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时间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81
自动控制原理离散系统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离散系统是指在时间域和数值范围上都是离散的系统。
在离散系统中,信号是以离散时间点的形式传递和处理的。
本文将对自动控制原理离散系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离散系统的概念、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的数学表示、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等。
一、离散系统的概念与特点离散系统是指系统输入、输出和状态在时间上都是以离散的方式存在的系统。
与连续系统相比,离散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离散时间: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是在离散时间点上采样得到的,而不是连续的时间信号。
2. 离散数值: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都是以离散数值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连续的模拟数值。
二、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的数学表示离散信号是指在离散时间点上采样得到的信号。
离散系统可以通过离散信号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
常见的离散系统数学表示方法有差分方程和离散时间传递函数。
1. 差分方程表示:差分方程是通过离散时间点上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离散系统的。
差分方程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可以是时不变的或时变的。
2. 离散时间传递函数表示:离散时间传递函数描述了离散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连续时间传递函数。
离散时间传递函数可以通过Z变换得到。
三、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的输出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有限范围内,而不是无限增长或震荡。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1. 稳定性分析: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位置来进行分析。
若系统的所有极点都位于单位圆内,则系统是稳定的;若存在至少一个极点位于单位圆外,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2. 稳定性设计:若离散系统不稳定,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或设计控制器来实现稳定性。
常见的稳定性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器调整、根轨迹设计等。
四、离散系统的性能指标与优化离散系统的性能指标与优化是指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或控制策略,使离散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知识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是信号与系统理论领域的重要分支,用于描述和分析在离散时间点上的信号及其相应的系统行为。
离散时间信号是在离散时间集合上定义的函数,通常由离散采样得到。
离散时间系统则是对输入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操作和处理得到输出信号的过程。
离散时间信号是时间的一个离散序列,可以通过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得到。
最常见的离散时间信号是离散时间单位脉冲信号,其在一个时间点的值为1,其他时间点的值为0。
其他常见的离散时间信号包括阶跃信号、正弦信号、方波信号等。
每个离散时间信号都有其特定的频谱和幅度特性。
离散时间系统是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处理和操作的载体。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是线性系统或非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可以通过线性时不变(LTI)系统模型来描述,即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线性时不变关系。
LTI系统可以用巴特沃斯(Bartow)方程式或其它传输方程式来表示,并可以通过离散时间卷积来分析系统的响应。
非线性系统则不满足线性性质的要求,其描述和分析方法更为复杂。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等。
线性性要求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加法性和乘法性具有反应;时不变性要求系统的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因果性要求系统的响应仅依赖于过去和当前的输入信号;稳定性要求系统的输出有界且有限。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主要关注信号和系统在时间域上的行为,如脉冲响应、单位样本响应、单位阶跃响应等;频域分析则关注信号和系统在频域上的特性,如频谱分析、频率响应等。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们可以用于数字音频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领域中。
在这些应用中,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理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设计系统,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并提高系统的性能。
总而言之,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是信号与系统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用于描述和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特性。
§ 5.4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稳定性及判别法1. 离散时间系统的平衡状态(点) 设0(1)(),(0),0,1,2,,x k Ax k x x k +===(5.17)称=e Ax 0的e x 为(5.17)的平衡状态(点). 当A 奇异时, 有无数个平衡状态. 2. 平衡状态(点)的稳定性(1)稳定:∀>∃>0,0εδ,使当-<e x x 0δ时,有-<≥e x k x k (),0ε;(2)渐近稳定:∃>0δ,使当-<e x x 0δ时,有→∞-=e k x k x lim ()0;(3)全局渐近稳定:任意∈nx 0R ,都有→∞-=e k x k x lim ()0;(4)不稳定:∃>00ε, 无论δ 多小正数, 总有>k 10, 使->e x k x 10()ε对定常系统, 渐近稳定 全局一致渐近稳定. 3.稳定性判别对定常系统(1)()x k Ax k +=若0e x =稳定(渐近稳定),则其它e x 也稳定(渐近稳定);若0e x =渐近稳定,则e x 必为一致全局渐近稳定;简单介绍0e x =稳定性条件 设(5.17)的解==kx k A x k 0(),0,1,2,则渐近稳定⇔→∞→∞-==kk k x k A x 0lim ()0lim 0(≠x 00),⇔→∞=k k A lim 0⇔-→∞=k k TJ T1lim 0⇔→∞=kk J lim 0⇔A 的所有特征值的模全小于1⇔A的所有特征值都位于复平面上的单位圆内. 其中J为A的若当形.如11......k kkkr r J JJJ J⎡⎤⎡⎤⎢⎥⎢⎥==⎢⎥⎢⎥⎢⎥⎢⎥⎣⎦⎣⎦且再如11221111001000000k k kkk kk k kkkC CJ Cλλλλλλλλλ---⎡⎤⎡⎤⎢⎥⎢⎥==→⎢⎥⎢⎥⎢⎥⎢⎥⎣⎦⎢⎥⎣⎦⇔A 的所有特征值的模全小于1⇔A 的所有特征值都位于复平面上的单位圆内.例 设A 有互不相同特征值n 12,,,λλλ, 则T , 使⎡⎤⎡⎤⎢⎥⎢⎥⎢⎥⎢⎥==⎢⎥⎢⎥⎢⎥⎢⎥⎣⎦⎣⎦kk kkk n n A T T T T 112-1-12λλλλλλ 由此可得→∞<=⇔==ki i k i n i n ||1,1,2,,lim 0,1,2,,λλ→∞⇔=kk A lim 0.定理5.12 系统为(5.17)的稳定性判定如下:(i) 0e x =稳定⇔A 所有特征值的模全小于1或等于1,且模等于1的特征值对应的约当块是一阶的; (ii) 0e x =渐近稳定⇔A 的所有特征值模全小于1. 对一般非线性系统+==x k F x k k (1)(()),0,1,2,(5.18)在=e x 0(设=F (0)0)的稳定性判定方法有定理5.13 对(5.18), 若()x k 的标量函数V x k ((()),满足 (i) V x k (())为正定;(ii) ()=+-V x k V x k V x k (())((1))(())∆负定; (iii) 当→∞x k ||()||时,有→∞V x k ((()). 则=e x 0全局渐近稳定的.若无(iii), 则=e x 0是渐近稳定的;再若(ii)中V x k (())∆为半负定, 则=e x 0仅是稳定的. 定理用于定常系统(5.17), 即得定理5.14 线性定常离散(5.17)的=e x 0为渐近稳定⇔对∀Q > 0, 李雅普诺夫方程-=-TA PA P Q有唯一正定解P . 证只证充分性,即已有对∀Q > 0, -=-TA PA P Q 有唯一解0P >, 令=T k kk V x x Px (), 则有+++=-=-T T k k k k k kk V x V x V x x Px x Px 111()()()∆=-=-T TT kk kk x A PA P x x Qx (),显见k V x ()∆为负定, 故=e x 0渐近稳定.例5.6 设⎡⎤+=⎢⎥⎣⎦a x k x kb 0(1)()0 试分析稳定的条件.解 选Q = I , 则有-=-TA PA P I , 即 -⎡⎤⎡⎤⎡⎤⎡⎤⎡⎤-=⎢⎥⎢⎥⎢⎥⎢⎥⎢⎥-⎣⎦⎣⎦⎣⎦⎣⎦⎣⎦p p p p a a p p p p b b 111211122122212200100001整理且比较, 得,1)1(,0)1(,1)1(22212211=-=-=-b p ab p a p 要P 为正定, 需满足<<a b ||1,||1, (5.19)解出===--p p p ab1112222211,0,11, =e x 0一致全局渐近稳定.实质上:<<a b ||1,||1⇔所有特征值的模全小于1.。
§7-1 概述一、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信号:只在某些离散的时间点上有值的信号。
离散时间系统: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系统。
混合时间系统:既处理离散时间信号,又处理连续时间信号的系统。
二、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连续信号可以转换成离散信号,从而可以用离散时间系统(或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三、 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1、 时间函数:f(k)<——f(kT),其中k 为序号,相当于时间。
例如:)1.0sin()(k k f =2、 (有序)数列:将离散信号的数值按顺序排列起来。
例如:f(k)={1,0.5,0.25,0.125,……,}时间函数可以表达任意长(可能是无限长)的离散信号,可以表达单边或双边信号,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难于得到;数列的方法表示比较简单,直观,但是只能表示有始、有限长度的信号。
四、 典型的离散时间信号1、 单位样值函数:⎩⎨⎧==其它001)(k k δ下图表示了)(n k -δ的波形。
连续信号离散信号 数字信号 取样量化这个函数与连续时间信号中的冲激函数)(t δ相似,也有着与其相似的性质。
例如:)()0()()(k f k k f δδ=, )()()()(000k k k f k k k f -=-δδ。
2、 单位阶跃函数:⎩⎨⎧≥=其它001)(k k ε这个函数与连续时间信号中的阶跃函数)(t ε相似。
用它可以产生(或表示)单边信号(这里称为单边序列)。
3、 单边指数序列:)(k a k ε比较:单边连续指数信号:)()()(t e t e t a at εε=,其底一定大于零,不会出现负数。
4、 单边正弦序列:)()cos(0k k A εφω+(a) 0.9a = (d) 0.9a =-(b) 1a = (e) 1a =-(c) 1.1a = (f) 1.1a =-双边正弦序列:)cos(0φω+k A五、 离散信号的运算1、 加法:)()()(21k f k f k f +=<—相同的k 对应的数相加。
离散时间系统频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是研究离散时间信号在频域上的性质和行为的方法。
在离散时间系统频域分析中,使用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来将离散时间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
通过分析信号在频域上的频谱分布和频谱特性,可以得到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和频域特性,对信号的频域分布和频率区间进行评估和分析。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是时域信号分析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将离散时间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可以表示为:X(k) = Σ[x(n) * exp(-j*2πkn/N)]其中,X(k)是离散时间信号在频域的频谱,x(n)是离散时间信号,N是信号的长度,k是频谱的索引。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分解成多个频率成分,通过频谱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可以得到信号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
通过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离散时间信号的频谱,进而分析信号在频域上的频率响应和频域特性。
频谱可以反映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情况,通过观察频谱的幅度和相位,可以得到信号的频率成分、频带宽度和频率特性等信息。
在离散时间系统频域分析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有频谱图、功率谱密度、频率响应等。
频谱图可以将信号的频谱以图形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观察频谱图的形状和分布,可以得到信号在频域上的特点。
功率谱密度是指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功率分布情况,可以评估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情况。
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可以评估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滤波和增益特性。
离散时间系统频域分析的应用包括信号处理、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领域。
在信号处理中,通过频域分析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去噪、频域变换等操作,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分析能力。
在通信系统中,通过频域分析可以评估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性能,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控制系统中,通过频域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特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离散时间系统是一种在离散时间点上进行状态变化的系统,与连续时间系统相对应。
稳定性分析是对系统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对于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和判断,如利用差分方程、状态空间法、Lyapunov稳定性理论等。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一、差分方程法差分方程法是一种基于离散时间点上变量之间的差分关系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对于离散时间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一般而言,稳定的离散时间系统在各个时间点上的状态变量都保持在某个有界范围内。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差分方程的解析解或数值解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二、状态空间法状态空间法是一种通过描述系统在不同离散时间点上状态变化的方法。
在状态空间中,系统的状态由一组关于时间的差分方程表示。
通过对系统状态进行迭代,我们可以从初始状态推导出系统在未来时间点上的状态。
根据这些状态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三、Lyapunov稳定性理论Lyapunov稳定性理论是一种通过利用Lyapunov函数来判断离散时间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Lyapunov函数是一个用于衡量系统状态的能量函数,它在系统稳定时具有稳定性的性质。
通过构造和分析Lyapunov函数,我们可以判断离散时间系统是否稳定。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Lyapunov函数,使得对于系统的每一个状态,该函数都是非负的,并且沿着系统的状态变化轨迹递减,那么系统就是稳定的。
四、其他稳定性分析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方法外,还存在其他一些稳定性分析方法,如频率域方法、随机系统稳定性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从而更好地评估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研究系统动态行为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差分方程法、状态空间法、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以及其他稳定性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离散时间系统是指输入和输出均为离散时间信号的系统,如数字滤波器、数字控制系统等。
时域分析是研究系统在时间上的响应特性,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能否达到稳态等。
在时域分析中,我们通常关注系统的单位采样响应、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
1. 单位采样响应单位采样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单位脉冲序列时,系统的输出响应。
在时间域上,单位脉冲序列可以表示为:$$ u[n] = \begin{cases}1 & n=0\\ 0 & n \neq 0\end{cases} $$系统的单位采样响应可以表示为:$$ h[n] = T\{ \delta[n]\} $$其中,$T\{\}$表示系统的传输函数,$\delta[n]$表示单位脉冲序列。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借助系统的差分方程求得系统的单位采样响应。
对于一种具有一阶差分方程的系统,其单位采样响应可以表示为:2. 阶跃响应其中,$\alpha$为系统的传递常数。
3. 脉冲响应脉冲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任意离散时间信号时,系统的输出响应。
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将任意输入信号拆解成单位脉冲序列的线性组合,进而求得系统的输出响应。
设输入信号为$x[n]$,系统的脉冲响应为$h[n]$,则系统的输出信号$y[n]$可以表示为:$$ y[n] = \sum_{k=-\infty}^{\infty} x[k]h[n-k] $$在实际计算中,通常采用卷积算法实现脉冲响应的计算,即将输入信号和脉冲响应进行卷积运算。
总之,时域特性分析是对离散时间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时的基础。
对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其时域和频域特性,进而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结构、控制算法等来实现系统的优化设计。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是研究数字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其中离散时间信号是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的,而离散时间系统是对连续时间系统进行离散化得到的。
频域分析是对信号与系统在频率域上的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于离散时间信号,其离散化的过程是将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均匀采样,得到指定的采样间隔,得到离散时间序列。
在频域上,其频谱是周期性的,并且频谱是以单位圆为单位周期的。
频域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离散时间信号在频率域上的特性,包括频谱范围、频率分辨率、功率谱密度等。
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可以通过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来实现。
DTFT是信号在频域上的完全变换,将一个离散时间信号映射到一个连续的频率域函数。
DTFT是一个复数函数,表示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振幅和相位。
频谱的振幅可以表示信号在该频率上的能量大小,相位可以表示信号在该频率上的相对位置。
除了DTFT之外,还可以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进行频域分析。
DFT是DTFT的一种计算方法,可以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有限的频域信号。
DFT的计算是通过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有限长的时间窗口进行采样,并进行频域变换得到的。
DFT的结果是一个离散的频域信号,也称为频谱。
DFT通常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来快速计算。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主要是通过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来实现。
频率响应函数是系统在不同频率上对信号的响应情况的描述。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其频率响应函数是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频率响应函数拥有类似信号的频谱特性,可以描述系统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增益和相位。
频域分析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频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信号的频率构成和能量分布情况,有助于对信号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其次,频域分析可以快速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能够有效地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频域分析还可以进行滤波器设计、信号压缩、信号重构等应用。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离散时间控制系统(Discrete-time control system)是工程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系统。
它是指系统在离散时间点上进行观测和控制的一种方法,与连续时间控制系统相对应。
在离散时间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状态、输入和输出均在特定的离散时间点上进行采样和更新。
这些离散时间点称为采样时间点,通常由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决定。
与连续时间控制系统相比,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具有采样和计算简单、实时性好等优势。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通常由以下基本元素组成:传感器(sensors)、执行器(actuators)、系统状态(system states)、控制器(controller)、采样器(sampler)和计算器(calculator)。
其中,传感器用于采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执行器用于控制系统的行为,系统状态用于表示系统的内部状态,控制器用于根据输入信号和系统状态生成控制信号,采样器用于确定采样时间点,计算器用于执行控制算法和计算控制信号。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主要涉及系统建模、传递函数、状态空间和系统稳定性等概念。
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确定适当的控制策略和参数,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如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机械设备控制、电力系统控制等。
它可以根据离散时间点上的观测和控制信号,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总之,离散时间控制系统是一种在特定离散时间点上进行观测和控制的控制系统。
它具有采样和计算简单、实时性好等优势,并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分析,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Discrete-time control system)在工程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实时监测和调整系统状态,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的一些关键概念、方法和应用。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离散时间信号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信号,而离散时间系统则是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处理或操作的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
一、离散时间信号的定义和表示离散时间信号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信号,通常用序列表示。
离散时间序列可以用数学公式或图形方式表示。
其中,数学公式表示常用的形式是$x[n]$,而图形表示则可以通过绘制离散时间序列的点来展示。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分为有限长序列和无限长序列。
有限长序列在某一区间上有值,而在其他区间有值或为零。
无限长序列在整个时间轴上有值,通常会满足某些性质,如周期性或衰减性。
二、离散时间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离散时间系统是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处理或操作的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通过输入输出关系来定义。
输入为离散时间信号,输出为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或操作后得到的信号。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时不变系统和时变系统、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稳定系统和非稳定系统等不同类别。
不同类别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质,对信号的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三、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特性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具有许多特性。
其中一些重要的特性包括时域特性、频域特性和稳定性。
时域特性描述了信号或系统在时间上的行为,频域特性描述了信号或系统在频率上的行为,而稳定性则描述了系统的输出是否受到输入的限制。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特性可以通过序列的幅值、相位和频率来描述。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可以通过系统的冲激响应、单位样值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来描述。
频域特性则可以通过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傅里叶变换来描述。
四、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应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包括音频处理、图像处理、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在音频处理中,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用于音频信号的录制、编码和解码。
它可以通过滤波和均衡等方式改善音频信号的质量。