和对项目其余部分的干扰),已用一个确定的产已实现已实现需求代码的设计、编写和单元测试
已验证使用所选择的方法已验证了实现的需求,例如测试和检测,审查该需求跟踪与测试用例相符。
该需求现在被认已删除计划的需求已从基线中删除,但包括一个原因说明和做出删除决定的人员
用一个确定的产品版本号或创建编号分配到相关的基线中,软件开发团队已同意实现该项需求例相符。
该需求现在被认为完成。
需求跟踪矩阵编写指南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二ОО七年三月
文件变更记录*A–增加M–修改D–删节
目录
1目的 (1)
2角色和职责 (1)
3格式 (1)
4表格说明 (1)
4.1项目基本信息 (1)
4.1.1 角色等基本信息 (1)
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 (1)
4.2.1 基线标识 (1)
4.2.2 列值说明 (1)
4.2.3 注意事项 (3)
4.3 需求跟踪矩阵(横向) (4)
4.3.1 列值说明 (4)
5需求跟踪矩阵的不断完善 (4)
1目的
需求跟踪是需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需求跟踪的主要意义在于获得需求目前的实现状态,确保用户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它的主要目标是: 维护软件工作产品间的一致性。
2角色和职责
3格式
需求跟踪矩阵采用EXCEL电子表格形式制作。
具体格式请参考《需求跟踪矩阵模板》。
4表格说明
4.1项目基本信息
4.1.1 角色等基本信息
填写项目名称、项目经理、项目小组责任人、更新次数、最后更新日期、更新需求跟踪矩阵的工作量(多次更新累加)以及版本号(此为需求跟踪矩阵的版本号)等信息。
4.2需求跟踪矩阵(纵向)
4.2.1 基线标识
列出该需求跟踪矩阵中用到的各个工作产品的基线标识号。
4.2.2 列值说明
关于优先级的说明:优先级表示的是某项内容相对于同类的其他内容的优先级顺序,其取值范围为:高、中、低。
如果某几项内容的优先级相同则将其优先级设为相同的值。
《用户需求说明书》
需求编号:《用户需求说明书》中描述软件需求的唯一代号(或标识)。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编号:《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每项需求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需求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需求,实现该需求的优先级顺序。
《系统测试方案》
系统测试用例编号:《系统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编号:《概要设计说明书》中每条设计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设计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设计,实现该设计的优先级顺序。
《集成测试方案》
集成测试案例编号:《集成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编号:《详细设计说明书》中每条设计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设计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设计,实现该设计的优先级顺序。
软件源程序
代码模块编号:源程序每个模块(函数,对象等)的唯一标识号(如:包名+类名+方法名等),该标识号相对于其他代码模块必须是唯一的。
责任人:相关编码的责任人。
《用户测试方案》(必要时)
用户测试案例编号:《用户测试方案》中用例的编号(如:章节号)。
责任人:相关测试的责任人。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测试用例,实施该用例测试活动的优先级顺序。
4.2.3 注意事项
4.2.2节所述各列中应包括对性能需求、安全性需求、保密性需求的跟踪,即从需求到后续各阶段均应填写性能、安全性、保密性等需求和实现对应的编号。
对于《用户需求说明书》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等各阶段工作产品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情况,可使左边列的一行对应右边列的多行,或在对应的表格内填写多个编号(以空格分隔),但采用后一种填写方法时,同一表格内多个编号的优先级只能相同,因此推荐采用前一种方法。
示例如下:
例1:左边列的一行对应右边列的多行
例2:对应表格内填写多个编号,编号间以空格分隔
4.3 需求跟踪矩阵(横向)
4.3.1 列值说明
需求代号
软件需求中的需求编号(或自定义需求标识)。
需求项名称
相对应需求编号的需求项名称。
功能描述
简单明确的描述对应需求的功能情况。
相关需求
与对应需求存在接口关系并相互影响的其它需求的需求编号(可以是一对一或一对多)。
接口
对应需求与关联需求的接口名称(或编号)。
例3:需求代号列的一行对应相关需求和接口列的多行
5需求跟踪矩阵的不断完善
需求跟踪矩阵的使用贯穿了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从最开始的需求阶段一直到最后的确认测试阶段,任何对软件工作产品的变更都会影响到《需求跟踪矩阵》,使其能够在生命周期任何时刻反应各个软件工作产品之间的对应关系,达到有效控制各个软件开发阶段产物,从而控制整个软件开发的质量的目的。
因此其内容是不断完善的,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及时跟踪监督,各小组负责人及时更新需求跟踪矩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