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230.53 KB
- 文档页数:9
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特点和情况-宏观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经济增长论文权威推荐范文10篇之第八篇: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特点和情况摘要:中国范围内分布着不同的经济地理分区,各个省域的实体经济增长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相关内容,探究经济学分析准备工作,包括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探究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讨论残性方差回归模型、空间滞位模型、经济拐点三种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和情况。
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指标选择;空间相关性;空间滞位;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economic geographical divisions in China, an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real economic growth of each provi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econometrics related content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explores economic analysis preparations, including indicator selection and data sources,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variables, discusse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y residual variance regression model, spatial stagnation model, and economic inflection point. I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is topic.Keyword:indicator selection; spatial correlation; space stagnation;0 引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年时间,就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政府的财政支出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专门针对某些区域实施政策补贴,由财政专项资金完成,在此背景下,社会企业的生产活动变得异常活跃,为实体经济的增长提供良好支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的发展,三大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运用Granger检验对三大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第三产业是GDP增长的原因,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使经济快速的增长。
通过预测方差分解,三大产业对GDP预测分析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要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出了一些发展三大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三大产业,经济增长,Granger检验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增长。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
而三大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
研究三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有利于发现不足,拉动经济快而好的发展。
对于三大产业,是三大产业对GDP的影响大,还是GDP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大?传统的、一般的分析方法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共同的问题是不能判断出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具体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无法解决变量内生性偏差问题。
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与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本文从三大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和第三产业拉动的,然而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并改革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利用资金和新的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以此提高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
二、基本模型与数据来源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
VAR模型是西姆斯( 1980)提出的一种动态联立方程模型, 各个方程都具有相同的解释变量, 并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且克服了传统联立方程模型受制于经济理论不完善而带来的诸如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划分、估计和推断等复杂问题。
1、实证研究1.1数据收集及预处理1.1.1指标的选取及数据说明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我国居民人均消费1978年-2008年的数据为被解释变量Y,主要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X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人均GDPX3等作为解释变量。
原始数据见附录-1。
1.1.2指标的描述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人们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所选取各指标描述如图-1,图-2图-1-2图著增长,几乎成“J”字形增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明显增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进行实证分析前,可以对各指标数据取自然对数Ln,这样可以解决原始数据的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问题。
处理过的数据见附录-2。
另外,在研究变量关系之前,应研究其相关关系,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相关性如下:Y X1 X2 X3Y 1X1 0.896801853 1X2 0.998626593 0.879182 1X3 0.99542187 0.854077 0.99828302 1 有分析结果可知,各变量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度,当然各解释变量之间也可能给实证分析带来多重共线性问题。
2、实证分析2.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建模前,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被解释变量(Y)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表一Null Hypothesis: Y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 ConstantLag Length: 1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7)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0.522310 0.872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6793225% level -2.96776710% level -2.622989由结果可以看出, t-Statistic等于-0.522310,均大于1%、5%以及10%显著性水平下t-Statistic 的值,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被解释变量(Y)有单位根,也即被解释变量(Y)是非平稳的。
计量经济学论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 140107姓名:张印学号: 201434001147目录摘要 (3)1.引言 (3)2.数据收集和模型的建立 (4)2.1理论模型的确定 (4)2.2 建立初始模型——OLS (8)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预测 (14)4.结论 (14)4.1主要结论 (14)4.2政策建议 (15)参考文献 (15)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进行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本论文以1980-2014年的三十五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为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以及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模型检验,最终得出结论,以论述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种种因素。
关键词:投资、劳动力、消费、就业、经济增长。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 economy has been procced thirty years of rapidly growth. This paper takes 1980-2014 thirty-five years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factors for the data, using econometrics, western economics and Eviews software related knowledge, analysis and time series data model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pital and labor, consumpti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e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nometric models,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checking, finally draws the conclusion,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Key words:Investment、Labor、Consumption、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1.引言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经济理论分析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本文旨在探讨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计量经济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实证数据来分析经济学中的问题,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其次,计量经济学在企业经济决策和市场预测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许多企业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市场需求、价格变动、产品销售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
同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组合优化,提高投资收益率和降低风险。
另外,计量经济学在社会政策评估和效果分析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评估各种社会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例如教育政策、医疗保健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
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客观评价政策的效果,为政府改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理解,促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能够为企业经济决策、市场预测、社会政策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进一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对推动经济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计量经济学也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准确地理解市场行为与市场效率。
通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供需关系、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等因素进行经验分析,为市场营销、产业咨询和市场调研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
这对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战略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计量经济学还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关贸协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波动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复杂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论文报告:一、引言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类研究,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检验各种经济学理论和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经济现象的成因和规律性。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计量经济学实证论文进行分析。
二、实证研究的意义实证研究可以帮助经济学理论从抽象的数学模型中走向现实的现象,具有直接、客观、可比性等特点,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准确的、有用的参考依据。
三、计量模型的构建计量模型的构建是整个实证研究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基础,同时又能够反映这种理论的实际运行情况。
四、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样本选择问题一次正确的实证研究必须具备合适的数据样本,数据的来源应该具有够高的可靠性、代表性和完整性,数据的质量必须能够满足实证研究的要求。
五、实证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实证研究中的方法问题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方法、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以及参数的显著性检验等问题,其合理的应用可以决定实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六、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展望计量经济学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可以在更多领域中发挥作用,为我们理解现代经济复杂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实证论文案例分析1.现代货币理论的实证分析这篇论文探究了现代货币理论中货币质量和物价水平的关系,并通过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显著性检验,证明了货币供应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论文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回归分析,探讨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财政政策应合理引导和平衡,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3.汉字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这篇论文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运用回归模型分析汉字教育的成本效益,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4.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应的改革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和回归分析,该论文探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供应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运营机制,增强土地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经济现象。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及它们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一些相关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其中,线性回归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它可以用来分析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预测和检验。
另外,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经济变量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
面板数据分析则是研究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不同个体或单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个体特征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实际经济研究中,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
其中,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我们可以研究国民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要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消费者选择等问题。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在金融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等问题。
通过金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以及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将通过一个实证分析来展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我选择了一个关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09级经济学专业《经济分析方法与手段》课程论文目录一、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分析 (1)二、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 (2)(一)柯布—道格拉斯(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法 (2)(二)索洛(Solow)余值法 (3)三、实证分析 (4)(一)变量的确定 (4)(二)参数的估计 (4)(三)模型的检验 (5)(四)分析 (9)四、索洛模型的分析 (10)五、加速我国科技进步的建议 (11)i鲁陈慧:基于索洛模型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演变,然后利用索洛模型选取1978年—2009年数据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了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得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源泉,对促进技术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索洛模型,科技进步,经济增长,贡献率ABSTRACTThis essay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y, and then use the Solow model from 1978- 2009data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using E-views software for data processing technical progress, capital investment, work investmen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rate, reflecting the capital, labor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to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s different influence, reach technical progress is our country economy to maintain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growth,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cceler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Solow mod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Economic growth,Contribution rateiii引言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论题,经济增长是指经济实际总产出或人均实际产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持续增长。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自1988年至2007年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
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作为自变量,并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
最终得出结论,即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三者均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因此,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选取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作为自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
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数据。
四、实证结果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三者均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财政支出,零售商品物价水平的影响最小。
五、结论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是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
因此,政府应当注重经济增长,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控制通货膨胀,以提高税收收入水平。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税收增长的规律,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的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其次,公共财政需求对税收收入有很大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对公共财政提出了要求。
第三,物价水平对税收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与现行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水平有关。
最后,税收政策因素也会对税收增长速度产生影响。
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税制改革,但税制改革对税收增长速度的影响不是非常大。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摘要: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分配、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成为当今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本都应该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而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同步,会使大部分居民不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甚至增长还导致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这不仅会严重挫伤居民参与改革和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更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采用1990年至2007年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views软件,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关系,从而得出城镇与农村收入分配不均,并针对此现象提出调解收入分配的意见建议,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成果的合理共享。
关键词: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分配;人均收入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1.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和创始者,在许多重大理论研究方面都为古典经济学乃至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创新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
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及学派的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及边际主义学派等。
2.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分析马克思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首先应了解其价值论。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其价值论基础上的。
古典价值理论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继承基础上先后得到了威廉·配第、亚当斯的发展。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中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分析集中体现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两极化理论。
3.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理论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中期有三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开创性地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