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9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植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A. 多样性指数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群落结构答案:C3.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服务?A. 气候调节B. 水净化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4. 以下哪种污染类型不属于生物污染?A. 病原体污染B. 农药污染C. 重金属污染D. 放射性污染答案:D5.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碳循环?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燃烧化石燃料D. 氮的固定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的上层。
答案:岩石圈2.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3.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它包括_______、碳足迹和土地足迹。
答案:水足迹4.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和均匀度。
答案:丰富度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指示环境质量变化的_______。
答案:生物或化学物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移、转化和散失过程;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如碳、氮、磷等的循环过程;信息传递则涉及到生物之间的交流和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2.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B.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C. 环境污染物的物理性质D. 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适应性答案:B2.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群落结构C. 生物个体的生理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室模拟实验B. 野外调查C. 计算机模拟D. 社会调查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污染物的存在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评估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什么?A. 土壤污染B. 水体污染C. 大气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主要发生在哪个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高级消费者D. 分解者答案:C7.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什么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C. 生态系统恢复力增强D. 生态系统抵抗力增强答案:B8.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通常涉及哪些生物?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指示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A. 对环境变化敏感B. 生长周期短C. 分布范围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哪种生物体内?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体形态的改变B. 生物体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体行为的改变D.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改变答案:ABCD2.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B. 有机污染物水体的净化C. 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D. 放射性物质的清除答案:ABC3.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通常发生在哪些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中级消费者D. 高级消费者答案: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包括哪些?A. 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B. 生物体内特定酶的活性C. 生物体的生理指标D. 生物体的行为模式答案:ABC5.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哪些微生物发挥重要作用?A. 细菌B. 真菌C. 放线菌D. 原生动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D. 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答案:D2. 环境污染中,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种途径影响生物体?A. 食物链B. 空气C. 水体D. 土壤答案:A3.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制造有机物B. 吸收无机物C. 分解有机物D. 转化能量答案:C4.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A. 捕食者B. 食草动物C. 植物D. 分解者答案:C5.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臭氧层破坏B. 酸雨C. 二氧化碳的增加D. 森林砍伐答案:C6. 哪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最大?A. 重金属B. 农药C. 石油D. 塑料答案:A7.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来实现的?A. 微生物修复B. 植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B8. 哪种生物指示器常用于监测空气质量?A. 藻类B. 苔藓植物C. 鸟类D. 昆虫答案:B9. 哪种生物对土壤污染具有指示作用?A. 蚯蚓B. 蜗牛C. 蜘蛛D. 蚂蚁答案:A10.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A. 熊猫B. 蜜蜂C. 蝴蝶D. 蜥蜴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指的是_______在食物链中的逐级积累。
答案:有毒物质2. 环境污染中的生物可利用性是指污染物被_______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答案:生物体3.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指_______。
答案:植物4. 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种数量的_______和物种组成的_______。
答案:减少,改变5.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_______修复和动物修复。
答案:微生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环境生物学习题一、名词解释:环境激素、最小致死量(MLD)、蓄积作用、生物积累、固定化酶、生物标志物、肝肠循环、微粒体、共代谢作用、活性污泥法、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系数(SVI)、生物转化、生态模拟、生物放大、活性污泥、LD50、LD0、拮抗作用、生物积累、优先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污泥沉降比(SV)二、填空题1.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人类干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环境生物学在应用学和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
2.生物污染按照物种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污染、植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三种类型。
3.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写的科普作品《》,详细描述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这本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
3.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两个方面。
4.氮素化肥在土壤中以态氮和态氮两种形式出现,氮肥施用过多,促使土壤中硝酸盐浓度增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此转化物可与土壤中各种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气、液、固三相循环,被称为,而磷只存在液、固相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循环。
5.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扩散迁移时,可被氧化成为,遇氨或金属氧化物形成硫酸盐颗粒物。
它随降水落到地面,受径流冲刷进入水体,如果处于水底缺氧条件下,作为受氢体经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可以还原为,再次进入大气。
6.劣质磷肥,除含大量重金属外,三氯乙醛的含量也很高。
三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为,其毒性大于三氯乙醛。
7.污染物不同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污染效应,这些形态包括:、、结构态;络合态。
8.在自然界,天然木素分子的降解主要是靠菌完成,的生物降解是碳循环的限速步骤。
9.碳、氮、磷、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二个主要的生物过程控制,一是,二是后来进行的异养生物的。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态系统的功能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物种的分类与演化D. 环境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答案:C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和生理结构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基因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个体多样性答案:D5.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6.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和间接利益B. 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C. 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 生态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野外观察B. 实验模拟C. 计算机模拟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D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质量的变化B. 指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C. 指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利用生物来净化环境B. 利用生物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C. 利用生物来治理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的持续发展B. 环境的持续保护C. 社会的持续进步D. 资源的持续消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D. 环境对生物的保护答案:A、B、C2. 环境生物学中,环境污染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些?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音污染答案:A、B、C、D3.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哪些?A. 直接价值B. 间接价值C. 潜在价值D. 非使用价值答案:A、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生物多样性维持答案:A、B、C、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物理化学修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环境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和活动的生物,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生物?A. 土壤微生物B. 水生植物C. 城市绿化植物D. 实验室培养的细菌答案:D2. 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保护濒危物种B. 保护生态系统C. 保护基因多样性D. 增加物种入侵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A. 生物种群数量减少B. 生物种群结构变化C. 生物个体发育正常D. 生物栖息地破坏答案:C4.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C5. 环境生物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指导环境管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哪种生物通常被用作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指示器?A. 鱼类B. 鸟类C. 昆虫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环境激素是指那些能够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哪里?A. 工业排放B. 农业使用C. 生活垃圾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放大作用的特点?A.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B. 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高C. 低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低D.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分解速度快答案:D9.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利用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A. 植物稳定化B. 植物提取C. 植物挥发D. 植物降解答案:B10. 环境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去除悬浮固体B. 去除有机物C. 去除病原体D. 去除营养盐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主要应用包括哪些?A. 废水处理B. 废气净化C. 固体废物处理D. 土壤修复答案:A, B, C, D12. 环境生物监测的常用方法包括哪些?A. 生物指示器法B. 生物积累法C. 生物效应法D. 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法答案:A, B, C, D13.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包括哪些?A. 环境友好B. 经济效益高C. 操作简便D. 修复彻底答案:A, B, C14. 环境激素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哪些?A. 生殖系统损伤B. 免疫系统抑制C. 神经系统损害D. 行为异常答案:A, B, C, D15. 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包括哪些?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 《湿地公约》D.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环境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生物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历程B. 研究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C. 研究生物的生理机制和行为方式D. 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演化答案:B2. 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个体B. 种群C. 社区D. 地球答案:A3. 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不同物种可占据相同的生态位B. 一个生态位可由多个物种共享C. 生态位仅仅与食物资源相关D. 一个生态位仅能支持一个物种答案:B4.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自然选择仅仅发生在群体层次B. 自然选择只考虑个体的生存能力C. 自然选择只与遗传变异有关D. 自然选择是环境与遗传的相互作用结果答案:D5. 以下哪个生态指标用于描述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A. 生物量B. 种群密度C. 生产力D. 物种丰富度答案:D二、简答题1. 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描述其层次结构。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了多个层次结构,从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到生态位、生态区和生物圈等层次。
个体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种群是同一物种的个体构成的群体,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群体,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生态区是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的生态系统的集合,生物圈则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2. 简要解释生态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特定角色和功能。
它描述了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竞争关系。
举例来说,老虎和狮子都属于大型食肉动物,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相似的生态位,它们都是顶级捕食者,以其他较小的动物为食。
然而,由于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不同,它们的生态位有所差异,老虎主要栖息在森林中,而狮子则主要栖息在草原上。
三、论述题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旨在理解和维护这个复杂的系统。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D. 生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多样性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生态恢复D.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答案:B5.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质量B. 指示气候变化C. 指示土壤类型D. 指示土壤肥力答案:A6.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文化娱乐D. 物种灭绝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灾害D. 生活垃圾答案:C8.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修复的方法?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生物?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病毒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内容?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管理D. 生物分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污染物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社会污染物答案:A、B、C12.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社会经济答案:A、B、C13.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空气净化B. 水资源供给C. 土壤保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14.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修复的类型?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A、B15.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国际湿地公约》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自然环境,不涉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 基因编辑技术D. 生态系统的平衡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候调节B. 土壤肥力C. 疾病传播D. 水源净化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群落的结构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土壤类型B. 气候条件C. 人类活动D. 物种多样性4.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植物B. 动物C. 真菌D. 蓝藻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指示器通常用于评估以下哪一项?A. 物种多样性B. 环境质量C. 气候变化D. 土壤肥力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生态层级?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7.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降解是指什么?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C. 生物对环境的破坏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9.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A. 水蚤B. 鱼类C. 浮游植物D. 甲壳类10.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以下哪种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C. 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_。
3. 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包括化学污染物、_________和_________。
4. 生物富集是指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_________的过程。
5.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功能。
2. 阐述生物指示器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环境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生存、繁衍的生物,它们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的主要功能?A. 指示环境质量B. 净化环境C. 维持生态平衡D. 观赏和娱乐答案:D2. 环境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和遗传多样性。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质量答案:D3.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A. 生物种群数量减少B. 生物种群结构改变C. 生物进化速度加快D. 生物栖息地破坏答案:C4. 重金属污染是环境污染中的一种,以下哪项不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业化肥使用C. 矿山开采D. 城市生活垃圾答案:B5.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以下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葡萄糖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C6.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富集作用的特点?A. 浓度随食物链级别增加而增加B. 难以通过物理方法去除C. 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D. 只发生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答案:D7.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如植物、微生物)来净化或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修复的优点?A. 环境友好B. 成本低C. 处理速度快D. 可持续性答案:C8. 环境激素是指那些能够干扰生物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激素的主要来源?A. 农药B. 工业化学品C. 塑料制品D. 天然植物答案:D9. 生物指示器是指那些能够反映环境状况的生物,它们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指示器的类型?A. 植物指示器B. 动物指示器C. 微生物指示器D. 土壤指示器答案:D10.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激素:指环境中存在的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活性的一些由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称为环境激素,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重大疾病。
2.最小致死量(MLD):指能使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3.蓄积毒性作用:低于中毒阈剂量的外来化合物,反复多次地与机体持续接触,经一段时间后是机体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即为蓄积毒性作用。
4.生物积累:是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积累。
5.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将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
6.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和评价化学污染物的暴露及其效应的由化学污染物所导致的生物有机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改变称之为生物标志物。
7.肝肠循环:8.微粒体:9.共代谢作用:指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10.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类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11.污泥沉降比(SV):指一定量的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降的污泥体积与原混合液体积之比,以百分数来表示。
其反映了曝气池正常运行的污泥量,用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同时也能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2.污泥容积系数(SVI):又称污泥指数,指曝气池中混合液经30min静置沉降后体积与污泥干重之比。
其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一般控制在50-150之间,若其大于200,则表明污泥已膨胀。
13.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14.生态模拟:即微宇宙法,是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水平上的生物效应的一种方法,又称为模型生态系统法。
微宇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包含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组成及其过程,能提供自然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15.生物放大: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放大。
16.活性污泥:由好气性微生物及其代谢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微生物絮体即活性污泥。
17.LD50:即半致死剂量或浓度,指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8.LD0:即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指能使一群动物虽然发生严重中毒,但全部存活无一死亡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19.拮抗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进入机体后,污染物的总作用强度小于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单独作用。
优先污染物:指一些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大、自然降解弱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污染普遍的有毒有机化学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或称优先控制污染物)20.需氧污染物:指降解时需要消耗氧的一些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填空题1.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人类干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二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即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环境生物学在应用生态学学和毒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
2.生物污染按照物种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污染、植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三种类型。
3.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写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详细描述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这本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
3.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两个方面。
4.氮素化肥在土壤中以硝态氮和胺态氮两种形式出现,氮肥施用过多,促使土壤中硝酸盐浓度增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此转化物可与土壤中各种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危害极大。
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气、液、固三相循环,被称为,而磷只存在液、固相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循环。
5.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扩散迁移时,可被氧化成为,遇氨或金属氧化物形成硫酸盐颗粒物。
它随降水落到地面,受径流冲刷进入水体,如果处于水底缺氧条件下,作为受氢体经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可以还原为,再次进入大气。
6.劣质磷肥,除含大量重金属外,三氯乙醛的含量也很高。
三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为,其毒性大于三氯乙醛。
7.污染物不同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污染效应,这些形态包括:价态、化合态、结构态、络合态。
8.在自然界,天然木素分子的降解主要是靠白腐菌完成,的生物降解是碳循环的限速步骤。
9.碳、氮、磷、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二个主要的生物过程控制,一是,二是后来进行的异养生物的。
实际上所有的生物都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 氮化作用是有机氮化物转化成的过程。
硝化作用是氧条件下在无机化能硝化细菌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的过程。
11. 硝化作用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氨氧化成亚硝酸,二是把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硝酸盐还原包括异化硝酸盐还原和同化硝酸盐还原。
异化硝酸盐还原又分为发酵性硝酸盐还原和呼吸性硝酸盐还原(反硝化作用),同化硝酸盐还原是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和氨,氨被同化成氨基酸的过程。
12. 环境污染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方式可分为转运、转运和转运三种方式。
13. 机体对生活环境中化学物的吸收途径有: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管吸收、皮肤吸收以及其它途径吸收。
14. 肠道通过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被吸收营养物质,少数外源化学物,由于其化学结构或性质与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非常相似,也能通过主动转运进入机体。
例如铅可利用的运载系统,铊、钴和锰可利用的运载系统;抗癌药5-氟尿嘧啶(5-FU)和5-溴尿嘧啶可利用小肠上皮细胞上的嘧啶运载系统。
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率和器官率。
15. 代谢反应过程分为两相:氧化、还原和水解为I相反应,与某些内源性物质结合过程为II相反应。
通过I相反应,化学物分子上出现基团,可使其易溶于水,并可进行结合反应。
通过II相反应,生成易于从机体内排泄的结合产物。
16.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在进行。
其它组织器官,生物转化通常是酶促反应,参与生物转化的极为复杂,这些生物转化酶主要存在内质网以及和胞液中。
17. 在自然环境中,能与金属的有机配位体——腐殖质,其能起络合作用的含氧官能团,有、、-C=O、-NH2等。
植酸可以抑制了植物体对这些矿质离子的吸收。
18.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生物的合成作用和分解或矿化作用所引起的污染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过程。
19. 氮循环由6种氮化合物的转化反应所组成:分别是、氢化(脱氨) 、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硝酸盐还原。
20. 硝化(作用)细菌:一类是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的细菌二类:另外一类是把亚硝酸氧化成硝酸代表性细菌。
21. 少数外源化学物化学结构或性质与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非常相似,也能通过主动转运进入机体。
抗癌药5-氟尿嘧啶(5-FU)和5-溴尿嘧啶可利用小肠上皮细胞上的的运载系统。
22. 污染物经皮肤的吸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但速度较慢。
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须经过层、层、层和真皮,各层细胞都富有孔状结构,不具屏障功能,然后通过真皮中大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进入全身循环。
23.污染物在分布过程中,某些组织器官具有阻止或减缓外源化学物进入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即屏障作用。
在毒理学中较为重要的屏障有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24.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对人和生物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一是性;二是人和生物的性;三是。
25.微生物毒素常见的霉菌包括菌、菌和青霉菌。
26.硝基酚、过氧化物、汞、铅等重金属离子均能干扰细胞内稳态。
27.在废水生物脱氮工艺中,一般包括、和三个阶段。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有:迁移、迁移和生物迁移。
28.在废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当废水的BOD5与总氮的比值为<3:1 时,需另加外碳源。
29.海洋中藻类毒素是,淡水中藻类毒素是。
30.Ames试验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进行基因突变的体外试验法。
31.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的过程有:固氮、脱氨(氢化)、作用、反消化作用及其硝酸盐还原。
32.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菌和菌来降解有机物的,大分子的有机物首先被水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然后被转化成和二氧化碳等。
33.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菌和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生化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其产物为。
34.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氮、磷、硫的循环受二个主要的生物过程控制,一是光合生物对无机营养物的同化,二是后来进行的异养生物的矿化。
微生物在有机物的矿化中起决定性作用,地球上90%以上有机物的矿化都是由和完成的。
35.溶于生物膜脂质的气体吸收情况主要取决于分配系数,较少受分子量大小的影响。
脂/水分配系数越大(填大或小)越易被吸收。
36.酸雨是指pH值小于的雨雪(或雾、露、霜)。
37.天然木素分子的降解主要是靠完成;的生物降解是碳循环的限速步骤。
38.生物污染的特点有一是;二是;三是破坏性大。
39.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具有很强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的能力;具有较长的食物链;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及其处理水易与污泥分离等特点,最终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40.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有①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能使人动物及植物致病;②水体富营养化;③污染生物的,使其他生物中毒,食品污染等。
41.生物污染按照物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污染、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三种类型。
42.植物残体中最难生物降解的是,分解极其缓慢。
43.评价低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可降解性时,可采用BOD5与COD的比值来确定,当此比值为>0.45 时说明其生化性较好。
44.在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最重要的菌类是和。
45.烃类有机物中最难被生物降解的是。
46.生物测试的方法有:、和。
47.在矿区由于化学氧化和细菌的联合作用会产生严重的污染。
48.经胆道分泌至肠道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除可随粪便排出体外,还可经肠道菌水解或代谢,重新以游离形式被吸收进入门静脉,即循环。
49.根据厌氧消化的原理: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分三个阶段:(1) 阶段;(2)(3) 碱性消化阶段(甲烷化阶段)。
50.准化水生微宇宙(SAM)用于在实验室测定有毒物质在多物种水平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试验时间天,容器为L的玻璃广口瓶,试验生物包括10种、4种和1种细菌。
51.通过急性毒性可以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关系与中毒特征,并为进行各种动物实验提供设计依据。
52.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可以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