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心理学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639.00 KB
- 文档页数:52
第1篇一、引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探讨环境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心理活动影响环境。
本笔记将摘抄大一环境心理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环境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环境心理学定义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人的心理和行为如何反过来影响环境。
2. 环境心理学的目标环境心理学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实验法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控制条件下对人类行为进行观察和测量,研究者可以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人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观察,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大量样本的资料,对环境因素与人类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4.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特点,以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
四、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建筑环境设计环境心理学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人们在不同建筑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类需求的建筑空间。
2. 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用广泛。
通过对城市环境因素的研究,城市规划者可以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3. 生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如何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4. 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研究工作环境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员工身心健康。
五、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心理生态学理论心理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同济大学《环境心理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36学时,0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环境心理学是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个跨学科的领域。
本课程将讨论环境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并重点介绍环境心理学的习惯知识在建筑、规划、城市设计和环境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授课为主,每一单元将留下一定时间作为课堂讨论。
要求学生上课出席,参与讨论,并阅读文献。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1.环境心理学导论:初学者研究问题的导引环境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对人、环境、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与学术脉络/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规划和环境设计2. 环境知觉/空间认知:我们如何了解和建构这个世界环境知觉/认知地图/空间指认/寻路/研究案例3.城市环境公共意象的若干专题:公众认知、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城市意象/易识别的环境与景观/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研究案例4.城市意象的社会方面:社会性意象/环境的意义/场所心理4. 对周围环境的知觉与审美:人对周遭环境的反应对环境的空间、色彩、声、光、热、微气候以及人们对其的反应/环境审美与环境设计5.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用后评价研究和论文写作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之辨/量化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用后评价研究的设计/论文写作6.住宅与社区中的环境心理: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居住满意度/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7.安全感与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的研究与实践可防卫空间/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的研究与实践三十年来的建筑设计与社区防范8.上海城市中心区开敞空间中的环境行为研究开敞空间中的环境行为/广场研究/步行街研究9. 留下3个学时进行课堂讨论和准备课程作业。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五、与各课程的关系:六、学时分配: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6,常怀生。
环境心理学书籍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环境的概念包括地理的、物理的环境和社会的、文化的环境。
环境心理学的奠基者是德国心理学家W.黑尔巴赫和K.莱温。
1924年出版了黑尔巴赫的《环境心理学》,1943年发表了莱温的《心理生态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心理学在近20年有了较大的发展。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①环境属性、环境质量与环境评价。
注重评价指标的研究,已从心理―物理因素评价发展到多重因素评价,如物理的、政治的、居住的及社会气氛的四维因素评价。
②环境应激。
核心问题是确定人对应激源的反应模型。
在对高密度人口研究方面,区分了密度与拥挤两个概念。
密度是指客观上一定区域的人数,拥挤则指主观量度,即感觉到在很小地方有许多人。
研究发现,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人对高密度的反应是消极情绪增加、满意感下降、生理应激增高并有增加侵犯行为和减少助人行为的趋势。
③空间行为。
美国人类学家E.T.霍尔提出人际距离概念,区分了四种不同的人际距离,即亲密的、个人的、社交的、公众的,认为人际距离与社会文化有关。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除社会心理学外,还需社会学、人口学、医学甚至法学等多种学科协同研究。
环境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书系自序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第三章环境应激和环境压力第四章个人空间第五章领域性第六章噪声第七章拥挤第八章环境型式第九章空间行为、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主要参考书目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专业教材内容简介本书的大多数章节都有一个经精心安排的相似的结构:1)阐述主题的范畴和性质,并为其下定义2)介绍这个主题的主要理论;3)整合与该主题有关的研究资料,并为这些已经积累的知识做总结;4)介绍了几个如何在环境设计中应用这些知识的实例。
为使心理学基础薄弱的建筑师、规划师和其他环境设计人员更好地阅读本书,我们尽可能用朴素的语言来解释一些关键词和术语。
环境心理学第一部分环境心理学导论第二部分环境的感知与认知第三部分环境中人的行为第四部分环境心理学与设计第一章环境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是什么?展过程。
心理学(Psychology)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2.心理学的发展:2000年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种人格,之后古希腊的盖伦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用气质代替人格,形成四种气质。
19世纪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
19世纪中叶,开始引入实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的韦伯,研究出著名的韦伯定律。
也叫阈限定律。
1860年,德国的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德国的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心理的产生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
4.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
感觉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感觉就是心理诞生的标志。
5.心理学的分类(12大类)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临床或医学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普通心理学按照心理活动的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还可分为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注意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智能心理学、气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分支基础学科)。
(2)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从人体生理和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关于心理的生理基础和机制研究的学科,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心理学讲课提纲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李国华环境心理学前导一.简介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心理学概述、比较心理学、策动心理学、动力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生理心理医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数学心理学、拓扑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宗教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声景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灵学关于国槐树对于国槐树,国人多有钟爱之深情。
史载,周朝就有“三槐而立”之轶事。
宋代亦有此典。
人们种植国槐,有望子成龙、光耀门庭、成就伟业之美好意愿。
校园、宅院种植此树,足见其拳拳之热忱。
二.环境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问题1.建筑环境的文化变迁;2.城市环境意识与环境认知;3.环境—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4.规划与环境评价;5.特殊群体的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6.视觉心理学与听觉心理学;7.人体工程学;8.环境评估标准;9.空间与行为;10.环境设计中的行为和心理问题;11.声音景观心理学;12.灾害心理学;13.仿型心理学及其应用;14.门头、门面环境心理学;15.高层建筑心理学;16.室内环境设计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