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装饰的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188.66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明代,因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价值而备受推崇。
紫砂壶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包括设计、雕刻、成型、烧制等多个环节。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造型设计与制作,它直接关系到紫砂壶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就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与制作进行浅谈。
一、紫砂壶的造型设计1. 灵感来源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是一个创新和传承并存的过程。
设计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又要深谙传统工艺的精髓。
很多紫砂壶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万物,如花草、山石、动物等,也有的取材于中国古代名画、古建筑等文化元素。
设计师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将这些灵感融入到紫砂壶的造型之中,使之既具有艺术美感,又符合使用的便捷性。
2. 结构和比例紫砂壶的造型设计要考虑到其使用功能和材料特性,从而决定其结构和比例。
通常来说,紫砂壶应该保持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便于倒茶和握持。
而在比例上,设计师需要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确定壶身、壶嘴、壶柄等部位的尺寸,使之符合人体的使用习惯,方便日常操作。
3. 因材施艺紫砂壶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造型的美感,还要充分考虑到所使用的紫砂泥料。
因为不同的紫砂泥料具有不同的质地、颜色和烧制特性,设计师需要根据泥料的特点,调整设计的细节和工艺的处理,使之更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二、紫砂壶的制作工艺1. 手工造型紫砂壶的制作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造型工艺。
这要求工匠具有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图纸或设计稿,将泥料捏制成各种形状和纹饰,呈现出设计师的创意和构思。
2. 雕刻和装饰紫砂壶的制作还包括雕刻和装饰工艺。
在壶身上雕刻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题材,同时进行线条、纹饰等装饰,使之更加生动和传神。
这要求工匠具有精细的手艺和耐心,善于运用各种雕刻刀具和工具,表现出紫砂壶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3. 烧制和收尾紫砂壶需要经过烧制工艺。
烧制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紫砂壶的质地和色泽。
工匠需要根据壶的结构和规格,选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烧制,使之既保持泥料的质地和纹理,又展现出特有的紫砂色彩和光泽。
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分析紫砂陶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之一,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紫砂陶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
紫砂陶的造型设计通常以自然和生活为主题,追求简洁、自然、淡泊的艺术效果。
紫砂陶制品大多以动植物、人物、景物等为表现对象,注重表现对象的特征和个性。
一些紫砂壶的造型设计非常独特,如瓜形、葫芦形、南瓜形等,既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又赋予了陶器以艺术的美感。
紫砂制品的造型设计还注重形象与功能的结合,追求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这种造型设计风格在现代陶瓷艺术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紫砂陶的造型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紫砂壶是紫砂陶制品中的代表,它具有独特的陶艺技法和造型设计。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多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有些紫砂壶采用仿古的造型设计,如古井形、酒瓮形等,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哲理。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也可以融入现代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这些独特的造型设计既彰显了紫砂陶的文化底蕴,又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紫砂陶的造型设计还体现了个人艺术家的创新与个性。
紫砂陶是一门需要长时间专注和研究的艺术,每一件作品都需要艺术家对陶土特性和造型设计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许多著名的紫砂陶艺家通过创新的造型设计,将传统的紫砂陶制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些艺术家创造出了精美绝伦的花鸟纹样,有些艺术家则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中加入了现代元素,如摩登风格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等,都展示了个人艺术家的创新思维和独特魅力。
紫砂陶制品的造型设计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紫砂陶制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品质而被人们所喜爱,市场上需求量大。
而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就是造型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在市场竞争中,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造型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紫砂陶制品的独特造型也成为收藏家们追捧的对象,市场价值较高。
浅谈紫砂壶的装饰技法与出新彭湃(宜兴214221)宜兴紫砂自明清以来,其装饰技法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1)材质运用。
明代早期的制壶大家时大彬,常在紫砂泥中杂以䃃砂土,成陶后壶面上闪现出浅色的细小颗粒,产生“砂粗、质古、肌理匀”的奇妙效果。
鉴赏家称之为“银砂闪点”,还赞美它“珠粒隐现,更自夺目”。
在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绞泥装饰,选用泥质相近的不同颜色的泥绞在一起,烧成后产生如云纹、大理石纹等斑斓多彩的效果;(2)线面装饰。
纵向的线面装饰即筋纹壶,如供春的“六瓣圆瓤壶”、时大彬的“玉兰花瓣壶”等,横向的线型装饰有灯草线、子母线、云肩线、凹凸线等。
如徐友泉的“仿古虎錞壶”,壶的肩部就采用了灯草线装饰;(3)雕漆装饰。
这是宫廷装饰的技法,在紫砂壶外通体髹十几层红漆,四面开光,内雕刻不同的花纹、山水、人物等,见故宫藏“宜兴窑时大彬款紫砂雕漆四方壶”;(4)泥绘装饰。
清代宫代宫廷藏“宜兴窑御题诗烹茶图壶”,此壶一面为泥绘的《庭院烹茶图》,有庭院、山石、树木、文人品茶等画面,用同色泥绘成,形象生动逼真,线型纤细精到;(5)陶刻装饰。
“宜兴窑御题诗烹茶图壶”的另一面为陶刻的乾隆御题诗《雨中烹茶泛游书室有作》用隶书阴刻,笔画精到,诗书双美;(6)雕塑装饰。
由于紫砂泥有极佳的可塑性,可把大自然之美集于一壶,成为立体的画。
如清代塑器大家陈鸣远的“梅桩壶”、“松段壶”,形态逼真、美不胜收;(7)镶嵌工艺。
以镶金银丝为主,先在坯体上刻出凹线,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案,在烧成后把金银丝镶嵌进去,工艺的难度是金银线面与壶面的平整度要保持一致;(8)印板装饰。
印板装饰接近于泥绘,比泥绘更便捷,只要先刻好印板贴在器皿上,把泥嵌入印板的凹线内,取下印板,把线或面清理清晰,节时节工。
如近代蒋祥元制“鸿禧壶”、“鸿禧”两字,即是用印板印成的。
紫砂壶的装饰技法还有镂空雕刻、珐琅彩、粉彩装饰等,都是极尽工巧,把紫砂壶装扮得琳琅满目。
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分析【摘要】紫砂陶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其造型设计一直以简约、精致、典雅而闻名。
本文将分析紫砂陶的传统造型设计特点以及现代创新设计,探讨紫砂陶产品在市场应用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将研究紫砂陶制品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紫砂陶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探讨紫砂陶产品设计与创新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文章将分析紫砂陶产品设计的发展空间与挑战,为紫砂陶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紫砂陶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将推动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同时拓展紫砂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紫砂陶产品, 造型设计, 创新, 传统特点, 现代设计, 市场应用, 发展趋势, 国际竞争力, 行业发展, 产品品质, 发展空间, 挑战1. 引言1.1 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分析紫砂陶的传统造型设计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文化意蕴,其器型多为圆润而古朴的形态,色泽素雅,线条简洁流畅,注重表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紫砂陶产品的现代创新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设计师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突破传统界限,推出更具时尚感和艺术性的作品。
紫砂陶产品的市场应用与发展也备受关注,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紫砂陶制品在市场上的独特地位和高品质,为其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紫砂陶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呈现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紫砂陶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还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也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因此设计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紫砂陶产品设计领域也面临着发展空间与挑战,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来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
.2. 正文2.1 紫砂陶的传统造型设计特点紫砂陶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其传统造型设计特点源远流长。
浅谈紫砂壶造型设计与制作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也是中国工艺文化的代表之一。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其制作艺术源自中国古代,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特有的饮茶工艺。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一直备受瞩目,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匠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一、紫砂壶的造型设计1. 构思:紫砂壶的造型设计首先要有一个构思,这个构思可能来源于自然界的万物,也可能来源于文学、艺术、历史等多种元素。
匠人需要根据这个构思,悉心设计出一款富有创意、特色鲜明的紫砂壶。
2. 形态:紫砂壶的形态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壶身的线条和整体的美感。
匠人在设计造型时,常常会参照动植物的形态,或者取材于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和符号,使得紫砂壶的形态更加独特和丰富。
3. 结构:紫砂壶是一个实用的茶具,因此在造型设计上,结构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
匠人需要在保持美感的考虑到壶盖、壶口、壶耳等部分的结构设计,确保使用时的便捷和实用性。
二、紫砂壶的制作技艺1. 选料:选料是影响紫砂壶制作成败的关键步骤。
传统的紫砂壶选料多以宜兴紫砂泥为主,而泥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的品质。
2. 捏制:捏制是紫砂壶制作的基本工艺,而且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匠人需要把选好的泥料捏成一个完整的壶坯,这个壶坯要符合设计要求,壶身要挺拔匀称,壶口、壶盖和壶耳要与壶身相协调。
3. 雕刻:紫砂壶是一个富有装饰性的工艺品,因此雕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艺步骤。
雕刻的内容可能是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也可能是一些汉字、符号等。
雕刻工艺需要匠人具备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审美。
4. 烧制:烧制是紫砂壶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匠人需要根据泥料的不同特性和壶的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的烧制工艺。
烧制后的紫砂壶要色泽均匀,质地细腻,才能成为一件优秀的作品。
三、紫砂壶的鉴赏价值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是一个需要匠人具备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艺的过程。
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制作上,匠人们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和审美水平,更要具备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创新的精神。
DESIGN·TECHNICS设计·技术文 王冬艳关于当代紫砂壶设计的创新思考紫砂壶艺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创新追求,这与人们对审美理念的更新有重要关联。
当代匠人在设计紫砂壶样式时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出时代性特征,同时还融入了地区特色,利用简洁明快的紫砂语言,在视觉上展示出鲜明强烈的美感。
一、紫砂艺术的时代性特征艺术领域常说“艺术是永恒的”,但是对于紫砂壶的设计来说,必须体现出其时代性特征,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必将在紫砂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传统的工艺美术讲究保留艺术形式的本真,而现代工艺美术虽然延续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却在设计中不断融入时代元素。
当代紫砂壶设计一方面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从外观上看形式较为单一,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的设计具有装饰意味,相对来说,当前的紫砂壶设外观设计上更加美观,体现在造型更加独特,色彩更加丰富,进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紫砂壶的地域性特色喀左紫砂文化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红山文化时期,以其泥料浑朴深厚和透气性强的特点在茶具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喀左紫砂源于辽金时代,在明清时期也十分盛行,近代时期,喀左紫砂紫砂发展之路充满波折,历经停产、合并再生产,最终使这项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保留。
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包括喀左紫砂、宜兴紫砂在内紫砂已经具备地区特征,人们也十分认可这些地区的紫砂。
三、新颖独特的艺术创意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匠人们始终秉承着“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设计理念,这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今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创新,对于陶艺设计来说,也要对作品进行独特的构思,这也是当代艺术家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紫砂壶设计中,传统的思维需要被创新理念冲破,展示出多元化的设计作品,在设计外部造型、内部结构和艺术形象上都体现出创新元素,作品迸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紫砂壶不仅是茶具的一部分,更是一个艺术作品。
天工|2021年第4期壶文一体 欣然共荣—浅谈紫砂装饰的传承与创新凝魂,是中国手工艺制品共有的特征。
各行各业的优秀工匠以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为手中工艺品注入蓬勃的生命,使得静态的物件得以最大限度的拟人化并呈现在世人眼中。
今天要说的紫砂壶就是其中之典型。
小小一把紫砂壶,集聚着多年来宜兴人民对茶的独到理解和思考。
在宜兴人心中,茶与紫砂一如魂魄与肉体的关系。
历经千年,两者在人间烟火的熏染中已逐渐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作为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宜兴紫砂壶浸润在历史长河中许久,已逐渐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雅韵,导致外界提起宜兴就逃不开紫砂这个话题。
这是一种珍贵的文化标志,亦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杰出的手工艺制品必有独到之处,紫砂壶的独特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器型精巧且变化万端,装饰多样且含韵不一,泥料稀有且种类繁多,工艺繁杂且精妙绝伦,功能实用且兼具收藏价值。
紫砂壶,不仅讲究单一层面的完美,还十分注重泥料、工艺、装饰等的配合和统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度量始终是贯穿匠人创作过程的根本理念。
接下来要展开论述的紫砂装饰,就是紫砂壶造型艺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不同环境、不同需求等影响从而自然催生出的一类下属艺术。
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们在传承紫砂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装饰工艺,赋予了紫砂文化带有时代印记的深刻内涵,进而推动了紫砂向前持续不断地蓬勃发展。
一、紫砂装饰的发展历程紫砂装饰艺术就是研究如何把紫砂壶打扮得更多姿多彩、如何把紫砂壶装扮得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
紫砂壶和其他工艺品最大的区别就是讲究实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基于这点,工匠会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充分调动起想象因子,针对不同泥料的特性,灵活运用陶刻、泥绘、镶嵌等技法对手中的壶进行合乎逻辑又超乎逻辑的艺术处理。
早期,紫砂壶在人们的认知里仅仅是用于煮、泡茶叶[摘 要]太湖之畔,江南陶都宜兴的紫砂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紫砂装饰作为其中一种绚丽缤纷的多彩文化值得关注与深入探究。
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分析紫砂陶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制品之一,其自然质感与岩石感的纹理天然,因此备受赞誉。
紫砂陶制品以其品质和特点成为广大陶艺爱好者喜欢的工艺品之一。
紫砂茶壶是紫砂陶制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其设计与创新成为紫砂陶产业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从紫砂茶壶的造型设计及创新入手,探讨了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
一、紫砂茶壶的造型设计紫砂茶壶的造型设计为陶瓷制品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通过不同的外形设计,可以形成不同的使用方式以及不同的视觉体验。
作为独特的陶瓷材料,紫砂茶壶通常以其自然质感以及特有的纹理来呈现,因此,在设计紫砂茶壶时需要考虑到形状、大小、实用性、韵律等多方面。
1. 形状紫砂茶壶的形状设计应符合使用者的习惯和实际需求。
通常,紫砂茶壶的形状可以分为方形、圆形、瓢形、石形、梵形等;不同的形状能够形成不同的特点,满足不同的需求。
2. 大小紫砂茶壶的大小设计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
对于家庭使用,一般选择小型的紫砂茶壶,方便携带和操作,而商业用途则需要使用较大的茶壶。
3. 实用性紫砂茶壶不仅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在紫砂茶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是否方便操作、清洁以及是否易于存放等多方面因素。
4. 韵律紫砂茶壶的设计需要有韵律感,其外观应该能够体现一种和谐的感觉。
韵律感设计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形状、弧度、线条等来体现。
在设计中,应该注重形与神的统一,使得紫砂茶壶既具有美的艺术感,又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随着人们的美学追求不断提升,只有基于传统形态设计的紫砂茶壶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创新设计是紫砂茶壶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如今,更多的设计师开始将现代风格和传统元素结合使用,从而创造出各种兼具实用性和美学的紫砂茶壶。
1. 利用自然纹理紫砂茶壶的自然纹理成为创新设计的一个重要资源。
在创新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保留自然的纹理和颜色,使紫砂茶壶的外形更加自然,从而提高美学感受和观赏价值。
紫砂陶产品的造型设计与创新分析紫砂陶作为传统的陶瓷工艺之一,自古以来就闻名于世,并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紫砂陶的造型设计与创新也日趋多样化和丰富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古代造型设计与创新在古代,紫砂陶的造型设计主要以功能性为主,如茶具、酒具、盘碗、罐壶等。
但在造型上也有一定的创新,如由陶瓷改为粗糙的绳纹面和麻面,或是以木雕、银饰、木雕建筑为灵感创作出不少典雅、精美的造型。
另外,还存在一种可以自由创作、不受任何约束的紫砂陶艺术,如“天女散花”、“八卦图案”、“叠桥人物”等,这些造型设计与创新充分展现了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紫砂陶的造型设计与创新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
现代的紫砂陶品除了保留了传统的设计元素外,还融入了更多的时尚、流行、个性化的因素,如融入3D打印技术、流线型设计、个性化装饰等。
现代紫砂陶显得更加新颖、时尚和科技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设计和创意。
三、文化因素与创新紫砂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创新也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现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致力于从传统文化源头中创造一种新的美学形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将其体现在紫砂陶制品的结构和造型中。
例如,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主题的造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了紫砂陶制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
四、自然元素与创新自然是紫砂陶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优秀的设计师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元素,为紫砂陶制品注入灵感。
一些设计师甚至将自然元素作为紫砂陶制品的主题来表达,如天空、森林、山川等自然景色,某些设计师将一些独特的花卉、树木等自然元素,融入到紫砂陶制品的设计之中。
综上所述,紫砂陶的造型设计与创新是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充分反映了时代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遗产。
浅谈紫砂艺术的传统与创新紫砂艺术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之一,起源于明代并于清代逐渐发展壮大。
紫砂壶是紫砂艺术的代表作品,其雄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传统的紫砂壶形制多为圆满、方正、八角等,但在设计方面并不局限于此。
紫砂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变革,艺人们通过不同的造型,将其演化为各种形态,例如:山水、人物、动物、童话等。
紫砂艺术家的创新思维和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使得紫砂艺术由传统转变为现代。
同时,紫砂艺术在制作技艺方面也有着不少创新。
在传统制造工艺中,紫砂壶大都采用手工制作,并且烧制需要数日甚至更长时间。
但现代工业化制作技术的发展,使编程、设计、雕刻机器等高新技术在紫砂制造中运用得以实现,使得制作速度更快,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除此之外,紫砂艺术在使用范围方面也得到了创新。
紫砂艺术家们开始将紫砂壶的应用探索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咖啡壶、鱼缸、花瓶等等。
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让紫砂艺术品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能体现出艺术魅力。
而在紫砂艺术的创新发展中,传统元素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艺术家们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
他们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将传统的造型、纹饰和工艺融入到现代化的创作中。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又展现了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紫砂艺术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是密切的。
传统不仅是紫砂艺术的基础,同时也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力量。
而创新则是紫砂艺术的发展动力,尝试新的技术和设想,将紫砂壶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上。
正是由于这种紫砂艺术的传统和创新的共同影响,让紫砂壶这一古老的制瓷工艺品,不断更新换代,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力。
ART ESSAYS艺术随笔18CERAMICS SCIENCE & ART紫砂壶的传统装饰技法与现代装饰技法创新葛秋儿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每一种款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紫砂壶的装饰技法更是让每一把壶都变得各有不同,明媚如怀玉,恃美而扬威。
传统的装饰技法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六种:(1)泥绘装饰。
以泥饰泥的装饰手法称为“泥绘”,其是将紫砂泥调成浆状,用毛笔在有一定湿度的壶坯上绘制诗文短句、花鸟山水图案等,素净精致,巧妙地将壶的寓意通过装饰表达出来,也更为经典耐看。
泥绘装饰流行于清初17世纪晚期,分为本色泥绘与异色泥绘,这种装饰技法需要创作者有扎实的书法绘画功底,这样在创作时才能一笔创作出良好的艺术效果,《曼生却月壶》则是这类技法的代表作品之一。
《曼生却月壶》运用的是异色泥绘,作者创作时以黑泥堆绘,堆画出山峦叠起,远山飞舟的曼妙景象。
壶面的泥绘层层叠进,各种景象的搭配组合又匠心独运,细节处理十分精巧。
(2)陶刻装饰。
陶刻是用刻刀(钢刀或竹刀等)在未烧制的紫砂壶体表面刻上文字或图画,进行装饰的一种技法。
在陶刻装饰中通常用到两种方式,一种是刻底子,一种是空刻。
刻底子是先在紫砂壶的生胚上用毛笔勾勒出所设计好的刻绘内容,定稿后再按照壶面的草稿下刀镌刻:空刻则是有刻绘与书画经验的陶刻艺人,目测位置、安排格局后,直接在生胚上以刀代笔进行镌刻创作。
这种技法要求作者借指腕运力,并且刻绘敏捷,同时要注意镌刻时力度顿挫有神、线条变化有致,才能使作品活泼生动。
刻绘好后不上色的陶刻称为“清刻”,刻后加颜色的叫“着色刻”;而在泥坯未干时刻绘称“湿刻”,泥坯干后刻绘则称“干刻”。
陶刻作为装饰艺术,并不是简单地将书画在紫砂陶上搬移再现,或只以师傅稿本抄录摹写,或把坯体当做纸张施展书画技艺,而是应该注重不同的创作立意需要有不同的表现风格,使得书画与刻绘的风格能与紫砂壶壶型及泥料质感协调,这才符合艺术创作的精神。
(3)彩釉装饰。
紫砂壶艺的创新及装饰手法作者:盛梅娟来源:《佛山陶瓷》2013年第06期摘要:紫砂壶艺的创作多元多样,其来源主要是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但又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将传统文化融于其中,创造出造型与内涵兼具的艺术品。
关键词:创作;装饰;文化1 壶艺创作与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机械反映自然和生活,而是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比自然更美、比生活更高的作品来。
历代文人以竹为题材写诗作画,紫砂先辈及当代艺人以竹为题材创作了众多的竹壶精品。
认真研究古今各类竹形茶壶,同时悉心观察自然界中翠竹的生长姿态和众多的品种,借鉴文人雅士对竹的描绘与赞美,运用紫砂各流派的制作技艺,例如作品“竹段”、“合梅”、“菊花”等作品,从诸多方面描写了竹的种类及花草的姿态。
作品的器型充分展现了紫砂各流派,即方货、光货、花货、及筋瓤类的特点及其它的演变。
2 用吉祥图案在传统文化中求新陶瓷装饰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大量反映了祥瑞吉庆、美意延年的内容。
饰有吉祥图案的作品之所以为人们所青睐,是因为与我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感情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壶艺作品常常借物托情,有显有隐,根据其潜在性与形态以形传神,通过联想达到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如“福寿一粒珠”、“善财童子”、“心心相印”等,从鸟兽虫鱼到林木花草,甚至四时水果都发掘出了吉祥寓意。
由于民间流传和历史的积淀,自然界的动植物已经和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行动、生命联结在一起,自然物被赋予“拟人化”的性格,表现了自然的人化。
我们既要立足于传统,使吉祥图案寄寓更深意义的吉祥底蕴,不断揭示新的形态,又要渗入现代文化与审美意识所带来的激情与冲动,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课题。
3 探索壶艺装饰新手法紫砂壶艺发展至今款式繁多、不知其数,如果仅仅局限于造型的变化搞创作,似乎难有新意,为此需要采用造型与装饰相结合的手法。
传统的紫砂装饰都是采取刀刻手法。
以刀代笔,在壶体上刻国画、刻书法,近年来,在传统装饰技法的基础上运用嵌金、浅浮雕、绘画、书法为一体,达到陶艺和文学艺术的统一,实用与观赏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